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br> 为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数学?<br> 怎样让孩子相信我们所说的?<br> 为什么孩子上课会走神?<br> 45个孩子放到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教对。带好学生,我们就会心安理得,教得比较开心。我们要多替孩子着想,体会孩子学习的困难点在哪里。<br> <p> 怀揣着对小学数学的热爱,本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灵性、活泼、育德的追求,2019年9月21日星期六早上8:00,婺城区小学数学俞正强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聚集金师附小录播教室,与导师俞特一起,开启了2019年第一学期首次研学活动。<br> 张媛婷老师、伊思洁老师和陈善老师分别作了《路程、时间与速度》、《线的认识》和《小树有多少棵》讲课。 </p> 一、 张媛婷《路程、时间与速度》<br> 张老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三方面阐述。<br> 这一课在不同教材中的对比:<br> <p> 张老师通过不同教材的分析对比,有了自己的思考: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关系,学生在已有经验中已经有所明白(每份数×份数=总数),只不过没有把“路程”“时间“速度这些概念点出来。那么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速度”的理解,这一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速度”的理解从模糊到清晰。<br>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张老师提出了教学目标。<br></p><p> 在教学时,张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出示“速度”这个词,开启学生对“速度”的理解之路。</p>环节一:比快慢:谁走得快?<br>1、 比一比: <br>(1)只给出时间,不能比较<br>(2)给出时间,给出路程。现在你能比出快慢了吗?<br>(3)请你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br>(4)在线段图中表示出60米、70米。<br>(5)回顾:我们是怎么比出快慢的。<br>从而引出“速度”这一概念,推导出:速度=路程÷时间<br> <h3><font color="#010101"><p> 这一环节通过探究“路程、时间都不相同比什么?”的活动,体会速度产生的必要性,理解“速度”的含义,感知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p></font></h3> <p>环节二:苏炳添和蜗牛的速度各是多少?<br> (1) 比较苏炳添和蜗牛的速度,感知时间单位的必要性。<br> (2)这节课研究过的几个速度放在一起,用自己话说说什么是速度。<br> 这一环节通过求“中国飞人”苏炳添速度(每秒行的路程),蜗牛的速度(每小时行的路程)的教学活动,感受速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学会应用“路程÷时间=速度”的教学模型解决问题,拓展“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的概念” <br></p><p>环节三:层次练习</p> 1、 连一连,找出相应的速度。<br> 2、 解决问题,推导出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br> 3、 综合练习:11:00能到达上海吗?<br> 这一环节通过“连一连”感受生活与“速度”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分析解答问题的素养。通过解决问题,提炼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速度的模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br>环节四:全课小结。<br> 张老师的讲课循循善诱、层层深入。细节处理特别好,在细节处打通学生的理解结点。<br> <p>组员评课:<br>1、 速度与生活中的速度有区别吗?速度是都在变化的?如何与学生沟通这一区别呢?<br>2、 速度的理解可以放慢一些。举一举生活中的速度的例子,让材料更丰厚些。<br>3、 小结处是否可将路程=时间×速度与份数×每份数=总数求联?</p><p><br></p><p>导师说:解析与重构<br> 这一节课学生的问题在哪里?是对速度的理解<br>环节一:速度的理解<br>比快慢分为三个层次:<br>①时间一样 比距离<br>②距离一样 比时间<br>③距离不一样 时间不一样<br> 前两个是层次是基于经验,第三层次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要把距离变一样或是时间变一样,速度就是把时间变成一样,变成一个单位时间内。