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班化教育推进会“乡村教研提升行动”主题研讨会(1)

涅槃青鸟

<h3>  2019年9月24日,在美丽的江南水乡绍兴参加浙江省小班化教育推进会。</h3><h3> 一、简短高效的开幕式</h3><h3> 地点:漓渚镇中心校</h3><h3> 学校充分发挥“千年兰乡”、“春兰故里”的地域元素,校园里处处可见“兰”元素。</h3><h3><br></h3> <h3>学校开发了“兰韵”课程群,构建了课程理念:由中国兰,做世界人。接地气,远目标的课程群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未来目标。特别喜欢学校写在墙上的一句话“让孩子站在正中央”,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才能让教育真正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h3> <h3>  开幕式有省教育厅教研室课程部喻伯军主任主持。绍兴教育局,教研室的相关领导进行了致辞。</h3><h3>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省教育厅教研室滕春友主任在开幕式的讲话中特意选读了中共中央发布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6条》中的第10条: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滕主任提出: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思考,我们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否真正发挥效益,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十年研究,六次小班化研讨专题活动,我们的变化在哪里?师生关系、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化辅导是否凸显小班化教学的特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带着思考开启今天的学习和观察……</h3> <h3>二、开放有趣的课堂教学</h3><h3>一节数学课——《周长拓展课》</h3><h3>执教者:湖州师范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宋健泳</h3> <h3>教学流程:</h3><h3>一、提出问题,操作思考</h3><h3>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h3><h3>生:14厘米。</h3><h3>师:怎么算出来的?</h3><h3>生:4➕4➕3➕3</h3><h3>师:你能明白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两个“3”和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h3><h3>抽生上来比划解说。</h3><h3>师:如果拿走一个正方形,周长会不会变?</h3><h3>生:会。</h3><h3>师:都认为会。用事实来说话,先在头脑中拿走一个,然后把拿走一个正方形后的周长圈出来。</h3><h3>学生自主活动。</h3><h3><br></h3> <h3>1.第一次活动</h3><h3>师:你认为这三个图形,周长变了吗?</h3><h3>生:第三个没有变,其他变了。</h3><h3>师:为什么?</h3><h3>生:因为中空的部分不是周长,不用考虑。</h3><h3>师:还有其他想法吗?</h3><h3>生2:第一个图少了一块,周长变了。</h3><h3>生3:只是翻了一下,周长没有变。</h3><h3>师:用手指一下。</h3><h3>生3手比划。</h3><h3>师:刚才那个小朋友是认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h3><h3>生:块数表了,周长没变。</h3><h3>师:第2幅图变了吗?</h3><h3>生:多了两条。周长变了。</h3><h3>教师借助课件演示逐一帮助学生整体理解。</h3><h3>【设计意图:在“变”与“不变”中使学生初步告知周长变化的特点。这一刻,学生的感悟还是比较模糊的,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一步一步慢慢来,不操之过急。】</h3><h3><br></h3><h3>师:除了拿这块,什么情况下还可以保持周长不变?</h3><h3>生:角落的四块都可以,还有中间两块</h3><h3>师:谁来总结一下,哪几块拿了周长不变?</h3><h3>生:边上的。</h3><h3>师:这块也是边上,可以吗?</h3><h3>生:要角上的。</h3><h3>师:如果拿边上呢?</h3><h3>生:周长要多出来两条。</h3><h3>【设计意图:从随意拿一块到抽象思考哪几块有共性,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他们从模糊的感知逐步向深层次的特点进行思考和归纳。】</h3> <h3>2.第二次活动:</h3><h3>要保持周长不变,最多可以拿走几个小正方形?</h3><h3>生:2个。</h3><h3>生:6个。</h3> <h3>操作中提醒:两个正方形必须以边相连,不可以以点相连。</h3> <h3>师:拿走几个?周长变了吗?</h3><h3>生:这条可以到这里……</h3><h3>学生上来边比划边讲解。</h3><h3>(整个反馈交流过程,学生很投入,很专注。)</h3><h3>师:这里周长不变,这里不变,这里不变,什么变了?</h3><h3>生:拿走的数量变了。</h3><h3>师:我们刚才要求是……</h3><h3>生:最多哪有几个?</h3><h3>师:做多几个?(6个)</h3><h3><br></h3><h3>3.第三次操作</h3><h3>师:其实,拿走六个的方法不只这一种,还有怎样的?再试试看。</h3><h3>学生再次研究。</h3><h3>【设计意图:第三次动手操作,每一次的操作都基于前一次的思考提出新的要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源于这种不露深色地追问和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步入“智慧思考的陷阱”,还乐此不疲。这就是学习的乐趣,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功力之所在。】</h3> <h3>师:第一个,周长变了吗?</h3><h3>生:变了,不够补了。</h3><h3>师:还有哪个也不够补啦?</h3><h3>生:第五个。</h3><h3>师:还有哪个也变短了?</h3><h3>生:第七个。</h3><h3><br></h3> <h3>师:剩下的三个都是不变的。我们重点来看第三个,特别有意思。</h3><h3>(详细内容参看视频)</h3><h3>【设计意图:为宋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抓住了变化中的相似之处,挖掘本质的不同,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精细化与严谨性。看似都缺少的部分,原来第三个图形由于又悄悄滴增加了两条线段,所以最终周长保持不变。原来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最为真实,更需要仔细分析和数一数。】</h3> <h3>课堂总结:</h3><h3>师:同学们,通过这三个图形,大家发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h3><h3>生: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h3><h3>师:我们给今天这节课取个课题吧!</h3><h3>生:不变的周长。</h3><h3>师:取走六个正方形还有哪些情况呢?课后大家有兴趣可以再去研究研究。下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