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几天一种无以名状的诉求促使我想去浏览一下沈阳的几座寺院,于是便马不停蹄的连续参观了这些梦想中的“仙寺”,寻觅神与人之间是怎样的沟通……</h3><h3>西塔护国延寿寺</h3><h3> 西塔延寿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各建一个白塔(即浮屠),渐渐成为盛京八景之一。</h3><h3><br></h3> <h3>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敕令,以盛京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千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分别是:</h3><h3>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五福斯来";</h3><h3>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万民安康";</h3><h3>南塔广慈寺,取义"风调雨顺,普安众庶";</h3><h3>北塔法轮寺,取义"流通正法,护国安民"。</h3><h3>意在按照佛教"坛城"理念打造盛京,让四塔四寺形成护佑人们的天然坛城,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h3> <h3>史书上1723年的《盛京通志》是这样记载的:“四寺俱敕建,用喇嘛相地术,每寺建白塔一座,云能一统。”《钦定盛京通志》也有差不多的记载:“四寺各建白塔一座,相传当时喇嘛有善相地术者,曾云四塔全、当一统”。《钦定大清一统志》也写到: “用喇嘛相地术,每寺建白塔一座,云当一统。相传为异。国初敕建。”</h3><h3>也就说,当大清一统天下之后,这四塔寺的建因成了风水之说。</h3> <h3>另有一种说法,皇太极敕建四塔寺是为了给自己祛病延寿的。根据《清太宗实录》,皇太极早在崇德五年也就是建塔寺的三年前已经“病体难支”,崇德六年八月又亲自率军与明军进行松锦大战,九月其最喜爱的妃子病重离世,之后皇太极的身体越发不好。古代人生病,除了求医问药外还是要求一下神佛的,于是喇嘛几次为皇太极做法事,崇德八年,皇太极再次病倒,在西门外别馆养病时下旨敕建了四塔寺。</h3> <h3>研究者认为,当时大清与明朝正是战争频仍的时候,所以对于皇太极的病是秘而不宣的,因为敕建塔寺的理由自然也在保密之中。</h3> <h3>关于敕建这四塔寺的目的,根据塔寺的汉文碑记载,那就是护国保民,“雨旸时序,国无祲灾,三途靡惑,五福斯来。”塔寺能够带给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政治意向昭然。不过,这样的理由就是民间建造的寺院也是同样差不多的说法。</h3> <h3>东、南、西三塔相继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复,西塔由于过分残破,于1968年被折除。在拆除西塔时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内的一批珍贵文物。</h3> <h3>相传原来沈城边的一条河里有一只千年乌龟精,大概老实的时间久了便耐不住寂寞,呼风唤雨的举动严重威胁到附近沈城百姓的生活。事已至此,东海龙王只得向玉皇大帝求援,终于把托塔李天王给求来了。</h3><h3>李天王将手中的宝塔化作一条龙,骑在了乌龟的身上,称此举可镇住它三百年。那三百年之后该怎么办呢?后来,一位喇嘛梦见佛祖给了他一个装有四颗佛牙的小盒子,说只要将这四颗牙齿放在龙脚上,此地便可以风调雨顺。喇嘛醒后对皇太极讲了这个梦,皇太极立即在沈阳城的四周修了装有佛牙的塔来镇压龙脚,也就是这东西南北四塔,从此沈阳果然成为久负盛名的福地。</h3> <h3>西塔原貌</h3> <h3>关于信仰,女真人与蒙古人一样,一开始都是萨满教。不过在元朝的时候,蒙古人上层都开始信奉喇嘛教,这其中自然有元世祖忽必烈笼络人心的目的。</h3><h3>而努尔哈赤率领女真人再次崛起之后,对于同样骁勇的蒙古人,努尔哈赤采取的政策就是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满蒙一家”。除了联姻之外,很自然的,也将推广喇嘛教作为了笼络蒙藏贵族的一种手段。</h3><h3>研究者认为,随着西藏佛教的传入和蒙古诸部的并入,最终达成满蒙信仰共同体、满蒙间文化的统一,蒙古人信持的西藏佛教就体现在清朝国家意识形态和皇家精神生活上。</h3><h3>由此可见,四塔为什么选择藏传佛教形式不得而知。</h3> <h3>盛京四塔寺还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四塔寺的碑文是“四体碑文”,也就是用四种文字书写的。