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四块:一是位置,即在教科书中的页码;二是字词、句子、标点符号、插图等疑似错误内容;三是错因分析;四是正确用法或建议。
一、字词使用方面
编号:1
各册
版权页
请与印厂联系调换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1567,[印]1.政府机关的图章,泛指图章;2.印子;3.留下痕迹,特指是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4.符合;5.姓。
印厂,是业内对印刷厂的简称,用在教科书中不规范。
应为\"印刷厂\"或\"承印厂\"。
一年级下册
编号:2
P76
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想想\"建议用\"想一想,\"
二年级上册
编号:3
P56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亦有\"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一说。建议以史实文献的文字面貌为依据,使用作者原文。
编号:4
P75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 \"朱德的扁担\"不符合常理。比如,王小明的作业本上,只需写上名字,即可表明是王小明的作业本。\"的作业本\"属多余。
2. 经查证,在扁担上写字的人为当时的军需处长范树德,而非朱德本人。
3. 扁担上写的是\"朱德扁担 不准乱拿\"。
二年级下册
编号:5
P22
选作棵文时有改动。
\"棵\"应为\"课\"
编号:6
P48
造作课文时有改动。
\"造\"应为\"选\"
三年级下册
编号:7
P40-41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非常雄伟\"一段的内容写的是桥的精巧,前后不符。此外,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不足以称作\"雄伟\"。
此处若用\"雄伟\",那么依逻辑关系,下一自然段首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中,\"坚固\"应为\"雄伟\"。这样,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笔者在其他版本中发现,此两处的表述为\"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
笔者认为,后者对赵州桥特征的表述比较贴切。建议采用后者。
编号:8
P48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有的\"之前加上\"原来,\"
编号:9
P58
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
\"他\"应为\"它\"
编号:10
P61
\"就是在露天里,
\"里\"应为\"地里\"
编号:11
P72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另有版本为\"两对虎牙\"。建议用\"两对虎牙\"。
编号:12
P78
停着呼吸,
\"停着\"应为\"屏住\"
编号:13
P94
食物 :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其他植物
1. 此处只需注明大熊猫食物的内容,不需要\"爱吃…有时也吃其他植物\"等字眼。
2.大熊猫除了吃竹叶、竹笋外,竹杆也是它的主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246\"[大熊猫]吃竹叶、竹笋。\"的表述亦不正确。
3.大熊猫属食肉目动物,有时吃竹鼠,而竹鼠属于动物,\"其他植物\"不能涵盖。
此处宜改为\"竹子等\"。
四年级上册
编号:14
P5
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去掉\"照亮了,\"
六年级上册
编号:15
P9
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过去一直用作\"溪头\"。因何改为\"溪桥\",是传播者转引、抄录错讹的原因,还是因依据的版本的权威性、可信度、文献价值不同而改,或是出于社会原因综合考虑而改,应在有关网站加以说明。
编号:16
P11
\"你恐惧着什么?你悲哀些什么?\"
作者原文中\"着\"为\"些\"
七年级上册
编号:17
P4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去掉\"他\"
编号:18
P41
[东方朔(前154-前931)]
此处是用来解释生词[东方朔]的,生卒年应在后面释义中出现。
此类现象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上册中共有35处。
编号:19
P45
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此处应加上作者为盲人、聋人。
编号:20
P89
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
\"在\"应为\"对\"
编号:21
P123
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加\"应为\"增\"
编号:22
P133
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231[达到]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达得到|达不到|目的没有达到|达到国际水平。
P266[到达]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火车于下午3时到达北京。
可见,\"达到\"多用于达到一个标准或要求;\"到达\"多用于到达一个地方或形容一个动作完成。
建议此处用\"到达\"。
八年级上册
编号:23
P13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过去一直用作\"斯\",应就改订原因在有关网站加以说明。
九年级上册
编号:24
P3
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879[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茫茫大海|茫茫的大草原|前途茫茫|茫茫的一片白雾。
[莽莽]1.形容草木茂盛:杂草莽莽。2.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莽莽雪原。
鉴于作者词作原文即为\"惟余莽莽\",况且此处下句\"苍茫大地\"中已有一个\"茫\"字,故用\"莽莽原野\"更为合理和贴切。
编号:25
P89
假如鲁滨孙没有获救,
\"孙\"和\"逊\",虽然只是一种翻译上的区别,但《鲁滨逊漂流记》在我国以往这么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一直译作\"鲁滨逊\",这种译法早已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还是按照约定俗成译作\"鲁滨逊\"更妥一些,这样也符合更多读者的阅读习惯。
编号:26
P101
[米开朗基(1475-1564)]现在译作\"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建筑师。
八年级上册P36[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对同一个人物,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上册的介绍除了生卒外,均不一致。
二者应一致。
二、标点符号使用方面
一年级上册
编号:27
P71
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P86
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P99
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同类句型中标点符号的应用应一致。
二年级下册
编号:28
P54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
\"。\"应为\":\"
五年级上册
编号:29
P27
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
\"呢\"后应加\"?\"
三、 插图
二年级上册
编号:30
P64-65
此处插图时代错置,图上出现了与历史背景不匹配的事物。
两张图上的书生都有包裹发髻的巾帻,这是秦汉到明代流行的头巾(明代有方形\"四方平定巾\")。不过,课文中他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如果主人公真这么说话,那他的形象就只能是梳着清代辫子的书生了。
因为南瓜是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才传播开来。虽然它在明末就已传入中国,但起初因系从日本间接输入,中国人称之为\"倭瓜\"。\"南瓜\"这一名称,是直至清代中后期,南方所种植的南瓜品种沿大运河向北移栽,在山东尤其受欢迎,北方人因其来自南方,才流行称之为\"南瓜\"的。
七年级上册
编号:31
P21
史铁生画像
插图下应注明:史铁生
编号:32
P95
猫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猫
以与P39、P71的插图说明相一致。
编号:33
P100
鸭子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鸭子
以与P39、P71、P95的插图说明相一致。
八年级上册
编号:34
P109
P110
蝉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蝉
九年级上册
编号:35
P109
插图
此插图为\"三顾茅庐\"的场景。图中罗帐内壁画中有\"空谷幽兰\"的字样。空谷幽兰,一般认为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老残游记》发表于1903年,和蜀汉时期相距1680年左右。
四、其他
一年级上册
编号:36
P24
b-a=ba
应与P28一致:b-ā=bā
二年级下册
编号:37
封底前
无《后记》
应规范
三年级上册
编号:38
P2《大青树下的小学》
此文文体不分。
课文里说:蝴蝶和两只小猴子在听孩子们读课文,小鸟、松鼠和山狸在看同学们做游戏。
这到底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呢?
