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966年5月7号,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回信中,提出“工人以工为主,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由此,中国掀起一场走[五七]道路的运动。随后,中建部八局下达关于认真抓好农业生产基地规划的指示。为贯彻企业“亦工亦农”的精神,公司在1966年8月,组织人员,筹备组建公司农业生产基地的事宜。</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 <h1> “五七”道路,国之大事,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将东镇官庄白水滩的近7000亩盐碱地,及侯马大<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李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社汾河滩的850亩盐碱荒滩,划拨给公司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公司组建了东镇官庄农一队,首任队长陈魁智。侯马大李农二队,首任队长陈友慈。</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1> 从67年初开始,共有700多户没有工作的公司家属,拖家带口地陆续迁移到两个农业生产基地,从事农业生产。她们是公司从事农副业生产的主力军。</h1> <h1> 那时,我参加了自带干粮、自带铁锹的义务劳动,乘坐卡车来到大李基地,第一次见到了黄土高原上的盐碱地 。所望之处白茫茫,贫瘠的土地上长着稀疏的枯黄芦苇。我对浮积在地上像雪花一样的盐碱十分好奇,伸出手指沾点放到舌尖,一股辛辣苦涩的味道立刻充满口腔,苦涩至极,难怪这里寸草不生。</h1> <h1> 我参加的劳动是开挖水渠。治理盐碱地的办法是:平整土地,挖渠引水,灌水排碱。荒野上推土机轰鸣、旗帜飘扬。意气风发的公司人,居然要在黄土高原贫瘠的盐碱滩上种植水稻。这在当地人看来,真是不可思议<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 <h1> 当时这里条件艰苦,野草荒滩。水中暗藏着肥硕的蚂蝗,空中飞舞着成团的蚊子小咬都极为强悍。栉风沐雨,酷暑严寒,顽强的公司人百折不挠,从不言败。</h1> <h1> 几度春秋,几番博弈。昔日寸草不生的盐碱滩,在公司人的手中,变成了盛产小站稻的米粮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那物资贫乏的时期,农业生产基地每年给职工分发大米,并且向国家上交了十万斤的公粮。这就是奇迹,是公司人在黄土高原上创造的奇迹,是公司人对共和国心甘情愿地奉献。</h1> <h1> 公司子弟学校大李分校,在那时演出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名噪一时,其文艺水准,和子弟学校的【沙家浜】剧组相映成辉,并驾齐驱。</h1> <h1> 那时的剧组小演员,就是人们喜欢的明星,他们在舞台上英姿勃发地模样,和那个年代一起,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h1> <h1> 公司组建的【红灯记】和【海港】剧组,极大地丰富了当地和公司职工的文化生活。向世人展示了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步一时的文艺水准,塑造了能文能武,亦工亦农的公司形象,使公司名震三晋。</h1><h1> 当年活跃在舞台上青春年少的演职员们,你们如今还好吧,想起那个年代就想起了你们,更怀念那个年代。</h1> <h1> 1986年,东镇基地的房屋土地移交当地,职工家属撤回侯马,农一队编制撤销,大李基地的稻田于1977年由当地收回,农二队改编为公司知青厂。基地的职工宿舍和房屋保留,部分房屋改造成公司[721]大学的校舍,及公司举办各类培训班的基地。</h1><h1> 至此,公司历经二十年的“五七”道路走到了尽头。</h1><h1> 烽烟散尽。当年在这块贫瘠之地上奋力拼搏,挥汗如雨的拓荒者,像天际无声划落的流星,只留下一道璀璨的光。之后的夜空依然沉寂,沉 沉如水。<b style="line-height: 1.8;"></b></h1> <h1> 参加工作后,我曾多次参加公司在大李举办的理论培训班,对大李基地较为熟悉。1978年初,经单位推荐和考试,我参加了山西省建工局在大李举办的会计培训班。经为期半年的学习,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走上<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了财会管理岗位。</span></h1><h1> </h1> <h1> 九月的连阴天终于退去,云消雨霁,天高气爽。突发游兴,想去久违的大李基地看看。这是我们基地的邻居,观庄村。耸立在路边的石牌坊,一条通往村里的水泥路,路两边的白杨遮天蔽日。看来我们的邻居是发达了。</h1> <h1> 穿过观庄村,路边的一座水塔,是大李留存的唯一标志性建筑。</h1> <h1> 这是大李基地的大门。门里的这条路就是大李基地的主干道,左边是宿舍区,右边主要是办公区、学校和商店。</h1> <h1> 大院里的第一排宿舍。当年本着勤俭节约精神建设的简易房,历经了半个世纪的风雨,现在已是面目皆非。</h1> <h1>后面的几排房子虽然没有那么破败,<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也是人去房空,一派萧瑟。</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1>这片位于基地中心的空地,是基地的小广场,边上的一排房子是商店。曾经最热闹的地方。</h1> <h1> 两排窑洞,是公司举办培训班时学员的宿舍。这间没有门窗的窑洞,是我参加建工局<span style="line-height: 1.8;">会计培训班时居住的宿舍。里外套间,我和赵建忠、陈晋同住里间,住外间的学员是吴永忠, 班长王关训和建工局学员马长喜。室友们,还记得大李吗?</span></h1><h3></h3> <h1> 宿舍的马路对面,是我们的教室,就是大杨树下面的这排房子。<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在的大门被封。</span></h1><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们的班主任韩茂庸老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教学严谨,要求严格。</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严师出高徒吗!</span></h1> <h1> 这是公司子弟学校大李分校的大门,当年【智取威虎山】剧组的小演员们,就是这里的小学生。</h1> <h1> 职工食堂。当年每到饭点,食堂的饭菜香飘四溢,令我们垂涎欲滴。如今的烟筒尚在,只是再无炊烟升起。</h1> <h1> 公司〔七二一〕工大学员的宿舍。当年的学员,现在可能大部分已经退休了吧。</h1> <h1> 令我惊讶地是,这里居然还有住户。不知是最后的坚守者,还是外来的入侵者。</h1> <h1> 在基地的后面,不知何方神圣搭建的库房。鹊巢鸠占,却给这片荒芜之地添点人气。</h1> <h1> 坡下,这片肥沃的土地,是大李基地曾经的米粮川,盛产晶莹剔透的小站稻。闲聊时,人们提起大李的稻米赞叹;那米饭真香!在以玉米面和红薯干为主食的岁月,香喷喷的白米饭弥足珍贵。那时的玉米面的确难吃,是库存多年的陈粮,吃在口中,难以下咽。</h1> <h1> 荒废的学校操场。原想下去走走,但四处悄无声息,只闻树丛深处杜鹃啼血,只身一人,心生怯意,只好止步。</h1> <h1> 寂静之极,不知何处传来几声狗吠声 。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止了脚步。想起一诗句:万户萧瑟鬼唱歌。</h1> <h1> 岁月风蚀的门垜,像饱经沧桑的老人,身缠锈迹斑驳的铁链,似乎在喃喃诉说着……<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朋友,你还记得大李呀!谢谢你的探望……</span></h1><h3><br></h3> <h1> 是处萧瑟悄无声,</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愁緖付秋风。</span></h3><h1> 清风吹寒 ,<br> 一片空城。</h1><h1> 待回首,已泪眼朦胧。</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