</h3><h3>最著名的“四体碑文”是乾隆皇帝82岁时亲笔撰写的《喇嘛说》碑文,也就是的“雍和宫四体碑”。碑体呈四方柱形,碑顶为金黄色琉璃瓦大宝盖,似石幢造型,碑座为石刻莲花宝座。碑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刻于碑的四周,因此称“四体碑”。</h3> <h3>我们一般常见的清朝多种文字碑文也就是满、汉文,或多一个蒙古文,而盛京四塔的碑文则又多了一个藏文。一方面可以解释为这样是因为喇嘛教是藏传的,塔寺也是喇嘛主持修建的,但更需要注意的是这其实是有着政治方面的目的。</h3> <h3>据说四塔有镇妖的传说,民间流传:传说清朝初年,沈阳大旱,人们天天求雨可一点用都没有。当时的皇帝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好贴出皇榜,悬赏能解大旱的能人。就在皇榜贴出的第六天,宫外来了个喇嘛,他揭了皇榜,告诉皇太极说,汉朝蔡伦造纸时,造好的第一张纸被玉皇大帝收去,后来文殊菩萨让人把这张纸借过去看,送还的时候纸被风吹到了人间,如今正飘到盛京上空,所以才遮挡了风雨,造成干旱。</h3><h3>喇嘛说,解决之道就是,在城的四角修上四塔,镇住宝纸才能解除旱灾。于是,这四塔四寺就成了沈阳的宝贝。</h3> <h3>在四塔中西塔是四塔里最出名的,因为这个地区是朝鲜族聚集区,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和热闹的商业街区。所有沈阳人常常津津乐道地呼出“西塔”的名字。</h3> <h3>南塔广慈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与文翠路交汇处东北角。1985年3月15日公布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南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h3> <h3>据碑铭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h3><h3>南为普安众庶,名日广慈寺。</h3><h3>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h3><h3>不过,这里现在没有回复历史上的那些殿堂建筑,只有一座浮屠,很小一个院落。可以说是远远不及于其他塔寺。</h3><h3>其实,这里的墙外就是公园,有很大的面积可以恢复。寺院一墙之隔就是一个道院。在外面与西塔一样,毗邻南塔鞋城等繁花商业区。</h3> <h3>大悲观世音菩萨在静静地凝伫,不知道所思所想~</h3> <h3>南塔原貌</h3> <h3>四塔的建造形式,均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轮三部分构成。</h3><h3>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h3><h3>石柱上都雕有宝相花、西蕃莲等纹饰。每面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h3><h3>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层砖砌圆坛座。上面即是宝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辟有佛龛内供神牌,佛龛周围嵌流丽的云珠。</h3><h3>塔身之上为十三层相轮,再上为塔刹,由铜铸仰伏宝盖、日、月、宝珠组成。宝盖之下悬风铎。</h3> <h3>塔的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间立有两根石柱,从而每面构成三个壶门。</h3> <h3>这四座寺院建筑格局也基本相同,坐北朝南,进门即见天王殿,殿后五楹大殿,东西各有配殿,四寺分别供奉不同的佛:</h3><h3>东塔永光寺供奉“地藏王佛”;</h3><h3>西塔延寿寺供奉“长寿佛”;</h3><h3>南塔广慈寺供奉“千手千眼佛”;</h3><h3>北塔法轮寺供奉“天地佛”。</h3><h3><br></h3> <h3>这里的塔基一角石柱上可以看到中央雕有宝相花,两侧是对称的西蕃莲等纹饰。西番莲纹是西方装饰纹样,随汉代佛教传入而进入我国,与我国的牡丹卷草纹不同,牡丹卷草纹是我国主要建筑装饰纹样。而西番莲纹只是在个别寺院中可以看到,且不是主流纹样。</h3><h3>每面塔基中间壸门置砖雕宝盆和火焰,左右壶门都有高大凸起的砖雕雄狮。这是四塔最为醒目,也是有别于其他地区浮屠的主要装饰特色。<br></h3> <h3>南塔广慈寺石碑,记载了广慈寺历史变迁及盛京寺院历史演进。