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和美课堂,学习名师风采

竹林听雨

<h3>2019年9月21-22日,“和美课堂”第十四届全国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在河北保定长城学校开展。我校小学部全体数学老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参与了此次观摩活动,他们和长城学校小学部部分学生一起走进全国知名小学数学专家的课堂,聆听大师们的现场授课,享受课堂精彩的过程。<br></h3><h3></h3> <h3></h3><h3>本次活动云集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罗鸣亮、韩玉娟、倪芳、强震球、周卫东、贲友林、刘延革、吴正宪、储冬生等名师分别上了一节高效优质课并在课后做了简短的微讲座。他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听觉盛宴,还不吝赐教,对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的重建,也让与会老师对数学课程拓展的开发和实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专业素养无不启迪着在场的数学老师们以这些名师为标杆,在数学的王国孜孜探求,不倦超越。</h3> <h3>来自福建教研室的数学特级教师罗鸣亮,他给大家讲授的是三年级教材中的《近似数》。</h3> <h3>这节课罗老师给在场师生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教态自然亲切,学生由最初的陌生渐渐融入课堂其中,课堂气氛异常民主,教学过程得益于罗老师的适当引导、巧妙点拨,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在老师和学生在默契的交流探讨中顺利完成。</h3> <h3>在他分享教学心得时,他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在讲道理中理解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能力,使学生在“讲道理”中发展学科综合素养。</h3> <h3>来自北京一师附小的数学特级教师韩玉娟,她讲授的是六年级的《足球中的数学问题》。</h3> <h3>这节课,韩老师积极为孩子们营造宽松、和谐、生动的课堂。她巧妙点拨学生的偏差,用激励和赏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她甚至常常引发学生中的争论,以便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她以教师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使数学课堂充满思考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h3> <h3>韩老师的课简约而不简单,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体验化,感悟的思想化,情感的互动化。通过韩老师的课堂,我们真正看到了价值教育得以充分体现。</h3> <h3>节主任和百玲老师如是评价韩老师的课:韩老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拼足球,丰富的学具,在玩中学,充分理解,长城学子优秀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认可,孩子们棒棒哒!</h3> <h3>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倪芳老师讲授的是一年级的《给数字找家》。</h3> <h3>这节课给大家印象最深刻。这节课,倪老师上得非常的出彩。她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她的课堂I兴趣盎然,尤其是用两个同样的珠子表示11引出数位的环节尤为精彩,令场下老师拍手叫好。</h3> <h3>整节课倪老师只字未提数学史,但又处处以数学史为依托,学生真实动态地经历探索的艰难,经历创造的过程,突破思维的关隘,实现了一个个“再创造”,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并把再创造的可能延伸到课外,带给大家一次听课的洗礼和享受。</h3> <h3>来自江苏省江阴市数学特级教师强震球老师讲授的是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h3> <h3>这节课,强老师用分饼的情境,让孩子产生分数表达的需要;用两个家庭三只猴子分饼例子,巧妙凸显“谁的几分之一”;在学生动手直观中,去比较分数的大小。</h3> <h3>强老师讲课视频。</h3> <h3>由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平均数再认识》。</h3> <h3>这节课,学生通过动脑思维,动手操作,体验到“同样一个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h3> <h3>周老师的课充分的把学生带到了真实情境中去想问题,从本班学生考试求平均分去想平均数,让学生有特别想学会知道的欲望。借助于校长的三轮对话,不断地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表示整体水平,求平均数,可采用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的方法。通过补考一人对整体水平造成的影响来感受平均数的趋中性和敏感性。以奥运射手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巧妙地与平均数结合,不仅把平均数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而且还悟出了人生的哲理,不管结果如何,人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精神,虽然他三次在最后一枪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却因为她乐观的精神而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h3> <h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讲的是三年级数学《找规律》。</h3> <h3>极有耐心的贲老师由渐入深地引导孩子们逐步找到了用小棍摆三角形的规律。看着一个个小朋友大胆自信地到黑板前面描画所摆三角形用的小火柴棍的根数并数出三角形的个数,然后像个小老师一样大方地给全班学生讲解得很清楚,同时还板书得有条不紊、工工整整,听课老师除了赞叹贲老师教导有方外,更相信“名师出高徒”!</h3> <h3>几位小朋友分别用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找到了解决数学中用小棍摆三角形的规律,师生在默契和愉快的环境中为这一节课做了精彩小结:小棍根数=三角形个数×2+1;或:小棍根数=三角形个数×3-(三角形个数-1);或:小棍根数=三角形个数+(三角形个数+1)。