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七月十五日甘南迭部之行后,我们自驾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高海拔的郎木寺。</b><br></h3> <h3><b> 郎木寺是一座寺院,更是一个有着浓郁藏族风情的小镇,一条小溪(白龙江的源头)从镇中缓缓流过,小溪的北岸是甘肃省,南岸是四川省。</b></h3> <h3><b> 郎木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b></h3> <h3><b> 晨曦中的朗木寺,蒙着一层极轻薄的白雾。</b></h3> <h3><b> “郎木”为藏语音译,有“吉祥天母”、“仙女”之意。</b></h3> <h3><b> 朗木寺被称为“东方小瑞士”,最高处海拔3900米。</b></h3> <h3><b> 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b></h3> <h3><b> 此地被称为莲花生大师降伏妖魔之地。</b></h3> <h3><b> 寺院在群山的环抱中静静地伫立着,飘舞的经幡传导出浓浓的宗教气息。</b></h3> <h3><b> 沿着石阶向上,听到诵经的声音越来越近,梵音袅袅,这静谧的寺院里显得更沉寂庄严。</b></h3> <h3><b> 叫不出名字的鸟儿盘旋在这寺庙的上空,仿佛天空中的王者。 </b></h3> <h3><b> 有人说:不来郎木寺,等于没有到甘南;足可见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在甘南的重要性。</b></h3> <h3><b> 岁月的涛声,点燃无数盏酥油灯的瑰丽。</b></h3> <h3><b> 佛性的阳光下,千万种声音随风飘过,折叠一个民族金色的畅想。</b></h3> <h3><b> 无论生活艰辛或安逸,信仰至高无上。</b></h3> <h3><b> 对佛的虔诚,无论在什么寺庙,都是一样的。</b></h3> <h3><b>郎木寺</b></h3><h3><b></b><b>它的圣洁</b></h3><h3><b>它的灵动</b><br></h3><h3><b>都是你想不到的风景</b></h3> <h3><b> 尕海湖在甘肃碌曲方向,距离郎木寺40公里,开车到那里要一个多小时。 </b></h3> <h3><b> 尕海湖,甘南第一大淡水湖,青藏高原东部一块重要湿地。</b></h3> <h3><b> 尕海湖,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b></h3> <h3><b>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群群在这里栖息、繁殖越夏,因此成为国内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现为保护环境而封闭不能进入湖内,但可在湖边公路上清楚地观赏到湖内景色。</b></h3> <h3><b> 水域辽阔的尕海湖,就是一面静默而明亮的镜子。</b></h3> <h3><b> 尕海湖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湖,它静静地睡在海拔高度在3000~4000米之间的大草原之中。</b></h3> <h3><b> 尕海湖所在的地域,藏胞称之为“措宁”就是“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b></h3> <h3><b> 油菜花盛开在其间,明晃晃的黄,还有青稞,已经抽穗了。</b></h3> <h3><b> 为了保护尕海湖,尕玛公路绕道而建,只为鸟儿营造祥和宁静的天地。</b></h3> <h3><b> 湖畔的尕海小学也已搬迁到了213国道边,湖区牧民的搬迁也在逐步推进。</b></h3> <h3><b> 这里四面环山,周围形成了大片的沼泽地。</b></h3> <h3><b> 尕海湖,说是湖,其实并没有岸,草地铺展到水里,水草分割着湖面;它一面连着青藏高原,一面伸向黄土高坡。</b></h3> <h3></h3><h3><b> 草场上悠闲的咀嚼着牧草的牛群。</b></h3> <h3><b> 大片大片诗意渲染的草原、山林,浅绿和深绿。</b></h3> <h3><b>尕海湖</b></h3><h3><b>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b></h3><h3><b>云朵去了又来的地方</b></h3> <h3><b> 花开了,又谢了;候鸟来了,又走了;但留给这里的永远是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清清的水。</b></h3> <h3><b> 穿过尕海草原回归213国道,在桑科草原停留。</b><br></h3> <h3><b>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城西南10公里处。</b></h3> <h3><b> 她是一片群山环抱,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b></h3> <h3><b> 桑科草原的海拨大约3000多米。