</h3> <h3>广慈寺仅有一趟供僧人居住的禅房。</h3> <h3>广慈寺考纪</h3> <h3>一角看,南塔前方的建筑就是一座“道院”。</h3> <h3>北塔法轮寺兴建于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顺治二年)竣工。1778年,清乾隆皇帝东巡时曾驾临法轮寺礼佛,并亲书"金镜周圆"匾额。并由乾隆皇帝亲书"护国法轮寺"匾额,至今保存完整。</h3> <h3>北塔护国法轮寺1984年国家拨款对北塔进行了维修,并修复了法轮寺的大殿、山门、配殿,还举办了佛教密宗艺术和盛京古城风貌陈列,新建了碑林,于198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寺内又修建了僧人宿舍楼及办公房等,僧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大为改观。2009年10月北塔西侧居民区动迁时,发现了北塔当年修建时的青砖老墙(西墙),墙上还有一月亮小门。</h3> <h3>在童年记忆中,北塔矗立在古树茂密的寺院中显得分外壮观。从远处看,塔身象个大肚圆瓶,又象个包葫芦;而塔刹节节升起的十三相轮,还挂着铜制铃铛的金色华盖;塔上铜铃迎风作响,金顶向日闪闪放光。那时候感觉北塔距离市区很远,自然有一种神秘感。现如今,这里信徒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彩灯高挂,祈福卧拜者众多。</h3> <h3>在乾隆朝,北塔法轮寺还进行了扩建,乾隆四十三年东巡前曾谕曰:“盛京乃满洲根本之地。在彼处,宫殿俱在,且我满洲经卷现在亦将修成,理应建立满洲喇嘛寺一座,以弘扬黄教……”</h3> <h3>后院为僧人住所。</h3> <h3>北塔后院非常宽阔,绿草如茵,两位闲者悠哉悠哉的墨彩,记录一个静谧的寺院。</h3> <h3>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h3><h3>永光寺为“慈育群灵”,</h3><h3>延寿寺为“金粟祥光”,</h3><h3>广慈寺为“心宏彼岸”,</h3><h3>法轮寺为“金镜周园”。</h3> <h3>乾隆皇帝还在北塔法轮寺题诗:“圣建四堵,斯惟城北隅。欲因示蒙古,讵止事浮屠。是日亲瞻相,当年缅创模。法轮演国语,永佑旧京都。”</h3><h3>据史料载,乾隆时隔五年后又去了一次北塔法轮寺,其后嘉庆、道光诸帝都曾来此。</h3> <h3> 每年的农历3月18日,是法轮寺庙会。寺内诸多僧人诵经作法,善男信女拈香祁福络绎不绝;尤其是妇人烧香拜佛者不计其数;殿中廊下香火旺盛,烟雾缭绕……</h3><h3>过两天,也就是今年的09.29号在这里举行大型法会。想那种盛况一定会是香烟蔽日,祈福声声不绝于耳……</h3> <h3>北塔原貌</h3> <h3>华丽的北塔,四周供奉36位佛祖。不由得想起缅甸曼德勒、仰光的金色大佛寺,那种雍容华贵的装饰,令人震撼。</h3> <h3>北塔是四塔中香火最盛的一座寺院,也是现存的喇嘛教僧人住持,这里信众甚多,来这里的信众朝拜均采用藏传全身俯卧拜。许多信众从早到晚一直在这里俯卧拜,近中午时,旁听她们对话,有人已经作拜了800多个了。虔诚啊……</h3><h3>出于尊敬没有拍摄那些镜头。</h3> <h3>东塔护国永光寺</h3><h3>东塔于1985年修复,辟为景点。</h3><h3>以东塔为中心建成一个长130米,面积1.6万平方米的园区。游园周围新建了与古塔相协调的明清式围墙和大门。</h3><h3>园内修复了两座碑亭,铺装了仿清砖板路,栽植了苍松翠柏,具有庄严肃穆、古香幽静的特点。现在仍然在修复中。寺内佛祖造型还没有披泥,流彩,描金。不过大的形制已经完成。</h3><h3>东塔永光寺的西侧墙外是一条河。清水绿波,十分幽静。</h3> <h3>东塔大门满庄重的。来这里游人不多,清静之中倒显得几分神秘。</h3> <h3>东塔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塔街与长安路交汇处,西临南运河。</h3><h3>2003年3月20日被立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东塔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h3><h3>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h3> <h3>东塔的占地面积比较大。这里看到大殿的气魄非常宏伟。不亚于北塔。</h3> <h3>东塔原貌</h3> <h3>早年来这里时,东塔四周都是荒草,只有塔下有一些可以小憩的空地,一些闲人在这里悠哉的胡说什么。现在这里改建,清静之地自然没有大声喧哗之理,也就没有什么闲人了。偶遇一位痴心青年坐在塔边树丛中,默默地读着一些听不懂的话,时而起身,围绕白塔顺时针转几圈,再回到自己的地方默默地……</h3> <h3>大殿后方几座小庙。