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在这个绚烂芬芳的九月,我们欢聚在端砚古城,相聚在风景秀丽如画的肇庆学院,一起享受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b></h3> <h3><b> 继9月20日的开班仪式、学习共同体构建、聆听了肖起清教授的《不断修炼,追求卓越》的讲座后,大家对研修学习的兴趣和期待更是浓郁,9月21日,新的一天,我们的学习也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一天我们迎来两个数学专业方面的讲座,来自深圳市龙华区课程与教学研究部的林日福老师的《生长数学之数学概念教学》,还有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伍晓焰老师的《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玩转数学的实践与思考》。</b></h3> <h3><b> 9月21日上午在第二组周艳学员的隆重推荐下大家热烈的期盼中,林日福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林老师从数学教学和数学教育的区别开始引入,他</span>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学概念教学的案例,分享了数学教师如何从学生思维的生长,知识的生长,经验的生长的不同角度来开展数学概念的学习,又通过翔实的实例,</b><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数到式再到方程到函数,也从点到线到平面到立体的过程,由数到形,由形到数,从直观认识函数的性质升华到由数来认识性质(抽象认识)的过程。</span></b><b>分析了如何从结构性、系统性、活动性几个维度来刻画有生长力的数学。</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林老师也强调数学教学就是教结构教关系,从结构性,系统性,活动性来更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有生长力的数学。</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b> 林老师精深的专业知识,积淀深厚的教学经验,精准清晰的理论分析,信手拈来的活生生的课堂教学片段……为我们奉献了一场最贴近数学课堂的精彩的知识盛宴!大家认真倾听,“<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方向比内容更重要,做有生长力的数学”</span>名师大家的引领和激励引发了大家认真的思考。</b></h3> <h3><b> 下午,来自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伍晓焰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初中“玩转数学”的实践与思考》,这是正是伍老师主持开展的从2014年面向广州市全体初中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的数学研究、每年进行一次全市评比的活动:“玩转数学”——广州市初中生数学创新作品评比活动。</b></h3><h3><b> 伍老师介绍了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以及从学生角度和教师的角度分析开展活动的意义所在,随后伍老师展示了活动评比中的部分优秀成果,分享了广东实验中学的《基于函数的过山车模型设计》团队的作品展示和答辩环节的视频,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了过山车模型,通过很多次的实验、研究提炼出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过山车模型的函数关系。伍老师分享的第二个作品是花都秀雅中学学生的作品《书包探秘,乐亦无穷》,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双肩背包更舒服,再通过数学角度从双肩背包的肩带夹角的大小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来得出结论,还有其他精彩作品的分享和来自花都秀雅中学的指导老师的经验介绍,……学生们的作品实在让人震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都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个活动的深远意义。正如伍老师说的“我们的孩子,只要你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所发出的光和热是你想像不到的”。</b></h3> <h3><b> 伍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也不仅仅停留在数学解题数学竞赛,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可以磨练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敏锐;数学可以驯服不确定性、增强我们处理事务的能力。</b></h3> <h3> <b>今天的二位老师,虽然讲座的切入角度各不同,林日福老师从概念教学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数学和生长,是由内而外的审视数学与“我”如何共同成长;伍晓焰老师的讲座从“玩转数学”引发的如何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是由外及里的看数学,“我”与数学应该怎样互相促进,这二节课课都引发我们深深地共鸣与思考,数学的世界是如此精彩叫“我”如何不爱它,“学习翻新篇,引领不停步”,特别期待接下来的培训噢!</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