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影展……平遥古城

闲云逸水

<h3>  2019年9月19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我与两位朋友前往观瞻。</h3> <h3>  连续几天的秋雨,暑气已被扫尽,空气也变得格外清爽。进古城的路上还滴着小雨,进入展区雨就停了,我心里暗暗感谢老天的眷顾。</h3> <h3>  原以为阴雨之故,室外难以布展,观众也会骤减。现场却见布展如故,人流躜。9动,比肩继踵,我与二君融入其间,常有散失之虞。</h3> <h3>  我原以为摄影就是照相,现在才知道差亦!远看,此山形似彼山;抵近,此山并非彼山;入内,此山绝非彼山,我现在大概是快‘相近’了而已。这次观瞻大师佳作之后,唯一收获也就上述三句了,在这里与同仁共勉。</h3> <h3>  和去年一样,走马加鞭,快餐简食。天之将晚,也只浏览了纺织厂和柴油机厂两个展区(好在我以为是重要展区,并且事先也有预计),其他四个就拜拜了(同行者只能抽出这一天时间)。</h3> <h3>  匆忙中拍下了一些印象较深的作品和几个花絮,收录在下面。即是对这次观瞻老师作品的纪念,也是学习记录,愿能用于以后的学习消化。</h3> <h3>这是错位摄影者的作品和介绍,这个形式很耐人寻味。</h3> <h3>  与作者互动。感谢成希武老师提供照片,视屏。</h3> <h3>  这又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新奇作品,但是相对上一组,能接近一点我的认知。为什么要这样拍,我还是不理解(与之交流时忘问这点了)。</h3> <h3>询问作者。(成希武提供)</h3> <h3>  这两组的含义我也没搞清楚。这次观展中感到国外的作品有些晦涩难懂,可能与不同的文化熏陶有关。当然更与我文学底子差,欠缺抽象思维有大关系。</h3> <h3>  下面两张立体感很强,这种形式的作品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告我是拍一组照片之后用在软件制作的,我不知道是不是p的相片s中3D部分。除过这组外,还有一处也展出了在变换光源照射角时能呈现出立体影像的照片。</h3> <h3>  很欣赏这张照片。作者巧妙的借助壁画上的人物,形成了(带孩子)骑车,扶车的画面,使人想到学习骑自行车的过去。</h3> <h3>  下面两张片子处理的很别致,有精力与时间可以摸索一下是怎么做成的。</h3> <h3>  下面是参观途中顺手拍的一些画面,放在这里,也从另一个角度看一看影展。</h3> <h3>  这是某摄影学院学生的作品介绍,放在这里慢慢看。这次发现大大小小的城市摄影学院(大学)真不少,甚至某医学院都办起了摄影学院啦。</h3> <h3>  信息工业部组织展出了国家第一,二批工业遗产照片,我在下面收录了遗产目录。其中有宝鸡的申新纱厂。</h3> <h3>在遗产目录前照个相,心里似乎很有感触。搞工业的也有实物历史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