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焰麟</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今天是秋分,“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天意味着收获,秋分意味着一个天光夜色的分割,“沉甸甸的秋”从此刻一分为二,“秋收冬藏”,胜利的果实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br></h3><h3> 今天对于我是一个特别的日子。</h3><h3> 今天是我正式加盟天立教育的第三年。我从一个没有学校,没有老师,更没有一个学生的校长出发,在天立教育之路上学习、成长;践行、总结;反思、精进。两年后的今天,我在遵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拥有了自己的学校、老师、学生,近四百人。我无比的开心和幸福,因为有了他们,我将开启另一个教育人生。我曾经是那么的爱我的学生,因为在我的教育生命里几乎只有学生。而现在,我的教育生命里不仅有我的学生,还有我的老师,我的家长,我的学校。</h3><h3> 今天也将正式开启我的教育叙事。</h3><h3> 我要用我爱学生的方式爱我的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用青春和热情陪我一起“玩”教育,因为他们用真诚和爱与我一起守护生命,与我一起不分昼夜,站成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h3><h3> 我要用爱自己的方式去爱我的家长。因为他们和我一样有为人父母的牵挂、责任和希望;因为他对天立给予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的选择、坚守和厚望;更因为,他们对我的认可、信赖和支持!</h3><h3> 我的行文没有章法,但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基于真诚和爱。我希望读到我文字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个教育人的感性温度和理性思考,更能读到一个校长带给你的希望和力量!</h3><h3> </h3><h3> 说说我的那些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吧。</h3><h3> 遵义天立小学部的那些孩子们,几乎都是与我直接或间接地面对面招来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今生的有缘人,每一个家庭和我因爱着同一个孩子走到了一起,我们是天然的盟友和合作的伙伴。</h3><h3> 开学仅四周。孩子们从依赖走向了自理,从依恋走向了独立,他们从自己的小家庭走来,找到了天立小家庭,有了自己的“天爸天妈”,有了学校里的兄弟姐妹。从拉着我的手哭闹着说:“我想我的亲妈妈”,到周五的时候跑来对我说:“校长妈妈,怎么办嘛?我在学校想我的亲妈妈,可是在家里我又想我的校长妈妈。”这是1.2班李家铭的成长。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都有我们无法想象的丰富,我们唯有静心聆听,耐心等待,才可以找到打开的密码,唤醒他们。</h3><h3>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的核心能力和必备品格。说得简单一点,学会倾听、表达、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分享、关爱他人。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成为一个人,一个具有人性光芒的人。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h3><h3> 我喜欢在孩子们早晚就餐或就寝行进的路上,看着他们一队队从我身边走过,向我问好,他们用“拱手礼”“鞠躬礼”“队礼”“点头礼”……一切他们觉得喜欢的方式。一句“校长妈妈好”是孩子们对我爱的表达。</h3><h3> 我喜欢在我为孩子们洗臭内裤时,林子建眼里闪烁的对我的接纳;我喜欢曾央珂玉不怕麻烦地把蛋壳绕道扔进垃圾桶时与我的相视一笑;我喜欢胡梦禾从队列里伸出头俏皮地冲我鬼机灵……还有很多可爱的小调皮,孩子们从不掩饰对我的爱,他们是天然的表达高手,不需要技巧,只需要用一颗赤子之心去回应。打心眼里爱孩子,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到。