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贝多芬的座右铭是“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他的音乐是面向全人类的,而21世纪仍然需要刚毅、英勇、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挠的贝多芬精神。</h3><h3> 贝多芬的藐视权贵,例如李希洛夫斯基亲王试图说服贝多芬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他立即与亲王绝交,其实亲王全家对他不错,而且他当时还住在亲王家,但他却对亲王说:“您之所以成为一个亲王,是由于偶然的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亲王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样的话有几个人说得出来?他把王公们称作“高贵的乌合之众”,就连他的老师海顿也不喜欢年轻的贝多芬那种暴烈的气质和独立的精神。</h3><h3> 看过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以及傅雷的《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你就可以知道贝多芬一生坎坷但精神顽强,他崇尚自由、平等、博爱,他要用音乐来表现自己的追求,为此他可以放弃一切,贝多芬只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他的责任是将音乐奉献给“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贝多芬人格的高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高度。</h3><h3> 好了,现在来听听一个满怀着希望和自信与命运搏斗的伟人的内心世界,“汲取他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若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的膝上休息一会吧。”(罗曼·罗兰)也许这会让你也有勇气去挑战命运,叩开命运的大门,当当当当!</h3><h3> 交响乐不是一种器乐体裁的名称,而是一类器乐演出体裁的总称,交响乐包括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这五种体裁的共同特征是都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h3><h3> 贝多芬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乐圣”的天才人物,在其短短几十年的创作中,将交响乐的创作成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交响音乐艺术史上,他的创作被认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而他的作品则是跨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杰出典范。</h3><h3> 我们通常把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分为无标题和有标题的两类,他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无标题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和第九(合唱)是有标题的。他的这两类交响曲形成了两种创作路线,对后人的交响乐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h3><h3> 另外,贝多芬完善和扩大了乐队编制。在他的交响曲当中,我们发现他运用了海顿和莫扎特时期不曾运用的乐器。比如说短笛、低音大管、长号和一些打击乐器如三角铁、大镲、大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第九交响曲中引用了人声,合唱队演唱的“欢乐颂”揭示了一种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是交响乐史上第一次加入人声。而这种巧妙的构思和大胆的实践,则充分地说明了贝多芬作为一代交响乐宗师,所表现出的非凡魄力和杰出天才。</h3>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qbd5q3b?share_from=self&user_id=20086014&uuid=c0445c4a4ab0f5e1b93c1ed21a13904c&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008601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fa05077b1002a466d699e40ff0496103"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精选交响乐集</a></p> <p>经典音乐故事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p> <h3>《命运交响曲》片段 卡拉扬指挥</h3> <h3>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h3> <h3>《英雄交响曲》片段</h3> <p class="ql-block"> 第一交响曲·阿巴多, 柏林爱乐乐团/2001 </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不仅是一位音乐巨人,更是一位人中之杰,他的人格是多样化的。贝多芬既有英雄豪情的一面,也有深沉、忧伤的一面,还有天真的、温柔的、童性的许多面,所以,他的音乐风格也是非常多样化的。</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认为是耳聋、贫穷、孤独和不公平的世界造就了贝多芬。可是不幸的命运,可以使人产生挣脱、抗争、向上的力量,也可以使人彻底沉沦,变成一个终生抱怨的悲观者和失败者。应该说,是理想和自尊造就了贝多芬。</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一生最匮乏的就是爱。他父亲性格暴戾,他本人总是阴错阳差的无法结婚,他很早就有严重的听力障碍、必须辅以「脑海中的乐符」来创作、老年时期又被他想认养晚年作伴的侄子背叛....他这一生一直没有爱。因此他的音乐严肃深沉、甚至是严厉的,但是到了晚年却反而表现出大和解、大博爱,这又是一个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心灵历程啊。这是一种神秘的体验,是贝多芬只能透过音乐来言说的神秘。而我们,也只能透过对他的作品的聆听,进入那不可言语的、两个主体间的从对抗、呐喊,到哀告直至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历程。</p><p class="ql-block"> 《C大调第一交响曲》(作于1794至1796年),Op.21</p><p class="ql-block"> 《第一交响曲》是贝多芬伟大一生中的第一部交响曲体裁的作品,但事实上早在1788-1789年间,也就是贝多芬20岁不到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创作交响乐,但是没能获得成功。《第一交响曲》真正问世已经是十年以后的1800年,贝多芬当时已经三十岁了, ——这是一部“充满了海顿和莫扎特一辈所特有的音调,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海顿交响曲传统”的作品。那么我们就从这一点入手,来看看贝多芬与两位交响曲创作领域的前辈——莫扎特以及海顿,有着怎样的联系,因为我觉得这是《第一交响曲》艺术风格背后隐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生活在充满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中,而且贝多芬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在当时莫扎特已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音乐神童,贝多芬的父亲也就立志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这样的人物。11岁的时候,贝多芬从学校辍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旅程。17岁那年来到维也纳,试图在那里继续提升自己的音乐功底。</p><p class="ql-block"> 到达维也纳不久,贝多芬就见到了长他14岁的音乐巨匠莫扎特,会面的地点是在莫扎特的家中,据说那是一次有很多人出席的聚会。贝多芬显得非常拘束,因为他对莫扎特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态度。