</h3><h3><br></h3> <h3>不知道哪位信众,舍重金置下这么大的玉石雕刻摆放在这里,信仰的力量是源于内心的企盼。但,使我困惑的是那么多僧人,更包括信徒,许多都受到金银驱众,真看不到对佛祖的诚意……</h3> <h3>这堵屏墙蛮有特色,为寺院之深、静、禅增添许多色彩。</h3> <h3>夫人陪伴的几天的寺院游,的确很疲劳。虽说是在市内,但无休止的脚步还是让她感到一身疲惫。为她留下一些记忆,让时光停留在这一刻吧!</h3> <h3>回望东塔大门建筑,错落有致,宽敞大气,别样的风采。</h3> <h3>沈阳大佛寺牌楼,前方共六位小和尚,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着实可爱。在佛祖面前,我们岂不就是一群这样的孩子吗?留下这种纯真,留下这种童颜,留下内心的天真与大爱。</h3> <h3>青石雕刻的大佛寺牌楼石柱,两面各有四位护法金刚。这里近些年信众集资建造的牌楼,增添了大佛寺许多生气。</h3> <h3>大佛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三段慈恩寺巷14号,古名“保安寺”。在地藏殿的东、西山墙内各有碑铭,记载着建寺经过和重建地藏殿的概况。原有乾隆所书匾额和大铜佛,现已不存。</h3><h3>大佛寺是沈阳为数不多的尼姑庵,以前这里常常是大门紧锁,这些年似乎尼姑庵思维也开放了,现在每一天都对外开放。</h3><h3>相传,最初在大佛寺中供奉有三尊金面大佛像,中间的佛像座位下有一大石盘,石盘下有一口深井,井的外面露出了一条碗口粗的铁链。有一天,几个小伙子很好奇,就到井边合力将铁链拽出两丈多长。他们突然听见从井里面传出了猛兽怒吼的声音,紧接着冒出臭气熏天的黑水,小伙子们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h3><h3>说来也巧,这时来了一位身穿黑衣的跛脚和尚,他在寺内大作法事,又把随身携带的黑禅杖抛入水中,霎时禅杖变成了铁链,锁住了井中的猛兽。从此井水清澈,百姓安居乐业。乾隆年间,众人畏惧再有类似事情发生,便在重修寺院时把这口井掩上了</h3> <h3>大佛寺因寺内佛像高大而得名。相传此寺为唐朝所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时曾发现、唐代残碑和一些残存法器。根据寺内残存的法器等物考证,大佛寺为唐代古刹遗址。乾隆十二(1747年)、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最初只有寺宇十二间,宣统年间已年久失修,经住持修真修缮,始改旧如新。民国五年(1916年)由尼僧常慧任住持,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常慧与师弟常智二人再次重修了山门,中殿和大殿。他们多方化缘求施,数年之后不仅修缮了旧有寺宇,而且又有新的增建扩建,致使大佛寺规模完备。扩建之后的大佛寺计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共三十余间,建筑面积达54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萨,椐《神僧传》记载,地藏王菩萨生于新罗国王室,姓金名乔宽,唐朝时到九华山修炼成佛、。因为它“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王。大殿供奉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牟尼”是仁、寂之意。也可以解释为释迦族的圣人。他原本是古印度的净饭王子,传说他在三十五岁时在毕钵罗树下打坐,经过七天七夜的冥思苦相,悟道成佛。寺内藏有1939年刻《奉天大佛寺记》碑,记载此寺修建经过。</h3> <h3>民间曾经流传着“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民谚。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们经过大佛寺,大佛寺里的佛像比人大。这两句又是一个楹联,其巧妙之处在于,第二句是把第一句的五个字完全颠倒来念,居然文字通顺,内容衔接。据说清朝的纪晓岚就此对了个下联,对仗工整,妙趣天成。如下: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然居”大概是京城的一座酒楼。)也有人对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h3> <h3>大佛寺东侧一座小庙后墙,装饰颇有味道。这是一幅儒道至圣的题材,不知道怎么在佛寺里。一副楹联,“昔日修真关觉路,今日护法镇禅林”。