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火种,星火燎原——“国培计划”(2019)湘阴县送教培训初中语文科示范教学

幕落孑然听书人

<h3>  杭州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曾说:“那个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过去了,教师不是一个卖矿泉水的人,教师应该是一个纵火者。”</h3><h3> ——题记</h3> 培训,点燃灵魂之火 <h3>  2019年9月19日至20日,送教培训示范教学活动在秋色初至的南湖中学如期举行,六十颗渴望成长的心在这里汇聚,期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给我们的学生,带回语文的火种。</h3> <h3>  走进南湖中学,便感受到校园内的井然有序。郑海龙校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南湖中学全体师生对这次活动的付出。他们为了活动的顺利举行排除万难,随时准备的热水,丰富可口的饭菜,甚至向县电力局申请修改停电时间,一举一动,皆是温暖。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能拥有这般优越的学习环境。</h3> <h3>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文星中学骨干教师陈理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研磨,教师的教学常态》。</h3> <h3>  从陈老师的讲座中,我深入了解了早闻其名,却不知其实的“1+X”古诗文教学。由单篇诗文的学习走向一位大家、一部经典、一个流派、一类文体、一种方法的学习。巍巍中华,是诗文的国度,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并不能在语文课堂上一言蔽之。而“1+X”古诗文教学,正是在学生的心中点一把文化之火,引领他们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h3> <h3>  五个精彩的课例,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尽了诗圣的无奈与悲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写就了东坡乐观者的高歌。课文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那穿越千年而来的灵魂。</h3> <h3>  如果说陈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一场视听盛宴,带我们领略了“1+X”古诗文教学的魅力,那么吴曼曼老师的讲座便是给了我们一套餐具,教我们如何品味这席盛宴。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我们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地“观”,不再是居高临下地“评”,而是平等相对地“议”。每个人都变成了这课堂的参与者和收获者。</h3> <h3>  终于,我们见识到了一堂完整的“1+X”古诗文教学示范课,由知源学校初中部的青年骨干教师程正桥老师给我们呈现。她的课堂书声琅琅,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情诗意,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朗读的作用,以各种形式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做到了以读促教。循序渐进地突破了课文及单元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并归纳了学习策略,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课内之火,燎课外之原。</h3> <h3>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经过了这么多理论的学习,我们跃跃欲试,认真观课,积极议课,每一位学员都有话想说。议课代表认真记录下了大家的建议,我们的发言得到了陈理老师的肯定,从量化、数据化的角度,逐渐尝试着走向专业化。</h3> <h3>  俞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省级示范课——《记承天寺夜游》。我们由衷地感叹:“一山更比一山高。”俞老师上课就像在挖一口井,井口虽小,却能往下无限深,井水澄澈而沁心,因此她的课堂是让我们浸润的,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冰冷的文字就会深情!</h3> <h3>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我们的示范教学也有三重境界,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最后回归理论总结。长沙天心区中学语文教研员黄宁老师给我们自上而下、由表及里地介绍了“1+X”古诗文教学,包括教学旨归、教学价值、行动策略和基本模式。帮助我们明确了为什么要做“1+X”古诗文教学,如何做“1+X”古诗文教学。</h3> <h3>  这次培训,我们收获颇丰。除了南湖中学的大力支持和专家老师们的传经送宝,更离不开的是在背后策划这次活动并一直给予我们关注和关怀的进修领导们。有严格高要求的带队人:进修学校黄秋华校长。有以身作则,永远最早到班的甘堑岩班主任。还有自带凳子听课的教育局杨岳章副局长、进修学校汤青山校长、胡书记和师训股各位领导。你们的用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唯有用心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能不负你们的用心。</h3> <h3>  培训前的我们担忧只能做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此刻的我们笃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是培训在我们心中点起了一把火,让我们愿意在学生心中,做纵火之人,创燎原之势。</h3>

古诗文

我们

教学

老师

培训

学生

南湖

课堂

教师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