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欧·亨利系列——两块面包

花开半夏

<p>作家简介:<br>&nbsp; &nbsp; &nbsp; &nbsp;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叶子》等,我们今天将为大家分享的是其小说代表作之一《两块面包》。<br><br>两块面包<br>文/欧·亨利<br><br>&nbsp; &nbsp; &nbsp; &nbsp;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儿,店门前三步台阶,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当作响的门铃。<br>&nbsp; &nbsp; &nbsp; &nbsp;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讲英语时带一口浓重的德国腔。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则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两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br>&nbsp; &nbsp; &nbsp; &nbsp;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玛莎从自己的房中取来一幅油画,这是她在一次拍卖中买来的。她把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任何艺术家都不会忽略它。<br>&nbsp; &nbsp; &nbsp; &nbsp;两天以后,那位顾客又来了。果然,他看到了这幅画。<br>&nbsp; &nbsp; &nbsp; “小姐,您的这幅画挺不错嘛!”<br>&nbsp; &nbsp; &nbsp;“ 真的吗?”玛莎一边包着面包一边答道。“我非常喜欢艺术和绘画。您觉得这是幅好画吗?”她为自己的成功暗暗窃喜。<br>&nbsp; &nbsp; &nbsp;“可它的构图不够均衡,”这位顾客回答说,还是一口浓重的德国腔,“透视也不太准。再见吧,小姐!”<br>&nbsp; &nbsp; &nbsp; 他拿起陈面包,很有礼貌地向玛莎点了点头,匆匆离去。玛莎把画摘下又拿回了房间。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是多么柔和,多么亲切啊!他一眼就能看出透视画得不准,可却不得不靠吃陈面包过活!但玛莎明白,虽则不幸,可一个天才在成名之前,常常是不得不如此艰苦奋斗一番。<br><br>&nbsp; &nbsp; &nbsp; 从此以后,这位彬彬有礼的艺术家,她现在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来都要和玛莎聊一会儿。但他仍旧只买陈面包。他渐渐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丧。玛莎开始担心起来,她很心疼,想给他加点儿好吃的可又没有勇气,她怕冒犯了他,因为她知道艺术家们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天,这位顾客又来了。他把一枚五分镍币放在柜台上,仍要他的陈面包。正当玛莎取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辆消防车喧嚣而过。这位可爱的顾客赶快跑到门口去观望——任何别人此刻也会这样的。玛莎灵机一动,立刻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她迅速地在每个陈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别塞进一大块黄油,然后又将面包紧紧夹好。这新鲜的黄油是几分钟前刚刚送来的。当这位先生返回柜台时,玛莎已像往常那样在用纸包着陈面包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欢快异常,然后这位顾客便离开了。玛莎暗自微笑,对自己的大胆及慷慨的冲动感到高兴。<br>&nbsp; &nbsp; &nbsp; &nbsp;那天玛莎久久地想象着当这位可爱的顾客发现她的小把戏时的情景。大慨他会放下画笔和调色板,站在画架旁,那上面摆着他正在画的那幅画儿——当然,画的透视肯定是无可挑剔的。然后,他开始准备那只有干面包和白开水的午餐,他把面包切开——啊,想到这儿,玛莎脸红了。当他吃面包时会想到那只把黄油放进去的手吗?他会……<br>&nbsp; &nbsp; &nbsp; &nbsp; 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打断了这令人愉快的遐想。玛莎叹了口气,快步来到店堂,什么家伙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两个男人已经站到了柜台前,一个是她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叼着个烟斗;另一个就是她的可亲的贫困不堪的艺术家。今天早上她那颗善良的心还曾为他动过真情。<br><br>&nbsp; &nbsp; &nbsp; 可他却一反常态,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乱蓬蓬的。他紧握着拳头,凶狠地向玛莎挥舞着,要知道,是向玛莎小姐啊!<br>&nbsp; &nbsp; &nbsp;“你毁了我!”他声嘶力竭地吼着,像敲鼓一样擂着玛莎的柜台,眼镜后面那双蓝色的眼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br>&nbsp; &nbsp; &nbsp; “我要你知道,你是个多管闲事的混帐女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玛莎要站不住了,她虚弱地靠着柜台。这时,叼烟斗的陌生人抓住了那位正在喊叫的顾客的衣领。<br>&nbsp; &nbsp; &nbsp; “走吧,走吧,你已经说得够多的了。”他把那愤怒的家伙拽到了门口,转过身来对玛莎说,“我想您应该知道,小姐,他叫巴姆勃格,是个建筑绘图员。我们在同一办公室工作。他为一个新市政厅的设计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了。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他用墨水笔描出了底线,你知道,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稿,再用墨水笔去描,然后用陈面包屑擦去铅笔线。巴姆勃格一直在您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您知道,小姐,那黄油……巴姆勒格的图,全毁了……”<br><br></p><p>读后感悟:<br>&nbsp; &nbsp; &nbsp; &nbsp;欧·亨利的小说个人风格明显——文末情节陡转,结局出人意料。小说主要通过善良的玛莎小姐怜悯“画家”,最终却弄巧成拙的故事,揭示了“好心也可能办坏事”的主题,幽默的文字中引人思考。写作方面,本文善于通过设置伏笔来弱化情节陡转带来的“刻意”。如作者多次提到了“透视法”这一绘画技巧,从而提醒读者巴姆勃格不是一位普通的平面画家,为后文揭示其身份作了铺垫。<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选自《语文报》(初中版)2018年12月第47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