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己亥金秋,三个花甲男人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放弃了自驾川藏线的计划后,背上相机拉上行李去新疆寻找我们多年的梦想。从兰州飞喀什,然后飞库尔勒再飞伊宁,由伊宁包车到乌鲁木齐飞兰州,全程13天。</h3><h3>在喀什古城,在帕米尔高原,在雪山下的那拉提草原,还有那条美丽的独库公路…自始至终被新疆的神密和美丽所感动!</h3><h3> 一、喀什葛尔古城</h3><h3> 喀什古城,原称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西汉时张骞所记载的古疏勒。</h3><h3><br></h3><h3> </h3> <h3>空中俯视喀什</h3> <h3>小机场很大气</h3> <h3> 喀什古城名杨西域,是当今保存最古老完整,规模最大的维族人建筑群。走进古城老街巷,在约2平方公里左右的范围里,2.3万居民聚居叠住,两三百条巷道交错密织。</h3><h3><br></h3> <h3>古香古色的城门</h3> <h3>古城地势高出地面形成的边墙</h3> <h3>主街道商铺林立,民族特色小商品琳琅满目。</h3> <h3>在老城区里如果迷路,就看脚下的砖,它就是行路的方向标,可以带领你走出老城。其中只要沿着6角的砖走,便可走出老城;而另外一种4角的砖向前走是死胡同。这是当地人的一种暗语,外地人如果不懂,来此多半会迷路,而当地人对此很熟悉,所以不会有这种困扰。经过证实这种方法很有用,很佩服最初建路的老城人民,可以将如此丰富的智慧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h3> <h3>老城里的民居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门前的两扇门都打开,则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现在家中正有客人来访。行走在老城中,观察着那一扇扇各异的大门,感觉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h3> <h3>院内主人在做手工艺品…</h3> <h3>古城街巷里的清真寺</h3> <h3>窄而精制的巷子……留个影。</h3> <h3>喀什的夜景很美,古色古香的街巷木屋民俗特色,在现代灯光的衬托下格外艳丽!</h3> <h3>坐落在古城旁边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42年,喀什噶尔王沙克色孜·米尔扎首先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清真寺。正处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年)。1872年,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下令对该寺进行大规模扩建。2001年06月25日,艾提尕尔清真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 <h3>古城外街景</h3> <h3>在市区人民广场矗立着毛泽东主席的雕像。</h3> <h3>这位七十岁老人骑单车用了一百零六天从北京到了喀什,周围游人赞不绝口,合影拍照。</h3> <h3><br></h3><h3>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h3><h3><br></h3> <h3>加工馕饼的合面盆。</h3> <h3>维文书法作品</h3> <h3>书法硬笔。</h3> <h3>古城旁边的美食城大气宽敞,夜晚灯火通明,有专业的民族舞蹈演出,看着舞蹈大口吃肉,听着音乐大碗喝酒…足足让你过把吃喝瘾,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h3> <h3>喀什特色菜炒羊头非常好吃!</h3> <h3>烤羊蹄…看吃相能感觉味有多美!</h3> <h3>喀什葛尔亚克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