</h3><h3> 我喜欢所有的孩子在课间操时请求鹏鹏老师“我们还想再跳一次”;我喜欢李林轩因为烘焙课场地还没准备好而带着所有选了烘焙课的同学来我的办公室请愿“校长妈妈,我们要上烘焙课!”;我喜欢王博远在午餐后对我说“校长妈妈,学校的南瓜汤太好喝了,能不能每周喝三次”。一个人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不是任性地耍赖和哭闹,更不是沉默置气,回避甚至逃跑,孩子们勇敢面对,寻找途径,积极沟通,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在自由安全的环境里被开启,并锻炼着。学校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地方,它更是孩子们学会生活、与人建立社会关系、共享资源、自由思考,自信表达的地方!</h3><h3> 我喜欢沈颐锌妈妈,第一面就敞开心扉,对我倾诉家常,表达对天立的认可,对孩子的期望,以及第一面就下定决心把孩子交给我的那份坚定;我喜欢同位为教师的余家诺妈妈,她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把自己的学生介绍来。她的这份认可,于我、于天立都是最给力的支持;当然还有黄思棹的爸爸,一位公立小学的校长,孩子在他的学校已经是最拔尖那一个了,但是他毅然地选择了天立,因为他亲自去到其他天立学校考察,相信天立更适合他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家长,懂教育以及同在教育领域的园长、校长、老师等都对天立教育默默支持,他们发自心底的希望天立“办好”,他们都用实际行动在表达“遵义需要一所学生喜欢、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h3><h3> 红城有梦,红城有爱,所有的转折从我们牵手的那一刻开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天立也不是完美的学校。教育就是解决问题,把每一件事做对,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我们非常理想,也特别现实。这就是我及每一个天立人的初心。</h3><h3> 我爱我的老师亦如爱我的学生,既有母性的理解、包容和尊重,更有为了他们的成长不遗余力的鼓励、支持和付出。</h3><h3> 我喜欢手把手地教一年级的晓彤、婷婷、筱悦识字写字教学,小到一张生字卡的制作,一个表扬的动作和眼神,大到孩子一生的素养以及基于孩子一生的教育格局和眼光。还有陈凤,一个纤巧温润的女子,吹啦弹唱样样涉猎,听她讲数学课让我有穿越到那静谧、清雅的竹林之感,因为我在她柔声细语的课堂上听到了每一个生命拔节的声音,孩子们的认真和专注充满了灵动的思考。启蒙老师是孩子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三个人之一,天立的孩子就是要在进校这一刻,有一个比同龄人更高的起点。</h3><h3> 我喜欢芮旋骨子里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儿,她的身上有对教育的热爱和锲而不舍,每次看到她,我都能从她的小身板里感受到力量;我喜欢颖颖(杨颖),从泰国回来的,最遵义的“泰国人”,她在泰国历练4年,起初签下她,内心也曾纠结,怕她国际化的教育经历会不会接不了遵义的地气?但事实上,她先进的理念,灵活的课堂机制和多元化的评价,让孩子们成为了她的粉丝,孩子们行进吃饭以及公共场合的表现都有国际化的修养;我喜欢最会变魔术的数学老师圣龙,孩子们简直为他痴狂,他能在众目睽睽的舞台上把陈凤变没有,然后再变回来,我除了瞠目结舌之外,不得不思考,一个人要用多大的毅力和刻苦才能练就这一身本领,而数学课于他真不是难事;我喜欢丹梅老师,她对学生的责任心溢于言表,她总是在追问和寻找属于她的教育风格,主动请教,不断反思,我期待着她漂亮呈现。</h3><h3> 我喜欢撒文(像撒贝宁的文粒权)潇洒的字和干练的课堂风格;我喜欢龙裔率真的笑以及在课堂上和孩子“疯”在一起的可爱样子;我喜欢李菁,她的语文课张弛有度,思路清晰流畅,听她的课如沐春风的甜美和温暖。</h3><h3> 我喜欢娇娇,一个爽朗义气的重庆妹子,在“人人课堂”模式的探索中率先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不断的反思精进中,收获了惊喜,赢得了课堂,期待着她在本次课改中实现华丽的飞跃;我喜欢勤奋的芬芬,她几乎是办公室里每天走得最晚的年轻老师,在师范院校里捧了一摞摞奖状、证书来。在集团“新飞雁”教师培训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佳学员”。