小说、戏剧、诗歌等,属虚构类文学作品,追求艺术真实;历史、传记、调查报告等,属于非虚构作品,重在合乎事实。
而《大青树下的小学》,没有基本的文体区分,混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真的有蝴蝶和两只猴子听同学们读课文,小鸟、松鼠和山狸看同学们做游戏吗?这所小学在哪里?大青树是棵什么树?古老的铜钟是什么年代锻造的?
此文的作者吴然是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的,也许他可以提供关于这所小学的事实材料。
三年级下册
编号:39
P18
《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因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导致不同的结局: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地下掘出了陶罐,没有见到铁罐。
故事情节和作者欲表达的意思之间过于牵强,生硬、做作。铁罐的傲慢与找不到铁罐之间,没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不合逻辑。
编号:40
P57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引用了《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
前面第四单元所选文章中并无《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
编号:41
P91
\"您老人家必要高寿,
\"必要\"在字典中释义为\"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
此处用法不妥,可改为\"必定\"等。
五年级上册
编号:42
P106
〔耻〕以......为耻。
〔耻〕应先作释义耻辱,之后再讲用法。
八年级上册
编号:43
版权页
审图号GS(2017)1363号
其他语文教科书中均未见有此号。
编号:44
P71
《庭中有奇树》中第二句\"绿叶发华滋\"中的\"华\",教科书解释为\"花\"。《昭明文选译注》的解释与此相同,并把\"发\"解释为\"开放\"。\"绿叶开放花朵繁盛\",显然不通。教科书没有注释\"发\"字。百度百科将\"发华滋\"笼统地解释为\"花开繁盛\",实际上是将原文偷换为了\"华发滋\"。《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在赏析中将\"发\"当作\"衬托\"来理解,\"绿叶衬托花朵繁盛\",很符合现代人的认知模式。我们不是常说\"红花还需绿叶陪衬\"吗?但是,绿叶只能衬托出花的颜色,并不能衬托出花的繁盛。如果没有绿叶,满树花朵不是更显得繁盛吗?并且,\"绿叶衬托花朵繁盛\"这种\"主谓宾补\"俱全的复杂句式,与这首诗其余诗句的简明显得格格不入,也不符合当时的用语习惯。因此,将\"发\"解释为\"衬托\"也靠不住。《汉语大词典》有\"华滋\"一词:形容枝叶繁茂。其中的例句就包括这首诗。此外,还举了王安石《今日非昨日》诗句\"仰看青青叶,亦复少华滋\"。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安石的诗句中,\"华滋\"正是用来修饰叶子的。所以,\"绿叶发华滋\"这句诗应该理解为:绿叶显得繁茂。发,有\"显现\"\"生长\"等意思。
九年级上册
编号:45
P111
[嗔(chen)]怒,生气。
此字已在七年级上册P98[嗔怪]中作为生字注音。此处不必注音,直接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多册
编号:46
文章出处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x册》。
此处只标明了文章的来源,不知道是何人何时何地写的,属\"三无\"产品。笔者认为,文章出处只需注明作者姓名及文章在选作课文时内容有无改动。至于文章来源于以前的哪本教科书,读者勿需了解。如果按编辑这样的做法,那么凡在以往教科书中用过的文章,在新教科书中均应注明\"选自x年x版教科书第x册\"。
"},{"text":"
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1.3.5)中,一些疑似错讹的地方如下(暂以页码排序):
(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先行说明。
那就是,长期以来宽容名人名家的作品有病句、错别字,刻意回避,任其贻害大众。
尽管编者以\"通\"\"同\"\"也作\"\"假借\"\"异体字\"等进行了注解,说明了规范书写方式,但\"改还是不改\"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论。如果这样的维护是为了尊重原著,那么普通人作品中的病句、错别字是否也允许存在?考试的时候写错字理应不该扣分。)
高中语文必修1
编号:47
P12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中途易辙,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主语都是大堰河,但第四行的主语却变成了她的乳儿,否则,第四行的主语如果是大堰河的话,那此行中的\"妈\"即是大堰河的妈,也就是乳儿 外婆,这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因为文中没有出现这个人。所以,此句的主语就是大堰河,但与上文不衔接。
第四行可改为:为了他,让她的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编号:48
P18
插图 荆轲刺秦(汉画像砖)
图中\"樊於其頭\",\"其\"与文中不符,应为\"期\"。此汉画像砖究竟为真品还是赝品,望专家再行考证。
编号:49
P19竖子,对人的蔑称。
P25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对同一个词的解释应该一致,况且只间隔2页,却解释两次,似不妥。
编号:50
P22
终于失败自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P1699[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编辑在这儿用\"终于\",意味着项羽的理想是失败自杀。经过与刘邦五年交战,终于实现了自杀的愿望。
此处,\"终于\"宜改为\"终以\"\"最终以\"\"后\",或\"因失败而自杀\"\"最终因失败被迫自杀\"等。
编号:51
P32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为梁实秋,作者像配图位置却为\"梁启超像\"。另外,正文下的释文中没有关于作者的介绍,也未注明作者梁实秋与梁任公(梁启超)有什么关联。
编号:52
P35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破折号使用错误。此处破折号既不是补充说明,也不是上文的总结,第一句是个介宾短语,第二句提主干即为\"游轮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里只讲述了一件事,不是时间,所以最后一句与上文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可改为: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P40
编号:53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标点错误导致无法理解。第一句的句号应为逗号,因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详细说明;第一句后的逗号应为句号,因为下文讲红砖墙。
可改为: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编号:54
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第二句的主语应是承前省,可那样不能理解。
可改为:工房区域被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或工房区域被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把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编号:55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放在句子开头,没有主语,不存在承前省的问题,所以应该把主语补出来,根据上下文推断,应该是\"工房\"作主语。其后的三句都没有主语,按汉语表达的惯例,应该可以理解为承前省,那么最后一句以\"工房\"作主语就不通,错误是句式杂糅,一句话把两句话\"一共八十户\"和\"一楼一底的房屋\"混在一起,即一个主语管两个宾语,它们的谓语却不一样,\"一楼一底的房屋\"与\"这些工房\"搭配,其谓语应该是\"是\",即\"这些工房是一楼一底的房屋\",而同样的谓语与后一个宾语搭配就不通了,\"这些工房是八十户\"显然不通,房子显然不是户,后一句的主语应该为\"有\",这样就通了,\"这些工房有八十户\"。所以如果修改的话,要么还是以\"工房\"为主语,那么就应该改成\"都是一楼一底的房屋,里面住着八十户\";要么把后一句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改成\"一楼一底的房屋一共八十户\"。
可改为: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这些工房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楼一底的房屋一共八十户。
P41
编号:56
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
主语不一致。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主语都是包身工,第三句的主语却是包工头。
可改为: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由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
