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都西逝去的灵魂——之大汗的挽歌

乾祐香坊

<h3>乌仁都西对于很多宁夏的驴友而言非常陌生,但与我而言却是魂牵梦绕之地。成吉思汗、不儿汗、阿沙敢不、阿尔不罕、乌拉亥城、朵儿蔑盖、克夷门、起辇谷等等名称,时不时在脑海中浮现。七八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阿尔寨石窟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蒙古族安达朝格尔,就是他在教我蒙古语地名的时候,我注意到了神秘的“乌仁都西”!</h3><h3><br></h3> <h3>就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地区有座叫阿尔巴斯山的地方,有一条横垣于黄河东岸的山脉名曰千里山,主峰乌仁都西,此山虽然不高,却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很多美丽的传说。</h3> <h3>虽然是传说,但也不是没有丝毫根据的。很多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及传说,多少都是符合某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因为文字的短缺和史料匮乏,加上冷兵器时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征战不断和残酷的杀戮,人们那种崇尚英雄、敬重英雄、神话英雄的故事就不断的产生着,也是他们希望英雄给人间带来和平与幸福、富裕与吉祥、快乐与健康的一种心理愿望的映射……</h3> <h3>无论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人创造的《吉尔伽美什》和西方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是古印度的《罗摩衍那》、《摩珂婆罗多》……再到我国藏族人民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无不用神话故事表露出人们崇尚英雄、敬重英雄、神话英雄的崇拜与愿景心理。</span></h3> <h3><font color="#333333"><b>第一章:大汗的挽歌</b></font></h3><h3>在792年前的狗儿年秋天,与蒙古人和党项人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没有瘟疫的爆发也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一个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历史性人物成吉思汗,在一次错误的征伐中永久的告别了杀戮,在长生天的召唤下长眠于阿尔巴斯山下的那片草原。同时在秘不发丧的指令下,对唐古惕人(西夏党项人)开始了疯狂的灭绝性屠杀……</h3> <h3>故事发生在公元1226年的秋天。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阿尔不罕的地方弯弓射完大雕后,去追逐一匹红鬃野马时,因野马回头惊到了他的坐骑红沙烈马,不幸坠马重伤……</h3> <h3>蒙古族三大史书之首《蒙古秘史》265节载:“成吉思汗住过冬,欲征唐兀惕(即西夏)种百姓,重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1226),去征唐兀惕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尔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汗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蒙古三大史书《蒙古秘史》佚名;</span>《蒙古源流》萨囊彻辰著;《蒙古黄金史》罗卜藏丹津著;其中以《蒙古秘史》成书最早,它也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根据很多蒙古地名专家考证,《蒙古秘史》中所记“阿儿不合”,指的应该就是今天的阿尔巴斯山,西夏时称“省嵬山”,清人张穆在《蒙古游牧记》中,称之为“阿尔布坦山”。