初当班主任的她把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孩子们在她的严格要求下越来越棒;我喜欢高挑而优雅的晓霞老师,长发飘飘,衣袂飘飘,轻声细语,温柔而坚定,听她的课会让浮躁的心瞬间静下来,孩子们的听课效率很高。</h3><h3> 我喜欢那个在一天之内,赶了上千里路,换了多种交通工具,来到我面前的黄东祥老师,他是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老大哥,不仅语文教得好,初中英语更是强项。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经历,让家长们信赖,让我放心;我喜欢那个第一次见面没有签约,但在我坚持不懈的沟通后,从重庆巴蜀学校而来的蒋学东老师,我求贤若渴的态度和真诚邀约的坚定感动了他,因为我相信,数学教学这个版块交给他,我放心!四周过去了,他用教育人的敬畏之心,用满腔的教育热忱引领着团队奋进。</h3><h3> 我的鹏鹏、婷婷、月月就不用说了,他们是我招生期间的战友,现在更是我的左膀右臂,没有他们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小学部的今天。还有副校长兴茂,大队辅导员丽弘,在开校的管理中分别负责教学和德育,所有努力和改变没有白费,现在各方面的管理已初见成效。</h3><h3> 英语组的淑娟、芷晴不仅英语课活泼童趣,而且人美心美,淑娟用实际行动向家长证明了天立教师的师德。还有可爱的张昊,声音极富磁性和张力,英语配音、中英文歌曲随意切换,关键是还会一口流利的日语,孩子们在他的课堂上一点也不枯燥。丁戈辉是一个热情而理性的老师,有很多的想法,说话如我一样,语速稍快,符合快人快语的个性。我喜欢这四个小伙伴,他们撑起了小学部的英语世界。</h3><h3> 幼小班的莫莫和真珍,我真的很少关心她们。莫莫是茶艺、烘焙、瑜伽,是有十八般武艺的园长,真珍是北京回来的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小班交给她们,我很放心。</h3><h3> 悦悦、微微的音乐素养就不用说啦,民族美声,吹拉弹唱,她们将在天立的音乐必修和选修课程中,为孩子们种下艺术的种子。现在两个小伙伴还协助丽弘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看到她们俩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我喜在心间。艳清是体育老师里面最白、最漂亮的,她工作主动积极,创意和点子还多,我在想,我得让她干点什么?</h3><h3> 畅畅和开银一个负责学校招生,一个负责学校安全,他们俩大半个人都属于整个学区,我没有想过给他们安排工作,把课上好就行。不过畅畅要特别说一下,他也是我招生期间的战友,他不仅为小学部,甚至整个学区的招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记得我每次下仁怀,都有他全程的组织和陪伴,无论多晚,他都毫无怨言,这一份感动永存于心。</h3><h3> 小学部的聂长国老师是玩机器人、搞航模的,高中部的聂长国老师是教语文的,起初让我傻傻分不清楚,后来我发现玩机器人的聂老师说话有点机器人的感觉。基于孩子未来的科技馆课程将由聂老师来领衔构建。</h3><h3> 国学馆馆长斯浩天老师,他是一个执行力超强,修养、修为极高的人,是我认识多年的同路人。因为一个教育梦想,他应我之邀,扎根红城,立愿要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红城大地。国学馆的开馆闭馆课程已在推行中,孩子们在传统仪式感的课程中,强健了自己的中华基因,传承了中华文明。</h3><h3> 还有两位好姐姐,曾姐姐和杨姐姐,他们是好闺蜜好姐妹,带着几十年都无法割舍的教育情怀和梦想,从四川而来,每天为年轻老师们做示范,与孩子一起跳操跑步,她们的身上闪烁着光芒,凝聚着力量,她们为我的团队带来了最坚实的保障,因为她们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能量!</h3><h3> 这就是我的团队,我的天立家人。未来还会有很多优秀的同路人加入,但是我希望,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陪我一直走下去,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迎接挑战,一起成长,一起享受我们共同的教育生活,一个都不少!</h3><h3>我永远是爱他们的“焰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