</h3> <h3>沈阳般若寺</h3><h3>般若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若寺巷8号。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修建,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两次重修。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塑佛像。1984年10月为建寺三百年纪念,又进行了修缮,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般若寺与大佛寺一样,同是一座尼姑庵。</h3> <h3>般若寺是两进院落,前面是天王殿 ,殿两侧是山门。正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由著名书法家冯日庵先生书写的“般若寺”三个金字的匾额,后门上的横匾题字是“三洲感应”。两边有对联,上联是“圣迹召垂任从劫火洞然炉宛在”,下联是“神功叵测深信金刚不怀杵犹存”。殿正中供奉泥塑贴金弥勒菩萨(又称布袋和尚),弥勒背后有手持降魔宝杵的护法韦驮菩萨。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即东方持国天王(焚音多罗吒)手持瑟琶;南方增长天王(焚肓毗琉璃)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焚肓毗留博义)手持一蛇;北方多闻天王(焚音毗沙门)手持宝伞。威武庄重的四大金刚,镇守山门,保护佛、法、僧三宝。大殿后院正中,屹立着铁铸宝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主持和众弟子所铸,上面铸有“般若讲寺”四个大字。<br></h3><h3>大雄宝殿 位于天王殿之后,正殿上方高悬著名书法家霍安荣题写的“大雄宝殿”四个金字,东侧有“诸法空相”匾额。殿门左右红柱上有对联一付:“如是妙相庄严主伴斋彰灵山会俨然未散;本来佛清净圣凡一体菩提道当下圆成”。殿内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贴金的三如来佛坐像,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坐像,右侧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左侧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像前,左右站立着弟子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佛前灯、花、幢、幡罗列庄严。殿内东西两侧山墙上绘有十六尊者的画像。三如来佛像后面的迎风屏上,是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彩绘画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h3> <h3></h3><h3>沈阳慈恩寺</h3><h3>慈恩寺是沈阳最大的佛寺,有“十方丛林”之称。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春末夏初,从京都押来一个南方和尚,是钦犯,法名函可,字祖心,号剩人,他就是慈恩寺最有作为的剩人和尚。和尚原是江南名士,俗姓韩,广东博罗人,是明末礼部尚书韩日缵之子。他早年曾中秀才,29岁时父亲故去,便在罗浮山落发为僧。有一次他在南京印刷藏经,正赶上清军南下,目睹那些曾经作威作福的明朝达官贵人非逃即降,人民深受战乱之苦,他痛心疾首,遂写了《再变记》一书,记述了清军进犯南京的实况。不料当他出城返寺时,此书被清兵搜出,遂成一桩要案,剩人因此被押在京师受审,后来被流放到盛京,敕住慈恩寺,成了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h3><h3></h3> <h3>剩人和尚在盛京和一些文人儒士交游谈心,于顺治七年(1650年)组织了一个“冰天诗社”,这是沈阳最早的一个文学团体。文人们常在一起吟诗作赋,相互唱和,活跃了文坛气氛,有一年盛京从春到夏,天旱无雨,城内外瘟疫四起,死亡人数众多,大街小巷一片萧疏,剩人和尚率全寺僧人去郊外采摘草药,诸家施送,劝人饮服,使许多病人转危为安,因此他在百姓中声誉甚高。他还在盛京许多寺庙中宣扬佛法,被奉为辽沈地区佛教开山祖师,顺治十六年(1660年),他坐化于沈阳,终年49岁,众弟子将其遗体迁往千山,在璎珞峰西麓修建了剩人禅师塔,并将其诗文编辑成《千山诗集》、《剩人禅师语录》刊刻问世。