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常听一些人说:“我的孩子只知道玩。”是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都说“爱玩的孩子聪明”,众所周知,游戏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能带给他们快乐。当然,孩子的玩不是“瞎玩”、“傻玩”,这当中蕴涵着很多策略、智慧和能力。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他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活的印象反映在自己建构的物体中,通过游戏锻炼幼儿体力、发展大小肌肉群,使他们认识几何形体极其关系,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美感以及团结合作、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初玩建构</b></p> <p>案例一:</p><p> 孩子们选择了纸质积木开始搭建,女孩a拿了很多长方体积木开始拼接,2分钟后走廊上就被几块积木占的满满的。女孩b拿来了薯片桶对称的放置在了“马路”的两边,又在薯片桶上面横放了一块长方体的积木,搭出了“桥洞”的样子,还找来了带弧形的形状砖块放置在了路的两边和路的上面,就这样公路搭建好了,小朋友开始拿着小汽车开始在路上滑行。</p> <p> 教师1:材料的规格有问题,很多木头积木不成比例,幼儿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搭配。建议有亿童大型建构积木的班级可以适当调整。</p><p> </p> <p> 教师2:在本次建构游戏中,一共投入了两种类型的材料,一种是木质积木,一种是各种形状的纸质砖块。幼儿在搭建选择木质积木时,造型灵活多变,但数量过少,过杂;而纸质砖块的材料体积过大,占空间较大,影响幼儿的创造。建议教师先选择投入一种材料,引导幼儿研究透彻。</p><p><br></p> <p> 教师3:幼儿的辅助材料投入过多,比如“小汽车”,首先在视觉上就比较吸引幼儿。另外小汽车投入过多之后幼儿就光顾着玩汽车了,影响幼儿对于建构本身的兴趣。</p><p><br></p> <p> 教师4:搭建技能,游戏环境中仅布置了实物示例图,如主题中“路”的实物示例图片,但是关于建构的示意图并没有。建议教师投入一些搭建技能图例,为游戏后续的推进提供扎实基础。</p> <p> 在这一次中一班区域活动中,我园教研人员老师观察到,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时候,材料的选择比较杂乱。经常会把四五种不同的材料堆放在一块儿。于是,教研人员进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察。并针对这样的现象展开一次基于儿童视角的对游戏材料的研讨活动。</p> <p>适合的游戏材料是游戏高质量开展的前提保障。</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再试建构</b></p> <p>案例二:</p><p> 几个孩子选择了建构区里的大块积木,并从箱子里找出长方形的碳化积木积木,一个一个地像小火车一样排好队,没过多久,一条长长的马路形成了,几个孩子有的在上面走了起来,这里另外一个孩子又去箱子里拿了两个拱形积木,并把它放在了马路的中间,说:“这里是桥。”就这样,游戏时间,几个孩子们利用平铺的技能,搭了很多条路。</p> <p> 教师1:搭建的作品过于零碎,可以先用围合再搭建,这样子的作品呈现就比较完整,幼儿的搭建方向也比较明确。</p><p><br></p> <p> 教师2:先画:在搭建之前,幼儿之间可以先商量,根据主题思想搭建的内容,尝试合作绘制设计图,根据设计图来搭建。</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小尝成果</b></p> <p> 这一次,幼儿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绘制了设计图,根据设计图再进行搭建,最后,属于他们的小城市终于完成啦!</p><p> </p> <p> 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想象逐渐变得活跃丰富,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游戏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戏开始发展。</p><p> 通过三次建构游戏活动的观察,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技能合作游戏能力方面都在不断的提升中,但是由于中班幼儿才刚接触构建游戏,因此对构建的理解也是停留于表面。</p><p> 随着游戏的发展,后期还会不断增添材料和提升技能,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多种材料的混合构建游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