《蒙古游牧记》云:“《水道提纲》:黄河北经阿尔布坦山,塞尔旺喀喇山西麓至白塔之东,东北稍曲折,北流,歧为二派。”。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所绘制的地图,也记载了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今鄂托克旗西境有塞尔旺喀喇山,与阿尔巴斯山从北向南逶迤相连……<br></h3> <h3>成吉思汗落马摔伤后扎营疗伤的“搠斡儿合惕”为蒙古语为“多窟汇聚之处”的意思,极有可能指向阿尔巴斯山主峰乌仁都西东面的阿尔寨石窟。阿尔巴斯山的地理座标约为北纬39.6度,东经107.1度,主峰乌仁都西(喜)海拔2149米,西南距银川130公里,西扼黄河东临鄂托克草原,水草丰茂,地形险要。《寰宇通志》的记载说:“山逾黄河,因省嵬城而名。黄河东有省嵬口为防御要地,其下有城,西夏所筑也”。很多的历史事件与地理名词的巧合,是否暗示着这里就是成吉思汗南征西夏时摔伤后的临时指挥中心呢?<br></h3> <h3>于是,我带着众多的疑团和大家再一次挺进阿尔巴斯千里山,直奔乌仁都西……</h3> <h3>很多驴友对乌仁都西是不知道,还是对它的海拔不以为然,我无从理解,但他的神秘着实吸引着我的思维。进山后一路的煤矿灰尘加上颠簸的路面,确实让人扫兴至极。不过还好,在手机导航的几次错误引导下,我果断关闭导航系统,用自己的判断走出矿区,进入了一个险要的峡谷。进入峡谷后不久,空气立刻变得清晰起来,一种久违的神秘气息瞬间袭来……</h3> <h3>豁然出现的迪延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有着一种步入五台山般的感觉。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无暇顾及迪延寺的格局与神秘,整理行装后大家向着山后的乌仁都西走去……</h3> <h3>乌仁都西山被当地的蒙古族牧民称为圣主铁砧山。相传在战乱频发的年代,长生天派铁木真圣主成吉思汗下凡拯救民生,并便命大力神携天砧在黄河边的阿尔巴斯山中打造了苏鲁德神矛,之后便将天砧留在了人间,变成了今天的乌仁都西,因其高耸于云间形似一张桌子汉语也称为“桌子山”。后来元代在山顶上建立了敖包群,在每年阴历五月十三,草原上的王公贵族和牧民们都会上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活动还包括射箭、摔跤、登山、观光等活动。现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祭祀活动已经成为一方风俗,且民间传言,地方旗王爷连续3年参加可以更好地祈求风调雨顺,牧业丰收。<br></h3> <h3>从乌仁都西山脚下的乱石滩到山顶垂直海拔近八百米,六七十度的陡坡让大家多少有些沮丧。沟口河岸边的阿贵早已破败不堪,蜿蜒曲折的地质地貌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开始了艰苦的爬升……</h3> <h3>大约爬升三百米后,西面黄河东岸甘德尔山巅的成吉思汗雕像便出现在眼前。甘德尔系蒙古语,意为哈达。因山势豌蜒起伏形似哈达而得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海市境内,黄河东岸,属贺兰山北部余脉。长约23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海拔最高点1805.4米,南北走向。甘德尔山主峰上的成吉思汗雕像,高达88.95米,大约相当于27层楼房的高度,雕像最底端周长300米。