</h3> <h3>慈恩寺历史上有许多许多传说故事,也有许多许多真实的史实,尤其是在更早年,这里的法事活动常常是沈阳各个寺院的先导,引领辽沈地区乃至东北的佛教界僧徒。</h3> <h3>慈恩寺是沈阳各个寺院中香火最旺的一座,尤其逢初一十五,许多郊县、市的信众都会来这里祈祷,且在附近居住几天。</h3> <h3>慈恩寺“法堂”门前几幅楹联,耐人寻味啊!</h3><h3>就是感觉这么清晰明了的禅语,这么直白的佛道名言,为什么那些天天面对的僧人却一边“修行”,一边“敛财”。</h3> <h3>禅院深深深几许,佛道条条条通心。</h3> <h3>沈阳回龙寺</h3><h3>沈阳回龙寺,旧称舍利寺,始建于唐代。据《沈阳县志》记载:“舍利寺塔在县城西十二里塔湾舍利寺,清崇德二年(1637年)敕工部重修,赐名回龙寺,邑中八景塔湾夕照即以此得名,传唐时建。”顺治二年(1645年)对该寺又加以扩建维修,并留有两次重修碑。乾隆元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舍利塔一名回龙寺,在城西塔湾,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以后随时修补,寺前有塔,名舍利塔。”乾隆四十三年编写的盛京通志记载:“ 舍利塔在城十二里,一名回龙寺,崇德六年敕工部重建,大殿三楹、东西配庑各三楹、韦驮殿一楹、经堂三楹、垂花门三楹、大门三楹,寺前有塔,名舍利塔。”此时的回龙寺在沈阳地区香火极旺,是人们焚香祈祝的圣地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回龙寺被毁。跨越千年,昔日庙宇荡然,空余舍利宝塔。</h3><h3>这是回龙寺大门。简洁大方,气势恢宏,一展唐风。</h3> <h3>2006年申请重建,2008年9月动工修建。重建后的回龙寺占地1.2万平方米。按照与舍利塔地区历史文脉相一致要求,寺院建筑群及附属设施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主殿高度为舍利塔高度的二分之一,以舍利塔为中心点,在其西侧并列轴线上建设寺庙建筑群及附属设施,利用现有地形的10米高差,在寺内设置三层平台,主要建筑布置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法堂藏经楼等,主殿均座北朝南。舍利塔单独围成塔院,有林荫道与佛寺建筑群二进院相连接,续写舍利塔寺合一的历史。</h3><h3>这是回龙寺大殿。与宽阔院落呼应,彰显一种别样风采。</h3> <h3>站在院落中央回望山门建筑,这种对称式构图的唐代风格,把中国建筑文化推向一个高潮。</h3> <h3>关于回龙寺、舍利塔以及前两者所在的塔湾地区,还有这样一个说法:辽代修建舍利塔的地方,是当时辽河水经过的地方,正好在塔处有一道河湾儿。于是,人们便给起了一个随缘的名字“塔湾”。1641年,清朝入关前,重新修建了舍利塔,并建了一座寺庙,这时辽河水已经改道,这里没有了河流。从塔湾没有水开始,人们想起了龙,梦想着这地方重新有水,便给寺庙起名“回龙寺”。</h3><h3>这是站在后山坡上欣赏这座大殿,敬畏之心油然而生。</h3> <h3>这是大殿左右两侧对称的禅房,一侧为办公场所,一侧为起居生活用房。这种简洁错落的建筑格局,这种恢宏气势在寺院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彰显出盛唐时期那种开放、博大的胸襟。</h3> <h3>驻足于此,从后山坡一角欣赏这座寺院。倍觉闹市中的“禅院”之静谧。</h3> <h3>站在荒草淹没的后山上回望大殿顶,一种历史的沧桑,仿佛在演绎着那不堪回首的跌宕,人世间的起伏,时代变迁,信仰的圣光,此刻无不在脑海浮现、交织,多少个疑问难以诠释~</h3> <h3>再眺望远方舍利塔,那种在徐徐冷风中的苍凉,似乎在道出人世间的~</h3> <h3>沈阳无垢舍利塔</h3><h3>中国佛教大凡有名的寺院,有寺必有佛,有寺必有塔。辽代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无垢净光舍利塔始建之时,旁边便有一座佛寺,它便是回龙寺的前身。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颁布圣旨,命重修舍利塔,并建成塔寺回龙寺。从那时起,回龙寺便成为盛京城一座标志性佛教建筑。</h3> <h3>无垢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黄土岗上。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清崇德五年(1640)重修。是沈阳市现存较古老的建筑之一。从前,这里东连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著名的"塔湾夕照"为沈阳八景之一。