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深烙记忆中的十字铺茶场学校</span></h1><p class="ql-block"> ——献给十字铺茶场中小学的校友们</p><p class="ql-block"> 文:阳桃季节(陶大宏)</p><p class="ql-block">[2019.9.2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皖东南受斗牛之气,物宝天华;集山水之精,人杰地灵。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皖南重山多峻貌,</p><p class="ql-block"> 东隅阡陌富娇娆。</p><p class="ql-block"> 松竹影伴长流水,</p><p class="ql-block"> 茶粟幽香万里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在这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有一个五十年代初,就被国务院批建的全国首批机械化国有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国营宣郎广机械农场(后改名国营宣郎广农场)。首批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农垦人,他们一边开着苏联老大哥的斯大林号履带拖拉机,垦荒万亩山地,一边也不忘为下一代的教育搭建雀巢。在农场机械厂的后面有了第一所几栋茅草房的农场子弟小学——宣郎广农场职工子弟学校</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随着农场的规模不断发展,进入六十年代,农场的小学已设办初中,并且搬新址并盖了新教室,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此时农场已将几万亩种农作物的山地改种茶叶,形成了中国屈指可数的最大的绿茶基地。因此“国营宣郎广农场”在一九七五年改名为“十字铺茶场”。也因为十字铺茶场在郎溪县地界里,茶叶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了周边农村的种茶热情。郎溪县还特别以县直属单位为建制,成立了一个县茶场,使茶园面积得以继续扩大。凭此,郎溪县后来获得了“中国绿茶之乡”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p><p class="ql-block"> 1969年,这时的十字铺农场改成军管制,冠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六团”,简称十六团。各分场改成营级单位,生产队改成连级单位。直到一九七三年 ,茶场又有了自己的高中。校名也改为“四师十六团第一中学”。当时的中学,就在小学旁边增加了两三栋平瓦房。教学条件也比较简陋。此时的各个分场也相继建立了小学,有的还带初中的帽子。部分偏远的茶叶队还办了村小,以满足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人口“大爆炸”时的孩子们的教育教学需求。</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一九七零年,我在三分场小学读书的时候,当时的学校只有五六间低矮的稻草房。四五年级在一间教室里,二三年级在两间教室里,一年级在两间教室里。还有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上课,同学们从自己家带一个小板凳,趴在下面用土坯砌成的上面用一点水泥抹平的课桌上学习写字。而场部的学校状况稍微好一点,有桌有椅,教室尽管低了一点,已换成砖瓦房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孩子们整天被这个作业,那个作业;这个辅导,那个辅导;这个培训,那个培训,压得喘不过来气。课间,我们抱着个球,在土场地上撒欢打蓝球。放学回家后,我们一个队的学生集体在一起积肥。晚上,两三个年级相同的学生在一家写作业。</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二年,我上初一了,来到了场部中学读书。那时的茶场中学还和小学在一起。我们离家较远,学校没有学生住宿地方,场部临时把总场仓库的东头一长间房子抽给学校当我们男生宿舍。女生学校挤出两间教室来做宿舍。学生在总场机关食堂买饭票菜票就餐。只要场部开会(当时是团部),团部和各营的头头们(军人干部多数)就会在餐厅里的个方桌上围着就餐。而我们也就围在临近的方桌上吃饭。想当年,我们这些嘴上还没长毛毛的楞头青们以及黄毛丫头们,还常和场里的领导们“同甘共苦”呢!</p><p class="ql-block">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p><p class="ql-block">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后,十字铺茶场对本场的教育事业也没有减少一点重视。场部中学建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还分别盖了男女生宿舍楼,科技楼等,场部小学(中心小学)也另行选址,开建了两排两层楼的教学楼。分场在“不盖办公楼,先建教学楼”的倡导下,三分场、四分场先后各为自己分场小学盖了一幢两层的教学楼。教学设施也逐步跟上当时的步伐,这在当时都算是顶呱呱的,令地方学校羡慕。</p><p class="ql-block"> 十字铺茶场中小学,在第一代农垦人和几届场领导的努力下,在学校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办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也为茶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祖国的大专院校输送了不少精英人才。直到2007年,企业与事业脱钩,学校划归地方,十字铺茶场学校才退出历史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十字铺茶场中学已经没有了高中部,并更名为:“十字镇初级中学”;现在的茶场中心小学,已更名“十字镇第二小学”。各分场的学校在零七年,就拆销了。</p><p class="ql-block">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p><p class="ql-block"> 十字铺茶场中小学虽然名义上已经不在了,但是,人们对他们的感情仍然厚重如初。现在,除了原茶场职工子弟继续在十字铺茶场中小学就读,许多其他户籍的子弟也纷纷入读十字铺茶场学校。现在的“十字镇初级中学”硬件和软件设施是郎溪县镇级初中顶级的。现在的“十字镇第二小学”也焕然一新:四幢四层教学楼拥有五千多平米的教室,两万多平米的运动场,数字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今年又新进十个优秀的年轻骨干教师。他(她)们的第一学历都是本科。继承十字铺茶场学校的精神,在任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近年取得了骄人的成效。