驻足回望,不禁又想起792年前铁木真征西夏的故事……</h3> <h3>792年前成吉思汗在阿儿不合坠马受伤后,即在搠翰儿合惕扎营养伤,由塔塔尔部合屯也遂在身边服侍。在《蒙古秘史》第265节中对成吉思汗养伤和其后的情况也有着详细的记载:“一夜过后,次日,也遂合屯对皇子、那颜并众官人说:可汗夜里发热极高,于是召集你们商量……”。<br></h3> <h3>晃豁惕人脫欒扯儿必建议:“唐古惕人和金人一样都是筑城而居的,城在人在不便移动,不如放弃攻打返回老营,等大汗的伤养好了再来攻打”……但成吉思汗坚持不同意,说:“唐兀惕百姓见我们回去,必以为我畏怯退去,我暂且在这里养病,先差人去唐兀处看他们回什么话说……</h3> <h3>使者到了西夏兴庆,向西夏皇帝不儿汗转达了成吉思汗对他们的质间:以前你们的国王曾说过,我们西夏百姓愿为您的右手。但当花刺子模人挑起争端时,我们派使者希望你们从征,而你们却不实现诺言,不但不派兵从征,反而用恶语讽刺。我当时就说过等西征回来再与你们理会。今天,我们来与你们折证前言。西夏国主不儿罕(夏献宗李德旺)辩解说:讽刺的话我不曾说过。西夏老将嵬名令公阿沙敢不马上站出来强硬说道:“相讥之语,我曾说过,今汝蒙古若以惯战而欲战,而我有阿刺筛之营地(今贺兰山),有蝎子之帐房,有囊橐之驮焉,可趋阿刺筛山奔我,在彼战之。若需金银、缎匹、财物,则可奔额里洽牙(兴庆府)、额里折兀(武威凉州)”。<br></h3> <h3>嵬名老将军阿沙敢不这番大话,激怒的成吉思汗。西夏本为小国,之所以能够存在近二百年,除去自己有一定兵力外,主要是利用宋、辽、金之间的矛盾,在夹缝中以实力和灵活的对外政策才存在下来。但北方草原乃至世界格局形势因成吉思汗已发生巨变,西夏君臣仍态度强硬,错过了与蒙古议和的机会,使蒙古使者扫兴而归。成吉思汗听了使者的禀报,十分震怒。尽管他当时尚在发烧,但仍坚持用兵。他说:“诺!听彼出此大言,曷可退耶?即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长生天汝其知之。”<br></h3> <h3>嵬名老令公阿沙敢不的言辞彻底激怒了64岁重伤在身的铁木真,他立刻号令蒙古大军和西征花剌子模带回的穆斯林军队,拔营阿尔巴斯地区直趋阿刺筛山,“至而与阿沙敢不战,胜阿沙敢不,逼使寨于阿刺筛山上,遂擒阿沙敢不,掳其有蝎子帐房,有骆驼驮付之百姓,使如灰飞而尽矣,屠彼唐兀惕勇健敢战之士”。此时,速不台、阔端率领的西路军已先后攻占河西沙州、肃州、甘州、凉州等地,彻底切断了西夏军西撤之退路。夏主不儿罕一筹莫展,急忙携带九九厚礼到蒙古大营中求和,但为时已晚,一场灾难即将降临到西夏唐古惕人的头上……<br></h3> <h3>蒙古大军攻克克夷门、南下拿下盐州、灵州切断西夏与金国的联系后,西渡黄河直逼兴庆府。据伊儿汗国犹太人拉施特《史集》记载:“唐兀惕国王失都儿忽,唐兀语称做李王者,从他的京都所在的大小城里,带着五十万人出来,与蒙古军作战。”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迎敌,命骑兵趁着黄河结冰,抢渡黄河。”但不久后,成吉思汗便因重病复发而死于军营中,临终前留下遗言“秘不发丧,攻下西夏后杀光唐古惕人”。西夏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后来蒙古军决堤黄河水淹兴庆府。天绝西夏,大水淹城后城内弹尽粮绝时又遇地震,夏末主李睍主动出城投降,兴庆府生灵涂炭,三日后李睍被杀……<br></h3> 经过三个小时的艰难爬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鄂尔多斯第一峰的阿尔巴斯主峰:“乌仁都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遥望着远方甘德尔山上的大汗……<br><h3><br></h3> <h3>此刻,一行鸿雁飞过山巅,鸣叫声如大汗的挽歌般回荡于天际,却很难觅其踪迹……</h3> <h3>乌仁都西山坡上的草已经开始变黄,但在白云的映托下,依然显得格外美丽……</h3> <h3>山顶上的敖包与苏鲁德上的风马旗在蓝天白云间迎风飘扬着,仿佛是在向朝圣者们讲述着那段英雄的赞歌……</h3> <h3>有老人说:蒙古汗国山顶就以建有敖包,元明时期成吉思汗八白室祭奉于阿尔巴斯山中的险隘之中,因此出现了"苏勒德山"、"查干霍洛"等地名。