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h3><h3> ——苏霍姆林斯基</h3> <h3><font color="#ed2308"> 书买了一堆,孩子却不喜欢?</font></h3><h3>一说起阅读,父母都很重视,书也买了一大堆。</h3><h3>然而,尴尬的是:你买的书孩子不喜欢,被扔在墙角等着落灰;孩子喜欢的书,你又觉得没营养,看漫画,看小说,能学到什么?</h3><h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我家娃除了刷手机、看电视,其他都是一问三不知?</h3><h3>当你这样想时,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有读书习惯。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对阅读是否有兴趣。</h3><h3>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年幼时,如果能够顺利培养起他们对读书的兴趣,正向引导他们自己选书、自己读书,那未来他们必定会成为好读书、读好书的孩子。</h3><h3>我的朋友刘姐,之前就一直为孩子的学习头疼,尤其是语文。她说,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自己还能招架,各科目作业都是她辅导,孩子成绩也还可以,在班上能排前几名。</h3><h3>可是,到了三年级,孩子就出现了一些很明显的问题:阅读理解差,语文作文写不好,数学应用题理解不了,英语阅读题不会做。</h3><h3>尤其是语文,作文写起来干巴巴,考试里的阅读题目每次都丢很多分。问起来,孩子说阅读题他读不懂,写作文为了凑字数,只能胡编乱造。</h3><h3>老师说要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刘姐说自己也给孩子买了不少书,每天也都逼孩子读半个小时课外书,但这成绩咋就上不去呢?</h3><h3>于是,她又给孩子报了数学班、英语班、作文班。可是效果很一般,成绩和原来也差不多,理解不了的还是理解不了,不会表达的依旧不会表达。</h3><h3>后来,我和他说:孩子现在还小,先不要太心急。关键是重新把学习习惯培养好,尤其是培养起阅读兴趣。</h3><h3>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可以先试试给他听书,就像小时候听故事、古时候听评书一样,听着听着,有了兴趣,再去看原书,自然就不会那么难了!</h3><h3>于是,我就把自己之前听的课《精读中小学生必读名著100本》发给了刘姐。</h3><h3>一个多月后,刘姐发微信来,说:真神奇!孩子竟然真的喜欢上了那个听书课,而且还要她把书买回来读!他还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讲给其他孩子听,对书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主动提问,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去研究地图、画导图、找线索……</h3><h3>看来,我的策略有了效果:给孩子听书,不仅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h3> <h3><font color="#ed2308"> 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样?</font></h3><h3>你读过的书里,有你未来的样子和要走的路。</h3><h3>才女董卿,出口成章、妙语连珠,那种优雅和自信,令旁人观之而肃然。而在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后起之秀:</h3><h3><font color="#39b54a">如今已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从容淡定,飞花令的表现更是惊艳, “腹有诗书气自华”,理应如是; </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13岁的邓雅文,连守四期擂主之位,其诗词功底扎实,应变不失机敏,如沐春风的微笑又彰显出一份淡然从容;</font></h3><h3><font color="#39b54a"> 7岁的沈子杨,小小年纪就已经背过500多首诗,现场和百人团的青年们进行诗词接句,也是对答如流,毫不逊色!</font></h3><h3><font color="#39b54a">而小子扬,最开始就是听妈妈给他读诗,读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也就内化于心。</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经做过一次演讲: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他的回答是靠耳朵。</font></h3><h3>松居直先生认为,在儿童读书方面,用耳朵听语言的体验是最重要的。</h3><h3>如果这方面的体验贫乏,将对孩子日后的学习能力、读书能力、思考力和集中力有很大的影响。</h3><h3><font color="#ed2308">4-12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重对孩子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font></h3><h3><font color="#39b54a">用耳朵听书,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这样读书?</font></h3><h3>我国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6.0%,均较2017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3.2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达到了26.2%。</h3><h3> </h3><h3>由此可见,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对有声阅读的接受力较强,有声阅读开始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h3><h3><font color="#ed2308">与此同时,国内不断涌现的各类移动有声App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听书等)也为听书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助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