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展示一下自己独特的才华。贝多芬让莫扎特指定一个音乐主题,他来进行颇有难度、也更见功底的即兴创作独奏。莫扎特答应了这个要求,结果贝多芬略加思索就按照大师给出的要求,完整而流畅的创作并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旋律,以至于莫扎特十分欣喜,对在场的众人预言——贝多芬将是未来的杰出音乐大师!这就是这两位历史上最负盛名作曲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可以说,在以后的日子里,贝多芬一直非常崇敬莫扎特,甚至自诩为——迄今最崇拜莫扎特的人。</p><p class="ql-block"> 1792,他料理完母亲的丧事,第二次来到了音乐之都,在那里开始长达数年之久的学习和积累,并且得以拜海顿为师。海顿被称之为“交响乐”之父,一生创作过100多部交响曲。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海顿非常看重贝多芬的才华,并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培养的后起之秀,但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教授贝多芬太多的实际知识。即便如此,贝多芬日后依然把海顿尊为自己在维也纳时期最重要的师长,海顿的作品和理念给了贝多芬很多灵感。</p><p class="ql-block">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曲家,贝多芬作为他们的后辈乃至学生,从他们两位的作品中汲取了非常丰富的养分,这些前辈赋予的精粹也正集中表现在《第一交响曲》当中。虽然这是贝多芬在交响乐创作领域的处女作,但是这并不说明这部作品尚不够水准。事实上,贝多芬创作《第一交响曲》的时候已经而立之年,自己在维也纳学习已经有八年,并且已经在当地立足稳固,从一名出色的演奏家逐渐转型为作曲家,甚至已经有了比较出名的原创音乐作品。在十八世纪末期,他所创作的《“悲怆”钢琴奏鸣曲》以及前两部钢琴协奏曲已经普遍受到维也纳听众的好评与接受,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于1798-1799年,1800年首演的《第一交响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乐团素质有限,这部作品的首演并没有获得成功。但是其旋律中表现出来的乐思,还是让人感受到了来自贝多芬的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对于《第一交响曲》的评价,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其整体风格沿袭了前辈莫扎特、海顿的很多东西,有些评论家甚至感觉有些许节奏正是莫扎特在以前某部作品中使用过的。《第一交响曲》给人幽默通俗的第一感觉,而又略带一些舞蹈性,韵味上接近莫扎特、海顿时期的交响曲。但是我们不能粗浅的把这种类似或者雷同归结为这部作品的缺陷或者不成功,而应当理解为真正伟大的贝多芬那个时候还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而且在《第一交响曲》的某些旋律段中,贝多芬依然展现出了自己不同凡响的一面,只是这种独创的态度显得还不够开放,而过于拘谨。欣赏这部作品是一件颇具兴味的事情,这部旋律不失激昂、幽默的作品,听来通俗易懂,但与贝多芬以后的那些名作又似乎有着较大的区别。通过这样的对比,正可以显现出其在创作上的风格转变。</p><p class="ql-block"> 全曲共四个乐章。</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柔板—快板(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开头有一段仿效海顿的缓慢引子,主题是舞蹈性的。第二主题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对答。</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活泼的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实际是诙谐曲,有极快的速度,频繁冒出的节奏重音,瞬息休止的与急剧的力度对比。</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回到模仿海顿:奏鸣曲——回旋曲的曲式,充满欢乐的喜剧性,似乎也充满了对海顿模仿的机智笑声。</p> <p class="ql-block">第二交响曲·蒂勒曼, 维也纳爱乐乐团 </p><p class="ql-block"> 和初试啼声的贝一相比,贝二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贝多芬式的交响曲。然而这部交响曲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大多数的唱片公司也只是为了收齐这九部作品以便成套发行,才录制了这部作品。然而,这部贝多芬交响曲真正的开山之作,恰恰能够凸现出贝多芬音乐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的创作时间是在1801年至1802年间,1803年首演。此时的贝多芬正经历着个人精神上的危机,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听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他的身体很不健康,疾病一直无法减轻,他的耳聋正在加剧,他同朱丽叶之间的爱情破灭,他甚至已经立下了遗嘱。就在创作这部交响曲之前,贝多芬刚刚在海利根施塔特经历了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他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但是,就在经历着个人苦难和绝望的当时,他开始理解到一个人的真正使命,意识到对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神圣义务。他最终还是战胜了对耳疾的恐惧,成功地写出了第二交响曲,把新作带回了维也纳。此刻贝多芬在事业上正蒸蒸日上,因此贝二依然充满了年轻人积极进取的乐观情调。他说是艺术留住了他,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容许自己倒下。在贝多芬精神最忧郁的时期却写出了充满欢乐情绪的第二交响曲,他要用音乐去阐明重大的生活问题,去表现为人类美好的将来而斗争的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 贝二在形成新的交响乐风格方面跨出了决定性的一大步,但还能明显看出它的一些传统的因素,例如终曲的个别曲调,抒情的慢板乐章个别主题典雅的分句法等,都同莫扎特一部无小步舞曲乐章的交响曲十分近似。这部交响曲,特别是第一乐章,可说是从早期维也纳古典作曲家的交响曲,通向体现在第三交响曲“英难”中的新风格的一座桥梁。</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是我最喜欢的贝多芬交响曲乐章之一。引子里的音乐动机很类似于贝九中出现的D小调的庄严的动机,并且这个动机的发展也与贝九中的情况比较接近,主部主题虽然很简单,但展开部却具有惊人的扩展性。以主题作为一个种子,给予巨大的展开,这是贝多芬创作的典型特点。第一乐章的尾声很大,主题在尾声中再次得到了展开。这里贝多芬把尾声作为奏鸣曲式的第二展开部,解决了在展开部,再现部里尚未解决的戏剧性冲突。这种对尾声作用的新的处理,也是他在奏鸣曲式上的贡献,这样就使奏鸣曲几个部分的音乐发展更富于戏剧性的表现力。这一乐章是坚强的意志、豪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的体现。在这里,意志的紧张状态和思想感情的完美表达,取代了和谐闲逸和典雅,因此,乐曲中那古典奏鸣曲结构的种种规则被打破了,它的主题失去了像歌曲那样的方整结构,也没有轻快的舞蹈性。乐章的第一主题的旋律主要由主和弦音组成,而活跃的节奏背景则加强了旋律进行的动力,还有,这个主题最初由低音弦乐器奏出,这在古典交响曲中也是罕见的。主题逐渐地上升到越来越高的音区,音乐的发展一直在不间歇地增涨,给听者只有急速进行的感觉,曲式结构中的一些小界限似乎也不复存在了。在这主题后出现的连接段,是一个富有表情的主题,而当它的发展臻于炽热化程度时,在音响最强(ff)的时刻,突然,在弦乐器轻柔的背景上出现了进行曲式的第二主题,它的旋律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这个第二主题是我最喜欢的一段主题旋律,尤其喜欢它的那个剧烈强弱对比,贝多芬式的对比,在这个主题中充分地彰显出来。按维也纳古典交响曲的传统,呈示部的第二主题多半是抒情性的形象。但是在这个主题中,却具有法国大革命时期,包括《马赛曲》在内的那些群众性的进行曲风格。乐章的发展部动用了第一主题及其基本动机、第二主题的个别片断和呈示部中其他一些素材,其中以第二主题同连接段的尖刻、断续的音调在f小调中构成对位式的结合所形成的高潮最为出色。