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b>值此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成立</b></fon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70周年之际,谨以此篇向国庆献礼!</b></h3> <h3>光阴似箭,往事如烟。在我四十余年的海洋工作生涯中,在船上和机关工作时间基本各占一半。特别难忘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海上工作的经历。有我当兵初期在小船出海工作和晕船往事,亦有后期随大船和编队远洋的历程。我曾经为此写过“海调情”、“718工程”、“首次南极考察”的文章和美篇。<br></h3><h3> 而占我工作人生四分之一的十年海上重要经历还未写成回顾,这次算是补课。即在1980年至1990年期间,我从南海分局机关调到“向阳红14”船任职,先后任副船长、大副、政委。</h3><h3> 这十年,也是我人生中转折的十年。经历了身份职责“三个转变”。一是军民转变,1983年军人集体就地转业;二是职务转变,从小船部门干部转为大船领导;三是身份转变,从远洋任务参与者变为组织者,而这些经历使我得到了考验和锻炼。</h3> <h3> 1980年初夏,当我们刚参加向阳红五号船执行“580”任务回来,就听说国家海洋局交国家科委代管的消息。这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机关进行机构改革,同时机关在当年搬迁到广州新港中路353号新的办公楼办公。</h3><h3> 记得1980年8月某一天,南海分局张瑞禧局长找我谈话,意思是领导决定我由机关参谋调到“向阳红14”船任副船长(副营)。我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并于当年10月赴上海接船。</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向阳红14”船荣耀四十载,蜚声中外</b></p><p class="ql-block"> 向阳红14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科学考察船。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沪东船厂位于上海市市郊的浦东,当年只有高桥、陆家嘴等几个小镇,交通只有一两条公共汽车线路和陆家嘴轮渡。先期到达船厂接船有船长祁银凯、政委汤锦欢和40来个船员,住在船厂招待所。当时我们都是现役海军军人。</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我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向阳红14号船诞生于1979年,1980年7月顺利下水,1981年8月出厂交付南海分局。我船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上海启航,夜间以无线电静默方式通过台湾海峡,21日扺达广州黄埔海洋局长洲码头,正式归国家海洋局第七海洋调查大队建制。1986年5月调归南海分局长洲管理处建制。</p><p class="ql-block"> 向阳红14船是一艘4500吨的远洋综合考察船。该船为钢质、双层连续甲板、双螺旋浆、双舵、双主柴油机推进,巡洋舰式船尾。装有CTD等调查设备。有卫星导航系统。适无限航区,主要是中远海及大洋多学科的考察,设B级冰区加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向阳红14船投入使用四十年来,航迹遍布中国海和太平洋,执行海上任务近200项。主要有7次中美海气合作考察、4次中日环流调查、4次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与研究、香港排污工程、南海断面调查、浮标投放管理和海洋维权执法监察。接送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考察南海。十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双文明单位。曾被共青团中央授于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p><p class="ql-block"> 向阳红14船船员编制45人,执行出海任务可搭载科技人员50余人。该船下属甲板、轮机、调查三个部门。</p><p class="ql-block"> 我从1980年冬至1990年夏在向阳红工作十年。先后经历三届船领导班子。与祁银凯、郭关锦、徐勤忠船长、汤锦欢政委、颜番南第二船长、苏立通大副(后任船长)等领导配合工作过。在这十年期间,向阳红14船先后执行出海任务45航次,海上工作745天,航行近15万海里。</p> <h3>1997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率全国政协海洋专题考察团乘坐“向阳红14”船在南海考察。图为钱伟长给“向阳红14”船苏立通船长授“忠于职守,乘风破浪”的锦旗。</h3><h3>本人当年任南海分局宣传处处长,参加了此项考察活动。</h3> <h3>共青团中央授于“向阳红14”船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h3> <h3>“向阳红14”船执行中日环流合作调查时停靠日本长崎港。</h3> <h3>科技人员在“向阳红14”船釆集多波束勘测海底现场数据。上图为多波束勘测海底模型。</h3> <h3>参加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的中方科技人员在航渡中合影。</h3> <p class="ql-block">为响应国家裁军百万号召,国家海洋局军队干部于1983年5月脱下军装,集体转为地方干部,部分战士改为工人。超过一半以上人员仍留在海洋局继续工作。海洋局船队也要按地方船队管理体制来改革。海军的副船长称为大副。我们船上干部全部要考取远洋船八大员证书。