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学无境—“齐鲁名师课堂”学习体会

禹城市永锋双语实验学校--王芳

<h3>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是个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2019年9月21日,我和官文静老师来到齐河大厦参加了“齐鲁名师课堂”——落实学科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新形态暨全国小学特级教师新课堂展示观摩研讨会,共同聆听国家级大师的真知灼见。</h3> <h3> 培训活动课型多样,以统编教材的研究与使用为基础,按照“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安排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有深度、多样化的教学范本。17位名师,17场专题报告与分享,为教材使用之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每个课题板块聚焦一个主题,通过进行深度研讨交流,评说精彩瞬间,传递教学思想。通过专家的报告、点评以及与现场各位老师的互动,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方向。<br></h3> <h3>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首先上场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朱煜老师,他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示范课。朱老师通过展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规范的话描述春天的美景,伴着悠扬的曲调带大家感受古诗的韵律,台下的老师和台上的孩子共同沉浸在诗歌独有的韵律美中。朱老师提出讲解古诗,首先要拉近学生与古人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古人的境地,去感受诗歌,才能更加理解诗歌。另外朱老师提出要完整规范地在课堂中说话,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出一个词或简短的答案,这时候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达一句话,从而调动学生语言的积极性。这一点是我们教学中常常忽略的地方,我们惯于缩短孩子回答的时间,认为应该节约课堂宝贵的时间,老师多说多讲,可正是这样,我们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表达权,只有听进去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让孩子们大声地讲出来,表达出来。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强调学生要流畅地表达。通过畅所欲言,开拓思维,这是语文教师该有的引导能力。</h3> <h3>  全国优秀教师、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带大家走进部编版教材里的民间故事板块,给大家带来《猎人海力布》与中国民间故事的示范课。王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是仅仅局限于这篇课文,而是通过几篇故事的对比,让同学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中国民间故事以及它的特点,引导学生真正喜欢民间故事,并鼓励孩子们通过口头相传的形式将更多的民间故事传承下去。在课堂上,王老师用动听的话语引导学生走进故事,课堂上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赞美,在王老师眼中每个孩子都闪烁着光芒,在孩子们眼中王老师深情款款让他们如沐春风。</h3> <h3>  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各位专家的澎湃激情、永恒童心、乐观向上所感染和感动,下午来自新疆的特级教师鱼利明老师和浙江省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同样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两位老师独特、清新的授课风格,为我们一扫下午的疲倦,我和关老师全神贯注地聆听、学习,生怕错过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细节。</h3> <h3>  鱼老师的在他的《神话》导读示范课上首先对学生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有问题随时提问,二、不能人云亦云,三、鼓励针锋相对。在讲授过程中,鱼老师一步一级,为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讨论,通过对比,深入了解中外神话的异同,最后一张神奇的神话阅读地图用连接的方式把古代的不同时段的神话故事串联起来,深深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h3> <h3> 盛老师在她的示范课中更是与学生交朋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感受汪曾祺爷爷的善良和可爱,在好词佳句的分析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真正引导学生喜欢一篇文章,喜欢文章的作者,因此去喜欢他的其他作品。盛老师在她的《指向雅学的统编教材教学设计》讲座中,特别提出在教学中要做到:一呼一吸,吐纳有序;课内课外,相互连贯;连与非连,巧妙转换。</h3> <h3>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醒,做则必成。作为青年年教师,我们有信心,在教学之路上求实、求新、求精,朝着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唯有努力,方可心安无悔!新的奋斗你我携手,竭尽全力,便能不负使命!</h3>

学生

老师

课堂

特级教师

教学

民间故事

示范课

引导

王老师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