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一小热烈庆祝祖国70华诞!

未来梦

<h1><font color="#ed2308"><b>国庆放假通知</b></font></h1><h3>&nbsp;&nbsp;&nbsp;&nbsp;根据国务院国庆放假指示精神,我校定于10月1日—7日放国庆长假,8日返校上课。(9月29日补课一天,上星期五的课;10月12日补课一天,上星期一的课。)</h3> <h1><font color="#ed2308"><b>重磅提示:</b></font></h1><h3>1.&nbsp;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尤其是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认真排查安全隐患,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h3><h3>2.&nbsp;搞好教室、办公室、清洁区卫生,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净化美化亮化校园;出好校刊、班刊,喜迎国庆。</h3><h3>3.&nbsp;科学安排孩子假期间各学科的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h3><h3>4.&nbsp;关好门、窗、灯、班班通设备、水电开关等,节约水电,确保安全。</h3><h3>5.&nbsp;注意网络安全,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健康上网。禁止传播不健康、负能量的网络信息。</h3> <h1><font color="#ed2308"><b>百年一小校史简要回顾</b></font></h1> <h3>宁远一小是永州市重点小学,其前身为私立养正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校址原在西正街关岳庙(原三小),后迁至西正街菱角塘,即现校址所在地。创办人为邑中知名人士欧炳奎和肖春熙。1952年养正学校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为城关第一完全小学,学校接办时,学校保持6个班,学生300来人。1995年拆区并乡建镇,更名为舜陵镇第一完全小学;2014年10月,再更名为宁远县第一完全小学。宁远一小现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5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200余名教职工的超大型学校。有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95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20余人。学校布局错落有致,校园环境优雅怡人。</h3> <h3>学校长期承担教学改革试点任务,1980年列入地县电教实验班联系点,1982年列入省、地重点实验校、电化教学实验点。1985年被定为省电化教学实验点。1987年,引入童话引路实验课题,1988年下期引入“注提”实验课题,1989年下期开设了“三算结合”数学教改实验,这些实验课题的先后实施,为学校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开阔了视野,引进了信息,拓宽了思路。1996年“三算结合”实验教学荣获省先进集体,1997年,“注提”实验教学荣获国家级先进单位称号,并定为实验学校。</h3> <h3>特长教育方面,90年代是舜陵一小体育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母校、体育健儿的摇篮”。学校在田径、举重方面的训练、比赛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是举重方面,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举重人才。其中涌现出乐茂盛、李运利等世界冠军2名,欧小华等全国冠军3名。1991年,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达标先进单位。</h3> <h3>同时,在历次全县统考、抽考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中,考试成绩均保持在全县前三名。2004年在桂冠中学举办的全县小学毕业生数学邀请赛中,宁远一小人平以高于兄弟学校(第二名)9分以上的成绩一举夺魁。</h3><h3>2004年6月,宁远一小被评为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h3> <h3>百年名校,恰逢盛世,继往开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持校训“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引领,坚持“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传承和创新学校特色。把“质量立校,名师兴校,品牌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落实和优化管理体制,推行代表一小形象的“八化”目标:即日常行为规范化、课堂管理标准化、集体活动军事化、日常用语双语化、德育工作多样化、特长培训层次化、“结合”教育经常化、质量评估科学化。突出三个特色的打造:教育科研谱新篇、“孔子文化”伴成长、留守儿童获关爱。</h3> <h3>学校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其中2005年下期,省级课题《小学学科课件开发》顺利结题,课题成果获全省第一名,有关课件制作获全国一等奖。“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导学设计中突出语言学习点的研究》于2017年5月结题,其成果获省二等奖,学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课题学校;学校始终将“全面育人,德育优先”作为办学宗旨,确立了以“孔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16—2018年,先后有县长唐何及王小丽、曹辉正等县级领导利用“六一”儿童节来校看望留守儿童;学校非常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对留守儿童高看一份、厚爱一层。</h3> <h3>曾经的辉煌,燃烧着激情的岁月,如今的一小,人更多,园更宽,楼更高,景更美,宁远一小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中国梦”为灵魂、以“新时代一小特色建设”为目标,创新思路,顽强拼搏,突出重点,克难攻坚,在“树一小形象、创一流服务、奔一流目标”的道路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h3> <h1><font color="#ed2308"><b>祝老师、同学们国庆节快乐! </b></font></h1><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策划:雷志雄 编辑:文国平)</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1><font color="#ed2308"><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由来</b></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b>沧桑巨变,历史前行</b></font></h3><h3>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70年来,我们的祖国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成长为健步如飞的少年,健康、阳光、朝气蓬勃。