正因为八百白室祭奉在这里,所以在阿尔巴斯山的最高峰上修建了敖包,举行盛大祭奠,告慰山水神。祭奠敖包时摆出弓箭,箭搭弓弦,以示保卫八白室。据《蒙古源流》记载,成吉思汗逝世后,“因不能请出金身,遂造长陵共仰庇护,于彼处建立白屋八间,在阿拉坦山阴哈岱山阳之大谔特克地方”<br></h3> <h3>历史的长河犹如天空中的云朵,总会淹没或浮现出很多很多的故事……</h3> <h3>我们在山谷间行进的时候,发现山体上有很多的山洞,蒙古语把山洞叫浑迪,有浑迪、哈尔浑迪,都是指山洞或山里的黑洞,打开地图你会发现在乌仁都西周围有很多的蒙古词汇的地名都叫做浑迪。据说在乌仁都西沟西侧山腰有一个洞窟深七十多米,洞里布满了钟乳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个溶洞………</h3> <h3>乌仁都西大山与沟谷均由巨石、河卵石、沙石构成,地质上称作“乌仁都西山倾斜山脉”。巨大的板块挤压作用,使处于断裂带上的这些呈水平分布的地层,开始不断地斜向隆起,于是地层深处的古老岩层在地壳不断的挤压运动下凸现于地表。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使用铷-锶同位素法测定,确认它的绝对年代为距今36.7亿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已知地质时代最早的古大陆地壳岩层之一,称为“鄂尔多斯古陆”。在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中如果在水的作用力下,有着大量的洞穴溶洞存在也不足为奇,同样阿贵庙(山洞修行庙)的出现也绝非偶然。<br></h3> <h3>我在前面讲过“搠斡儿合惕”是“洞窟汇集之处”的意思,“合惕”和“浑迪”蒙古语发音应该是一个意思。那么乌仁都西这一带也是洞窟密集的地方,它与阿尔寨石窟同样与”搠斡儿合惕”有无关系呢?当登临乌仁都西极目远眺,我不得不怀疑这里曾经是否是那个大汗养伤的营盘……<br></h3> <h3>站在乌仁都西东崖壁远望阿尔巴斯草原,仿佛远方的阿尔寨石窟与之凝视,共同守望着某些灵魂世界的归宿……</h3> <h3>遥望千里沟,很多关于成吉思汗的故事在我脑海中浮现。地名、传说不断的出现在眼前的千里山中。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千里山的地名和传说吧!</h3><h3>包特高西力驼羔梁。 在千里沟(起辇谷)西北数公里有一处谷地,依山傍水,是个风水宝地,名为包特高西力,汉意为“驼羔梁”、“有驼羔的草场”,相传是安葬成吉思汗后杀驼羔处。 <br></h3> <h3>霍洛图山一长陵。 宝拉陶勒亥东侧有霍洛图山,即环行山,碗状山,相传即为《蒙古源流》中所说的祭祀成吉思汗的“长陵”所在。在《史集》、《多桑蒙古史》、《蒙兀儿史记》、《元史译文补证》等重要的史籍中,都记载了成吉思汗在“翁浑 答兰一忽都黑”(翁浑的七十眼井)地方做了噩梦,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那么成吉想汗完全可能逝于鄂托克,为保证战争胜利,秘不发丧,而停灵于阿尔寨山顶之阴凉的石窟中,在灭西夏之后才“造长陵共仰庇护”<br></h3> <h3>宝拉陶勒亥一成吉思汗坠马鞭之处。包特高西力东北约十公里有宝拉陶勒亥,汉意为小山丘。相传成吉思汗第六次南征西夏时,先攻占了控御黄河的战略要地阿尔巴斯山一阿尔布坦山。 当成吉思汗率大军行至宝拉陶勒亥时,驻马高坡,纵情四顾,山青水秀,风光秀丽,陶醉之际手中的镂金银马鞭不觉坠地。侍从欲去捡起,成吉思汗挥手制止,沉思良久,说:“梅花幼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孵化之乡,衰亡之朝复兴之地,白发吾翁安息之邦。我看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埋葬在这里吧。”