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琼有约,相约泉城;深度研修,俯拾仰取——2019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济南研修团初中地理第五组研修纪实

艳丽

<h3>9月26日,迎着清晨温暖澄亮的阳光,我们再次踏进了山大附中辅仁学校。</h3> 今天,来到辅仁,除了get牧牛山的俊朗、别致,“牧牛人”做有信仰的教育的人文情怀。我们更期待在鲁琼两地的深度教研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h3><br></h3> <h3>马爱丽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地理学科的项目式教学。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将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整合,然后合理的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去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我们无不为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生活化教学感到震撼。</h3> <h3>王蔚蔚老师侃侃而谈,对校本课程的研发以及学科模式的形成进行了阐述。我们每一个人都饶有兴趣的细细聆听。</h3> <h3>两地的老师们还对在教学中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做了深入的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求同存异,好不热烈!</h3> <h3>下午我们走进了王老师的课堂。《中国的气候》一课,让学生感受气温,感知影响。可当学生知道我们是来自海南岛的地理老师时,猝不及防的一幕发生了……</h3> <h3>学生要向海南的老师提与海南有关的地理问题,让老师面对面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看,老师回答得多认真!</h3> <h3>马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巧妙地设置好问题后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来探讨。让学生用地图来观察和思考我国一月和七月气温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h3> <h3>瞧,我们的老师也忍不住参与他们的讨论了。</h3> <h3>老师通过平台将资源传给学生,学生全员参与互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机结合。课堂效率高。</h3> <h3>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表达,参与度高。</h3> <h3>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听课老师用心聆听,认真记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 <h3>在研修的路上,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成长!</h3> 学员 研修心得<div><h3><br></h3><h3>今天是9月26日我们在魅力泉城研学的最后一天,天气依然风和日丽,热情似火地迎接着来自祖国最南端美丽海岛的骨干教师们,些许是海南人的热情感染了齐鲁大地的情怀,美丽泉城给了我们了热情的拥抱,每天艳阳高照,热情不减。</h3><h3>今天的行程安排主要是与山大辅仁学校地理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学科教学研讨和随堂听课。教研组的王老师和马老师与我们一行五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开展;地理组的项目式教学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地理学业等级考试制度;地理教学模型的特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等方面。马老师都热情的事无巨细地进行了介绍和举例。从介绍中,了解到学校的项目式教学已经有年头了,而且在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带领下,邀请国内外专家亲临学校,进行带队指导,各种培训研修接踵而至,老师深入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各学科的项目式教学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或研发中。每一个项目的启动,都有专人负责,有教务处辅助,学生参与,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特点总结规律,总结方法,学生乐在其中,学生是主动学习着参与者,无论是电子地图的绘制还是楼间距的测量,抑或是非洲动物大迁徙这样的项目式教学活动都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是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需要老师填鸭式灌输,让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具体提现,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能去探究我们生活的环境,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和发展。学科组成员集体备课磨课,教案、课件、视频资源共享团队合作精神凸现。这是我们要借鉴和学习的。下午的王蔚蔚老师带来了一节常态课《气温》,王老师利用身边资源请同学们看四副景观图南北冬季景观差异图,然后向来自海南的老师进行提问求证,南方和北方的景观差异是真的吗?同学们比较兴奋,也积极提问。紧接着老师引领学生对比学习等高线和等温线特点,通过熟悉的事物来牵引新知识,帮助学生感受新知,通过看图,总结了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老师追问为什么冬季气温差异大?学生思维得到激发,进入深度思考,从冬季风、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来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悟性很高,理解力很强,知识运用能力强,整节课,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学生自主能力得到锻炼,潜能被激发!学习状态学习效用越来越好。</h3><h3>通过为期四天的跟岗学习,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维,对我今后教育教学更是启发颇深。再次感谢所有为这次研学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们,谢谢大家的付出。(海口实验中学 孙静)</h3></div> <h3>今天是研修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来到辅仁学校,与学校地理组王蔚蔚老师和吴爱丽老师深入研讨,对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交流,从两位老师交流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源、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等​方面,在地理教学课堂上,两位老师比较有远见,重视通过活动来让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通过与两位老师的交谈,自己收获了不少,体会到了教研与教学路上自己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任教中,更要去珍惜机会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去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革。</h3><h3> ​下午观摩了王蔚蔚老师的《气候》一节课,王老师创设情景导入,利用地图和生活中现在结合,在课堂中,利用读图分析及图示探成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王老师的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生活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去,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王老师的课堂中让体会到如何应用生活与地理联系,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且不断去创新课堂。​(陵水光坡中学 王小正)</h3> <h3>9月26日最后一天研修,我们再一次来到山大辅仁学校与地理科组的老师们集体探讨,并听取了王蔚蔚老师在八4班上了一节智慧课堂课。这节课是以平板教学为依托展开的,师生借助平板等多媒体技术,实现有效交流、共享与互动。</h3><h3> 课堂内容围绕“中国的气候”这一主题,上课开始,该班学生首先对我们海南访学老师提出他们好奇的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王老师再通过季节着装进入新课讲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学生通过自学和相互合作,先梳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再结合图片充分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整节课在学生们积极活跃的氛围中到了尾声,大家意犹未尽地离开教室,路上还在兴奋地交流着。</h3><h3> 这节课上,王老师通过平台把学习资源传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回答,师生一起交流点评,实现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h3><h3>​ 智慧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在课堂时间安排上,总有点前松后紧,导课时间和课前知识储备耗费了大量时间,课堂任务没能很好完成,我认为学生活动其实是对本课知识的升华,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思考在往前,我们的探究也在路上。(海口一中 蒙春圆心得)</h3> <h3>培训进入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早8点出发,历经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山大辅仁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h3><h3> 上午的安排是与学校地理组马老师和王老师的交流研讨。从交流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学情及办学理念。教师教研形式多样,通过视频研讨、文综组教研及本教研组的形式开展。学生学习方式多样,一切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例如制作电子地图、地球仪等,提高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地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教师课堂引入尽量从生活中实例入手,通俗易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远足活动、联欢会等,通过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道德情操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幸福的,既学到了知识,又磨练了意志,在这些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的我们身上缺乏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我们要像他们致敬与学习,苦并快乐着。</h3><h3> 下午听了王老师《气候》一节课,分季节的等温线分布图及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等问题展开教学,通过视频演示、学生讲解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两天的听课与交流,深刻体会到了辅仁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时刻注意如何使核心素养落地,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与适应力。这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我们值得反思的一个大问题。(海南省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 姜涛)</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今天是济南跟岗研学的第四天,我们再次来到了山大附中辅仁学校。地理教研组长马老师和王老师将与我们做深度的学科研讨。</span><br></h3><h3> 马老师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她们学校的项目式教学和学科模式。原来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老师会对一个阶段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迁移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这也正是实现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地理品质一个最好的契机。具有很高的学科价值,值得学习。</h3><h3> 在老师们一起探讨对教学中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时将研讨推向了高潮。老师们时而娓娓道来,时而细细聆听,时而各抒己见,时而争论不休,异常激烈。真正能感受到深度教研带来的思维碰撞和智慧的火花。(澄迈县福山初级中学 雷艳丽)</h3>

学生

老师

教学

课堂

王老师

地理

学习

我们

研修

辅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