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成长 好书相伴

大同市王玉荣校长工作室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h3><h3>1.从状态上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来看,理想课堂是帮助学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会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来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课堂。</h3><h3>2.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着也就是在生活着,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活动的过程。</h3><h3>3.热爱生活是因为感受到生活的可爱,而学生原意到课堂学习首先应该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观察和追求理想课堂的时候,我更愿意把目光放在学生的脸上,放在学生的眼神中,我希望从中读出他们是否因为受老师重视?更有自尊、自信,是否因为课堂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而对课堂充满渴望,是否因为能参与其中而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是否因“有所得”而“欣欣然”--并致力于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h3><h3>4.帕克帕默尔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真正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有授课教师的智慧和激情,而且有授课教师成长的喜悦,生命的张扬和释放。</h3><h3>5.观察有效教学,需要从以下三个层次入手:首先是要有效果。教学的教学行为旨在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就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老师所期望的学生的跟进反应。其次是有效益,考察教学结果是否有效益,就不能只顾眼前,而是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要防止我们辛辛苦苦地教学,效果却南辕北辙。再次是有效率,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师教学花费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从时间入手,一是考虑缩小分母,减少教学中师生的时间浪费;二是在分母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争取扩大分子“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适度紧张的智力时间”的量。</h3><h3>6.杜威说,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舞儿童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