编号:57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
\"享福\"和\"福分\"语义重复。\"享福\"意指\"享受幸福。谓生活的安乐美好。\"\"福分\"意指\"享受幸福的运气\"。\"享福\"和\"福分\"都有享受幸福的意思,可以删去\"的福分了\",或者将\"福气\"改为\"运气\"。
编号:58
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搭配不当。\"晨光\"有什么\"线条和影子\"呢,晨光只有投射到物体上才能形成影子。第二个错误是\"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缺少介词\"在\"。
可改为:四点半之后,在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编号:59
P42
这只是常有的例子的一个。
缺少介宾短语的相应结构。在\"例子\"后应该加一个\"中\",表示\"例子\"是介宾短语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个中字,则\"例子\"作\"一个\"的定语,显然,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子\"作为名词是不能修饰数量词\"一个\"的,只能说\"一个例子\"。
可改为:这只是常有的例子中的一个。
P43
编号:60
最初的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
语意不明。最初的钱是什么?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知道,可能是贝壳或盐什么的,此处前后不搭配。把\"钱\"改成\"工钱\"就行了。
可改为:最初的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
编号:61
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不需要任何技术的扫地、开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类。
语序不当。
可改为:工作的最初范围是不需要任何技术的扫地、开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类。
编号:62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前后主语不一致,导致搭配不当。第一句的主语是\"铁门\",第二句没有主语,把第二句的谓语和宾语提出来,是\"好像奴隶\",如果主语依然是\"铁门\",显然不能搭配,而文中第二句真实的主语应该是\"包身工\"。
可改为: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来。
编号:63
一出门,这人的河流就分开了。
语意不明。\"这\"既可修饰\"河流\",也可修饰\"人\",如果这修饰\"人\"的话,即\"这人\"的\"河流\",意思是这个河流是某人的,表示真正的自然界的河流,它怎么能分开呢?如果\"这\"修饰\"河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通顺的。不如直接把\"人的河流\"写成\"人流\",就不会有问题了,因为\"人流\"是一个词。
可改为:一出门,人流就分开了。
编号:64
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亲近的原因。
主动被动不分。\"亲近\"前应该加一\"被\"字。如果不加这个字,就表示她们自己不去亲近别人,实际上是她们被别人厌恶,别人不愿意理她们。
可改为: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被亲近的原因。
编号:65
P44
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
缺少宾语。第二句如果没有宾语,意思就是她可以欺侮别人。所以加上一个词\"他们\",意思就明了了。
可改为: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她们,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
编号:66
P76—77
由于此教科书编写于2007年3月,故《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文中列举的\"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低保、攀岩、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手机、义工、特首、访问、杀手、作秀、买单、朝阳产业、生物入侵、黄金周、快餐、豪宅、大片、韩流、AA制、丁克家庭、SOHO一族、新新人类\"已是明日黄花,时过境迁,与\"新词新语 流行文化\"相去甚远,名不符实,沾不上边。
高中语文必修2
编号:67
P4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不用说\"有歧义。第一句单独来看,意思就是采莲的人不必说很多话,显然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可改为:采莲人不多,但看采莲的人却很多。
P10
编号:68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地面,纸糊的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主语不一致。第一句的主语是\"我\",后一句的主语明显是\"房间\",但根据承前省的原则,第二句没有主语,那主语也应该就是\"我\",显然是不可能与\"地面\"等相搭配。
可改为: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这里有砖铺的地面,纸糊的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编号:69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
句式杂糅。这里应该是两句:\"我怀念着绿色\"和\"这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因此,改的时候把它们分开就可以了。如果不这样,那么,这个句子没有办法提出主干。
可改为:我怀念着绿色,它让我把心都等焦了。
编号:70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句式杂糅。
可改为:我的心情急不暇择,即使一枝之绿我也视同至宝。
编号:71
P11
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标点符号错误。\"它的固执\"和\"无亲热\"应该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要用顿号。
可改为: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编号:72
P14
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第二个逗号应为句号。
编号:73
P22
扶将,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将,也是扶持的意思。
\"扶将\"应为\"扶\"。
编号:74
P23
鲑,这里是鱼类菜肴的总称。珍,美味。市,购买。
按原句顺序\"交广市鲑珍\",\"市,购买。\"应在\"鲑,......\"前面。
编号:75
P15、P16、P26、P35
言,助词,没有实义。
言,助词,无实义。
曰,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斯,语气词,无实义。
思,语气词,无实义。
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这里7个单词,关于词性出现了3种说法:助词,语助词,语气词;关于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出现了5种表述:无实义,没有实义,无实在意义,没有实在意义,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应规范。
编号:76
P50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
这里用\"终于\",意味着主人公对\"厄运\"充满了期待,显然不妥。
\"终于\"应为\"不幸\"等。
编号:77
P51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直面挫折,勇于斗争的人物的描写。
第二个逗号应为顿号。
编号:78
P52
这套教科书选用了《美文》\"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的一些竞赛题,特向《美文》杂志社和题目命题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个注脚并不是专为本页上文相关内容的说明,故应出现在《后记》中。
编号:79
P57
他似乎被毒蛇蜇了一口,
蜇,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而蛇是用牙齿咬人的,不是蜇人。这里说\"蜇了一口\",\"口\"说明蛇用的是牙齿。
\"蜇\"应为\"咬\"。
"},{"text":"
高文语文必修5
编号:80
P6
插图\"林教頭風雪山神庙\"
现在使用的汉字是1964年开始简化的。教科书虽未注明插图所作的时间,但图中\"頭風\"使用的是繁体字,故图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庙\"的\"庙\"应为\"廟\"。
编号:81
P10
我们教师们都怕他。
\"们\"使用不当。
可改为:我们教师都怕他。或教师们都怕他。
编号:82
P14
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
介词使用不当,应该加一个\"在\"字。
可改为:三个节日在过去三五十年前。
编号:83
P25 来,助词,无义。
P35 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无实义。
\"无义\"和\"无实义\",有什么区别?
