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课堂出发 我们一起进步

这里的世界很精彩

<h3>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 探索跨域教研新模式</h3><h3> 全学科课堂教学大教研发言 </h3><h3> 2019.9.24<br></h3><h3>同学们好,现场的老师们以及网络在线的老师们、家长们,大家好! </h3><h3> 非常高兴,在新中国70华诞之时,在时隔半年之后,同样的线上线下互动场景中,我们继续我们内心的许诺,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杨勇名师工作室第二届《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 探索跨域教研新模式》大教研活动开启。</h3> <h3>  第一届活动,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各教科研组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科研气氛更加浓烈,老师们在工作中立足教科研,心向教科研,开启教育筑梦新旅程。在共同奋进的过程中,一小人走内涵发展之路,一批校内名师、尤其承担第一届研讨课的老师走向更高的舞台,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影响;一批年轻人找到了学习的楷模,找到了前行方向,坚定地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探索、思考、钻研,向着阳光灿烂生长。</h3> <h3>  老师们,借着今天的机会,我想继续我们的倡导:向着课堂,我们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h3><h3>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希望大家继续深入思考:我们想做怎样的老师?我们想拥有怎样的课堂?我们想教出怎样的学生?方向和目标明确了,脚下才会生风。</h3> <h3>  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敬佩爱戴的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坚持探索,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充满幸福感的好老师,努力做“有思想、有见术”的名师,让我们的生命更具价值,以有价值的生命影响带动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航线。</h3> <h3>  我们的课堂要内容丰富,灵动有思想。我们的课堂要有小溪和江河,流淌于学生心田,我们的课堂当如大海,在海平面下有思维的清流,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有意义的生命旅程,我们能与学生一起享受深度思考的快乐与思维进阶的美好;我们要将文本化作智慧,和学生一起成长。</h3> <h3>  我们的学生要会学习、会思考、敢质疑、有独立的人格,向着太阳灿烂生长。我们要以此目标而教,学生要以此目标而学。</h3> <h3>  我们要跨界教研、融合创新。2016年11月14日,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使用“现象教学法”,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也就是说,赫尔辛基的学生们不用再上单独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他们的课程是贴近现实、更有助于理解世界运作规律的主题式教学。</h3> <h3>  中国与芬兰国情不同,基础不同,我们不需要盲目照搬,但我们必须思考,创新前行,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我们可以多做“小微”研究,更加积极的探索网络教研,尤其注重跨界学习、跨界教研,成为综合性的、有影响力的教师。</h3> <h3>  老师们,我们的大教研主题定为“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 探索跨域教研新模式”,期望与大家形成共识:未来已来!“以过去的知识教当下的人”早已过时,我们必须基于共同的愿景,开启“用未来的场景影响当下的学习”的探索,思考创建“教联网”,思考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营造无边界的全学习生态系统,建立起有意义感的精神家园及空间学习社区。</h3> <h3>  大教研活动可以看做学校的沙场大练兵,老师们应该尽情展示自己的教育理解;大教研活动可以看做最接地气的专业培训,培训是追梦人最大的福利。 </h3><h3> 老师们,向着课堂出发,我们一起进步! </h3><h3> 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