出海也着远洋公司高级船员服装。本人是分局第一批就考上远洋大副证书人员之一,技术职称为船舶技术工程师。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我就是以“远洋大副”身份被上级抽调到“向阳红10”号船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任务。南极考察结束仍回到向阳红14船工作。</p><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分局党委任命我为向阳红14船政委兼党支部书记。并与徐勤忠船长配合组成新班子。接着该船进广州文冲船厂修船,为远洋作准备。</p><p class="ql-block"> 从1985年12月至1990年7月,我船主要执行了中美海气联合考察七个航次任务。其中第四航次因我要参加广东省中文自学考试,请假未参加远洋。</p> <h3> 为服从国家机构改革需要,随着海洋局职能转变,向阳红14船曾改名为“中国海监81”船,多年来参加维权执法任务,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出贡献。现在又改回“向阳红14”船,仍留在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在航服役。</h3> <h3><font color="#ff8a00"><b>二, 中美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回顾 </b></font></h3><h3>向阳红14船入列四十年来,出海近200个航次,其中较为突出是,向阳红14船作为主力船,执行了为期五年的“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研究任务,与中美海洋大气科学家一起,在西太平洋获得了大量多学科海洋与大气资料,为揭示影响环太平洋地区气侯的“厄尔尼诺”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h3><h3> 本篇回顾了我所了解的向阳红14船,执行中美海气合作考察任务中印象较深的往事。</h3><h3> 首先让我们简要了解该项任务的背景和意义。</h3><h3> 近些年大家都可能听说了“厄尔尼诺” 这个名词。“厄尔尼诺”原是西班牙语“圣婴”的意思。上世纪八十年以来,人们逐步了解熟识“厄尔尼诺”是气候异常的现象。科学家发现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是影响世界气候异常的最敏感地区,既是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温床”,又是热带风暴的多发区和黑潮发源地。“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洋面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现象。如1982年/1983年与1986年/1987年是上世纪发生的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现象。</h3><h3> 为了探索大洋的奥秘,1984年7月19日,中国国家海洋局与美国国家大气局在北京签定了“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合作方案”,为此中美科学家合作制订了“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简称TOGA),它是全球气侯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3><h3><br></h3> <h3> 1979年5月8日,中美签署了海洋和渔业科技合作议定书。其中包括双方开展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的计划。</h3><h3> 1985年3月12日,中国与美国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联合计划协调组和科学小组会议在广州召开。由美方计划协调组组长,迈克.霍尔博士率领的美国8名海洋专家和由中方计好协调组组长巢纪平教授率领的17名中国海洋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从1985年起,中美将联合对西太平洋热带洋区进行科学考察。</h3><h3> 这是1988年2月梁松局长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美海气研究科学计划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合影。</h3> <h3>南海分局主要领导、国家海洋局机关领导、中方首席海洋科学家和船领导几次参加有关中美海气合作考察会议时合影。</h3> <h3>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作业站位示意图。</h3> <h3>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简称中美海气合作考察,从1985年12月至1990年7月,由我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联合组织,使用我国“向阳红14”和“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在北纬20度至南纬10度,东经116度至西经170度广阔的热带中西太平洋海域,对7条断面上的110多个CTD站位,300多个XBT站进行了近三十个项目,8个航次的海上科学考察,并在赤道东经165度位置投放了大平洋锚碇浮标。航程近10万海里,等于绕赤道航行四圈半之多。海上考察前后共497天。其中向阳红14船完成了七个航次任务,向阳红五号船完成了中美海气合作考察第二航次和澳大利亚季风试验。