乐章的尾声是作者处理庄严结束的初次尝试,它以胜利进行曲的庄严音调结束这一乐章。</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小广板,也用奏鸣曲形式写成,这是贝多芬最动人的抒情篇章之一,它用戏剧性段落衬托出闲逸、和谐的形象,其情绪之深邃和旋律之优美十分引人入胜。基本主题先由弦乐器奏出,随后还有很多雅致的装饰,传达出温柔的感情,构成一幅清明、恬静的画面。乐章的第二主题同样流畅、圆浑和优雅,但更活跃、轻快,是典型的器乐曲旋律。在这一田园诗般的美妙世界中,有时也突然织入一些英雄气概的动机,但是由于巧妙的处理,所有这些都成为乐章的有机组成因素。</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是另一种风貌,运用的也是一种新的形式——诙谐曲。在这里,贝多芬着重发展和加强他先辈的幽默手法,其疾弛的速度,起伏的曲调、力度、节奏重音和音区的急剧转换,断续的音响,都是这首诙谐曲的特色。其基本主题本身十分简朴,但由于它不停地变换音色,即由各种不同乐器争相演奏主题的一部分,从而使整个主题显得五彩缤纷,也使听者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中的舞蹈场面。这首诙谐曲篇幅比较短小,但整个乐章充满了欢乐、嬉戏的特性,它的轻快而清澈的音响效果,同前后三个规模宏伟、音响浑厚的乐章恰好形成很好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极为活跃而幽默,它摆脱一般终曲常有的那种沉重和威严的特点,采用回旋奏鸣曲形式写成,由于它始终贯串着轻快进行的情趣,柏辽兹甚至称它为这部交响曲的第二首诙谐曲。这一乐章的基本主题很不平常,在一声“呐喊”之后突然向下一个大跳跃才接上一段普通的旋律,像这样戏虐的逗弄,既非常新颖和大胆,也有点怪诞。很有特色的是,第四乐章是很快的快板,这里有一泻千里的气势,也有势不可挡的节奏,在首乐章开始积蓄的那种快乐的心情在这里又一次爆发了。以至于有一位莱比锡评论家把这部作品形容为:“一头粗野的怪物,一头被刺伤了的龙,不肯死去,甚至在流尽最后一滴血时(末乐章),还怒不可遏,仍用尾巴狂暴地拍打,在最后的痛苦挣扎中僵死。”</p> <p class="ql-block">利沃夫国立爱乐乐团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是他交响曲创作上的一大转折,他交响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在这部交响曲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这部交响曲创作于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的十九世纪初,本身是提献给拿破仑,但是当贝多芬得知拿破仑废弃共国制称帝时,便将把有提献给拿破仑字眼的封面撕毁,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一位英雄所作。</p><p class="ql-block"> 简 赏</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规模宏大,气势恢宏。一开始便是乐队在降E大调主和弦上的齐奏,如同军队集合的号召,暗示英雄即将出征。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奏出,在管乐上过渡之后,随后便发展成为乐队的齐奏,气势恢宏,锐不可挡。第二主题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轮番奏出,相对于第一主题更具有抒情性,婉转却不失气概。在这一乐章中,贝多芬将发展部延长,为了利用发展部中的各种变换来塑造他心目中的“英雄”。发展部中作曲手法丰富灵巧,各种对位的层次和复调的发展,极具表现力。发展部营造的紧张激烈的氛围,描绘了英雄出征的坎坷和心理斗争。罗曼·罗兰描绘到“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新投入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捶打,它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展这……”看似很抽象的描述,但却表现出发展部的画面感之强,意境之宽广。再现部不再是呈示部的简单重复,相反做了一些变化。他并没有激烈发展,反而是多了一些自然的声音,一切都变得充满了喜悦光辉,似乎胜利马上就要到来。尾声部分圆号声音渐强,最终带领乐队在第一主题上奏出胜利的凯歌!</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采用的是葬礼进行曲,第一主题由弦乐缓慢奏出,描绘了战争使一切生灵涂炭,单簧管接过主题,犹如丧曲。定音鼓沉重的声音如同人们沉重的脚步,意境凄凉悲痛。之后乐曲转入C大调,同之前的哀伤的主题形成对比,管乐和定音鼓模仿的军号和军鼓,好像是又将将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画面再次展现在听者面前,旋律悲壮并且富有歌颂性,表达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赞颂,歌颂了革命的胜利。之后第一主题缓慢奏出,在一个高音处由小提琴奏出,表现了战争的千钧一发。之后小号发出嘶吼声,模仿了出征的号声,弦乐组在低音部模仿将士前进的脚步声——英雄又上战场。乐曲再次回到第一主题,表现了人民远送英雄的不舍,营造了一种极为悲壮的氛围。曲末各个乐器沉重地演奏,定音鼓不时发出低沉的声音,表现了对英雄最后的告别,将气氛带向低谷。</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谐谑曲,采用了ABABA型的结构。第三乐章是对终乐章胜利欢呼风暴的一次铺垫。A部分开始时弦乐组隐隐约约的齐奏,起初非常轻微,跳跃活泼,之后逐渐发展激昂的声响。B部分有圆号奏出圆润的类似于舞曲的旋律,描绘了军队对获得胜利的决心和信心。之后A、B部分别重复一次,在最后一次A演奏时,旋律一转,干净利落的结束。</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一开始便是旋风一般的下行音,紧接着在这段引子后,弦乐以拨弦的方式将主题一个音一个音地拨出来,随后主题再以各个形式变奏,在六次变奏之后,音乐转入g小调,旋律有点像军歌,具有强烈的战斗情绪,表达了把敌人消灭殆尽的决心。在此之后,乐曲再次对开始主题进行变奏,烘托出庆祝胜利集会的热闹、隆重。随后乐曲变得柔缓,带有深深的思念情绪,描绘了家人将与出征人团聚的期待和感动。之后,紧接着管乐将旋律带的轻快,暗示着下一项活动的开始——英雄凯旋。此时,管乐长鸣,音乐宏伟,充满敬意,相同的旋律结构升调重奏,展现出人民对英雄的尊敬与歌颂。之后,乐曲透出一丝不安,但这一切都是为最后的高潮所做的铺垫。最终,贝多芬早在这部交响曲开始时就已经设计好的伟大瞬间终于到来:管乐一声长鸣,弦乐不断奏出分解和弦,最终汇成整个乐队的大合奏,音高氏交错,如同英雄坚定不移的步伐。结尾相当辉煌,充满强烈的生命力,用英雄胜利和凯旋作为整个交响曲的结束。</p><p class="ql-block"> 《第三交响曲》作于法国大革命戏剧性的转折点。内容充实丰富,画面感极强。通过对英雄出征,英雄牺牲,人民欢舞,英雄凯旋等从正面和侧面生动地描述了革命人士献身革命,不惧牺牲的动人故事,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或者说是一群英雄。表现了贝多芬对革命胜利的坚定决心和渴望以及对为革命胜利而付出的革命人士的高度歌颂与赞美。被冠名“英雄交响曲”可以说是名副其实。</p><p class="ql-block"> 第三交响曲同样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标志了贝多芬音乐风格从古曲主义向浪漫主义雏形的转变,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演奏贝多芬第四交响曲 </p><p class="ql-block"> 《第四交响曲》(Symphonie No.4 Op.60 1806.10 降B大调)是贝多芬在创作第五交响曲的过程中于1806年间创作的。最为奇怪的是贝多芬当时正在创作命运交响曲,是暂时中断命运交响曲的创作、在灵感的推动下用很短的时间一气呵成的。这部降B大调交响曲,虽然创作在后,但完成在先,故编号为第四交响曲,而创作在先、完成在后的《命运》交响曲,则编号为第五交响曲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交响曲》是一曲大师对生命、对生活予以充分肯定、赞美的颂歌。为什么深受病痛折磨,同时又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的贝多芬,突然会写出这样一部充满明朗色彩的作品?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的贝多芬正在恋爱! 贝多芬终究没有找到终生伴侣,但是他的爱情生活却丰富多彩,且略带悲剧色彩。有人说,艺术家往往都是浪漫而多情的,贝多芬也没有逃脱这个规律。然而贝多芬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者说表面印象却并不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并不是那种容易引起少女爱慕的“白马王子”,甚至有人形容他为“狮子脸”。