应规范。
编号:84
P26[眄(mian)庭柯以怡颜]眄,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
P30[睇眄(dimian)]看。
\"眄\"已经在P26作为生字注音,P30可只注音\"睇\",不再注音\"眄\"。
编号:85
P27
[已矣乎]算了吧!助词\"乎\"\"矣\"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按顺序,此处应为:助词\"矣\"\"乎\"连用。
编号:86
P31
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
\"簪\"的释义为\"......的簪\",极为不妥。
应为\"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编号:87
P35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
P33《逍遥游》的作者为庄周,而不是\"庄子\",不能想当然。故此处\"庄子\"应为\"庄周\"。
编号:88
P41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介宾短语缺少搭配词。
可改为:但是在文学方面,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编号:89
P42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搭配不当。\"它的直指的意义\"是一个短语,中心语是\"意义\",而后去没有相应的谓语与之搭配,所以应该把这个短语改成一个主谓句。\"它可联想到……\"这个句子搭配不当,\"它\"在这里指的是\"烟\",显然,\"烟\"是不能联想的,它没有思维的能力,因而在\"可\"之后加\"使人\",句子就通顺了。
可改为:比如说\"烟\",它有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使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编号:90
P45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标点错误,造成理解困难。
可改为:
方案一 《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方案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方案三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九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编号:91
P45—47
正文下方关于人物的简介中,一模一样的句式,\"[XXX]字XX\"后面用句号的有6处,用逗号的3处,不知其可。
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规范。
P49
编号:92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搭配不当,人是不可能发生问题的,人自身只会出现问题。
可改为: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问这个问题。
编号:93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状语位置不当。
可改为:中国最好的戏剧诗,远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编号:94
P52
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
第一,\"型式\"错误,要么\"类型\",要么\"形式\",此处应为\"类型\",第二,\"在西洋诗\"应为\"在西洋诗里\"。
可改为:跟中国田园诗同一类型的作品,在西洋诗里自成风会。
编号:95
P55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主语的不当结构造成主宾搭配不当或难辨主语。\"为\"字改成\"的\"字。
可改为: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编号:96
P56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主宾搭配不当,主干为\"体系为方法\",不合逻辑。
可改为: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体系。
或:这个体系的主要结构为木材结构。
P57
编号:97
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除掉\"是动词,不能当作介词用,它不能跟\"之外\"组合搭配。
可改为: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非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编号:98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介宾短语结构错误,或介宾短语搭配不当。
可改为:在颜色的使用上(或在使用颜色方面),中国建筑是世界中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编号:99
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未能正确使用介词。
可改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编号:100
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
\"使\"字缺少宾语。
可改为: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它(或它们)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
编号:101
P60
[鳟(zun)鱼]一种背部淡青略带褐色、侧线下部银白色、全身有黑点的鱼。
P62
[鲱(fei)鱼]一种形体侧扁而长,背部灰黑色的鱼,生活在海洋中,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两段话相比较,后者\"一种形体侧扁而长\"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编号:102
P61
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
用词不当,\"构成\"指结果,改成\"构造\"指过程。
可改为: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造一片发育中的组织。
编号:103
P64
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致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用词错误。\"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结果)。此处\"以致\"后的句子并不是不好的结果。
可改为: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而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编号:104
史蒂芬.霍金,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
本册书前言《致同学们》是编者2004年6月写的,《后记》是编者2007年1月写的,版权页表明\"2019年7月第1次印刷\",跨度15年,时效性差。
受时间的局限,关于霍金的介绍,只提到1942年出生。事实上,霍金已于2018年去世。课本中使用\"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极为不妥,肯定会给读者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应删掉。
教科书应根据学生使用时的时间(即现在进行时)做相应修订。
2020年再版时,可使用:史蒂芬.霍金(1942–2018)。
P65
编号:105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
缺少谓语,主语是\"你\",\"在实际上\"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不作主干成分,\"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是一个名词短语,\"不可能预言出来的\"作\"数字\"的定语,因而这个句子如果提主干的话,那就是\"你数字\",什么意思呢?所以有必要改一下,给句子弄一个谓语。
可改为: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数字。
编号:106
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
句式杂糅,\"更\"与\"得多\"不能放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
可改为:但是要做更长远的天气预报。或但是要做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
编号:107
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
主宾搭配不当。
可改为: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性。
编号:108
[威廉.米勒]美国纽约州农民,近代基督复临运动的创始人。从1831年起开始传道,根据《但以理书》的某些章节推算出基督将于1843年或1844年3月21日第二次降临,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预言虽然失败,但该派仍坚持教义,并于1863年成立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释文中的\"该派\"并未出现在前文中,是生词,况且此词条是解释[威廉.米勒]的,不应突然冒出一个\"该派\"(\"该派\"是威廉.米勒的代名词吗?\"该派\"是什么派?)。威廉.米勒已于1849年去世,1863年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与威廉.米勒有何相干?
P66
编号:109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
搭配不当,\"事物\"是不能\"发生\"的,\"发生\"只能与\"事情\"相搭配,而\"事物\"与\"发现\"相搭配。
可改为: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根本不在乎。
编号:110
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
用词错误,\"变成\"改成\"变得\"。
可改为: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得混沌。
编号:111
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
重复。
可改为: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微弱得多。或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
编号:112
P67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介词误用,将\"从\"改为\"通过\"。
可改为: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编号:113
P68
这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
宾语缺少中心语。
可改为:这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其中的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
编号:114
P80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本册书卷首《致同学们》是编者于2004年6月写的,《后记》是编者于2007年1月写的。版权页标明,这是2006年11月第二版,2019年7月第一次印刷。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幕式是2016年9月4日举行的,而此教科书是2007年1月编就的。那么,编辑是如何知道9年后的事情的?
编号:115
P85
《作文的三个阶段》中作者\"梁实秋\"在排版上应上提一行。
编号:116
P106
《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于1547年10月9日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
这里,首先应介绍塞万提斯是哪个国家的人。需在\"马德里\"前加入\"西班牙\"。
"},{"text":"
下面集中梳理一下小学、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者像的标注等问题。
编号:117
小学语文4–6册和初中语文上册中,凡第一次出现所选课文作者时,均标注有姓名,但无\"像\"字。
高中语文必修1、3、5中,表现形态杂乱。
高中语文必修1
P6戴望舒
P8徐志摩
P10艾青
P27鲁迅
P 32梁实秋
P 40夏衍
P 79孔子像
P 84查尔斯.狄更斯
此册书共选文章13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8篇,没有作者像的5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5处,标注\"XX像\"的2处,配像与作者不符的1处(梁实秋,配的是梁启超像)。
高中语文必修2
P3朱自清像
P7郁达夫像
P10陆蠡像
P 29王羲之
P32苏轼
P 35王安石
P 39蔡元培像
P 42恩格斯
P 76维克多.雨果
此册书共选文章14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9篇,没有作者像的5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4处,标注有\"XX像\"的4处,标注有姓名无\"像\"字的1处。
作者像中,王羲之(303–361,《兰亭集序》写于353年)、苏轼(1037–1101,《赤壁赋》写于1082年)、王安石(1021–1086,《游褒禅山记》写于1054年)的服饰、神态雷同,仅胡子、帽子略有异。王羲之与苏轼、王安石相隔700余年,但王安石、王羲之的画像,除了帽子样式不同,形象如同双胞胎;苏轼和王安石是同时代的人,帽子迥异,其他神似。
高中语文必修5
P9 契诃夫
P14沈从文
P25陶渊明画像[明]王仲玉绘
P33庄周
P40朱光潜像
P49青年钱钟书
P60刘易斯.托马斯
P64史蒂芬.霍金像 Pavid Montgomery摄
P106塞万提斯画像
此册书共选文章15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9篇,没有作者像的6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4处,其余5处标注形态各异,分别为:朱光潜像、陶渊明画像[明]王仲玉绘、青年钱钟书、史蒂芬.霍金像、塞万提斯画像。
为什么有的作者有照片有的没有,哪些作者需要标注或为什么不标注,为什么有的用青年时期的相片而不是中老年时期的,为什么有的标注有摄影师的名字而大多数没有,让人一头雾水。
编号:118
高中语文必修5
P14[老鹳河]一名鹳河......