</h3><h3>该塔为1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高约33米。整体可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5部分。地宫在塔座下,乃埋舍利之处;塔座为八角形仰伏莲须弥座,通体砖砌,周边嵌石条,高1.7米,每面宽5.5米;塔身每面都辟佛龛,龛上雕有卷草、海棠花纹图案及造型美观的伞盖、飞天等,龛内凸起的莲座上有身披袈裟的坐佛,龛两侧立有协侍。塔檐下有砖雕斗拱,上有瓦垄,角脊有套兽、坐兽,13层塔檐层层内收,最后成八角攒尖的塔顶。塔顶立前金属刹杆,串有葫芦形宝珠,宝珠下一座喇嘛教常用的葫芦形座,下面荷叶托。宝珠以8条铁索连着角脊。全塔挺拔壮观。</h3><h3>1985年维修时,发现此塔为空心,为全国同类建筑中所仅见。塔内还出土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文物;并发现圆形地宫,上有天花,下有地板,四壁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阿难、迦叶、护法神等。塔中出土大型石函,盖上刻有"维南赡部洲大契丹国辽东沈州西北丰稔村东重熙十三年次甲申四月大壬辰朔冥生十五叶藏"及建塔人姓名、职务等资料。1986年5月这里正式对外开放。<br></h3> <h3>独特造型的塔尖,在白色葫芦体的塔峰下还有一个莲花荷叶托。这种造型在国内众多佛塔中是独一无二的。</h3> <h3>沈阳报恩寺</h3><h3>沈阳东陵公园内的报恩寺,始建于大清初年间原为皇家(努尔哈赤)护陵存亡之寺,后经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建,经历风霜,历代兴废,使这座山水宝寺至今已无考究。</h3><h3>这是报恩寺山门全景,非常宽大开敞。</h3> <h3>重建报恩寺起于公元1980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之后,由锡伯族信众弟子等人带头重建。</h3><h3>上传下本法师从2005年6月份走进报恩寺十年如一日,披星带月。历尽千辛万苦,带领四众弟子,本着不攀缘,不化缘,一切随缘的精神,先将原来唯一的千手观音殿改建成为大雄宝殿(增供三如来,六大菩萨,十八罗汉圣像;随后改建库房等,继而开山凿洞,挖井引泉,建立护法殿堂。进而先后建起了天王殿,钟鼓二楼,僧寮房,藏经楼,观音殿,念佛堂以及一千六百平的居士楼等,短暂十年之内使这座古老的寺庙焕然一新。</h3> <h3> 近年报恩寺住持为了满足沈阳众生朝拜,有意将道教文化和东北地方民间文化融于一体,形成特有的禅道合一。</h3><h3>在这里可以看到东北地方的歪脖老母菩萨洞。满足辽宁人朝拜老母菩萨的愿望,不再去外地劳碌奔波。同时建有黑妈妈,城隍,土地,山神庙,十方护法殿。</h3><h3> </h3> <h3>报恩寺大门前方有泉眼一口,无冬利夏,水质清澈爽口。近来在泉眼上建有一座龙王殿,供有踏龙观音塑像及四海龙王之位</h3><h3>许多退休老人坐车前来这里,拿着几个塑料桶前来拜佛打水,也常常一些游人在这里小憩,喝上几口水,然后带走一些。由此而使庙内香火旺盛。</h3> <h3>寺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儒道释三者合一,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整体。至从汉代佛教从西域传进我国,形象的说,从开始的恐惧形象,渐渐变成一副和善面容,在人们心中,历经千百年演变而把他作为了自己民族信仰。</h3><h3>由此纵观我国历史,无论是满、蒙、阿拉伯、欧洲各种文化在任何时期进入中国,都没有办法改变中国文化的根,相反,中国文化却在自己文化基础上融入了不同文化,而后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性。</h3><h3>人的认知,似乎也应当遵循这么一个过程,不排斥、抵触他人的信仰,间而取之长,拓宽视野,开阔心胸,快乐地看世界。</h3> <h3>我喜欢寺院文化,这里的人物造型都上方生动,那些或眯着眼睛,或双目圆睁,或义正辞严,或和蔼可亲,仿佛默默地与我诉说着人生云雾,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位圣人的历史,也不知道他们的前世今生,但凝伫在他们身旁,内心无比平静,似乎我也堪破红尘,与他们有一个心贴心的交流……</h3><h3>临了,繁闹喧嚣的世界仍然在催促我,清流甘泉,我只取一瓢耳,足矣!</h3><h3>沈阳寺院还有长安寺(中街)、山门寺(浑河沈水湾公园),大法寺(横街)、实胜寺(北市场)、金刚禅寺(沈北马刚)等几座寺院没有囊括,主要是美篇只能容纳百幅图片。待有时间慢慢浏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