<br></h3> <h3>《元史》记载,“1227年太祖22年围西夏,闰五避署于六盘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于萨里川哈刺图行宫,葬于起辇谷。”据明代叶子奇所著《草木子》一书记载,“元诸帝陵皆在起辇谷,其国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骑蹂之,使平,杀骆驼于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账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祭时,则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知葬所矣。”据考证,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地区的地名中的千里山、千里沟与起辇谷。其名的蒙古语为“其额勒”,与“起辇”谐音,汉意为人迹罕至的高山深峡。起辇、千里均从“其额勒”转译而来,起辇谷即千里沟。 起辇谷还有另一种解释:古代帝王所乘之车为“辇”,皇帝所乘之车为“龙辇”,皇后所乘之车为“风辇”。传说成吉思汗灵车行到此地,深陷泥中,五部人马拉之不动。众将跪拜,向圣祖承诺,“日后必于此处择地建白屋祭奠。随后大呼“起辇”,灵车果然启动。此后即将此谷名为“起辇谷”……</h3> <h3>无论是千里沟还是起辇谷,秦皇汉武还是一代天骄,终究将会被时间淹埋于地下。石头亦逃不脱命运的翻滚,何况脆弱的人类?从海洋到陆地、从火山到岩石、再从植物到动物经历千万年的沉积后,终将<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无数的机器轰鸣声中挣扎毁灭……</span></h3> <h3>沉醉在风中的我,突然发现从阿尔寨方向,飘来一片圆状的云朵,她仿佛是一位美丽的合屯或公主的华盖,慢慢的飘向乌仁都西,飘到了我的身旁……<br></h3> <h3>信手拈来的云朵啊,请告诉我这里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br></h3> <h3><b>第二章:西夏的丧钟</b><br></h3><h3>西夏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王朝,多变的性格决定了它走向死亡的道路……<br></h3> <h3>西夏党项羌人曾经在千里山地区生活了几百年,因阿尔巴斯西夏碑以成为定论,阿尔寨石窟也多少留下了些许历史记忆。我独自一人站在乌仁都西的悬崖峭壁边缘,瞭望着这美丽风光,思考着西夏党项人曾经在这里的足迹,突然几棵苍劲的柏树印入眼帘……</h3> <h3>在乌仁都西的东南崖壁上有很多柏树的生长,我并不了解它是一只什么柏树,但生长在石头缝中的柏树遒劲曲张,足以说明其生命力的旺盛。它的枝叶正是藏传佛教信仰煨桑的好材料,这种生长与崖壁上的柏树与悬崖峭壁共同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h3> <h3>崖柏是一种濒危植物,崖柏起源于恐龙时代。其木材化石始于侏罗纪中期,在白垩纪曾有过鼎盛时期,拥有众多的物种。到了第三纪,该属物种大量消失,全世界仅存5个间断分布的物种。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崖柏列为中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但在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重新发现了已“消失”的崖柏野生居群,在2000年第3期《植物杂志》上,向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绝灭”。</h3> <h3>我不敢判定它是不是崖柏,但它能够在如此干旱且陡峭的悬崖生长,在宁蒙山区极为罕见。有一棵人能够接近的柏树,留下明显被人用锯子盗割的痕迹……<br></h3> <h3>正因为崖柏的濒临灭绝,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Ⅰ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 (EN)。