P29\"豫章\",一作\"南昌\"。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
P34朝菌,一名大芝,朝生,见日则死。
P36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人。
P47[司空曙]字文明,一说字文初。
这里,编者在对尚有异议、有争议,并存两说,或不确定的事物或人物的表述时,先后使用了\"一名\"\"一说\"\"一作\"等,显得凌乱。
什么语境下用哪个词应严密。
编号:119
高中语文必修5
P43[端木]即子贡(前520?),孔子弟子。
P45[王褒(约513?)]字子渊,北朝诗人。
[沈佺期(约656-约714)]字云卿。初唐诗人。
P47[司空曙(720?790?)]字文明,一说字文初。
P59[李明仲(?-1110)]即李诚,字明仲,郑州人。
上述关于人物的生卒年,有5种不同形式,应规范。尤其是生卒年不祥的,是用\"约xx\"还是\"xx?\",须明确,不能混乱。
编号:120
各册
我们与收入本书的作品(包括照片、画作)的作者进行了广泛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但仍有部分作者,未能联系上。烦请作者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教材中的课文应该是摘选自已经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作品。从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角度考虑,理应首先获得作者或知识产权拥有者的许可才能选用该文章。
按照编者的声明,本套教科书编选的部分作品,却是在未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被动入选的。编者只在结尾\"敬告作者\",让作者如果发现了其作品选入教科书当作商品出售,再行与出版社联系。这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极易误导读者:凡被选入教科书的作品,作者知晓与否无关紧要。
另外,教科书里的课文一选好几年,怎么会来不及联系作者?今年来不及,第二年还来不及,几年都没找到作者,这作者怎么这么鬼鬼祟祟?这样没有知名度的作者,他的文章是怎么入选的?那文章来源于哪里?在街上捡的吗?文章的质量可信吗?
编号:121
各册
现行语文教科书字体选用不当,宋体、国标楷体混用,且各字体功能未进行标识。
传统的印刷用宋体和国标楷体两种字体,笔画间连接有很大差异。以\"口、田、日、月、用\"为例,宋体字\"日、月\"的横画与两边笔画是相连的,而国标楷体里横画与右边笔画都不相连。
这样的做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书写判断。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人生学习写字最重要的阶段,但是孩子们的课本里,同一个字却采用了两种差别很大的写法,学生究竟应该仿照哪一种字体来书写,没有作任何的标注与提示,致使孩子们书写陷入诸多误区。
国家标准总局颁布的字体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仿宋_GB2312(用于印刷),另一个则是楷体_GB2312(用于手写)。这也就是说,依照法律,课本使用的字体只能是国标仿宋和楷体。故现行教科书使用的传统的印刷用宋体,应当废止,改为国标仿宋体。
"},{"img_height":1100,"img_url":"https://ss-mpvolc.meipian.me/users/25824112/921ed75988744dd0bf5f95a57e9fc07d__jpg.heic","img_width":708}]},"ext":{"id":85359919,"article_id":187844768,"ip":"115.59.209.139","origin_status":0,"edit_from":0,"client_type":1,"password_v2":"","uv":1,"font_id":0,"title_style":"","rich_text_title":null,"gift_switch":1,"deleted_at":0,"recycle_expired_at":0,"share_with_nickname":1,"enable_watermark":2,"music_id":0,"music_source":-1,"_auto_update_time":"2022-06-26 16:21:11"},"extend":{"id":88468556,"article_id":187844768,"enable_download":1,"cover_width":0,"cover_height":0}},"author":{"id":"25824112","nickname":"甜蜜蜜","head_img_url":"https://ss-mpvolc.meipian.me/article/static/avatar.png","column_visit":4099,"signature":"","favorite_count":4,"follow_count":1102,"follower_count":680,"famous_type":0,"autoplay_music":1,"text_preference":1,"client_type":4,"reward_word":"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打赏鼓励哦!","member_type":0,"wechat_id":"ojq1tt0PkMyOrKiP2_LKomy0fOB4","country":"中国","province":"河南","city":"","career":null,"birthday":0,"gender":1,"reg_time":1511174932,"e_id":"","bedge_img":"","label_img":"","review_level":1,"enable_reward_switch":false,"enable_water_mark_switch":0,"plainNickname":"甜蜜蜜","member_status":2,"member_img":"https://ss2.meipian.me/app/member/icon/member2.png","ext":null,"phone_num":"138****0290","head_attach_img":null,"badge":null,"onlive":false,"qualification":null,"biz_info":{"is_biz_user":false,"share_domains":[]},"headwear":{"icon":"","animation":"","config":{},"param":{}},"cover_img_url":"","weibo_id":"","vwen_id":"","im_id":"","yx_im_token":"","last_visit_time":1743552558,"ip_address":"182.118.234.92","device_id":"bcbe2cc5a24faed9:02:00:00:00:00:00","reviewer":0,"review_time":0,"account_state":0,"balance":3410,"last_contribution_time":1582949160,"member_expire_time":0,"member_qq_group":0,"web_has_login":0,"longtitude":"111.7460540","latitude":"34.7683330","last_client_type":0,"level":0,"province_user":null,"city_user":null,"user_id":25824112,"qq_id":"","apple_id":"","badge_img_url":"","reward_url":"https://www.meipian.cn/wap/reward/view/index.html?mask_id=2ealxao6&author_user_id=25824112&article_title=%E6%88%91%E7%BB%99%E8%AF%AD%E6%96%87%E6%95%99%E7%A7%91%E4%B9%A6%E6%8C%91%E6%8C%91%E9%94%99","memo_name":""},"content":[{"text":"现将新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不含四、五、六、七、八、九年级下册)和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1.3.5)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挑出来,望指正。
本文的结构大体上分为四块:一是位置,即在教科书中的页码;二是字词、句子、标点符号、插图等疑似错误内容;三是错因分析;四是正确用法或建议。
一、字词使用方面
编号:1
各册
版权页
请与印厂联系调换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1567,[印]1.政府机关的图章,泛指图章;2.印子;3.留下痕迹,特指是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4.符合;5.姓。
印厂,是业内对印刷厂的简称,用在教科书中不规范。
应为\"印刷厂\"或\"承印厂\"。
一年级下册
编号:2
P76
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想想\"建议用\"想一想,\"
二年级上册
编号:3
P56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亦有\"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一说。建议以史实文献的文字面貌为依据,使用作者原文。
