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天不长草,氧气吃不饱,终年雪不断,四季穿棉袄”是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真实写照。雀儿山五道班驻地海拔4889米,是三千里川藏线上海拔最高的一个道班。</h3> <h3>我是1990年毕业分配到德格县的,三十年了,每年探亲、学习培训等来来回回差不多有100次翻越雀儿山。在冬天每次都会遇上堵车,记得最长的一次堵了四天四夜。</h3> <h3>全国劳模陈德华曾在这里坚守数年,见证川藏线发展,他直言从不后悔选择,因为“再艰苦的地方也需要人”。</h3> <h3>雀儿山的公路是50年代初期,十八军进藏时,军民一起修建的,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抢修通车的。公路技术等级低,线形差,路基狭窄,坡陡弯急。冬春遍地冰雪,路难见;夏秋冰雪融化,路打滑,而且经常塌方,十分危险。</h3> <h3>工人生存工作环境艰苦 时常与危险同行。</h3> <h3>此处是雀儿山最危险的地段之一,因为有一个地方感觉路两边都是悬崖,冬季更是险象环生,每次经过的时候心惊胆战,很多人这时候都是走过这一危险路段,驾驶员师傅一个人开过这段险路。</h3> <h3>夕阳西下时的雀儿山。</h3> <h3>在冬天雀儿山的雪很大,路面经常被积雪覆盖,每每这个时候道班工人第一时间就是推雪,保证公路畅通。</h3> <h3>时代楷模其美多吉邮车每天都要翻越雀儿山,每次经过五道班时,他都会鸣笛向道班工人致敬和感谢。</h3> <h3>客车师傅都会在五道班停一停车,旅客们可以在五班免费加开水。</h3> <h3>经常有虔诚的信徒徒步穿越雀儿山去西藏朝拜,五道班也是他们息脚的地方。</h3> <h3>这是从五道班处看雀儿山垭口,垭口海拔5050米,是当时进行雀儿山隧道气象可行性论证时,州气象局高级总工程师高都露带队并亲自测定的,我也参与了此次测量过程。</h3> <h3>雀儿山隧道于2017年9月26日上午10点正式通车,从此天暂变坦途,天路不再遥远,2个多小时的川藏第一高第一险成为了历史,经过隧道只需10分钟。</h3> <h3>通车典礼上无意中拍到了劳模陈德华。</h3> <h3>前几天,我有个朋友来德格,他们怀着敬畏和感恩的心,又一次来到了雀儿山,再领略一下雀儿山的险峻和壮美,感谢曾经在山上帮助过他们的道班工人。</h3> <h3>庆幸的是还能上到五班。</h3><h3> (以下图片均是朋友拍的,现借用一下)。</h3> <h3>五道班不应该变成一座看上去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的废墟。</h3> <h3>五道班,应该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是我国公路史上的一座丰碑。</h3> <h3>如果再不保护,即便是钢筋水泥也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逐渐烂掉水泥楼梯。</h3> <h3>仿佛还可以感受到原来的那些气息。</h3> <h3>满目疮痍!</h3> <h3>一片狼藉。</h3> <h3>路边很方便“方便”的厕所,很多人可能都在这里方便过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