</h3><h3><font color="#ff8a00"><b>70年卧薪尝胆,挺起民族脊梁。</b></font></h3><h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烧杀抢掠,暴行累累,惨绝人寰。大敌当前,英烈辈出,艰苦奋战的杨靖宇,不怕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机智勇敢的王二小,忠于革命的赵一曼......是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与和平,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h3> <h3>&nbsp;</h3><h3>1949年,当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有多少华夏儿女热泪盈眶,一百年所遭受的屈辱在那一刻终于得以洗刷。经过70年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了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h3><h3><font color="#ff8a00"><b>节日简史</b></font></h3> <h3>&nbsp;</h3><h3>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h3><h3>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h3><h3>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国庆制度,至1970年国庆在天安门举行。</h3><h3>1971年至1983年,国庆日北京都以大型游园联欢活动等形式庆祝,未进行群众游行。</h3><h3>1984年起,恢复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h3><h3><font color="#ff8a00"><b>70年奋发图强,硕果累累。</b></font></h3><h3>70年弹指一挥间。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我们国家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h3> <h3>&nbsp;</h3><h3>70年中,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h3><h3>2019年祖国70年华诞来临之际,宁远一小在此祝福祖国永远生机蓬勃,更加繁荣昌盛!</h3><h3>&nbsp;</h3> <h1><font color="#ed2308"><b>阔步走进新时代,“中国梦”岂是梦</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壮丽70年 | 中国之“度”:令世界惊叹</b></font></h1><h3>&nbsp;</h3><h3><font color="#167efb"><b>中国速度</b></font></h3><h3>中国速度令世界惊叹!</h3><h3>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千万亿次超算的“天河一号”;半秒能下载一部电影的商用5G……</h3><h3>中国经济发展让世界惊艳!</h3><h3>1小时能做什么?</h3><h3>在中国一小时大约生产1.5亿斤粮食,新建近500米高铁,处理约600万件快递,往来货物贸易额超5亿美元……</h3> <h3>&nbsp;</h3><h3>这是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h3> <h3>&nbsp;</h3><h3>2018年7月1日,整备好的G7次列车驶向北京南站,准备发往上海。此列G7列车是从北京开出的首趟正式运营的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h3> <h3>&nbsp;</h3><h3>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h3> <h3>&nbsp;</h3><h3>这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h3> <h3>&nbsp;</h3><h3>无人机拍摄的位于上海临港产业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h3> <h3>&nbsp;</h3><h3>3月27日,在浙江嘉兴菜鸟“未来园区”,机械臂在进行批量商品拆零作业。据了解,商品被机器人自动存储在无人仓库内。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机器人、无人叉车会把成批的商品取出,机械臂完成批量商品拆零,拆零商品被逐一贴上快递面单,再按照包裹地址的不同进行分拨</h3> <h3>&nbsp;</h3><h3>5月22日,参观者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内参观。</h3> <h3>&nbsp;</h3><h3>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内的蛇口片区。</h3> <h3>&nbsp;</h3><h3>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右一)带同事巡检“天河一号”运行状况</h3> <h3>&nbsp;</h3><h3>在北京西单,一名女子从一块5G广告牌前走过。</h3> <h3>&nbsp;</h3><h3>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工作人员操作收割机收割小麦</h3> <h3><font color="#167efb"><b>中国高度</b></font></h3><h3>从仰望星空开始,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h3><h3>载人飞天梦、探月梦……每一个梦想成就更大的辉煌。</h3><h3>C919成功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月球返回、探索火星、空间驻留……仰望璀璨星空,我们追梦不止。</h3><h3>中国将奏响探索宇宙的新乐章,崛起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h3> <h3>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成功。图为导弹、原子弹结合实验爆炸形成的蘑菇云。