同时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节,甚至有一点邋遢。但即便如此,很多女子还是无法抗拒来自贝多芬身上的英雄气质和艺术修养,而和贝多芬谈着或长或短的恋爱,但是这种关系最后都没有终生保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对于爱情是执着的。对于自己钟情的人,他总是倾其所能,近乎疯狂的去追求。他心目中的爱侣应该是青春纯洁、端庄秀美、品德高尚又极具修养的女子。可以说,贝多芬在爱情上近乎是完美主义者!这也是他没能找到终生伴侣的一大因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可能也来自他的耳疾。贝多芬喜爱追求过的女子很多,有些是贵族的小姐,有些则是自己的学生,也有女作家。在诸多次恋爱中,曾经有一次近乎取得成功,那就是他与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的一段感情,双方曾经订婚过,但是最终婚约被毁。此前,他热恋过特雷泽的姐姐朱丽叶,而后又与特雷泽的妹妹约瑟芬发生了爱情,可悲的是依然没有结果。与这一家三姐妹的恋爱,可以说是贝多芬爱情悲剧的典型——因为门第、因为金钱,因为一些世俗的观念,美满的婚姻不能成为现实。其实失败又何止这些,贝多芬用心去恋爱,用文字、用旋律来赞美自己心中的最爱、赞美美好的爱情,但最终总是因为世俗的偏见乃至陈旧的观念,而遭到失败。虽然贝多芬相貌并不英俊,举止算不上潇洒,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才华,他的善良打动过很多女子的心。最终很多女子没有和贝多芬结为夫妻,却和他保持了很长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了解了贝多芬的感情世界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作品,因为《第四交响曲》正是处于恋爱时节中的贝多芬才华横溢的体现,而其主题就正是赞美生命和爱情。时间定格在1806年,当时贝多芬的恋人正是的匈牙利贵族小姐特雷泽,那应该是贝多芬感到最幸福的光阴。特雷泽曾与贝多芬订婚,而且感情维系了4年左右,可以说是贝多芬一生中最稳定的一段感情生活。所以他的创作热情特别高,才思敏捷。贝多芬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时候写成的。</p><p class="ql-block"> 此交响曲共四个乐章:1、柔板—活泼的快板;2、柔板;3、活泼的快板;4、不太快的快板。全长约30至35分钟。</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柔板—活泼的快板,二二拍,带引子的奏鸣曲式。引子暗示了该乐章的内容,从有着朦胧的神秘感的降b小调弱奏开始,先上升到B大调,再经过降G,由定音鼓和小号引回降B大调。同样的引回法在从展开部到再现部的过程中也出现,定音鼓滚奏20小节之长。第一主题极其欢快,充满活力和喜悦,木管乐器的旋律更加强了这一效果。在发展部中出现了弦乐器与管乐器的对话,一唱一和,旋律温馨。再现部较为短小,并直接引入花俏的尾声。</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柔板,降E大调,四三拍,慢乐章,奏鸣曲式。该乐章主要由小提琴奏出平静、如歌的第一主题,伴奏则有着放松但持续的律动感。第二个主题是单簧管独奏,有些忧郁的情调;在整个乐队重申此主题时,情感愈发强烈。法国作曲家埃克托·白辽士亦形容此乐章是“纯洁如天使般,难以抗拒的柔情蜜意,然而奇妙的艺术在加工期间完全消失”。</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四三拍,谐谑曲。该乐章是ABABA形式,即谐谑曲和三声中部在出现第一次之后,又重复了一遍。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中同样运用了这一结构。全曲幽默而充满能量,从开头就可以听出主题的元素。三声中段效果则仿效一个业余管乐队演奏时,被一众醉醺醺的小提琴手打扰之情况。在谐谑曲第三次出现时,由圆号强烈地切断。</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四二拍,奏鸣曲式。该乐章虽然速度标记不算极快,但多十六分音符,听起来依然迅猛生动。再现部之前有一段巴松管独奏的柔和乐段,但随即又进入了急促的尾声。尾声规模较大,变出各种花样,直到快活地结束。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并不喜欢这一交响曲,他评论说:“低音提琴乐手一定要抱怨,‘作曲家竟让我像野山羊一样疯疯癫癫。”</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伯恩斯坦,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西方古典音乐最负盛名的作品。它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结构紧凑,真正达到了“浑然天成”的最高艺术境界。由于贝多芬将音乐刚开始那猛烈的三连音解释为“命运之神在敲门”,这部交响曲又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命运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它坚强的意志中汲取力量,也不知有多少人通过它步入古典音乐的神圣殿堂。不同肤色、不同血统、不同信仰、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甚至互相为敌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喜欢这部交响曲。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敌对的双方在战争间歇期间,都在播放《命运交响曲》来鼓舞士气――战败的人们用《命运交响曲》来获取力量,战胜的人们用《命运交响曲》来欢庆胜利;人类灌注的第一张音乐唱片,就是《命运交响曲》;在无线广播发达的今天,有人作过统计,《命运交响曲》是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各种频段的广播层层覆盖,使它每时每刻都在天空回响,从不间断!</p><p class="ql-block">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二创作期”(约1800-1814年)中代表性的作品。这时贝多芬经受了法国大革命的洗礼;战胜了耳聋带给他的致命打击(贝多芬一度曾因为耳聋而写下遗嘱);掌握了最先进的写作技巧并找到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他还曾一度和一位贵族小姐订婚……因此,“第二创作期”是贝多芬最高产的时期,也是最具英雄气概和新鲜创意的时期。这段创作期以《第三交响曲“英雄”》开端,到《第八交响曲》结束,涵盖了贝多芬的大部分杰作。</p><p class="ql-block"> 《命运交响曲》是《英雄交响曲》所确立的英雄形象的继续和进一步发展。在这里,紧张的戏剧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程度,体现出内心最尖锐的矛盾和各种各样的情绪对置。从形式上说,它比《英雄交响曲》更集中、更紧凑、也更统一,因此它成为贝多芬最受欢迎、在某些方面也是最有特点的作品。因此柏辽兹说:“这首最著名的交响曲无疑也是贝多芬不受任何外来的思想指导或支持、最自由地发挥其广泛的想象力的一首。”</p><p class="ql-block"> 早在1805年,即在创作《第四交响曲》之前,贝多芬已经开始酝酿《第五交响曲》的构思,但实际完成则花了他四年左右的辛勤劳动。《命运交响曲》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演出。</p><p class="ql-block"> 作品分析</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p><p class="ql-block"> 第一乐章具有强烈的节奏冲击:只由四个音符构成的庄严的、类似格言的音型,是所有交响曲中最短小、最有力、无疑也是最著名的动机。许多人对于它的印象可能来自改编过的轻音乐或电影片段,那么请注意这里原汁原味的声响和它各方面的效果:它的节奏甚至比旋律更重要;它轰鸣的音效造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最后一个音的延长加强了悲剧感和坚决性;它是特定的“主导动机”――作为整部交响曲的“核心”动机,它化为不同的面貌在整部交响曲中反复出现,有时阴暗且凶险,有时欢愉又神气,有时倔强而紧张,有时悲戚和低沉……比如,在第一乐章中它是第一主题的骨架,又是第二主题低音部的伴奏,同时还是结尾段的基础。正是它的节奏型贯穿着整个乐章,支配着整个乐章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个动机,贝多芬曾经说过:“命运就是这样来敲门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人们对这个动机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这个动机代表了残酷的命运,也有些人认为这个动机代表了对残酷命运的激烈反抗。