编号:4
P75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 \"朱德的扁担\"不符合常理。比如,王小明的作业本上,只需写上名字,即可表明是王小明的作业本。\"的作业本\"属多余。
2. 经查证,在扁担上写字的人为当时的军需处长范树德,而非朱德本人。
3. 扁担上写的是\"朱德扁担 不准乱拿\"。
二年级下册
编号:5
P22
选作棵文时有改动。
\"棵\"应为\"课\"
编号:6
P48
造作课文时有改动。
\"造\"应为\"选\"
三年级下册
编号:7
P40-41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非常雄伟\"一段的内容写的是桥的精巧,前后不符。此外,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不足以称作\"雄伟\"。
此处若用\"雄伟\",那么依逻辑关系,下一自然段首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中,\"坚固\"应为\"雄伟\"。这样,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笔者在其他版本中发现,此两处的表述为\"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这座桥不但精巧,而且美观\"。
笔者认为,后者对赵州桥特征的表述比较贴切。建议采用后者。
编号:8
P48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有的\"之前加上\"原来,\"
编号:9
P58
他眼睛、嘴巴都不怎么显眼,
\"他\"应为\"它\"
编号:10
P61
\"就是在露天里,
\"里\"应为\"地里\"
编号:11
P72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另有版本为\"两对虎牙\"。建议用\"两对虎牙\"。
编号:12
P78
停着呼吸,
\"停着\"应为\"屏住\"
编号:13
P94
食物 :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其他植物
1. 此处只需注明大熊猫食物的内容,不需要\"爱吃…有时也吃其他植物\"等字眼。
2.大熊猫除了吃竹叶、竹笋外,竹杆也是它的主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246\"[大熊猫]吃竹叶、竹笋。\"的表述亦不正确。
3.大熊猫属食肉目动物,有时吃竹鼠,而竹鼠属于动物,\"其他植物\"不能涵盖。
此处宜改为\"竹子等\"。
四年级上册
编号:14
P5
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去掉\"照亮了,\"
六年级上册
编号:15
P9
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过去一直用作\"溪头\"。因何改为\"溪桥\",是传播者转引、抄录错讹的原因,还是因依据的版本的权威性、可信度、文献价值不同而改,或是出于社会原因综合考虑而改,应在有关网站加以说明。
编号:16
P11
\"你恐惧着什么?你悲哀些什么?\"
作者原文中\"着\"为\"些\"
七年级上册
编号:17
P4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去掉\"他\"
编号:18
P41
[东方朔(前154-前931)]
此处是用来解释生词[东方朔]的,生卒年应在后面释义中出现。
此类现象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上册中共有35处。
编号:19
P45
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此处应加上作者为盲人、聋人。
编号:20
P89
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
\"在\"应为\"对\"
编号:21
P123
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加\"应为\"增\"
编号:22
P133
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231[达到]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达得到|达不到|目的没有达到|达到国际水平。
P266[到达]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火车于下午3时到达北京。
可见,\"达到\"多用于达到一个标准或要求;\"到达\"多用于到达一个地方或形容一个动作完成。
建议此处用\"到达\"。
八年级上册
编号:23
P13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过去一直用作\"斯\",应就改订原因在有关网站加以说明。
九年级上册
编号:24
P3
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P879[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茫茫大海|茫茫的大草原|前途茫茫|茫茫的一片白雾。
[莽莽]1.形容草木茂盛:杂草莽莽。2.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莽莽雪原。
鉴于作者词作原文即为\"惟余莽莽\",况且此处下句\"苍茫大地\"中已有一个\"茫\"字,故用\"莽莽原野\"更为合理和贴切。
编号:25
P89
假如鲁滨孙没有获救,
\"孙\"和\"逊\",虽然只是一种翻译上的区别,但《鲁滨逊漂流记》在我国以往这么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一直译作\"鲁滨逊\",这种译法早已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还是按照约定俗成译作\"鲁滨逊\"更妥一些,这样也符合更多读者的阅读习惯。
编号:26
P101
[米开朗基(1475-1564)]现在译作\"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建筑师。
八年级上册P36[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
对同一个人物,八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上册的介绍除了生卒外,均不一致。
二者应一致。
二、标点符号使用方面
一年级上册
编号:27
P71
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P86
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P99
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同类句型中标点符号的应用应一致。
二年级下册
编号:28
P54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
\"。\"应为\":\"
五年级上册
编号:29
P27
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
\"呢\"后应加\"?\"
三、 插图
二年级上册
编号:30
P64-65
此处插图时代错置,图上出现了与历史背景不匹配的事物。
两张图上的书生都有包裹发髻的巾帻,这是秦汉到明代流行的头巾(明代有方形\"四方平定巾\")。不过,课文中他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如果主人公真这么说话,那他的形象就只能是梳着清代辫子的书生了。
因为南瓜是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才传播开来。虽然它在明末就已传入中国,但起初因系从日本间接输入,中国人称之为\"倭瓜\"。\"南瓜\"这一名称,是直至清代中后期,南方所种植的南瓜品种沿大运河向北移栽,在山东尤其受欢迎,北方人因其来自南方,才流行称之为\"南瓜\"的。
七年级上册
编号:31
P21
史铁生画像
插图下应注明:史铁生
编号:32
P95
猫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猫
以与P39、P71的插图说明相一致。
编号:33
P100
鸭子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鸭子
以与P39、P71、P95的插图说明相一致。
八年级上册
编号:34
P109
P110
蝉的插图
插图下应注明:蝉
九年级上册
编号:35
P109
插图
此插图为\"三顾茅庐\"的场景。图中罗帐内壁画中有\"空谷幽兰\"的字样。空谷幽兰,一般认为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老残游记》发表于1903年,和蜀汉时期相距1680年左右。
四、其他
一年级上册
编号:36
P24
b-a=ba
应与P28一致:b-ā=bā
二年级下册
编号:37
封底前
无《后记》
应规范
三年级上册
编号:38
P2《大青树下的小学》
此文文体不分。
课文里说:蝴蝶和两只小猴子在听孩子们读课文,小鸟、松鼠和山狸在看同学们做游戏。
这到底是虚构的还是非虚构的呢?
小说、戏剧、诗歌等,属虚构类文学作品,追求艺术真实;历史、传记、调查报告等,属于非虚构作品,重在合乎事实。
而《大青树下的小学》,没有基本的文体区分,混淆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真的有蝴蝶和两只猴子听同学们读课文,小鸟、松鼠和山狸看同学们做游戏吗?这所小学在哪里?大青树是棵什么树?古老的铜钟是什么年代锻造的?
