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时候

🌻

<h3></h3><h3></h3><h3><br></h3><h3></h3><h3></h3> <h3>在网上闲逛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妈妈小时候》这本绘本,只此一眼便是喜欢。因为封面上的那辆“二八”自行车就足以拉开我记忆的大门,仿佛那个骑自行车的女孩就是小时候的自己,一种熟悉、亲切、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毫不犹豫买下了它。 经过了漫漫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它,迫不及待的讲给儿子。原本是一本简简单单的绘本,短短的十分钟就可以讲完,但我却用了四十多分钟的时间,因为每一个画面都会勾起我满满的、温馨的童年回忆,边讲边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小时候。当讲到我的童年故事时,儿子会发出“妈妈,你小时候好快乐啊!”、“妈妈,我也想吃那样的冰棍”、“妈妈,你怎么能欺负舅舅呢?”、“妈妈,姥姥怎么会那样对你,你好可怜啊!”........时光就在这样的对话和回忆中,慢慢滑过。 《妈妈小时候》是一本让七零后、八零后,甚至包括九零前半部分人找到童年回忆的温馨绘本。 那时候的天空感觉还是很蓝,虽然路边的绿化并不算多。 那时候的街区是开放式的,街道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车辆。 那时候的零食很少,但是就那么几样也让人至念念不忘。 那时候的人还是很纯朴的,人与人之间距离没有像现在这么远,不像现在只对着手机低头走路不管他人。 &nbsp;…… 书里的场景和生活方式就是几乎和我们小时候一样的。在村口和小伙伴们一起跳房子、滚铁环,还有我们经常玩扔沙包、跳花绳的游戏;到了三月植树节,会种下小树苗;喜欢骑着爸爸的大自行车来练习,自行车前面有个横杠,我们的小短腿还跨不上去,只能从横杠下面穿插过去,骑着这样的大自行车容易摔跤,但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nbsp; 小学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春天来了》,有些记不清了,但是看到图片又觉得好像是的。黑板上方写着励志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倒确实是这样的,这个印象很深刻,这是当时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nbsp; 还有街边的爆米花,那个像滚筒式的机器爆起来很响,隔着好几条街也能听,于是孩子们都会聚集过来,带着家里的米、玉米来爆米花吃,这对当时的我们而言,也是美味。还有生病时,喜欢吃水果罐头,贪嘴的孩子还总盼望着自己感冒生病什么的,可以吃到好吃的水果罐头。 &nbsp;……所有美好的童年记忆都被唤起,感觉是那么地温馨。图画和内容都非常有亲和力。这是国内原创的绘本,作者应该是很了解那些年代的故事,所以写出来画出来的作品给人感觉很亲切、自然。线条并不复杂,孩子喜欢看。最后一句亮了,妈妈小时候的愿望是当一名科学家。想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的。&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