<h3>采集数据。靠数据说话,数据在说话。</h3> <h3>每个教师都要有项目,问题导向,真真正正让老师得到发展。倒逼一线老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克服职业倦怠感。项目评估颁奖。</h3> <h3>管理三架构:学生服务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校务保障中心。两组:年级领导小组、学科中心小组。</h3> <h3>被看见是最好的教育。数据可以驱动学校所有。</h3> <h3>一上课板书教学目标一二,围绕目标展开,目标导向。管理层策划书,简化为清单、流程、导图。简单表格、思维导图。一份文件不能原本文件下发,拟清单、流程图再下发。拟出标准,走向标准化。差不多先生、将就先生不要再出现,做到极致,不要浪费时间和成本。</h3> <h3>课堂教学一旦讲模式,一定会走向死亡。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学具有个性化,课堂教学就是活动,可观测。发言要有中心、主题、关键词。思维是核心。言语三一综合教学</h3> <h3>课间休息,高歌一曲</h3> <h3>早晚自习调整与年级领导小组</h3> <h3>用数据说话。找样本,数据分析,得结论。</h3> <h3>调研采集数据</h3> <h3>年级管理工作情况也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改进,成立团队来管理,三至五人团队管理,分工负责对应各个部门。成绩与安全两个指标发放奖金。主张部门工作下移,方式不一样,收取材料到办公室收取,服务下移。</h3> <h3>课堂师生行为数据统计</h3> 观测行为转化为数据,评课专业而精准。管理的数据思维,调研思维。调研和观察要有连续性。 <h3>课堂观测数据化,基于数据评价,反过来搞管理。</h3> <h3>作业数据统计及分析</h3> <h3>解决问题的主题教育活动,数据调研,思维模型</h3> <h3>区块链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征信的产生来源于数据。区块链闭环班级管理。</h3> <h3>相信学生能力的无限可能性</h3> <h3>学生组织家长会</h3> <h3>班级就是一个数据库。每周两个孩子随手带手机,收集数据。</h3> <h3>满足学生自我要求的时候,参与度才高。</h3> <h3>培养孩子数据意识和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两周开一次家长会,所有家长参加,邀请专家参加,主题从家委会来,要有议题和话题,专家点评等,有数据收集和整理。长期坚持就是家校共育的资源。</h3> <h3>制度、数据是管理的逻辑起点。</h3> <h3>数据采集和分析,学生自己可以做。自我矫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