学生参加县局举办的各种活动,均获得了优异成绩。荣获全省一等奖,考取清华北大,都成为现实。学校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p><p class="ql-block">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p><p class="ql-block"> 经十字铺茶场学校培养教育出来的茶场第二代,第三代的人们,现在已经步入中年向老年迈进。我想他们跟我一样,在大家的记忆里,永远忘却不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那段青春年少时思情懵懂的求知时光,还有十字铺茶场学校里的那一张张课桌,一条条板凳,一期期墙报,一个个老师,一棵棵小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落叶飘进小溪里,</p><p class="ql-block"> 让蝴蝶飞进云朵里,</p><p class="ql-block"> 让花香流进清风里,</p><p class="ql-block"> 让真诚住进眼睛里,</p><p class="ql-block"> 让祝福填进空气里,</p><p class="ql-block"> 让记忆刻进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让友情烙进骨头里。</p><p class="ql-block"> 我衷心祝愿曾在十字铺茶场学校读过书的校哥校妹们安康幸福!快乐每刻!祝十字铺茶场学校的后来者辉煌不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喜迎日月葳蕤生,</p><p class="ql-block"> 伴随风雨万里程。</p><p class="ql-block"> 脚下坎坷踏实过,</p><p class="ql-block"> 手上难题善解绳。</p><p class="ql-block"> 双双稚眼清疑惑,</p><p class="ql-block"> 簇簇蒿苗矫正成。</p><p class="ql-block"> 桃李汤汤皆硕果,</p><p class="ql-block"> 雅名远远江山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现在的“十字镇第二小学”</h3> <p class="ql-block">小补充:</p><p class="ql-block">单位名称演革:</p><p class="ql-block">一、建场初名:国营宣郎广机械农场,后改称“国营宣郎广农场”。</p><p class="ql-block">二、69年成立兵团,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六团,简称十六团。</p><p class="ql-block">三、75年撤销兵团,恢复农垦,名称:国营安徽省十字铺农场,79年前后改名国营安徽省十字铺茶场,97年改制成为宣郎广茶业总公司,2011年再度改称十字铺茶场。</p><p class="ql-block">学校情况演革:</p><p class="ql-block">农场时期学校名称:宣郎广农场职工子弟学校,只有小学初中。</p><p class="ql-block">兵团时期改名十六团第一中学,73年增设高中,四个营小学72年增设初中。</p><p class="ql-block">75年后,随单位改名而改名。</p><p class="ql-block"> ——午后龙井(程龙翼)提供</p> <p class="ql-block">没有划归地方前的“十字铺茶场中心小学”。</p> <h3>原十字铺茶场中学(现十字镇初级中学)</h3>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1977年)的十字铺茶场中学。这些老照片有多厚的历史感啊!</p> <p class="ql-block">找一找,这些老照片中的哪一个是自己?看到那时幼稚的你,一定会勾起当年许多的质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当中哪一个是自己?还记得自己的同桌吗?</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恩师你还记得吗?</p> <p class="ql-block">想到自己的教室那时是多么的简朴!</p> <p class="ql-block">找见自己和那时最要好的同窗吗?</p> <p class="ql-block">你看见自己最想看见的人吗?</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那时最搞笑的同学是谁?</p> <p class="ql-block">看见照片后当时的教室好简陋啊!那里可承载着当年好多开心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只找到了人,没有看见当年的水泥乒乓球桌。那可是自己下课后最开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照片里,你回想起当年和同学到食堂吃饭的情景吗?</p> <p class="ql-block">看见照片中的自己,是否会想到那时住寝室的一些搞笑事情?</p> <p class="ql-block">你找到那时候和自己最好的同学了吗?</p> <p class="ql-block">除你自己外,还有哪个人是你最想找到的人?</p> <p class="ql-block">看见你了吧,当年的脸蛋好幼稚!</p> <p class="ql-block">看见那时自己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了吗?当年有些事是永远忘不掉的!</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当年“开门办学”到姚村天字子门水库的事情吗?</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当年打篮球的情形还记得不?那时候,哪两个同学最相好?</p> <p class="ql-block">嗨!当年的几个“小胡子”真好找!</p> <p class="ql-block">小学刚毕业的自己,找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毕业了,照片中的自己,你找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看看当年的自己还有老师,有很多事情都忘不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年终毕业,冬天里,大家都穿着棉袄,看不见一点儿的“薄衣年少青春情”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还是“十六团”时的拍摄的,那上面有你吗?</p> <p class="ql-block">七绝 · 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蹉跎岁月刻眉前,风火愁烦弹指烟。</p><p class="ql-block">只见行云头顶过,维留光影忆当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