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园长)任职资格二期培训 <h3> 在这美丽、多彩的秋季,我们相聚在大连,参加锦州市“十三五”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第二期培训。</h3> <h3> 会议由锦州市教育学院干训部赵丽楠主任主持。</h3> <h3> 锦州市教育学院马主席讲话,马主席对大家提出了三点希望:</h3><h3>1.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珍惜这次交流,学习的平台,回归本真,静下心来认真学习。</h3><h3>2.提升素质,梳理问题,多元思考,潜心研究,勇于担当,努力行程自己的特色,虚心请教专家,借他山之石,铺自己脚下之路。</h3><h3>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任重道远,则需快马加鞭,为教育事业奋斗。</h3> <h3> 接下来由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干训部杨丽娟老师给大家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预防策略》 </h3> <h3> 通过今天上午老师的讲座,我进一步理解到,来自于教师的“师源性伤害”无论对受教育的学生,还是对教师本身,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老师的一句鼓励与讽刺的语言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h3><h3> 作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应该时刻注意避免产生:</h3><h3> 1、法律、法规也不允许教师出现“师源性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教师由于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都给予相应处分诠释和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涉事老师都会根据情节做出相应的处理,都会依法依规进行。所以作为教师,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时候,一定把握自己的言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h3><h3> 2、教师的“师源性伤害”会对学生产生伤害和不良影响,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打骂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及成长造成的影响是最不可估量的,这种心理学上称为“师源性伤害”可能对一个学生一生都产生可怕的后果。学生大都处于懵懂好学的成长阶段,他们会自发地具有“向师性”,乐于亲近老师,以其为榜样。如果老师当众对学生做出体罚、打骂、讽刺等言行,不仅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了创伤,“被否定”的想法更容易在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也容易被其他同学孤立,这样孩子要么容易形成自我封闭,从而出现自卑、孤僻的心理;要么因愤怒、委屈的情绪无法正常宣泄,而出现偏激、焦虑等情绪,从而引起不适应集体、对学业不积极、在学校欺负弱小等不良行为。教师的职业不免会有压力和个人情绪,但为人师表,更应该学会控制个人情绪,做好表率,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人格。</h3><h3> 3、教师应避免产生“师源性伤害”。一是教学工作中避免使用侮辱性的批评或嘲讽言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伤害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学习状态低迷不振。 二是避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评价标准单一肤浅。不顾学生的性别、年龄、情绪、心理状态、事实细节,处理程式化,简单化,情绪化;不了解学生基础、能力、个性、背景的差异,用单一的肤浅的标准来要求、衡量学生。三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社会观、生活观,不偏爱学生,不借助职务之便谋取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利益。 </h3><h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当年是你的学生。”</h3><h3> 总之,为人师者,对学生不仅有爱和责任,还有尊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