</p><p class="ql-block"> 这格言式的主题渗透了全部第一乐章。贝多芬就是用这个简短而富有内涵的动机,用他的天才构建出庞大复杂、内容深刻的交响曲,使听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心理和生活经历来作丰富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这个动机是如此摄人心魄,这在从前的音乐作品中从未有过。因此当作品首演时,一位著名的女歌手被巨大的声响和紧张的情绪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p><p class="ql-block"> 由这个动机引出的第一主题,展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斗争画面:主题开始时,强调了紧张的悲剧性因素。它的音响顽强、威严,甚至凶险;它那鲜明的力度对比、管乐紧张的和声、弦乐活跃的进行,造成了一种惊恐不安的情绪。这个主题在第一次的露面中就掀起了两次浪潮,一次比一次紧张,直到圆号吹出这个动机的一种变形时,情绪才有所转换。</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于出现的第二主题是一支歌唱性的旋律。这支安谧温暖的旋律由弦乐首先奏出,圆号和长笛的两次回应,仿佛是主人公恬静心境的写照。但请仔细听,从这歌唱的旋律开始,命运那凶险的节奏型就潜伏在它的低声部,逐渐变得越来越坚决,使得第二主题流畅的进行开始带上了激动不安的色彩。当音乐的紧张度达到顶点的时候,突然幻化出一支洋洋自得的旋律,它虽然也携带着命运的动机,但这明显是英雄性的形象,弦乐的抑扬顿挫和乐队坚强的重音都表明了这一点。这支英雄气概的主题在短暂的第一次露面后,在明朗的大调气氛中以果断而热烈的音响结束在命运的动机上。</p><p class="ql-block"> 随后乐队又严格地将开始的音乐反复一遍,结束了第一乐章的呈示部。</p><p class="ql-block"> 在非常富有表现力的两小节休止后,由圆号宣告了乐章展开部的开始。音乐重新回到了第一主题那阴暗和不安的音调中来。这时命运的动机开始在各个乐器组上无休止地反复,调性不安定地转换,力度也逐渐增大,十分活跃。后来在命运的压迫下发展出一个号角齐鸣的旋律,奋起和命运抗衡,用它一系列的二分音符将命运那活跃的速度和力度刹住。这时进入了一个微妙的阶段:音响从最响逐渐变到最轻,音乐充满了疲惫、压抑、动摇、怀疑和焦急等待等复杂心情,甚至只剩下微弱的呼吸,仿佛在搏斗中丧失了力量,难以应战命运的一次次挑衅。但残酷的命运并不罢休,“敲门的动机”由圆号带了出来,以全乐队最大的音量掀起了一次大爆发。小号那尖锐的音色和整个乐队的力量,压迫得人们从心底泛出无名的惊恐和阵阵凉意,仿佛那凶恶的声响直接来自地狱。</p><p class="ql-block"> 开始了音乐的再现部分。在音乐发展中,命运动机的反复突然被开始的双簧管独奏打断。这一段旋律悠长而凄凉,颤抖而无奈,仿佛是发自肺腑的深深哀叹。然而命运连这点叹息的时间也不给,重新压迫了过来,甚至连再现的第二主题昂扬的旋律也只是稍微阻挡了它一下。于是这种光明与黑暗的搏斗在开始的尾声中非但没有结束,反倒愈演愈烈,形成了全乐章的最高潮――由上至下的弦乐和由下至上的管乐进行着殊死的搏斗,定音鼓的加入扩大了斗争的规模,最后,还是命运的势力占了上风,它用强烈的敲门动机结束了这一乐章。</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流畅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双主题变奏曲式</p><p class="ql-block"> 第二乐章是一首辉煌的抒情诗,体现了人类复杂的感情世界,充满了贝多芬式的宁静与力量。整个乐章由两个主题轮流变奏构成。</p><p class="ql-block"> 乐章刚开始的第一主题是贝多芬从民间歌曲改编而成的。它的气息宽广,步调安详,呈现出悠长的流动,再加上中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使这支旋律显得格外充满热情。</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第二主题那英雄性的旋律,接近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进行曲和颂歌。它开始由木管用柔美的弱音吹出,但在进行中仿佛产生了一点疑问,但就是一瞬间,出现了一股坚强的意志,带领着它走出忧郁和动摇,转入灿烂的大调中。这时铜管乐器加入并发展成为全乐队的强奏。尽管它是三拍子,但其饱满的音响、带符点的节奏、号角齐鸣的形态,都使这个主题变成一支英雄的进行曲和雄伟的凯歌。</p><p class="ql-block"> 开始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变奏,显得安详而沉静。开始第二主题的第一次变奏,与它第一次出现时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依然强调英勇的气息和凯旋的曲调。开始的第一主题的第二次变奏最富表现力,它增加了音符的密度和旋律的起伏,音响严峻,步伐坚定,感人至深,仿佛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变得刚毅而坚强。接下来的第二主题的第二次变奏,刚开始仿佛有些犹豫,但随后凯旋的旋律更加坚定辉煌,结尾延长的旋律线条和定音鼓的加入肯定了光明的前途。因此开始的第一主题的第三次变奏渐渐化成了乐观的喜悦,低音弦乐健壮的旋律不断向上汹涌,最后和第二主题辉煌的旋律结合,表明主人公终于把一些沉思和犹疑彻底抛掉,精神的力量得到补充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谐谑曲,快板,c小调,3/4拍子,复三部曲式</p><p class="ql-block"> 《命运交响曲》的第三、四乐章是不间断地连续演奏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乐章是两种对立力量的最后斗争场所,是主人公战胜命运的最后一次搏斗。</p><p class="ql-block"> 这个乐章的基本主题由两个对比性因素组成。乐章开始的第一个主题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从神秘的深处上升又下降的一支旋律,接着是一串叹息着的和弦。这里有犹豫和顺从,又有热切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这种矛盾反复了两次后,猛然在处闯入了一个暴烈的新主题,我们几乎立刻就认出,这是那命运敲门的节奏,它明显具有挑衅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随后那畏惧和悲戚的第一主题和命运动机进行了三次轮番呈现,每一次都伴随着越来越尖锐的发展,越来越紧张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在乐章中段处突然传来了一个健壮纯朴的民间舞曲,由低音提琴以略嫌笨重的舞步带了出来。这是真正晴朗的乐思,真正喜悦的音调,真正健康的情绪。它后来形成了全乐队情绪激动的互相发展,互相推动着滚滚向前。</p><p class="ql-block"> 但这健壮的力量逐渐低落下去,舞蹈性的主题越来越轻微,越来越深沉,最后消失在短小的下行音型中。开始的乐章第三段是第一段经过变化和压缩的反复。在这里,一切都沉入虚幻的雾幔之中,两个主题都用极轻的音量和尖刻的顿音奏出,出现了大量的休止符。它们之间的对比,流畅的进行都不见了,相互变得难以分辨。悲剧性的主题的节奏向命运的动机靠拢,而命运动机的威力也丧失殆尽。</p><p class="ql-block"> 现在几乎是一片寂静,但又不是真的寂静。我们可以听到弦乐器微弱的呼吸和定音鼓晦暗的跳动,四周开始积聚力量,准备向胜利的光明冲击。这段长时间的过渡是全曲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弦乐器持续的背景上,传来命运动机在定音鼓上的遥远而神秘的节奏,在这长时间的等待之后,从乐队的最深处升起了第一主题经过变化的简短旋律。它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试探着升腾,郁郁寡欢,多次被打断却以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坚持着重新开始,力图从阴暗和痛苦的深处冲向光明。终于,它盘旋着冲破定音鼓和背景弦乐的重重阻力,带头携带着定音鼓和全体乐队聚集的巨大力量,不间断地冲向光辉灿烂的终曲。</p><p class="ql-block"> 第四乐章――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p><p class="ql-block"> 光辉灿烂的C大调和弦开始了终曲的音乐。这里的全部主题都具有进行曲和舞曲的形貌,第一主题更明显地概括了那光辉的胜利和节日的喜庆,这是对战胜命运的主人公热烈的欢呼,是冲破黑暗后的阳光灿烂。</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连接段主题同样是胜利的宣告,但比第一主题更富有歌唱性,它那庄严的旋律压抑不住低音部的狂喜。