一题多解,令旁观者之一的我受益匪浅、想法很多。</h3> <h3>贲老师的课,这节课成功之处在贲老师课堂引导的好,学生受到的表扬、鼓励和实践多。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要逐步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多鼓励和肯定学生,同时要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互动、积极鼓励上台展示的小朋友,让每个小朋友都勇敢地鼓起勇气上台展示并挑战自己,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高效、更“活”和“火”。</h3><h3><br></h3><h3><br></h3> <h3>贲老师这节课贵在“以生为本,”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这节课,老师们认识到课堂上应该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有独立思想和独到见解的自然人,他(她)们的潜力和能力都是无穷的。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学生们知道的东西未必比教师少,我们应该与学生为友,大胆放手课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创新、互相鼓励等宽松的氛围中开心学习,才能使我们教得更轻松、课堂更高效!</h3><h3><br></h3> <h3>我们小学部美女教师这样评价贲老师的课:贲老师的数学教学是艺术的,是创新的,更是一流的“善育英才”;他与学生共舞共享共进的课堂,最终会引导学生走入“自成英才”的人生“双赢”的最佳境界.。</h3> <h3>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刘延革老师讲授的是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计算》。</h3> <h3>刘延革老师的这节课平实,朴素,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没有相声式的幽默语言,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高潮迭起的教学设计,就像我们身边一个普通老师执教的一节家常课一样;可是这节课对教材挖的又是这样深,练习的设计又是这样有梯度,各个该掌握的知识点都突破了,这样的一节课上下来我想不管是好学生还是素质差一点的,对于知识肯定学得非常扎实,掌握的非常牢固。</h3> <h3>刘延革老师亲切与我校美女教师合影。</h3> <h3>在众人的期待和欢呼中,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的吴正宪走上了报告厅的舞台。</h3> <h3>今天,她给在场的师生们讲授的是六年级的《计算复习》。</h3> <h3>吴老师讲课视频。</h3> <h3>多次聆听她的课,吴老师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她根据经年积累的经验,把教学的重心,布局在引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现象中,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一点点把“枯燥、冰冷”的数学“引”出来的过程当中。</h3><h3><br></h3> <h3>她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都会相当旺盛,他们从“为什么”当中产生的好奇,伴随着接踵而来的、新的“为什么”,会一步步上升为一种对未知的渴求。于是,一段尝试和探索的历程就在自然平和的氛围中展开了,直到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算法、或发现了一个图形新的特征、或知晓了一个概念背后的奥秘。这些传统意义上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的算法、特征、概念,不经意间,都散发出了“好吃”的味道。</h3><h3>吴老师诸多教学方略当中,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非常在意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在一个充盈着问题的课堂里,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空间”很大,“商量”的气氛很浓,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路径去探索和获取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去学习数学。</h3> <h3>今天,吴正宪老师始终激发每一位学生发言,对每一位发言学生都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勇于创新。在她富有激励性语言的鼓舞下,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张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h3> <h3>小学部分老师与吴老师合影。</h3> <h3>江苏省江堰区数学特级教师储冬生讲的是五年级的《认识负数》。</h3> <h3>师问生答。</h3> <h3>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基础来展开教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呢?储冬生在他执教的《认识负数》一课中,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直面学生的真实思维,学生的思维清晰可见,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分享中,把握了负数概念的本质。</h3> <h3>这两天下来,老师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真正的魅力所在。这些名师都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出发,去设计自己的教学。</h3> <h3>老师只有给予学生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堂,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不负师者的责任。感谢学校提供了学习机会,相信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一定会将自己学到的新课程、新理念带进学校,融入课堂,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为孩子们带来一节节“课程大餐”!<br></h3>

学生

老师

课堂

数学

这节

特级教师

教学

三角形

平均数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