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河北玉田师范整体搬迁唐山之前,玉师八四届四班同学欢聚在母校校园,重温校园生活,追忆青葱岁月,感恩母校培养,共同见证我们和伟大祖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历程,畅想美好明天,共祝节日快乐,祝愿祖国繁荣强大!</h3> <h3>这是1984年我们班的毕业照。前排是领导和老师据说现在健在的还有三位。第二排左数第二位是我们的地理老师,想当年,我可是最爱上他的课了。上课铃一响,首先是标准的90°鞠躬,然后是洋洋洒洒的有如散文一般的开场白,浩瀚宇宙,无所不至,他的教学开篇,可以说是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当我走上教师岗位时,一直试图尝试这样的开场白,怎奈文化功底太薄!未能实现,实属憾事!</h3> <h3>2019年9月21日上午九时,我们来到阔别35年的母校校园。</h3> <h3>玉田县的同学们打出了条幅,布置了会场。辛苦了,同学们,感谢你们为这次聚会付出的一切!</h3> <h3>35年重相聚,激动不已。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h3> <h3>9:30玉师图书馆。老班长主持会议。</h3> <h3>玉师副校长董耀金致欢迎辞。</h3> <h3>玉师教务主任致辞。</h3> <h3>团委书记孟祥首代表玉田县的同学们讲话。</h3> <h3>洪四国代表遵化市的同学讲话。</h3> <h3>于宝江代表丰润的同学讲话。</h3> <h3>老大姐何长莲代表讲话。</h3> <h3>多才多艺的丰润老乡姐姐张春荣即兴给我们演奏古筝《高山流水》。</h3> <h3>因工作太忙未能到场的老同学董树林发来了视频。</h3> <h3>学习委员冯雅斌的来信。没有她的照片,用一朵花吧。想当年她可是我们班的一朵花啊!班花!</h3> <h3>老班长:你好!特别感恩你昨天把同学们聚会的消息告诉我。虽然不能参加这次活动,却打心里为你们高兴。开始感觉有点小遗憾,后来转念一想,不见面也有好处,同学们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三十五年前青春美好的影像。由此感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3><h3>这么多年来,有时也会偶尔触景生情回味起玉师那段美好时光,但是这次不同,咱们通话后,我记忆的大门一下洞开,从八一年八月第一天向往又胆怯的入学,同学接站,直到八四年七月十四号离校,三年中的点点滴滴一一呈现,总之该想的能想的都想了。想的我有时热泪盈眶,有时又喜不自禁,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校园,重温了年轻的美好。感慨万千:年轻真好!枯木逢春犹再度,人无两次再少年!寸金难买寸光阴啊!</h3><h3>我说让你代我向同学们问好,你说让我说点啥,我当时真有千言万语难说尽的感觉。最想说的是:下辈子还想和大家做同学,还想十二姐妹一个宿舍,……如果大家不嫌弃,我还想每天给大家收发作业。这个学委没白当,直到今天还记得咱班学号151~200。</h3><h3>老班长,说来奇怪,小学、初中、师范,毕业后七中、子弟、联小、六小,呆的都挺好,可回忆起来却没有玉田师范这三年更让我心潮澎湃!刻骨铭心!我反问自己:难道是因为我们把向名牌、重点院校冲刺的妙龄青春留在了那里吗?真的:你有同感吗?</h3><h3>老班长,现在我改变了主意,不想给同学们说什么了。因为大家知道我语文功底差,毕业后又没有我小十妹赵玉奇和张福顺她们那样在高中任教的机会,像洪四国那样当大秘的机会。教啥会啥,三十多年我在混日子,眼睛不好很少学习,写出东西虽然不是假冒伪劣,但也是低档产品,干脆就不影响视听,染污大家耳目了。难怪年轻时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又告诉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老来方悔读书迟!纵然我满腔热情,怎奈胸无经纶,我的语言难以抒发我的情怀。所以决定不给同学们写什么了。以后肯定有机会见面。</h3><h3>其实我早就感动有感难发,很多场景都难抒己怀,这也是我今生的遗憾。</h3><h3>老班长,方便时就代我问候同学一下,没机会也不怕,因为我纯真美好的祝福已经从内心深处出发,想起我的人和我想起的人都能收到它。</h3><h3>老班长,你的一个电话招惹我这大段话,好了,不再耽误你宝贵时间了。代问十妹好。</h3><h3>祝福你和同学们:被快乐萦绕,与幸福拥抱!一切吉祥如意!</h3> <h3>二位班长的合照。</h3> <h3>看他们笑的多开心!</h3> <h3>很遗憾,没能一一留下兄弟姐妹们的倩影。</h3> <h3><br></h3><h3>我大哥!</h3> <h3>三人行组合。</h3> <h3>我们局长申瑞扶和大姐二姐在一起。</h3> <h3>想当年,我们班的领袖人物。</h3> <h3>帅哥们!</h3> <h3>美女们!</h3> <h3>赵长海同学热情邀请我们去他的学校看看。这是位于玉田县城南十几里的学校——大湾柳树小学,新建的三层小楼,干净整洁。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处处是赵校长的教学理念。我为我的老同学点赞!</h3> <h3>35年前后的对比。青春靓丽的我们,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步入了知命之年。</h3><h3><br></h3> <h3>谢新茂对我们这代中师生有过评价:他们这些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拥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而在这近乎固执的坚守中,他们自身的才华,却被他们从事的职业磨砺殆尽,成了中国当代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初中毕业上中师,教育之大幸与个人之不幸!”</h3> <h3>从我个人来讲,我是幸运的。三年师范生活,正值青春年少时,生活在琴棋书画中,有学姐学哥们的照顾,天天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一段是最美的时光!</h3> <h3> 最后,用同学陈永健的诗结尾吧。 己亥同学聚会</h3><h3>公元一九八一年,</h3><h3>三百学子到玉田。</h3><h3>修业立德勤读苦,</h3><h3>为师竖范志昂然。</h3><h3>一朝学成桑梓去,</h3><h3>四方沃土桃李鲜。</h3><h3>三十五年再聚首,</h3><h3>鬓发虽苍心少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