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该不该爱你,呼和浩特?</h3><h3>呼和浩特,也叫青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中国乳都”的美誉, 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h3> <h3>因为道路整改,修建地铁,所以市内堵车严重,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微信扫码,开锁即行,即停即锁,随处安放。</h3> <h3>呼和浩特的建筑,普遍高端雄伟,恢宏大气。以内蒙师大附中为例吧!正对校门的,是一块大约800平米的广场。广场中央,是庄严的国旗杆基座,鲜艳的五星红旗就在这永远都有白云飘荡的蓝天中骄傲地飘扬着。继续往前,几十级台阶引领着你走向一个白色屋顶的圆柱形建筑物,远远看去,就像是个大型蒙古包,那是他们的STEAM楼。而在阶梯的上方,是一个巨型拱门,上面挂着一条条巨幅,庆祝他们校庆65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年诞辰。整个画面,磅礴壮观,气贯长虹。</h3> <h3>呼和浩特的人民,特别纯朴热情。今天下午,我不小心把伞落在一辆的士上了。通过出租公司,我找到了的士司机的号码,请求他把伞带到我们入住的酒店前台。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很快就拿过去了。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他还发信息告诉我如何领取。市民好素质,一例知青城!</h3> <h3>但是呼和浩特也有些让我无法理解的现象,比如,明明知道紫外线很强,打伞戴帽的却很少;明明知道气候干燥,街上水果店却没几家。</h3><h3>估计在接下来的几天,还会有更多的现象,让我不理解,甚至难接受。</h3><h3><br></h3> <h3>关于呼市的经济历史文化风俗等等,在短短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我根本来不及好好感悟和体会。</h3> <h3>到目前为止,体会最深的,是我终于发现:我是个典型的南方人。这个判断绝对不是基于我个子的小巧,而是我完全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和饮食。</h3><h3>从23号晚上到达呼和浩特,到现在已经三天整了。这期间,原本不是最健康至少也算亚健康的我,各种身体的不适,一波又一波地袭来。起初是皮肤干燥,嘴唇干裂,然后是鼻孔冒烟,眼睛生疼,再然后是肠胃不适,头晕脑胀,直至这两天,明明每天都只是听报告和观摩教学,却总感觉精力不济,两腿乏力,早上醒来,竟然还全身酸麻。</h3> <h3>而关于饮食,我尽管吃了这里最著名的烧麦(其实更像是饺子),喝了它最原味的酸奶,啃了它最地道的羊排,但还是想高调宣布: 我真的好想念好想念栖凤渡的鱼粉,日益森的烧鸡公,郴县路的江边鸭,还有竹山里的筒子骨……<br></h3> <h3>我就纳闷了:长得那么高大威猛,习惯大碗喝酒大口吃饭,拿根大葱就觉得自己是在享受人生的北方人,怎么吃一点点辣就呼哧呼哧痛苦万状,好像坐了老虎凳,灌了辣椒水一样?<br></h3><h3><br></h3> <h3>今天,饭店服务员问我们点的菜是加微辣还是中辣时,我已经没有了兴趣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即便是猛辣,对于我这个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的湘妹子来说,也不过似秋风轻拂我的脸,微扬起我的发丝,却瞬间了无痕迹。</h3><h3><br></h3> <h3>该不该爱你,呼和浩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