此文的作者吴然是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的,也许他可以提供关于这所小学的事实材料。
三年级下册
编号:39
P18
《陶罐和铁罐》一文中,因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导致不同的结局: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地下掘出了陶罐,没有见到铁罐。
故事情节和作者欲表达的意思之间过于牵强,生硬、做作。铁罐的傲慢与找不到铁罐之间,没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不合逻辑。
编号:40
P57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引用了《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
前面第四单元所选文章中并无《美丽的西沙群岛》一文。
编号:41
P91
\"您老人家必要高寿,
\"必要\"在字典中释义为\"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
此处用法不妥,可改为\"必定\"等。
五年级上册
编号:42
P106
〔耻〕以......为耻。
〔耻〕应先作释义耻辱,之后再讲用法。
八年级上册
编号:43
版权页
审图号GS(2017)1363号
其他语文教科书中均未见有此号。
编号:44
P71
《庭中有奇树》中第二句\"绿叶发华滋\"中的\"华\",教科书解释为\"花\"。《昭明文选译注》的解释与此相同,并把\"发\"解释为\"开放\"。\"绿叶开放花朵繁盛\",显然不通。教科书没有注释\"发\"字。百度百科将\"发华滋\"笼统地解释为\"花开繁盛\",实际上是将原文偷换为了\"华发滋\"。《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在赏析中将\"发\"当作\"衬托\"来理解,\"绿叶衬托花朵繁盛\",很符合现代人的认知模式。我们不是常说\"红花还需绿叶陪衬\"吗?但是,绿叶只能衬托出花的颜色,并不能衬托出花的繁盛。如果没有绿叶,满树花朵不是更显得繁盛吗?并且,\"绿叶衬托花朵繁盛\"这种\"主谓宾补\"俱全的复杂句式,与这首诗其余诗句的简明显得格格不入,也不符合当时的用语习惯。因此,将\"发\"解释为\"衬托\"也靠不住。《汉语大词典》有\"华滋\"一词:形容枝叶繁茂。其中的例句就包括这首诗。此外,还举了王安石《今日非昨日》诗句\"仰看青青叶,亦复少华滋\"。值得注意的是,在王安石的诗句中,\"华滋\"正是用来修饰叶子的。所以,\"绿叶发华滋\"这句诗应该理解为:绿叶显得繁茂。发,有\"显现\"\"生长\"等意思。
九年级上册
编号:45
P111
[嗔(chen)]怒,生气。
此字已在七年级上册P98[嗔怪]中作为生字注音。此处不必注音,直接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多册
编号:46
文章出处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x册》。
此处只标明了文章的来源,不知道是何人何时何地写的,属\"三无\"产品。笔者认为,文章出处只需注明作者姓名及文章在选作课文时内容有无改动。至于文章来源于以前的哪本教科书,读者勿需了解。如果按编辑这样的做法,那么凡在以往教科书中用过的文章,在新教科书中均应注明\"选自x年x版教科书第x册\"。
"},{"text":"
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1.3.5)中,一些疑似错讹的地方如下(暂以页码排序):
(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先行说明。
那就是,长期以来宽容名人名家的作品有病句、错别字,刻意回避,任其贻害大众。
尽管编者以\"通\"\"同\"\"也作\"\"假借\"\"异体字\"等进行了注解,说明了规范书写方式,但\"改还是不改\"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论。如果这样的维护是为了尊重原著,那么普通人作品中的病句、错别字是否也允许存在?考试的时候写错字理应不该扣分。)
高中语文必修1
编号:47
P12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中途易辙,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的主语都是大堰河,但第四行的主语却变成了她的乳儿,否则,第四行的主语如果是大堰河的话,那此行中的\"妈\"即是大堰河的妈,也就是乳儿 外婆,这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因为文中没有出现这个人。所以,此句的主语就是大堰河,但与上文不衔接。
第四行可改为:为了他,让她的乳儿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编号:48
P18
插图 荆轲刺秦(汉画像砖)
图中\"樊於其頭\",\"其\"与文中不符,应为\"期\"。此汉画像砖究竟为真品还是赝品,望专家再行考证。
编号:49
P19竖子,对人的蔑称。
P25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对同一个词的解释应该一致,况且只间隔2页,却解释两次,似不妥。
编号:50
P22
终于失败自杀。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P1699[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编辑在这儿用\"终于\",意味着项羽的理想是失败自杀。经过与刘邦五年交战,终于实现了自杀的愿望。
此处,\"终于\"宜改为\"终以\"\"最终以\"\"后\",或\"因失败而自杀\"\"最终因失败被迫自杀\"等。
编号:51
P32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为梁实秋,作者像配图位置却为\"梁启超像\"。另外,正文下的释文中没有关于作者的介绍,也未注明作者梁实秋与梁任公(梁启超)有什么关联。
编号:52
P35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破折号使用错误。此处破折号既不是补充说明,也不是上文的总结,第一句是个介宾短语,第二句提主干即为\"游轮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里只讲述了一件事,不是时间,所以最后一句与上文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可改为: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P40
编号:53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标点错误导致无法理解。第一句的句号应为逗号,因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详细说明;第一句后的逗号应为句号,因为下文讲红砖墙。
可改为: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编号:54
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第二句的主语应是承前省,可那样不能理解。
可改为:工房区域被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或工房区域被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把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编号:55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
\"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放在句子开头,没有主语,不存在承前省的问题,所以应该把主语补出来,根据上下文推断,应该是\"工房\"作主语。其后的三句都没有主语,按汉语表达的惯例,应该可以理解为承前省,那么最后一句以\"工房\"作主语就不通,错误是句式杂糅,一句话把两句话\"一共八十户\"和\"一楼一底的房屋\"混在一起,即一个主语管两个宾语,它们的谓语却不一样,\"一楼一底的房屋\"与\"这些工房\"搭配,其谓语应该是\"是\",即\"这些工房是一楼一底的房屋\",而同样的谓语与后一个宾语搭配就不通了,\"这些工房是八十户\"显然不通,房子显然不是户,后一句的主语应该为\"有\",这样就通了,\"这些工房有八十户\"。所以如果修改的话,要么还是以\"工房\"为主语,那么就应该改成\"都是一楼一底的房屋,里面住着八十户\";要么把后一句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改成\"一楼一底的房屋一共八十户\"。
可改为: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这些工房像鸽子笼一般地分得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楼一底的房屋一共八十户。
P41
编号:56
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
主语不一致。第一句和第二句的主语都是包身工,第三句的主语却是包工头。
可改为: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天,由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
编号:57
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分了。
\"享福\"和\"福分\"语义重复。\"享福\"意指\"享受幸福。谓生活的安乐美好。\"\"福分\"意指\"享受幸福的运气\"。\"享福\"和\"福分\"都有享受幸福的意思,可以删去\"的福分了\",或者将\"福气\"改为\"运气\"。
编号:58
四点半之后,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搭配不当。\"晨光\"有什么\"线条和影子\"呢,晨光只有投射到物体上才能形成影子。第二个错误是\"没有线条和影子的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缺少介词\"在\"。
可改为:四点半之后,在晨光胆怯地显出来的时候,水门汀路上和弄堂里面,已被这些赤脚的乡下姑娘挤满了。
编号:59
P42
这只是常有的例子的一个。