</h3> <h3>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h3> <h3>&nbsp;</h3><h3>“鲲龙”AG600在珠海金湾机场起飞(2017年12月24日)。</h3> <h3>2019年3月10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h3> <h3>2019年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h3> <h3>2019年8月27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检修期间拍摄)。经过近三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渐入佳境。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h3> <h3>嫦娥四号着陆器彩色全景图。</h3> <h3>&nbsp;</h3><h3>运-20大型运输机在飞行。</h3> <h3>在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2016年12月10日摄,合成照片)。</h3> <h3>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2017年5月5日摄)。</h3> <h3>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以“月亮”为主题发表讲演(2010年2月28日摄)。</h3> <h1><font color="#167efb"><b>中国深度</b></font></h1><h3>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科学开发城市地下空间,从不断鼓励原始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到强调以科技夯实国家强盛之基……</h3><h3>70年岁月荏苒,几代人前赴后继,镌刻下一个又一个中国深度。</h3> <h3>向地球深部进军!</h3><h3>一个悠久并保留坚韧底蕴的文明,一个内敛又有着延绵后劲的民族,迎来了新时代和新梦想。</h3><h3>这一代人,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标注新的中国深度。</h3> <h3>2019年1月8日,刘永坦(前右)、钱七虎(前左)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刘永坦、钱七虎摘取我国科技界最高奖励。</h3> <h3>2017年7月9日拍摄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现场。当日,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h3> <h3>夜幕下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整机系统。</h3> <h3>2016年7月1日,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海斗”准备下潜进行科学考察。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在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中成功进行了一次八千米级、两次九千米级和两次万米级下潜应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h3> <h3>2018年6月2日,吉林大学主要承担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正式宣布完成“首秀”:完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h3> <h1><font color="#167efb"><b>中国跨度</b></font></h1><h3>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历史性跨越!</h3><h3>最长,最高,最快……中国道路交通的一次次跨越令世界赞叹。</h3><h3>深圳,从“三来一补”为主到高新技术崛起,从开放前沿到创新高地,从试验田到示范区……深圳创造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一次次跨越。</h3><h3>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古老的独龙族却实现了跨越千年的飞跃,从刻木传信到5G网络,跨越的是时空隧道,映照的是人民生活的巨变。</h3><h3>70年,“天堑变通途”的跨越让中国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底气。</h3> <h3>这是无人机拍摄的港珠澳大桥(2018年7月11日摄)。</h3> <h3>武汉青山长江大桥顺利合龙(5月16日无人机拍摄)。</h3> <h3>这是广东省深圳市一景(2018年3月26日无人机拍摄)。</h3> <h3>拼版照片:上图为位于深圳南头半岛上的南油开发区(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肄文摄);下图为2018年6月20日拍摄的原南油开发区。</h3> <h3>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的“文面女”李文仕(前排左)一家合影(6月21日摄);右图:李文仕和其他村民的房子(6月21日摄),这些房子是当地政府在2011年统一修建的。</h3> <h3>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移动营业厅上班的马春海(独龙族)。在他身后,独龙族群众在跳本民族舞蹈(6月21日摄);</h3> <h3>右图:马春海在指导当地群众体验5G虚拟现实设备。独龙江乡今年开通了5G试验基站(6月21日摄)。</h3><h3><br></h3><h3>独龙族姑娘熊玉兰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体验VR眼镜。</h3> <h3>工作人员展示华为公司发布的首款5G商用手机——华为Mate 20 X 5G。</h3><h3>放眼中国,从冲破思想束缚到改革开放伟大觉醒,再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从被围堵孤立到融入世界,再到日益走近舞台中央……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坐标不断更新中国的发展方位。</h3><h3>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h3><h3>面向未来,中国将不断迎来新的时代跨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中国梦岂是梦?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b></font></h1><h3><br></h3>

年月日

学校

中国

一小

拍摄

跨越

时代

万米

独龙族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