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活动时间:2019年9月21—22日</h3><h3>活动地点:仰天湖桂花坪小学</h3><h3>参与人员:杜亚兰 王 彬</h3><h3> 沈文娟 王 霞</h3><h3><br></h3> <h3> <b>讲 座 篇</b></h3><h3><b></b>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崔峦老师给我们解读了统编教材的基本理念:</h3><h3> 1、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解决信仰的问题。</h3><h3> 2、加强教材的科学性、实践性。</h3><h3> 3、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h3><h3>教材编写的特色:</h3><h3> 1、选文坚持四个标准,弘扬一个文化。</h3><h3> 2、教材的编排以语文要素为抓手的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体系。</h3><h3> 3、单元由双线组元即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h3><h3> 4、阅读打组合拳的办法。</h3><h3> 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对统编教材的认识更深刻,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寻找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h3> <h3> <b>古诗文教学观摩篇</b></h3><h3> 语文教学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飞进一群鸟。孙双金老师的两节古诗观摩课都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打开学生的视野,遨游在古诗词中。多朗读、多想象、多思考,便会有更多的感悟。莫莉老师执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便用一个“忽”让我们感受苏轼诗词的变幻之美,而且还带领学生感受“忽”字在其他古诗词里面的作用,通过对比教学,既能让学生领悟“忽”字在本课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体悟到“忽”字在其他古诗文的妙处。语文课堂,这样深入浅出,收获之多,感受之深。</h3> <h3>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金老师的古诗唱得可好了!</h3> <h3></h3><h3> <b>识字写字教学篇</b></h3><h3> 古人曾有“越山常青水常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之诗句,赞美绍兴“山常青”“水常白”,也只有如此钟灵毓秀之山水才能孕育出有着书香气质的张幼琴老师。张幼琴老师的这堂识字课《画》,在反复诵读纠正的过程中,让学生能读、会读这首小诗,并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这首诗。熟悉的对对子的方式,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一对对对子让孩子记住了《画》。既然是识字课,那么写字也是必不可少的,张老师运用展示台边示范边讲解“一寸距、二指圆、三指齐”的写字操,给小朋友们示范正确的写字姿势。一笔一划的带领、小朋友作品的展示以及及时的纠正都牢牢的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力,扎实的完成了《画》这一课生字的认读以及书写。</h3> <h3></h3><h3> <b>习作教学篇</b></h3><h3> 幽默诙谐的高子阳老师通过解读“信”字的演变来理解信的含义,运用长城上烽火台放烟报信的图片,巧妙理解信是谁写给谁的,教会书信的格式。而后创设情境,设定场景,练习表达,最后动笔写信,这样层层搭梯,达成目标。最后拓展写信还可以是给名人写信、给文中的人物写信、给同桌写信等,拓宽思路。结课时通过名家的作品《从文家书》、《胡适家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告诉孩子们我们还可以把写信变成名著,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h3> <h3> <b> 语文园地篇</b></h3><h3> 语文园地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环,对该单元的语用训练点起着复习和延展的作用。于是,李竹平老师紧紧抓住“想象画面”展开四上语文园地一的教学,从复习课文里的经典语段着手,再现那些动人心弦的画面;紧接着将成语解释的教学也融入了想象画面,甚是高效;最后在用加点词写句段时,也充分激发孩子的灵感,力争写出画面感。总之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既摆脱了园地复习课的枯燥乏味,又对该语用训练点进行了拓展延伸,孩子们在乐中收获了知识!</h3><h3> </h3><h3></h3> <h3> <b>综合性阅读篇</b></h3><h3> 本次阅读教学初步体现了大语文的意识,不再拘泥于书中的课文,将课内与课外进行了整合。</h3><h3> 如:张幼琴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在深度解读了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之后,出示了西方的上帝六日创造世界的神话,对中外神话故事进行了比较,从而体会盘古的坚毅、舍己付出!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课文中人物的理解。</h3><h3> 如:曹海永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也是从神话的神奇想象着手,教给孩子们四种讲故事的策略。但曹老师并不止步于此,他利用课外的《白蛇传》,对如何进行情节的丰富搭了极好的支架。</h3> <h3> 统编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已行走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