<br></h3> <h3>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强力吹刮,形成的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屹立于崖畔,给人以苍劲豪迈的精神力量!<br></h3> <h3><b>遥望黑龙贵</b></h3><h3><b>阿尔巴斯西夏碑的发现</b></h3> <h3>不知是什么时候看到过乌海市与鄂托克旗曾经出土过西夏墓葬,于是在来乌仁都西前特意到乌海市博物馆参观。一进博物馆就被几个巨大的石像吸引了,走进一看,果然是西夏时期的文物。更让人吃惊的是其规格很高,并伴有一块墓碑。墓碑虽然残破不清,足以说明了墓主人的时代、身份和地位。在这里我个人暂且称它为<b>“阿尔巴斯西夏碑”</b>。这块被西夏学者遗忘的墓碑与陪葬品,为阿尔巴斯地区西夏文化研究,开启了决定性的作用……</h3> <h3>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个世纪70年代它的发现过程吧。发现者撰文者为武汉大学历史系陈国灿教授。</h3> <h3>1973年 6月 ,我作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教师 ,奉命往内蒙古西部海勃湾市 (今并改为乌海市 )招生 ,听闻在市东南荒原上有石蛤蟆之类物 ,且神话颇多。为破除迷信 ,於招生工作闲暇之余 ,在市文教局支持下 ,由市文化馆阎立功同志陪同 ,驱车前往探察。 车东南行约 37公里 ,于黑龙贵煤矿东南有一三山环抱之平坡地上 ,确有不少红砂岩石刻散乱于此原中心地面上 ,此处属沙碛不毛之地 ,四野无人。<br></h3> <h3>经初步勘察有小石狮三 (原当为二对 ) ,石羊一对 ,石马一对 , (多缺首倒卧 ) ,文臣石像三 (断残 ,缺一上身一下身 ) ,武将石像三 (断残 ,缺一上身 ) ,巨大兽形碑座被近人炸毁成前后两半 ,侧卧一残碑 ,另有葵花纹柱础一 ,石柱一 ,碑座近旁散落有龙身纹碑额残块。所有这些显示出这里是一位古代重臣的墓地 ,然平坡地面无封土 ,仅留存下这批石像生、墓碑及基座 ,而碑基座长方形圆角 ,高 80公分 ,宽 116公分 ,长 95+ 50公分。与内地流行之龟趺式座迥异 ,为四腿蹲式龟颈人面之兽形 (人面已磨损 )座 , 兽脚四趾 ,座上雕刻菱形纹 ,中有方形榫眼 ,与西夏王陵所存“双手抚膝、五指伸开”之人像石座虽有所不同 ,但属类似文化系统。墓碑上部断裂已不知去向 ,下部按弧形亦被凿走。残存中段 ,碑石厚 26公分 ,宽102公分 ,高 80公分左右 ,文字尚存 ,虽有蚀损漫患 ,所存 30行文字基本上仍能辨读。从残存碑石型制看 ,原碑石高至少在 2- 3公尺之间。为使现存部分有文字石刻不再遭破坏 ,经市文教局同意 ,由阎立功等同志负责 ,将残存石碑运至海勃湾市文化馆保存。<br></h3> <h3>对墓碑碑文的继续察访碑文从残存部分看 ,上、下缺文甚多 ,为了弄清碑的上段和下段的去向 ,我们进行了察访。 在众多传说中 ,曾有线索云: 50年代该碑尚完整 ,内蒙古地质队在该地勘探时曾见过此碑 ,墓主人姓李 ,墓碑被炸、被凿是 1958年大炼钢铁时事。 又有线索云: 文臣石像下半截在附近的白音乌苏村羊圈里。据此又访内蒙古地质队 ,经转往海勃湾“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队一队”。 回信说 , 50年代在该地勘探煤矿时 ,见碑已断残 ,并无碑主人为李姓印象。 并云: 该队阎锡南同志对此碑曾很关注 ,现出差外地 ,待他回队后再联系云云。 <br></h3> <h3>  1973年 11月 ,接得阎锡南同志来信说:黑龙贵处断碑残文的底稿 ,现已找出 ,随此信呈阅 ,现回忆 ,文碑为泥质胶结之粗粒砂岩石 ,易受风力侵蚀。底稿纸中的空格皆为字迹泯灭之处 ,因此残文愈显寥落不全 ,肯定不符先生所望。