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深入贯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2019年9月20日上午,市教研室副主任郭平老师、区教研室副主任杜彩云老师到我校进行“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工作调研,我校进行了“聚焦课堂目标与流程,践行教学评一致”主题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h3> <h3> 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刘标老师和祁文静老师分别做课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前两位老师围绕课标、年段特点、学情和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说课。</h3> <h3> 祁文静老师首先做课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这是一篇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课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祁老师紧抓单元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带领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痛击敌人的场面,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学习运用。</h3> 第二节课,刘标老师呈现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上,刘老师带着孩子们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这也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郭老师和杜老师查阅我校老师的教案、作业和思考集。 <h3> 两节课后,老师们思维碰撞交流研讨。</h3> 祁文静老师课后反思,课堂中在关注单元训练点“点面结合”,在学习这一描写场面方法时也要深入体会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h3> 王晓燕老师对《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学习中了解“点面结合”并且能够在找出这一写法试着体会它的好处,学习写法时体会人物充满仇恨、英勇的人物形象。</h3> 刘标老师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在这一课中,引导学生整理问题清单学会对部分和整体进行提问,重点要突破从不同角度思考,能对全文提问,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思考的能力。 田丹丹听课后思考,在课堂中能否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进行,在不断思考提出新问题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郝静老师认为《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课,目标的制定较为合理,课堂上呈现出不同梯度的思维训练。本课的难点为从全文的角度提出问题,刘老师尝试从人物命运、寓意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提问。遵循阅读的一般规律,提出问题要和学生理解文章紧密结合,要将提出问题和阅读策略真正的结合起来。 <h3> 张丽霞校长指出,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需更多关注目标的制定。依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学情、单元语文要素,思考目标制定是否准确,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障碍点在哪里,如何制定适切评价任务检测目标的达成。</h3> 老师们激烈研讨后,市教研室副主任郭平老师、区教研室副主任杜彩云老师进行点评。 杜彩云老师根据观课维度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清晰的目标是教学的前提和灵魂,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语文要素清晰,读写要素紧密关联,直指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了解这一方法,还需落实运用写好点面结合的场面。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将场面写具体也是学生的障碍点,找准障碍点才能进行突破。点面结合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要有策略、有抓手,点面结合会形成整体的场面和局部个体的表现,容易形成画面感。抓细节写好“点”是学生的表达难点。《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问题”阅读方法策略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提问,学会提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敢于大胆提问,逐步学会针对部分、整体的提问,针对题目提问,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反复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提问。 郭平老师听课后提出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狼牙山五壮士》学过的课文怎么教?课文所承载的目的是什么?目标的制定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确定,学会运用点面描写这一方法。课文内容重在赏读写作妙处,认识写作方法,丰富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将自己的语言贴近课文语言,练习描写亲身经历的熟悉的场面。《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对目标进行思考:目标是什么?提问和思考,目标的表述要准确清晰完整。 <h3> 学科分组研讨后,市教研室对我校“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革作出反馈。学校教学工作课堂改革有主题、有措施、有成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上、在研讨中老师们已经具有的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确定目标的理念,根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教学常规做到了有要求、有指导 、有评价。教研活动有主题、有规划、有成效。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一直在路上,是逐步修正、完善的过程,针对学科存在的问题逐个攻克。</h3> <h3> 在市教研室、区教研室,高深的学识、专业的能力素养指导下,沙河二小的教学工作会沿着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路径一直走下去。沙河二小每一位至诚教师会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革中不断学习、探索,打造高效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