这八个航次任务,中美两国共有1098人(中方1001人次,美方97人次)的海洋、气象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这项工作。通过考察,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多学科海洋和大气资料,为研究和预报“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等全球海洋和气象现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成功预测1986“厄尔尼诺”年作出了贡献。</h3> <h3><font color="#ff8a00"><b> 上级的重视关怀是完成任务的动力 </b></font></h3><h3>一艘科学考察船执行远洋考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组织计划、人员配备、思想动员、工作协调、装备技术和处置预案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才能出航。在上级的领导关怀和组织指挥下,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备航,执行中美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考察第一航次任务的“向阳红14”船,于1985年12月12日在广州黄埔海洋局长洲码头顺利启航。</h3> <h3>在上级重视关怀下,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长洲码头举行了高规格的首航欢送仪式。</h3><h3> 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广东省副省长黄清渠、广州市副市长杨资元和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助理局长弗莱切为首的美国政府代表团、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洛德先生、美国驻广州总领事余永润先生前往码头送行。南海分局干部职工500多人参加了欢送仪式。随向阳红14船出海的主要领导干部和科学家10人代表接受少先队的献花。南海分局倪树森副局长担任首航总指挥。</h3> <h3>图为欢送场面和接受献花的出海人员部分代表。</h3> <h3>图为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第一航次胜利返航时,少先队员向中美考察人员代表献花。有关领导与代表合影。</h3> <h3>受国家海洋局委托,南海分局在长洲海洋局码头举行大型欢送仪式,欢送向阳红14船执行第八航次任务。中美双方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欢送仪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记者到现场采访报道。第八航次总指挥为叶文韬副局长。</h3> <h3>国家海洋局杨文鹤副局长在欢送仪式上讲话</h3> <h3><font color="#ff8a00"><b>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为远洋保驾护航 </b></font></h3><h3>远洋考察船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工作场所,它的特殊性充分地体现在船舶航行的流动性和涉外性之中。它的特点是远离祖国、任务重、航程远、时间长、人员多、海况复杂、工作紧张、生活单调等。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愈是特殊,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船队的各级主管部门和船领导应齐抓共管,船上的各部门领导积极配合,广大船员积极参与,让思想政治工作为船舶远洋的安全保驾护航。作为船政委,掌握好上百号人的思想动态,做好安全保卫和后勤生活保障,保证停靠外港人员安全责任重大。</h3> <h3>南海分局党委十分重视和关心向阳红14船,每次远洋分局领导都多次到船指导检查工作。1985年12月,党委书记陆夫才亲自到向阳红14船进行第一航次任务作动员报告。陆夫才书记还率向阳红五号船执行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第二航次任务,担任总指挥。</h3> <h3>南海分局梁松局长亲自主抓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系列工作,并担任第四航次任务总指挥,图为梁松局长在船作动员报告。</h3> <h3>我在向阳红14船担任政委有五年时间,尽管面临任务重,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多变的局面,但我始终以大局为重,尽职尽责,团结带领船党支部一班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团结协作,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保证船只和人员安全出去,平安归来。</h3><h3>为加强党的领导,每个航次远洋都成立临时党委。由总指挥兼党委书记,政委兼任副书记。下辖船党支部和调查队党支部。同时设立政工组、安全组、保卫组和生活保障组。因船上业务干部需航行昼夜值班,因此船上许多工作都要政委兼管起来。我的工作显得比平时在港时还要忙。除了要主持召开党委、支委会和一些领导专题会议研究问题外,船上例牌要召开启航前全体人员动员大会,任务阶段性总结会,进外港前外事教育会,任务完成后总结大会。而平时要深入各个岗位了解船员思想动态。特别是船舶遇到大风浪或机械故障时都要在一线了解情况,关心船员思想情绪和身体状况。</h3><h3> 如第一航次航渡中,我船遇到十一级风浪,船只前后左右摇晃都很厉害,因个别地方水密门未完全关好,造成上甲板的内走廊渗入不少海水。我查巡发现后立即广播,通知船员检查水密门,同时发动大家起来打干净积水。