</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第二主题是一支生动欢跃的舞曲,幅度宽广,气象万千的结尾肯定了整个前面的光明和欢乐。</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发展部饱满有力,广泛地发展了第二主题,将它所包含的欢跃、狂喜和庄严发挥到极致。但就在这一片欢乐声中,又出现了幽灵般的命运动机。它虽然软弱无力,但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毕竟为了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也使狂欢的音乐暂时松弛下来,以便积聚更大的力量。果然,当再现部开始时,欢乐和胜利的主题彻底驱走了那块灰暗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末乐章的尾声很长。从开始的一个号召性的新主题,实际上是从乐章的第一主题和连接段的主题衍化出来的。随着情绪的高涨,音乐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是第一主题长久地保持在光辉灿烂的C大调中――它以硕大无朋的音响在C大调主和弦上长达几十小节的轰鸣,宣告对于命运斗争的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通过《命运交响曲》告诉人们:面对人生命运的挑战,需要奋起地抗争去掌握自己命运,而不是畏缩地顺从命运的安排。由于贝多芬通过《命运交响曲》宣扬了人的精神力量,展示了主人公与命运搏斗并最终战而胜之的伟大过程,因此它超越了时代,成为古往今来交响曲的杰作,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和赞扬。</p><p class="ql-block"> 《命运交响曲》也是贝多芬全部交响曲中结构最严谨,各部分最均衡,内容最凝练的一部。因此评论家说:“从未有人以这么少的材料表达过这么多的意思”。</p> <h3>贝多芬交响曲(六)田园 卡拉扬指挥</h3> <p class="ql-block">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演奏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p><p class="ql-block"> 我喜爱在草丛中、树林里或者岩石间漫步,恐怕没有比我更热爱田园风光的人了。——贝多芬</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1792年去了维也纳,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5年,他去世后就安葬在此。这段时间,他数次搬家,留下了好几处值得纪念的生活轨迹,其中有条小路,被人们特意地称为“贝多芬小路”。20世纪30年代,在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版的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总谱里面,有张铅笔画插页,此画画的就是贝多芬在这条小路漫步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喜欢散步那是出了名的,像前段时间说的《献给爱丽丝》的由来就是漫步后偶遇的杰作。其实贝多芬喜欢散步,更多的是想避讳生理上的不便,因他失去听力,所以与人交谈变得格外的麻烦,而且他性格执拗,不喜欢浮华庸俗,所以散步可以躲开人群,避开交流,自由自在的作曲。不过对他来说,在田野里散步并不是放松,而是在寻找创作灵感,正如辛德勒巧妙比喻的那样:“贝多芬像蜜蜂采蜜那样,常常一边徘徊一边构思伟大的音乐。”</p><p class="ql-block"> 通常,贝多芬每天清晨就开始工作了,一直忙到下午两点,然后出门散步,到傍晚甚至深夜才回家。他出门时会戴上卷了沿的帽子,上衣扣敞开,拿着一条手帕、几张五线谱纸、一本16开的记事本、一支铅笔,他的听力还没完全丧失之前,还会带着助听器。所以他的上衣口袋总是爆满。</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就这么散步着,当他想到一段旋律时,会毫无顾忌地大声地唱出来,旁边的人觉得好奇怪。传说贝多芬他外甥就不喜欢跟他一起散步,估摸着就是这个原因。贝多芬散步的趣闻还有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被警察当做流浪汉关进了拘留所。</p><p class="ql-block"> 那要追溯到1825年的夏天,在维也纳的巴登温泉,那天贝多芬糊里糊涂地就披了件外衣出了门,他沿着河边走了很久,当他沉迷在美丽的景色正在作曲中时,太阳却渐渐地落山了。等贝多芬清醒过来时,怎么也不认识现在走到哪了,算是迷了路。又累又饿的他看见不远处有亮着灯的人家,便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结果,那家人看到贝多芬后觉得形迹可疑,便报了警,警察把他抓到警察局后,贝多芬仍处在蒙圈中,大声地对警察解释:“我不是坏人,我是贝多芬!”但警察却说:“贝多芬能长你这邋遢狼狈样?别骗我们了!”那帮警察完全不信贝多芬的话,还是给他拘了。直到贝多芬的朋友赶来,证明了贝多芬真实的身份这帮警察才把他放走。警官就好比见了微服私访的皇上,赶紧赔不是道歉,贝多芬却啥都不想说直接跟着朋友回家了,这事全当做没发生过。</p><p class="ql-block"> 这虽然是贝多芬晚年中的一段轶事,但也正好说明了贝多芬非常着迷于田园生活。法国大作曲家万桑·丹帝说:“大自然不仅慰藉贝多芬的悲伤和失望,更是和他对话的好友。即使贝多芬失聪,也并未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成功地用音乐表达出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他会说:“你们认为我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我可说不准,反正是不请自来,甭管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都能一把抓住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森林中,在漫游时,在夜深人静时,在天刚破晓时,等等这些灵感都会应时应景产生。在诗人心中化作语言,在我这则化作一个个音符。”</p><p class="ql-block"> 《田园交响曲》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成,这首曲子也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它被认定为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为这首曲子的标题写的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还在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情感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生怕人们误解了他,又特意解释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们心里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阿巴多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听着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灿烂的快板》,看着指挥家挥舞着指挥棒,时而是甩棒过肩动作,时而优雅却带有更多的狂放,那样生动活泼的演奏,不但摘下了古典音乐看似严肃的面具,也为古典音乐增添了活力。</p><p class="ql-block">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的九首交响曲中,无论是他亲题的《英雄》或是被后世冠上标题的奇数号交响曲都是鼎鼎大名的音乐巨作,例如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反而没有被后人冠上标题的C大调第一交响曲和A大调第七交响曲却容易被忽略。</p><p class="ql-block"> 然而岁月如梭,没有标题的贝多芬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越陈越香,这首在1812年完成的交响曲,隔年底于维也纳首演即大获好评,也让贝多芬声名大噪。那样的成功,当时的历史背景也起着推波助澜之效。当年的维也纳甫经拿破仑的铁蹄蹂躏践踏,正处于重建的阶段,而这首曾被匈牙利大钢琴家与作曲家李斯特喻为“节奏的神化”、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认为是“舞蹈的神化”以及贝多芬自认“此曲乃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的交响曲,对于当时涣散的人心士气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的确,从第一乐章的《甚快板》一路听到第四乐章的《灿烂的快板》,音乐途中完全没有慢板或行板的乐章,直至第四乐章仿佛是情绪累积到最高点的狂欢节派对。