好在找到此稿时又找到“内蒙文物队”的一信 ,据此信可知: 1、 石碑当毁于 1963年前。 2、 文物工作队曾有专人研究 ,鄂 (托克 )旗文教科亦曾参与 ,现将此信亦附上 ,聊作线索。附来的内蒙古文物工作队 1965年 11月18日给阎锡南同志的信 ,是对阎氏热心文物保护工作精神的感谢 ,信中说:  关于黑龙龟的石刻、残碑等遗物 ,我队于 1963年夏 ,曾专人会同鄂托克旗人委文教科到该地作过短时间调查 ,因该地区风沙堆积 ,自然扰乱 ,地形变迁 ,正如你所说遗迹、坟堆现象不甚明显 ,地表除了石刻残碑外 ,没有采集到任何其它有关遗物 ,根据碑文及石刻风格看 ,它较多的继承了隋唐旧制 ,其时代初步推断应在唐以后 ,不晚于元 ,与你来信所说大体相符。从上述二信得知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于1963年对此墓作实地调查时 ,已是这般模样了 ,而阎氏随信寄来的断碑录文 ,字迹甚少 ,比之于我现场实地录文还差了许多 ,也未能增补入新材料。 1973年底 ,我走访了内蒙古文物队 ,得知 1963年前往调查的是盖山林同志 ,盖氏当年除作实地调查记录和拍摄照片外 ,对残碑也未及录文。至于碑之上、下两段的去向 ,也未能找到线索。约在 1974年初 ,海勃湾市文化馆阎立功同志寄来了残碑碑文拓片 ,并嘱给以辨读、考释、断代。<br></h3> <h3>西夏残碑录文本录文乃据我当时临碑笔录及拓片反复校勘而录 ,上、下所缺文用 表示。 碑文 30行 ,为便于考释分析 ,每行给以行号。缺损字 ,不论识得与否 ,均用□表示。 识得而有又疑之字 ,下加 (? )。原碑直行 ,此处改为横行。<br></h3><h3>永刊□□29  王到此   送荒垅而堪悲伤 营丘坟兮 30  ……吏部□□郎臣□奉……月 丙午朔三日戊 申 镌 石□□都大勾当………至天□□年八月丙…… ,亲对天阶 两朝荷宠 …百辟钦风 …起义江东 ,□非勇烈。是时 ,公选观……每从翠华出 ,实为车常□……耀神武于河西…遂改旧俗荒服…赫赫南仲 ,从载美于周诗;灼灼……须任有功 ,授容州团练使……乃为良辅 ,爰佐尧人……席卷三秦……辩若悬河 ,谓国…19- 20行的赞美之辞。第 20- 21行所列为碑主女儿的记载 ,所存碑文可见二人 ,一名那娘 ,“适防御使吴何悝”;二名香刺…弈许史之…<br></h3><h3>…王到此 ,送荒垅而堪悲伤…<br></h3><h3>归葬于三山之原…… 月丙午朔三日戊申镌石…………<br></h3> <h3>在内蒙古西部发现的这块西夏参知政事碑 ,由于断残 ,碑主姓名已无从知晓 ,但从残存碑文中 ,仍可侦知出一些史事来。碑主世代贵胄 ,以兵马为务 ,活跃于李乾顺、李仁孝两朝 ,城筑于朔方 ,耀武于河西 ,任过 州团练使 ,很有可能还任过都黑山威福军之监军 最后位至参知政事。 然其族帐故里在今乌海市一带 ,其常年驻军似也在河套一线。西夏国盛时 ,地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 ,对碑文纪事的勾沉 ,亦可填补一点内蒙古西部 12世纪历史的空白……<br></h3> <h3>由于关于此碑的研究者很少,因此碑文的录入也非常凌乱,阿尔巴斯西夏碑的研究者武汉大学历史教师陈国灿老师也已于去年仙逝,但通过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与保护,实为阿尔巴斯西夏文化研究注入力生命的血液,愿陈国灿老师在天堂里快乐……</h3> <h3>阿尔巴斯山是蒙古语地名,意思是“一说是:狍子的失音,一说是;参差不齐”之意;这个名字的产生应该是蒙汗时期或北元时期。载西夏时期称为省嵬山,《西夏书事》卷十载:“ 天圣二年春二月,德明作省嵬城于定州。定州省嵬山,在怀远西北百余里,土地膏腴,向为蕃族樵牧地。德明于山之西南麓筑城,以驭诸蕃”。《嘉靖宁夏新志》载:省嵬山、去府东北一百四十里,过黄河。”………</h3> <h3>那夜天色渐晚,乌仁都西的夕阳深深的吸引着我,下山后天色渐黑,我们在陡峭的山路上抹黑下山,步出乱石滩到水泥路口时,一只小野兔在路口蹲着并看着我,就在我脚下跳动,我欲挥镐但又放下来……<br></h3> <h3><b>第三章:阿贵中的班智达</b></h3><h3>&nbsp;&nbsp;&nbsp;&nbsp;昨日的疲惫与是夜的不眠,难免让我精神恍惚。