</h3> <h3>为丰富海上文化生活,使宣传工作有多样性趣味性,我们每隔三、五天出一期《海气小报》(共出了36期),每晚播放一两场录相或电影,周末办舞会。逢元旦、春节和五一、国庆节日举办文艺晚会。举办乒乓球、扑克、象棋比赛,开放图书室借阅图书杂志,通过系列活动克服了海上枯燥单调的生活,鼓舞了士气,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h3> <h3>我船执行远洋任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所靠外港贫富差距大,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出国。因此我们在远洋中特别注重加强外事教育。每次进外港前,我们都要召开全员大会,进行外事和安全纪律教育,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组织好在外港参观访问活动,注重安全保卫工作,由于大家能遵守外事纪律,以而保证船舶安全出去,安全归来。没有出现过一次外事事故。同时做好接待外宾工作,七个航次共接待来访外宾三千余人。</h3> <h3>在远洋中抓好海上生活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生活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环节。为做好生活保障,我们成了经委会,政委兼主任,发扬经济民主,帐目公开,处事公平。将出海人员编生活小组,方便管理。为搞好伙食,调动炊事员积极性。建立必要的卫生制度,落实服务员责任制,重点抓好在外港的船容卫生。</h3> <h3>为加强政工力量,分局派七大队政治处主任湯锦欢随船出海。这是我们在参观珍珠港纪念馆合影。</h3> <h3>上图为轮机人员在操纵室认真值班。</h3><h3>下图为轮机人员在排除机械故障。</h3> <h3>“向阳红14”船每次远洋都要聘请广州酒家名厨师随船出海,以便做西攴和招待嘉宾。图为本人与广州酒家厨师合影。</h3> <h3>作为远洋船穿越赤道,国际上海员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纪,都要举行一个纪念仪式,发放过赤道纪念卡 ,船员和科技人员走到飞行甲板,敲锣打鼓,放鞭炮,呜信号弹,扮演妖魔鬼怪,载歌载舞的庆祝活动。这是“向阳红14”船举行首次穿越赤道纪念活动场景。</h3> <h3>这是马应良副局长担任总指挥,参加“向阳红14”船第七航次举行穿越赤道活动。</h3> <h3>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第三航次全体出海人员相聚在船头庆祝穿越赤道纪念活动。第三航次总指挥为南海分局曾云凤副局长。</h3> <h3>1986年在海上举行欢渡第一个春节晚会。</h3> <h3>我与中方调查队队长钱宏林(后任南海分局局长)合影。</h3> <h3>本人与第二船长颜番南在驾驶台合影。</h3> <h3><font color="#ff8a00"><b> 探索大洋奥秘,中美科学家联手考察</b></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b> </b></font>中美科技人员共同协作在太平洋投放浮标。浮标上标记“CU1”表示中美合作的浮标,这两个英文字还是本人用油漆画写的呢。</h3> <h3>在太平洋投放浮标。</h3> <h3>中美科技人员进行CTD水文作业。</h3> <h3>夜间海上作业。</h3> <h3>科技人员在太平洋进行地质取样作业。</h3> <h3>中美科技人员吊放橡皮快艇,协助海上浮标作业。</h3> <h3>使用颠倒水文采水器进行水文数据采样。</h3> <h3>科技人员进行海流计作业。</h3> <h3>中美科技人员施放温盐深取样器作业。</h3> <h3>科技人员在甲板施放探空气球。</h3> <h3>科技人员在进行该船6000米水文绞车作业。</h3> <h3>夜以继日海上作业。</h3> <h3>在水文实验进行海水化验。</h3> <h3>科技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资料整理。</h3> <h3><b><font color="#ff8a00">加强国际合作,广交外国朋友</font></b></h3><h5><b><font color="#010101">向阳红14船七次远洋先后停靠外国港口14次,扺达外港3次。其中停靠夏威夷一次,波纳佩六次,关岛六次,所罗门一次。抵达脑魯港二次,卡平加马兰群岛一次。这些港口几乎都是我国考察船首次停靠。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次走出国门的中国海洋科技人员和考察船员,一切都感到新鲜。这对于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促进中外友谊都很有意义。</font></b></h5> <h3>1985年12月28日上午,“向阳红14”首次抵达美国夏威夷,受到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当地政府官员、公民、华侨及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欢迎。<br></h3> <h3>美方举行隆重欢迎仪式,欢迎国家海洋局严宏漠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和“向阳红14船”。夏威夷水仙花皇后向贵宾和嘉宾代表献花圈。</h3> <h3>上图,国家海洋局严宏漠局长(右三)率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席美方举行的欢迎向阳红14船仪式。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欢迎仪式上讲话。</h3> <h3>本人在夏威夷的欢迎仪式现场留影。</h3> <h3>1985年12月29日,“向阳红14”船举行开放接待日,当地政府官员、公民、华侨和中国留学生几千人登上科学考察船参观访问。