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庆节的前夕,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利用黄金时间,播放了革命历史电视剧《伟大的转折》。</h3> <h3>该剧侧重讲述了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之后,指挥中央红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东西驰骋、南北纵横,横渡金沙江。最终粉碎数十倍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消灭朱毛红军的罪恶阴谋。</h3> <h3>在彻底甩开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之后,在会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既总结了进入贵州前后的经验教训,又有针对性解决了以林彪为代表的错误认识。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中央红军不断地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该说这次会议,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h3> <h3>会理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由林彪引起的。从遵义会议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林彪一直抱怨主席在军事指挥上,不打仗,竟是跑来跑去,走弯路、走弓背路,进而要把队伍拖垮。并将这种消极思想影响到周边的指战员。此外他还在写给洛浦的信中提议换掉主席的指挥权,由彭德怀来担任。他还将这个不利于大局团结稳定的思想,私下里用电话通报给彭德怀。</h3> <h3>在洛浦主持下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了。面对林彪的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会议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给予当事人充分发言的机会和权利,让林彪说出他产生这种思想的理由。</h3> <h3>在王稼祥、周恩来和朱德等同志的肯定和支持下,主席并没有借势怒发冲冠、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鞭辟入里的分析了中央红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针对严酷的现实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并且针锋相对地指出林彪这种涣散军心的错误性质。</h3> <h3>面对林彪在不了解决策者为什么会作出如此决定的情况下,给予了必要的谅解。做到不发火、不掩饰、不迁就,真正做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h3><h3><br></h3><h3>主席的高风亮节,宽以待人的思想作风和崇高的个人修养,无不赢得了部分与会者改变了以前对主席的错误认识,无不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和认可!</h3><h3><br></h3><h3>会理的政治局扩大会,不仅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也在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在民主生活会议上的优良传统,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开展各项工作的宝贵经验和醍醐的启示。</h3> <h3>启示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是主席在会议上针对林彪提出的跑冤枉路说法的回敬。这里所说的“天”,主席讲,这个”天”是事情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人们指的上天。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哪个历史时代的领导者,你所做出的决断(结论),是否符合事情的发展规律,需要历史的检验。一万年太久,那就看在不太长的历史阶段中,作出合理的判定。这是多么好的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啊!</h3><h3><br></h3><h3>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你在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只要是你充当了决策者,你就可以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检验你的结论(或者是判定)是否是正确的?</h3><h3><br></h3><h3>启示二、专横跋扈,大搞一言堂,绝非是共产党员的领导作风。无论是各级的党组会还是行政会议,都要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原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群众才能够拥护你这位“领导者”,进而成为人心所向带头人。</h3><h3><br></h3><h3>蒋介石在王家烈、薛岳和龙云等人的身上所体现的是反面的典型,那就是“专横跋扈”,动不动就是”中央化”,动不动就是”以权压人”,动不动就是采用取替你“领导地位”的方式,进而采用阴谋手段给予排斥和打压!</h3><h3><br></h3><h3>启示三、领导干部学会“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加强领导干部自我修养的关键所在。打围场时,毛泽东坚持这个”软柿子”捏不得的意见,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是具有丢掉政治局这个位子的危险!那为什么主席还要坚持,因为他听到老乡说,围场的驻军发生了变化,还有就是他派出去的“探子”还没回来,只凭借自己的推想是不能下结论的!</h3><h3><br></h3><h3>启示四、联系现实社会和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不忘初心”,会更进一步加深对当年在会理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反复强调了我们党的宗旨:为天下的劳苦大众求解放而努力奋斗的历史和现实的伟大意义!</h3><h3><br></h3><h3>联系我们当今的各项工作,作为领导者、一个单位的决策者、领航员能够在不全面了解情况之下,盲目下的结论吗?主席在通过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给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h3><h3><br></h3> <h3><h3>历史的经验教训,是非常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当年的司马光为何写下《资治通鉴》这本史书,孰不知是何用意?</h3><h3><br></h3></h3><h3>今天,写下《会理会议上的会理》文章,临表感想颇多,俨然意犹未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