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论文)浅谈毛泽东诗词的爱国主义精神</p><p> 半山人(原名:张德学)</p><p><br></p><p><br></p><p> “毛泽东是时代的巨人,毛泽东诗词是诗歌的太阳,是艺术的北斗。它的博大精深,可以囊括宇宙;它的精深,可以包容古今”(公木),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丰碑!</p><p> 一、毛泽东诗词,无不彰显前人爱国主义的精髓。</p><p> 他自已曾说,他很喜欢屈原,能够熟练地背诵《离骚》,赞颂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精神!</p><p> 他博古通今,在作品中常闪耀不同时代伟大爱国者的影子,彰显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此作品,不仅是美妙地诗词精品,也彰显了与前人的爱国主义风格一脉相承,充分显示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p><p> 帝尧之世,有老人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2500多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选集《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一篇千古《离骚》,抒发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陆游,“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岳飞《满江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都何等壮美!在近代中国,如鉴湖女侠秋瑾,面对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瓜分现实,她奋而提笔写了一首七律:“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慷慨激昂,豪气干云。这都在毛泽东诗词作品中有所体现。</p><p> 二、以传统诗词的文学形式创作,本身就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p><p> 他胸怀爱国主义诗魂,在17岁时,提笔挥豪留下《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背负行囊,孤身远行,走向革命。从《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到《卜算子•咏梅》(1966)等等作品。毛泽东一生所作诗词数量不多,迄今发现的(包括他早期与他人的联诗等)尚不足百首。但他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或者说是现代内容的传统诗词作品,“既保持了中国旧体诗词体积小、容量大,诗情与声情高度凝炼统一的优秀传统,又表达了当代最先进阶级的思想情操,闪耀着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光辉,把旧体诗词的创作推上了一个全新阶段”。毛泽东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它的根须深深扎在现代中国的战斗生活土壤中,又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雨露阳光的滋润,生动地表现出一代伟人的自由意识的生命活动,矗立起一个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抒情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形象。” 无不闪耀着伟大爱国主义的光辉!</p> 三、诗词的内容更是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br>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原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在雄伟中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充满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长城、大河,远近映衬,动静结合,错综生辉,描绘出一幅天低野阔、一望无际的壮美的雪景图。待到阳光普照时,景色就推向更高的档次,“须晴日,看红(注:原银字)装素裹,分外妖娆”!这里的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美丽动人,画面开阔,气势磅礴,诗意盎然。下半阕以“江山如此多娇”的警句,既总括了前边雪景的美的境界,又引出了诗人要突出歌颂的理应主宰这美丽江山的“风流人物”。从祖国江山的壮丽写到历史上功业显赫的大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指出他们作为封建主义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诗词造诣精湛的优秀诗人柳亚子高度评价这首词的美学价值,认为“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苏东坡、幼安,犹瞠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br>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千古绝唱,充满了伟大的浪漫主义情怀!《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反映了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br> 侧重于社会历史的,突出的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批一次大“围剿”》、《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到韶山》、《贺新郎•读史》等等。这类作品,特别注重描写人民军队的作战运动以及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汀中鄂”;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特别是《贺新郎•读史》,仅用115个字,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概括了整个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眼界开阔,气象恢宏,笔墨纵横,实属空前,且于国际上各种反动势力反华大合唱甚嚣尘上之际,纵情歌唱了革命,坚定了胜利的信心。一首首史诗般的作品,充满着忧国忧民、热血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无不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br> 就是侧重于人生爱情等个体作品,也突出的反映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牺牲小家为大家的爱国风范。如《蝶恋花•答李淑一》)等作品,表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存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死感怀,夫妻离别,亲人牺牲,甚至孤独苍凉的体验。如:“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爱情,不仅以革命理想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有像常人一样的万千柔情,只不过共产党人在革命需要的关键时刻选择的是自我牺牲。一家亲人中,有十多人为了革命,为了建立美丽的新中国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爱国情怀啊!<br> 总之,“毛泽东诗词以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主席的思想、人格和至高无上地爱国情怀!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这都自然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词的优良传统,或者说,毛泽东将中国的诗歌的民族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飞跃和升华!依时间来读,就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形象显现。<br> 当然,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一贯主张“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对新与旧,批判与继承的辨证处理,实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在虚与实的和谐上,在形神情理间,进入到了意味深长、魅力无穷的境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无比的,在诗歌世界里,放射出无限光芒!<br> 四、深入学习和发扬毛泽东诗词的爱国主义精神。<br> 毛泽东诗词,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伟大史诗,人们读它,“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感到鼓舞”,净化灵魂,“不仅是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艺术的满足;而且还风发意气,广阔胸怀,激化热情,砥砺斗志,振奋精神。”指导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br> 1、毛泽东诗词是指导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br> 在毛泽东诗词中讴歌人生的革命理想,战胜困难的警句,时时出现,美不胜收。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欲与天公试比高”“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等等。在那月没星沉,夜色如磐的日子里,这种革命理想曾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在那电闪雷鸣、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这种革命理想曾像展翅高翔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在那硝烟迷漫、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革命理想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人民去奋勇杀敌;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个革命理想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人民去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奇迹。<br> 2、毛泽东诗词是实现中国梦的法宝。<br>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畅谈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引起全国、全世界的高度赞誉。实现中国梦,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心声。<br> 习近平同志在谈实现中国梦时,吟诵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的《行路难三首》之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勇往直前,攻破难关,改革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br> 3、学习毛泽东诗词,不断开创诗词创作新局面。<br> 我们学习毛泽东诗词,就像进入了一座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是一部极富民族色彩的艺术珍品。他的“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让“无数英雄竞折腰”。无论是显示博大胸襟和动态之美的《沁园春•雪》,还是大气磅礴、想象雄奇的《念奴娇•昆仑》,再有情深难舍、凄美绝唱的《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有哲理深蕴的《卜算子•咏梅》,再有《忆秦娥•娄山关》。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采用旧体诗词的体载和形式,言志抒情,出神入化。把他“诗贵意境高尚,尢贵意境之动态”的诗学主张贯穿于诗词的字里行间,创作出内容新、证明言新的经典诗篇。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攀登诗词创作艺术新高峰。<br> 毛泽东诗词永放光芒!<br> 毛泽东诗词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进!<br><br> 2016年6月于金陵<br><br>主要参考资料:<br> 1、《毛泽东诗词鉴赏》(1994版,长春出版社,公木著)<br> 2、《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200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吴正裕主编)<br> 3、《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文献研究室编)<br> 4、《毛泽东读诗•评词•用诗》(中央文献出版社,毕桂发编著)<br> 5、《毛泽东诗词鉴赏》(河北人民出版社,藏克家主编)<br>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