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于心,践于行—石嘴山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外出研修(第一天)

张秀琴

<h3>  2019年9月22日,在这一个很特别的秋日里,我们这一群心存美好教育憧憬的老师远涉万水千山,到有着"天堂"美誉的苏州,参加石嘴山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的第二次外出研修培训。44名骨干教师在市教体局教研部马寿林主任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学习前沿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领略苏州深厚底蕴的生态教育理念。</h3> <h3>  23日早上,全体成员在下榻的悦梦酒店门口集合合影后,便来到一楼会议室进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h3> <h3> 开班仪式由中国教师教育网柯梅老师主持,柯老师就培训工作安排,注意事项进行了强调,为本次培训圆满举办提供充分准备。</h3> <h3>  仪式上,马寿林主任做了动员讲话,要求参训教师转换角色,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借助本次培训成长自我,学习期间要仔细阅读手册,要求各学员既学又思。然后宣布了新组建的班委,对这几天的任务做了要求,并向参加本次培训的全体学员提出了殷切的期望。<br></h3> <h3>  学员们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h3> <h3>  接着,吴江汾湖高级中学江山校长为我们带来了《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师》。江校长用他的个人成长精彩典型案例,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这一话题。</h3><h3> 江校长的“夜伴灯光照亮后面一幢楼”,让“并不适合当老师”的他在同龄中脱颖而出。在那些觉得“干老师比干什么都苦”,却又不知自己能干什么的年轻人白白浪费自己时光时,他执着于看书、学习、备课……。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干自己想干的事情。</h3><h3> 就因为他平时每天都认真备课,遇到了临时性的上级听课,他临危不乱,游刃有余,也同时给自己带来了机会。所以努力工作,表面看来为学校,实际是为了自己,为自己工作就愿意自得其乐,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h3> <h3>  江校长自己给自己订的“四五规划”,让自己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通过他刻苦努力,精心积累,用好了业余时间,多辅导了一些差生,他的“四五规划”提前了五年实现。让他也从中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h3> <h3>  在“从事行政还是专业”的徘徊中,江校长选择了兼而有之,相辅相成。他以钱梦龙老师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虽说当了校长,依旧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年轻教师的引领者,让一所薄弱学校变成一所名校。他的“三十年如一日”让自己桃李满天下。</h3><h3> 让他的三个“培训班”老师订三年规划,少走弯路,并为他们搭台子、出点子、给面子。老师们自愿报培训班,让“省”的人走远一些,发展的更快一些。</h3> <h3>  回顾他的教学生涯,审视自己,总结了如下几条:</h3><h3> 1.要学会在感恩中成长;</h3><h3> 2.要学会享受寂寞;</h3><h3> 3.自觉学习,不断超越自己;</h3><h3> 4.要做一个创新的教师;</h3><h3> 5.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h3><h3> 6.搞教育科研,在把握规律中突破自我;</h3><h3> 7.开展相互合作,在借鉴中提高自己。</h3><h3> 最后他用“走好教育之路,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师”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h3> <h3>  下午,南京师范大学苏州石湖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徐正璜校长,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的讲座。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br></h3><h3> 一、互联网+对学校教育的影响</h3><h3> 1.学校和老师不再垄断知识</h3><h3> 2.先学成为普遍现象</h3><h3> 3.网络课考验学校教师课堂吸引力</h3><h3> 4.学生信息运用和手机管理能力需要指导</h3><h3> 5.校外辅导机构对学校课堂的影响</h3><h3> 6.家长评判教师的尺度改变</h3><h3> 7.家长干预学校教育现象增多</h3><h3> 8.家长对教育评价参与度增高</h3> <h3> 二、生态教育的构想</h3><h3> 以生态学的视角关注校园中的每一生态因子,创建促进生命成长和提升的教育环境,创造师生生命发展的生态空间。<br></h3><h3> 1.多样并存(信息化时代的起点不同,学校不再是垄断知识的场所,交往成为主要功能)<br></h3><h3> 2.意义生成(师生的互相激发,共同成长)<br></h3><h3> 3.和而不同(尊重差异,体会成功)<br></h3><h3> 以老师和学生生命成长为根本追求,把人生“浪费”在最美的事物上。<br></h3> <h3>  三、智慧课堂的实践</h3> <h3>  四、名教师的情怀</h3> <h3>  讲座在《感悟快乐》中结束了,为大家留下的是无尽的思索……</h3> <h3>  学员们认真聆听,仔细做着笔记。</h3> <h3>  马寿林主任做精彩点评:专家们的出色讲座激起了我们内心的感应和反思。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对话中,我们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华、理论的精华。</h3> <h3>  通过一天的学习,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于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优秀教育家们的教育精神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又是强大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学习,持续前行。 </h3> <h3>文字:张秀琴</h3><h3>照片:第一组全体成员</h3><h3>审稿:第一组全体成员</h3>

教育

老师

自己

学校

教师

学习

学员

校长

培训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