转化为等时和等距,哪个更好呢?从计算简洁角度看,等时更好。小朋友是怎么理解速度的?就是把它化成相同时间的距离。相同时间,我们一般化成一个单位时间:1秒、1分、1时、1天……这个就是理解速度的过程。<br>环节二:速度单位的理解<br> 一个单位时间跑的距离是教师需要教的。我们的策略就是把他变成了相同时间的距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速度。速度就是单位时间所跑的路程。这句话从而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写法比较麻烦,告诉他简要的写法:米/分、千米/时……<br> 把速度的定义表示成这样的简便写法。<br> 一节课这样下来就快不起来,但小朋友会很有思考的内容,这个环节是一个重头戏,细节的处理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这节课里数学的解决问题有两条线:一条是等分过来的,是数学知识的路叫除法,同时还有一条路是小朋友对快慢感知的能力。这两条路会有一次知识的碰撞:速度=路程÷时间。<br></p> <p><br> 伊老师的课由点动成线切入课题。<br> 环节一:点动成线,画出这条线——认识线段。<br> 环节二:一个点不动,另一个点不停运动,画出这条线——认 识射线<br> 环节三:除了射线和线段,还有一种线——直线<br> 环节四:辨析三种线的关系和区别。<br> 环节五:生活中的线与数学中的线辨析。<br><br></p><p>组员评课:</p><p> 1、从点入手会不会给孩子们认识线造成困扰?<br> 2、在直线中有两个点,孩子们会产生疑问:这是直线吗?<br> 3、辨析三者关系时,射线从直线上截取,是否给学生判断:直线比射线上造成干扰呢?</p> 导师说:解析与重构<br> 多替孩子着想,体会孩子学习的困难在哪里。<br> 环节一:你会用哪些词形容“线”。<br> 真理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如何理解生活中的线无粗细、线无弯直?(详见《如何让学生认识“线无粗细”》《我曾把“线对的认识”列入公开课黑名单,但现在它成了种子课》)在“线的认识”中埋下线无曲直、线无粗细的种子,让学生进行迁移内化。<br> 有了这样的铺垫,开始设计《线的认识》。<br> 环节二:一条线很长很长……<br> 请把这三条线画下来。<br> 这个过程就是从经验到数学的改造,将数学知识根植于经验之中。建模好之后,直接画线段就可以。<br> 凡是“认识”的课,都分为两部分:相和性,也就是现象和本质两部分,以《角的认识》为例。<br> <h3><font color="#010101"> 角不是形,是两条线之间的关系。认识了这一点,入课时应从线进来,而不是从形进来。</font></h3> <p> 《小树有多少棵——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br> 陈老师认为:一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是位值思想的增进,算法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br> 她从学生对这一课的困惑:“为什么3×20可以先把0不看,先算3×2=6,再把0写回去”进行展开。借助计数器,进行问题探究:<br>问题1:在计数器上可以怎么表示3×2=6?<br>问题2: 3×20又怎么表示?<br>问题3:你们拨的时候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br>问题4:是表示几个1还是几个十,和谁有关?<br></p><p><br></p><p>导师说:解析与重构<br> 数学成长中,关于计数单位乘法运算是比较重要的。<br> 环节一: 2个1乘3是( )个( )。<br> 预设:6个1、2个3、3个2这三种方式,哪一种更合适?<br> 如何让学生相信6个1是对的?<br> 用磁铁摆一摆:这是2个1,摆3次。注意:摆的时候要等距。<br>环节二:2个10乘3是( )个( )。<br> 再用磁铁摆一摆:一列摆10颗,10颗10颗排过去就是6个10。<br> 通过操作让学生相信:</p><p> 2个1乘3是(6)个(1)<br> 2个10乘3是( 6 )个( 10 )<br> 改写成算式:2×3=6 20×3=60<br> 计算是没问题的,重在算理的理解。<br>环节三:练习:谁做得又对又快。<br> 做对是算理的,做快是窍门。运算窍门是不需要讲道理的,算理是需要讲道理的。6是怎么得到的?需要理由<br> 这节课凸显了计数单位运算的一节课,由2个1乘3、2个10乘3、2个100乘3,再到以后小数计算就简单了,2个0.1×3就是6个0.1。<br></p> <p> 师说 </p><p> 课与课之间是相通的,一节课是为下一节课“活”的,一节课理明白了,下一节课就通了。<br> 如果一位教师把课上好,会自我突破。一节课上好了,整个水平都会提高。高原是被高峰带起来的。<br> 教书好,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学生而研究。<br> 孩子投生你这里,有责任带好他。<br> 学生放到你手上,有责任教好他。<br> 教好书,我们即会心安理得,比较开心。<br></p><p><br></p> <h3> 图 文:方 佳</h3><h3> 审 核:张媛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