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前段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书中对语文教学的“语感论”试图做出批判、反思与超越。理论勇气可嘉!唯有如此,学术方能不断发展。潘教授主要把“语感”作为一种能力进行了反思超越,认为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新“能力中心”。当时,颇以为正确。在仔细读完王老先生的《语感论》后,真不敢苟同,反而深觉王老先生为学的扎实、科学、严谨。</h1><h3></h3> <h1> “感”,可以说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特质之一,也是人的能力、智慧特质之一,唯有“人”能感,是人创造性的表现。比如在“技术”方面的“感”,中国古代某些方面就非常厉害。虽然不见系统、逻辑、清晰的科学,但古代工匠就能依靠“直感”,创造出许多奇迹。语文教育亦是,唯有培养出对诸多可把握、可控的 “感”,才能形成能力和素养,才能帮助人在言语的世界中产生创造。</h1><h3></h3> <h1> 语感,是个比较难的定义。我们明明知道它的存在,但要想用科学、逻辑清晰地表述它,则似乎就会离“感”越来越远。王老先生研究表明,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形式,语感不同于内在的语言知识,是半意识的言语能力。语感,它应是一种人的言语智慧的准备状态,直接指向本质、深刻、联系、理解、创造等等。所以,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h1><h3></h3> <h1> 那么,语感有哪些类型和功能呢?<br> 王老研究,类型可以分为输入型语感和输出型语感,口语语感和书面语语感。这个都非常好理解。最奇妙的是,很多人是口语语感好,有的人是书面语语感好。从语文教学看,这二者还真不可偏废,也和人的个体差异性有相当的关系。输入性语感相对而言比较重要,它有哪些功能呢?比如理解功能、表象与想象功能、情感功能。</h1><h3></h3> <h1> 最难解释的,莫过于语感的“心理机制”。当下最为权威和深刻的,大概就是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了。至于这图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如何建构的,依照目前的认知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看,是相当复杂的。人类把相应的心理机制研究透彻,估计,也就是“机器人”的时代了。但这就是人的“理性”命运,总是想把所有都搞成清楚的“科学”,而“科学”真的能解释一切吗?正如语感研究一样,最后成为“定论”的科学,它大概就不是“语感”了。</h1><h3></h3> <h1> 语感的形成和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形式、美感都有直接的关系。从言语主体看,言语主体的身份意识、生活体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等等,都和语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语感的语境感、形式感、美感,都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和教学价值。比如语感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就是语感的客观对应物。交际言语重在指向意图感,事理性言语指向意义感,情感言语指向意味感(韵律和意向)。这些理论都告诉我们言语教学应该抓什么。不同的言语美会形成不同的言语美感。如形象性言语与形象感,哲理性言语与哲理感,幽默性言语与幽默感,不同的言语风格也会形成一定的风格感。</h1><h3></h3> <h1> 从“语感”看语文教学,就是要最终形成人的语感。语感是种必须形成的能力,同时它又是人的内在智慧,人生的言语活动,都是语感在发挥作用。“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必然朝着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灵活性、智慧性的“语感中心”迈进,而人的语感“小宇宙”的建立,也必然和所有之前的语文教 学“次”中心有关。只是,语感中心更接近语文教学的本质、言语的本质、人的本质。<br> 愚以为,感,是中国的特质文化之一。语感,理应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特有理论。</h1><h3></h3> <h1> 王老的书,真诚,清通,简洁,热情,充满学术应有的朝气和生命力,应了一句话:学术生命常青。是我喜欢的一类学术言语风格。相比而言,潘教授的书颇拖沓、繁冗、虚渺。萝卜青菜,各有所好吧。<br> 后记:王老在《自题<语感论>》中写道:<br> 富强自是立人先,<br> 语教徘徊久不前。<br> 愿掬赤心供爝火,<br> 喜鞭驽马追高贤。<br> 书灯一点映明月,<br> 白发千茎出砚田。<br> 十驾敢辞长跋涉,<br> 会看红紫接蓝天。<br> 此,才为“不忘初心”贤哲也!致敬王老——一位令人敬佩的真学者!</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