最能体会此曲豪情挥洒、快意奔放又淋漓尽致的畅快感!</p><p class="ql-block"> 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的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交响曲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淳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他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门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p><p class="ql-block"> 它具有英雄性的性格,有一个通过人民群众的各种欢乐场面来表达一种富于活力的英雄形象。整个第一乐章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力度的运动,它以6/8拍子带有附点节奏的舞蹈性主题作为基础。在这个乐章有不少力度的变化,也有不少紧张性的高潮;但是它们并不是由于对立形象戏剧性的冲突所造成的,而是整个乐章的音乐就像一股巨大的浪潮一样,不停地在起伏,造成了充满激情和充满激情的力量。第二乐章与整个交响乐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一首富于歌唱性的葬礼进行曲。音乐非常动听,而且十分深情。交响曲的终曲又回到第一乐章的愉快、明朗、生气勃勃的气氛中来,甚至比第一乐章更强烈,更富于力量。这里在舞蹈性音乐中又加入了进行曲的因素。终曲的音乐,也是以各种不同的三种节奏型的交替作为基础的。所以,整个《第七交响乐》最鲜明的特点是它具有多样性的节奏变化。</p><p class="ql-block"> 《第七交响曲》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p> <p class="ql-block">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 </p><p class="ql-block"> 1814年2月17日,贝多芬《第八交响曲》(Symphony No.8 in F major, Op.93)在维也纳舞会剧院首演。首演获得巨大成功。由于反应强烈,几天后又重演。此作品也是贝多芬闻名于世的九部交响曲中最为短小的一部,有时受到忽视。但贝多芬自己对它十分喜爱,甚至称它比第七交响曲“强得多”。</p><p class="ql-block"> 贝多芬的《第八交响曲》是低谷吗?夹在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七的狂喜——犹如登顶到第九欢乐颂巅峰的过程中,偏偏出现了这样一首难以定义的《第八》。更何况,围绕着第八的创作,还有两个典型的神话——贝多芬和歌德,以及第二乐章的节拍器。在这篇对话中,两个神话都得到了修正。两位艺术家从音乐谈到艺术家人格,一直到“好音乐培养好人”的谄媚说法,都有令人兴致盎然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身为指挥家、身为研究者和评论者的蒂勒曼(T)和乐评人凯泽(k)对此作出怎样回答?</p><p class="ql-block"> K: 在写《第八号交响曲》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能力与名气的顶点。他刚写完“第七”,对那部作品非常满意。“第八”可以说是另一篇神奇的大师之作,其中也许包含着他当时的感受——他病了,必须做矿泉浴治疗。</p><p class="ql-block"> 1811年在特普利采(Teplitz),贝多芬遇见了歌德。歌德抱怨说,他实在躲不开包围着他的恭维。所有人都来致敬,因为他们两人实在太有名了。而贝多芬回说,您无需介意,这些恭维话应该都是献给我的。歌德想必从没有听过这种话,也许气氛会有点尴尬。“恭维话也许都是献给我的!”这句话实在是很典型的贝多芬话语!显示了他的自信心,而正是带着这样的自信心,他创作了《第八交响曲》。“第八”有这样的特点,情绪欢乐幽默,像是一场友好的告别。</p><p class="ql-block"> “第八”有趣之处在于第一乐章迅速地开始,其中包含了精彩的配器。一个强有力的F大调主题,然后是优美的第二主题。主题间机智地互动。音乐突然停了,卡住了,降低了半音,然后到达D大调,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主题。而当这一切到达极高的速度后,开始的动机再次出现。在这一刻,开始的主题却变成了一个终止式,这就是用音乐开玩笑。蒂勒曼先生,您是否相信音乐的喜剧性力量?</p><p class="ql-block"> T:我只能想象在歌剧中寻找音乐中的喜剧因素,或是其中的逗趣片段。</p><p class="ql-block"> K:贝克梅塞(纽伦堡的名歌手)这个角色就很逗。</p><p class="ql-block"> T:是啊!还有轻歌剧中的喜剧色彩。但我不会在交响曲中寻找滑稽元素,因为它不是剧院音乐。请想想门德尔松《意大利交响曲》的例子,你可以说这是欢快的音乐,但不是逗趣的音乐。它唤醒了人们对南国风光的想象,我觉得很美,很积极。</p><p class="ql-block"> 幽默是很微妙的,意味着精密的计算和恰到好处的妙语。我更愿意把《第八》形容为某种类型的放松。之前,他已经写了很多交响曲,充满了粗暴和歇斯底里,具有暴风骤雨一般的效果。可在这里,他计划写一首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这点他做到了,《第八》不仅从头到尾充满了惊喜,而且同样贯彻了贝多芬的个性特征:直截了当的“突强”,严格的控制!</p><p class="ql-block"> 不过,也许您是对的——能感觉到它顽皮地眨眼,而且通篇都是。</p><p class="ql-block"> 一般,我们总是注意到乐曲中高音明亮的部分,其实,是作品的低音部带出了整个和弦的结构。这非常明确,堪称贝多芬的一大特点。《艾格蒙特》序曲的开始就是这样,然后低音会转移到上面,高声部相对倒没那么重要。大提琴和倍司必须去承担坚固的基础,这是典型的贝多芬!“第八”的开始处就是这样,这是毫不含糊的贝多芬成熟风格。</p><p class="ql-block">K:《第八》首乐章中也加入了英雄性元素,他没有跳出他的创作思路。第一乐章展开部d小调的段落里出现了狂暴,这又符合我们期待之中的贝多芬了。</p><p class="ql-block"> T:我有种印象,贝多芬计划要干点出乎意料的事。你必须承认“第八”的配器构思是宏大的,当然中间两个乐章并非如此,但是首尾两个乐章是贝多芬晚期的配器法,这毫无疑问。所以演奏时一定要记住,这是他比较晚期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在第二乐章开始前,我感觉他好像是深吸一口气,凝视着门口,仿佛说,我也可以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我也可以很有魅力,如果你们在期待一个深沉的慢乐章 那就错啦!</p><p class="ql-block"> K:当贝多芬在构思“第八”的第二、第三乐章时,他很可能已经了然于胸,计划好要干什么。第二乐章是谐谑的小快板。乐曲创作的同时,贝多芬认识了约翰•尼波穆克•梅采尔(Johann Nepomuk Mälzel)。梅采尔发明了节拍器,这对贝多芬很重要,因为他想要明确无误地确定演奏速度。不过,后来的事实显示这个愿望并没有成功。</p><p class="ql-block"> 把第二乐章和节拍器联系起来,也许是受到贝多芬助手辛德勒的误导。他称第二乐章的主题与贝多芬的一首卡农相同,说第二乐章的创作有种向节拍器致敬的味道。但实际上,梅采尔当时尚未发明节拍器(1815年发明),辛德勒的说法在时间上不太可靠。我认为,有关节拍器的故事很可能是个谎言,而且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真相。</p><p class="ql-block"> T:这首交响曲留下哪些空间让人诠释? 一如以往,我必须非常精确地抓住音符,同时,我也必须小心维持速度的稳定,也就是这个谐谑小快板的节奏……一旦如果你想在其中做点什么,结果一定会变得很夸张。</p><p class="ql-block"> K:真是不谋而合!我正想说呢,你在这里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夸张。</p><p class="ql-block"> T:那些突如其来的元素是非常有趣的,极强,极弱,极强,极弱。我还记得第一次这首乐曲,有两次像是要重复了,然后却结束了。我还以为录音一定是少了一段呢。</p><p class="ql-block"> K:他还没写过类似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T: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他其实早已胸有成竹,要拿出一个出乎你们意料之外的乐章。它也含有优美的抒情段,然后乐章结束,观众也会随之被牢牢抓住。