夏威夷居民风俗喜欢送给客人花环,我们的船员都普通戴上了当地人赠送的花环。</h3> <h3>火奴普鲁是美国夏威夷州的首府,位于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瓦胡岛的东南角,延伸于滨河平原上。在夏威夷语当中,火奴鲁鲁意为“屏蔽之湾”。由于早期盛产檀香木,并且大量运到中国,而被华人称为檀香山。</h3><h3>火奴鲁鲁市区面积217㎞2,人口41万(2013年) 。都市区包括瓦胡岛各县 ,面积1544㎞2,人口约85万 ,约占全州人口的80% 。气候温和,年均温24℃。早期为波利尼西亚人小村,19世纪初因檀香木贸易和作为捕鲸基地而兴起。1850年为夏威夷王国首府。1898年夏威夷归属美国。1909年设市。1959年成为夏威夷州首府。</h3> <h3>组织船员和科技人员在夏威夷参观游览。</h3> <h3>本人与本船驾驶干部在夏威夷火鲁奴奴山上游览。</h3> <h3>夏威夷著名威基基海滩。</h3> <h3>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中部太平洋地区,属加罗林群岛,陆地面积702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东西延伸2500公里。海岸线长6112公里。岛屿为火山型和珊瑚礁型,多山地。由60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4个主要大岛为:波纳佩、丘克、雅浦和科斯雷。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其中波纳佩年降水量超过7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人口10.55万(2017年)。<br></h3><h3><br></h3> <h3>上图:随船出海记者正在采访南海分局局长、中美海气考察第四航次总指挥梁松。</h3><h3>下图:记者采访美方首席科学家米拉德和中方首席科学家王宗山(左一)。</h3> <h3>1988年南海分局局长在波纳佩拜会了密克罗尼西亚总统。</h3> <h3>向阳红14船曾六次停靠波纳佩港。南海分局马应良副局长担任了第七航次总指挥。</h3> <h3>第六航次总指挥侯华清在关岛宴请来访中资公司人员。</h3> <h3>在波纳佩港具有标志性的山岭前留影。</h3> <h3>与长洲管理处张凌霖副政委等在波纳佩合影。</h3> <h3>关岛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总面积549平方公里,略大于中国第四大岛舟山岛。人口17.8万,原住民是查莫罗人,首府阿加尼亚。东距美国洛杉矶9800公里,西距中国上海3010公里。关岛先后被西班牙、日本和美国占领,现为美国海外属地,是美国的非宪辖管制领土,美军基地占地约占该岛面积三分之一。</h3> <h3>向阳红14船执行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第七航次任务曾停靠关岛补给。</h3> <h3>南海分局王志斌顾问和我与外宾在关岛合照。</h3> <h3>本人与有关干部及翻译在关岛合影。</h3> <h3>在关岛大型商场前留影。</h3> <h3>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是英联邦成员之一。共有超过990个岛,陆地总面积共有28450平方公里。所罗门群岛的首都霍尼亚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所罗门群岛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大多数人口依靠务农、捕鱼和种植为生,国民经济以种植业、渔业和黄金开采为主。大部分制造与石油产品依赖进口。该群岛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丰富,如铅、锌、镍以及金。</h3> <h3>这是本人与后勤人员到所罗门霍尔亚拉市场采购蔬果时拍照。这里居民朴实、文化水平较低。卖蔬菜水果论堆来结算。</h3> <h3> 参加中美海气合作考察的八名美方科学家,在参加第三航次任务我船穿越赤道纪念活动时,他们在赤道纪念卡上亲笔签字留言:</h3><h3>1、感谢你们,这个航次很精彩。</h3><h3>2、和你(你们)一直工作真是太好了,希望我们能很快再见!致以最好的祝愿!</h3><h3>3、遇到你们并和你们一起工作很愉快,希望能再次合作!</h3><h3>4、感谢你们,这个航次真是太棒了!</h3><h3>5、不论是现在,还是永远,和你们一起工作都很愉快!</h3><h3>6、非常感谢,我的第一个中国航次是一次愉快且有教育意义的经历。</h3><h3>7、期待太平洋上的下一次赤道穿越。</h3><h3>8、向我们所有人说一声谢谢!</h3> <h3><font color="#ff8a00"><b>六年合作 八渡重洋 探秘硕果累累</b></font></h3><h3>图为向阳红14船执行中美海气联合考察第八航次胜利返航时少先队员给中方十名代表献花。</h3><h3><font color="#ff8a00"><b>1990年9月27日,国家海洋局发出通报表扬向阳红14船,通报指出:“向阳红14船从1985年至1990年7月执行了七个航次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研究的调查作业,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奋斗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中美双方考察人员的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考察成果推进了我国乃至世界海洋学和气象学的发展。”</b></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多谢阅读和分享!</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