</b></h3> <h3><b> 这里碧草如茵,金色的赛钧花、赛羌花和油菜花开遍河谷高原。</b></h3> <h3><b> 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b></h3> <h3><b> 七月的桑科草原,牧草青青,流水淙淙。</b></h3> <h3><b>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大夏河从南向北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b></h3> <h3><b> 桑科草原藏语称“达久滩”,即跑马滩。</b></h3> <h3><b> 空气中充满野花的香气,山雀啁啾,争奇斗妍,绚丽多彩。</b></h3> <h3><b> 蓝天白云下草甸起伏,牧群缀缀。</b></h3> <h3><b> 桑科草原的花海、云海、牛羊海,一望无边。</b></h3> <h3><b> 拉卜楞距桑科草原10公里,驾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这是我们第二次去拉卜楞寺院了。</b></h3> <h3><b>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b></h3> <h3><b>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主寺之一,在这里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历史。</b></h3> <h3><b> 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最高学府之一。</b></h3><h3><b></b><b> 学习是拉卜楞寺僧人的第一要务,显宗 、密宗这些佛法内容自然是主体,还要学习藏药、天文、音乐、绘画等诸多方面的知识。</b></h3> <h3><b> 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b></h3> <h3><b> 寺庙建筑的金顶,红褐或者褐黄的墙体。</b></h3> <h3><b> 圣洁、高贵和祥和之中隐藏着一股让人无由敬畏的力量,成为了一个令无数信徒朝夕仰慕之地。</b></h3> <h3><b> 寺外那一排一公里长的转经筒阵。</b></h3> <h3><b> 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长头来此转经。</b></h3> <h3><b> 我们虔诚而又机械地跟随众生转动转经筒,一圈又一圈,仿佛是经义中所讲的“轮回”。</b></h3> <h3><b> 转动经轮,只为一场相逢。</b></h3> <h3><b> 转动的经轮转去了今生的苦难,转来了来世的幸福。</b></h3> <h3><b> 在这世界最长的拉卜楞寺转经筒旁,被放生的甘加藏羊在无忧无虑的漫步。</b></h3> <h3><b> 我们都与这只大角羊打招呼。</b></h3> <h3><b> 它冲着我笑,好神奇!</b></h3> <h3><b> 傍晚我们到达甘南的夏河县,找地方住下,匆匆忙忙的来到夏河县中心——海螺湾广场。</b></h3> <h3><b>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m-3800m之间。</b></h3> <h3><b> 横贯夏河县的大夏河,一条夕光下颜色暗红的河流。</b></h3> <h3><b> 夏河县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历来是甘、青、川三省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和“茶马互市”的鼎盛之地。</b></h3> <h3><b> 夏河县被誉为中国十佳“最具民俗风情旅游大县”之一,《中国地理杂志》等国内权威杂志、媒体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b></h3><h3><b> </b></h3> <h3><b> 夏河县藏族人口占72%,农牧业人口占80.6%,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b></h3> <h3><b> 到夏河您可领略大美的自然风光:拉卜楞寺 桑科草原、八角城、甘加草原、大夏河……感受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淳朴的民风民情。</b></h3> <h3><b> 夏河之水,从高原而来,向东迂回曲折而去,奔流不息。</b></h3> <h3><b> 九色甘南,一个我们多次自驾游来过的地方,它不同于西北的荒凉,甘南藏区雪山、草地、高原、湖泊、蓝天、白云、经幡飘动,是一个除了高海拔外,具备一切藏区因素的神秘所在。</b></h3> <h3><b>甘南</b></h3><h3><b>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b></h3><h3><b>有太多的美</b></h3><h3><b>等你去发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