当我站在乐团前时,常常注意到观众席的气氛,每到这里,我的背部像是充满了压力——人们在仔细聆听。</p><p class="ql-block"> K:来看看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传统的巴洛克舞曲形式一度出现在交响曲里,是贝多芬本人使之现代化,演化成谐谑曲,不再去创作份量较轻的小舞步曲了。可是在《第八交响曲》的第三乐章,贝多芬开起了小步舞曲的玩笑!</p><p class="ql-block"> T:是的,它就是这样!开始生硬的下拍有种夸张效果,有点奇特。你可以这样演奏——开始时速度慢点,然后悄悄加快,就像是跳舞,速度慢慢提上去。</p><p class="ql-block">K:如果贝多芬仅仅只是想开小步舞曲的玩笑,我也许会感到失望,觉得类似的嘲弄实在不该放进严肃的交响曲中。不过,小步舞曲的三声中段特别值得注意——开始时是大调,然后转向小调。你能听出来,贝多芬想说的是——我知道小步舞曲是个老旧的形式,我们已经把它甩在了身后,现在我们有了光辉的谐谑曲!不过,难道没有一点点伤感吗?带点忧郁的成份。</p><p class="ql-block"> T:没错,透过小调的阴沉,这种感觉更明显了。很显然,这一切都维持在很高的水准上。我认为,这时贝多芬是想摆脱过去的创作模式。他可不管人们会在《第七交响曲》后期待些什么,神秘的、悲剧性、那些非常严肃且沉重的东西。“第八”中完全找不到这些,这是最精练的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你不能因为贝多芬写过“四海皆兄弟”(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席勒“欢乐颂”歌词),就说他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有听众写信给我说,像指挥这些音乐的你,一定被认为对事物会有明确的看法。我发现这很有趣——我们常常从“四海皆兄弟”中推断出贝多芬有一个好性格,可对于《第八交响曲》 ,我并不确定它是否起源于美好的个性,或者和个性一点关系都没有。</p><p class="ql-block"> K:不是有人说么——作曲家越讨人厌,创作的音乐越棒!其实,这和讨人喜欢还是惹人厌完全没有关系。也有人常说,喜欢音乐的人是较好的人,浸润于贝多芬和歌德的作品,一定会滋养出良好的性格。人们喜欢听这样谄媚的说法。但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凭借着本能去接触音乐的语言、美术和文学,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是好是坏。在我穷毕生精力了解贝多芬的音乐之后,我还是无法判断他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也没有资格!</p><p class="ql-block"> T:对,您说得正确,我们没有资格。您知道吗,我其实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一个人如此馈赠后世,应该允许他有别的一面,那些我们无法评判的方面。</p><p class="ql-block"> K:我还想提出莫扎特例子,他写得那些很不得体的书信。那些东西也需要释放的空间。他写了伟大的音乐,但对待妻子却很糟。</p><p class="ql-block"> T:为什么贝多芬会创作“第八”,谈话中我们一再回到这个点。我们不清楚,在个人品味方面扪心自问,是否喜欢这个作品。</p><p class="ql-block"> K:在讲到“第八”时,有这些疑问一点也不奇怪。相较于“第七”中的小快板或“第五”中的命运动机、再或是“第三英雄”里的葬礼进行曲,什么是“第八”的个性标志?确实很难指出。</p><p class="ql-block"> T:所以,有诠释者会认为“第八”很难演奏,或干脆将它归于二流作品。它缺乏明显的悲剧元素和强烈感情,不是那种充满激情的交响曲。很自然,有些诠释者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它。据我排练“第八”的经验,它确实很难演奏。我发现唯一能容纳主观性诠释的乐章是小步舞曲,它有夸张的舞蹈形式,但只限于此处。在这个情况下,我会让贝多芬引导我,也许他会说——“你已经太过自由了。对于这个曲子,什么都别去做!”</p><p class="ql-block"> 整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舞曲乐章就像一台永动机。它就是停不下来,我们被几处突然的休止所惊扰,实际上我们会一次次地受惊。</p><p class="ql-block"> K:末乐章的第二主题,出现在所有可能的调上,先是降D大调,随后到降A大调,然后是C大调。最后再回到原调。</p><p class="ql-block"> T:也许他想 F大调持续得太久,已经开始无聊,太平淡无奇了。</p><p class="ql-block"> K:您将这种传统的欢快情绪表现得非常精彩。</p><p class="ql-block"> T:既是传统又是典型的贝多芬,非常强有力。它的开头并非旧式的机智和优雅,他也不想要那样的东西了。我还是一再坚持这个观点——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的创作计划中,一定已经通盘过,哪些是他已经写过的。他想写出不同以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K:这是事实——贝多芬总是考虑创作成对的大作品,如果“第七”是狂喜,那“第八”就是欢快。</p><p class="ql-block"> T:对于诠释者而言是很困难,要将这许多不同的角色一一表达出来,哪位钢琴家的全套三十二首奏鸣曲演奏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 K:这难极了!</p><p class="ql-block"> T:很奇怪,《第八》这是贝多芬最不浪漫的一首作品,如果你可以形容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的话。</p><p class="ql-block"> K:我认为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 T:我早就想在同一晚演奏“第七”和“第八”。拿早期的两首交响曲相比的话,“第二”要比“第一”更宏大,但“第八”却不逊色于壮丽的“第七”。它比较短,有较多柔和的片段,持续的、上下跳跃的乐思跨越了小节,这是“第八”的独特性格。你要压住大乐队的音量,但在适当的位置,声音又要放出来。你一定得这样,不然人们会感觉在“第七”之后,这是一个低谷,更何况紧随其后的是“第九”呢!</p><p class="ql-block"> 有人可能会觉得“第八”没有意思,但这并不正确。它同样能在观众中得到良好反应,巡演时,我注意到人们很喜欢“第八”,尤其是极有感染力的末乐章。永动机式的感觉与“第八”的整体相融合,那些突如其来的惊讶也非常有效果,音乐直冲结尾,几乎像火箭!</p><p class="ql-block"> K:《第八交响曲》是深思熟虑的作品,尽管没有留给我们太多的空间去定义它的悲剧性、它的精神或是它的美,如同“第三英雄”、“第七”或“第九”那样。这也是它不像第三、第五、第六、第七那样受欢迎的原因。但它是一首极具效果、巧妙而丰富的管弦乐作品。</p> <p class="ql-block">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丁克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p><p class="ql-block"> 贝九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带声乐的交响曲,不但有呼唤光明、追求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而且是耳聋的贝多芬所有交响曲的艺术总结与巅峰。贝九慷慨豪迈,凝聚人心,非常适合在年底辞旧迎新,寄语美好的明天。其中末乐章最著名的“欢乐颂”唱道:</p><p class="ql-block">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的光辉照耀下,人们团结成兄弟。</p><p class="ql-block">愿世间尘寰中,曾与我们患难与共的生灵,愿世界上贤惠的淑女、正直的弟兄,和我们一起欢乐,共享大同,让不配享受这福份的恶棍,到阴暗处号哭捶胸。</p><p class="ql-block">在自然怀抱中的人们,畅饮美酒芳醇,普天之下无论贤愚,共赴锦绣前程。自然赐给我们爱和酒,和生死不渝的友情,连最低微的人也像天使一样欢欣侍立在上帝面前。</p><p class="ql-block">欢乐,像骄阳越过,壮丽的无垠太空,弟兄们快踏上征途,像英雄一样快乐地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万民啊,拥抱在一起,和全世界的人接吻。弟兄们,在星空之上,一定有慈父永世长存。芸芸众生,你们为何俯拜在地?世人啊,你们可预感到造物主?飞越满天星辰,飞向太空去朝拜至尊!</p><p class="ql-block"> 音乐的呼吸连贯性极佳。欢乐颂唱得简直要让人跑着听!</p> <h3>贝九 小泽征尔指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