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运河,一个公园,一段历史,一场旅行!

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飞鸟

<h3>五一小长假,到处人山人海,飞鸟自然不想去凑这个热闹,陪着孩子在家中学习。这一天,正在读书的儿子突然对我说:“妈,今天咱们去大运河公园走走吧!”“大运河公园?没听说过,为什么要去那里?”我不加思索地回问道。“是这样的……”在高中选修历史的儿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有关大运河、通州区、北运河的各种知识,听着听着,我不禁对这个公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动就要行动,于是我们一家三口简单收拾了一下,直奔大运河森林公园而去。</h3> <h3>大运河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河畔,沿河道两岸分布。公园内,河道长达8.6公里,左岸长8191米,右堤长3639米,水面面积2500亩,绿化面积达8200亩,面积之大,超乎想象,是不折不扣的京东绿肺!</h3> <h3>距今1400多年前,一位聪明自大,自私贪婪的中国皇帝,为了满足自己游览江南和东征高丽的愿望,下令在原先古河道的基础上,开凿连通京杭大运河。这位皇帝就是隋炀帝,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下令开凿的大运河,却为盛唐的繁荣和之后中国历代的发展打造了基石。而通州及所辖的北运河,更是“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镇!”</h3> <h3>看着大运河宽阔平静的河面,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条看似平淡无奇人工河是如此的重要呢?这要从中国古代的漕运说起。在当时,运输货物只能靠人力和牲畜,但对于大批量货物的输运,人力和牲畜成本高效率低,有时候甚至是得不偿失。尤其是元代以后,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却不在产粮区,也不是经济中心,根本无法满足京城的庞大支出,必须从南方的经济中心调运。</h3> <h3>开始,元世祖忽必烈曾试图从海上运输,由于当时船舶制造水平和海上航行技术的限制,尝试几次均以失败告终,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元朝重修大运河,并大大扩宽北运河。自此,从南方而来的船队络绎不绝,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北京城。</h3> <h3>及至明朝,漕船附带商品货物已经成了当时商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并在清朝进一步发展壮大。通州已经成为京城附近主要的商品集散地,运河两岸舟船如织,人声鼎沸,盛况空前!</h3> <h3>大运河的繁盛一直持续到清末,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漕运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后,南北漕粮运输完全停止。作为国之命脉的北运河,也结束了上千年的使命,成了历史的遗迹。并在后续的岁月中,不断遭受人为的破坏和战火的洗礼,生态环境随之恶化。没落的北运河离国人渐行渐远,趋于消亡。</h3> <h3>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北京市政府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北运河水系进行了重新疏浚,使之成为了新中国首都的重要排水系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强,北运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恢复。古老的北运河旧貌换新颜,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h3> <h3>登高远眺,只见北运河清波荡漾,两岸绿树环抱,景色如画。阵阵河风扑面而来,仔细聆听,隐隐有人声嘈杂,仿佛轻声诉说着北运河那千帆竞渡的繁华往事……</h3> <h3>一条清亮秀丽的运河,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一段精彩悠久的历史,一次收获颇丰的郊游。无关于金钱,无所谓远近,旅行,其实就是如此的简单!看着身旁意气风发的儿子,我由衷地笑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