于是,在金色的阳光透过乌仁都西后,独自来到迪延寺溜达。早知这里曾几有位班智达在此山阿贵中修行,阿贵即山洞之意,这里山洞密布,着实难以辨别那位班智达的修行之洞。班智达即具有大智慧的五明佛学哲人,迪延沟这位班智达名曰:达尔玛.扎拉森.敖訾尔班智达,我查阅资料和询问当地人很少有他的介绍,但我感觉这位智者一定与阿尔寨石窟有关系。从迪延庙沟的形制来看,此地非常像五台山的格局,在大漠深处能选择在这里修行建寺,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大德高僧。因为暂还没有找到敖訾尔班智达过多的资料,就不多言了,相信我在后面的调查中会挖掘出更多的信息……<b><br></b></h3> <h3>迪延庙位于阿尔巴斯乌仁都西山西麓山谷中。迪延系蒙语,汉意为坐禅。这里古刹殿堂,金碧辉煌,峭壁立崖,清泉滴露,溪水淙淙,山洞密布,所以也着阿贵庙的称谓。<br></h3><h3>相传很早很早以前,今迪延庙所在山谷中,每到黄昏时分隐隐约约传出锣鼓声和众僧诵经之声,却不见寺庙和僧人。有一天,一个猎人在山中打猎,忽见北山中走出一人老太爷往南走下。而南山中又走出一个老太婆往北走下。他俩在谷中的一块平地上相遇之后,并肩而坐,念起经来。到了傍晚,各自走向自己来的方向,一会儿不见其影踪。据说很多人都见到过此情景。<br></h3> <h3>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鄂托克旗著名医学专家、精通五明佛学的哲人学者扎拉森敖訾尔班智达来到阿尔巴斯山寻找修行之处。有一天,他牵着马在山谷中走行,天高日丽,无一丝风。他马鞍上搭着的坐垫突然飘落在地上。他抬头望四周,却披风四面八方有巍峨耸立的八座山峰,犹如佛祖的莲花座。他立刻悟到这是佛爷的旨意,就把坐垫铺起来,坐上去准备诵经。这时有个牧民妇人送来一桶鲜奶。他认为这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便打坐诵经。午夜一声巨响,山崖蹦蹋。第二天早上一看,蹦蹋的岩石中发现有一尊自然形成的纳若行空佛母像。扎拉森敖斯尔认定这里是他传经说教的地方,于是决定在此修建佛教殿堂。在找到佛像的地方垒起了敖包,把纳若行空佛母石像供奉在敖包旁的石洞之中。从此,迪延庙名扬四面八方<br></h3> <h3>迪延庙原为自然洞穴区。1921年,鄂托克旗高僧扎拉敖訾尔在这里修建了佛教殿堂后,赐名阴阳极乐寺,成为我国四大胜乐金刚胜地之一。迪延庙由大经殿、坛城殿、舍利殿等建筑和胜乐金刚洞、纳若行空佛母洞、莲花生洞、度母洞、不动佛洞、药师洞、时轮金刚洞、弥勒佛洞……等十三个石窟及敖包、红塔、尊胜佛母塔等组成。庙区有五眼药用矿泉,具有辅助治疗胃病、眼病、皮肤病和妇科病的功能,疗效甚佳。<br></h3> <h3><b>第四章:远古的记忆</b></h3> <h3>巫师还是舞者</h3> <h3>老虎</h3> <h3><b>第五章:大秦的记忆</b></h3> <h3>秦长城是这次寻找的重点之一,在阿尔巴斯山苏贝音沟分布着多条秦朝时期的长城,那种历史厚重感让近乎崩溃的我再次有了坚定的信念……</h3> <h3>两千年前的华夏错综复杂,诸侯纷争,始皇帝嬴政的贡献与中华而言绝无仅有。他是统一的开端,文化的兼容,也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规模化冲突的伊始……</h3> <h3>在《史记》、《汉书》中所谓:匈奴冒顿单于与东胡王争欧脱外弃地的战役,就是先在今鄂尔多斯境内发起的。欧脱即蒙古语之“鄂托克”的谐音,当时的含意为高原。鄂托克地区,其地势高亢,扼黄河东下之冲而注入北,故以其地之形胜而当时称为“欧脱”。<br></h3> <h3>未完待续……</h3> <h3>在路上的故事总是说不完,多么想继续在乌仁都西山下聆听<b>秦始皇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千年对话………</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