缺少介宾短语的相应结构。在\"例子\"后应该加一个\"中\",表示\"例子\"是介宾短语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个中字,则\"例子\"作\"一个\"的定语,显然,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子\"作为名词是不能修饰数量词\"一个\"的,只能说\"一个例子\"。
可改为:这只是常有的例子中的一个。
P43
编号:60
最初的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
语意不明。最初的钱是什么?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知道,可能是贝壳或盐什么的,此处前后不搭配。把\"钱\"改成\"工钱\"就行了。
可改为:最初的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
编号:61
最初的工作范围是不需要任何技术的扫地、开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类。
语序不当。
可改为:工作的最初范围是不需要任何技术的扫地、开花衣、扛原棉、松花衣之类。
编号:62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前后主语不一致,导致搭配不当。第一句的主语是\"铁门\",第二句没有主语,把第二句的谓语和宾语提出来,是\"好像奴隶\",如果主语依然是\"铁门\",显然不能搭配,而文中第二句真实的主语应该是\"包身工\"。
可改为: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来。
编号:63
一出门,这人的河流就分开了。
语意不明。\"这\"既可修饰\"河流\",也可修饰\"人\",如果这修饰\"人\"的话,即\"这人\"的\"河流\",意思是这个河流是某人的,表示真正的自然界的河流,它怎么能分开呢?如果\"这\"修饰\"河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通顺的。不如直接把\"人的河流\"写成\"人流\",就不会有问题了,因为\"人流\"是一个词。
可改为:一出门,人流就分开了。
编号:64
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亲近的原因。
主动被动不分。\"亲近\"前应该加一\"被\"字。如果不加这个字,就表示她们自己不去亲近别人,实际上是她们被别人厌恶,别人不愿意理她们。
可改为: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被亲近的原因。
编号:65
P44
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
缺少宾语。第二句如果没有宾语,意思就是她可以欺侮别人。所以加上一个词\"他们\",意思就明了了。
可改为: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她们,什么人都看不起她们。
编号:66
P76—77
由于此教科书编写于2007年3月,故《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文中列举的\"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黑客、低保、攀岩、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手机、义工、特首、访问、杀手、作秀、买单、朝阳产业、生物入侵、黄金周、快餐、豪宅、大片、韩流、AA制、丁克家庭、SOHO一族、新新人类\"已是明日黄花,时过境迁,与\"新词新语 流行文化\"相去甚远,名不符实,沾不上边。
高中语文必修2
编号:67
P4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不用说\"有歧义。第一句单独来看,意思就是采莲的人不必说很多话,显然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可改为:采莲人不多,但看采莲的人却很多。
P10
编号:68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地面,纸糊的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主语不一致。第一句的主语是\"我\",后一句的主语明显是\"房间\",但根据承前省的原则,第二句没有主语,那主语也应该就是\"我\",显然是不可能与\"地面\"等相搭配。
可改为: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这里有砖铺的地面,纸糊的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编号:69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
句式杂糅。这里应该是两句:\"我怀念着绿色\"和\"这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因此,改的时候把它们分开就可以了。如果不这样,那么,这个句子没有办法提出主干。
可改为:我怀念着绿色,它让我把心都等焦了。
编号:70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句式杂糅。
可改为:我的心情急不暇择,即使一枝之绿我也视同至宝。
编号:71
P11
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标点符号错误。\"它的固执\"和\"无亲热\"应该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要用顿号。
可改为: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编号:72
P14
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第二个逗号应为句号。
编号:73
P22
扶将,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将,也是扶持的意思。
\"扶将\"应为\"扶\"。
编号:74
P23
鲑,这里是鱼类菜肴的总称。珍,美味。市,购买。
按原句顺序\"交广市鲑珍\",\"市,购买。\"应在\"鲑,......\"前面。
编号:75
P15、P16、P26、P35
言,助词,没有实义。
言,助词,无实义。
曰,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斯,语气词,无实义。
思,语气词,无实义。
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这里7个单词,关于词性出现了3种说法:助词,语助词,语气词;关于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出现了5种表述:无实义,没有实义,无实在意义,没有实在意义,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应规范。
编号:76
P50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
这里用\"终于\",意味着主人公对\"厄运\"充满了期待,显然不妥。
\"终于\"应为\"不幸\"等。
编号:77
P51
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直面挫折,勇于斗争的人物的描写。
第二个逗号应为顿号。
编号:78
P52
这套教科书选用了《美文》\"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的一些竞赛题,特向《美文》杂志社和题目命题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个注脚并不是专为本页上文相关内容的说明,故应出现在《后记》中。
编号:79
P57
他似乎被毒蛇蜇了一口,
蜇,指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而蛇是用牙齿咬人的,不是蜇人。这里说\"蜇了一口\",\"口\"说明蛇用的是牙齿。
\"蜇\"应为\"咬\"。
"},{"text":"
高文语文必修5
编号:80
P6
插图\"林教頭風雪山神庙\"
现在使用的汉字是1964年开始简化的。教科书虽未注明插图所作的时间,但图中\"頭風\"使用的是繁体字,故图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庙\"的\"庙\"应为\"廟\"。
编号:81
P10
我们教师们都怕他。
\"们\"使用不当。
可改为:我们教师都怕他。或教师们都怕他。
编号:82
P14
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
介词使用不当,应该加一个\"在\"字。
可改为:三个节日在过去三五十年前。
编号:83
P25 来,助词,无义。
P35 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无实义。
\"无义\"和\"无实义\",有什么区别?
应规范。
编号:84
P26[眄(mian)庭柯以怡颜]眄,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
P30[睇眄(dimian)]看。
\"眄\"已经在P26作为生字注音,P30可只注音\"睇\",不再注音\"眄\"。
编号:85
P27
[已矣乎]算了吧!助词\"乎\"\"矣\"连用,加强感叹语气。
按顺序,此处应为:助词\"矣\"\"乎\"连用。
编号:86
P31
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
\"簪\"的释义为\"......的簪\",极为不妥。
应为\"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条状物,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编号:87
P35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
P33《逍遥游》的作者为庄周,而不是\"庄子\",不能想当然。故此处\"庄子\"应为\"庄周\"。
编号:88
P41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介宾短语缺少搭配词。
可改为:但是在文学方面,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编号:89
P42
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搭配不当。\"它的直指的意义\"是一个短语,中心语是\"意义\",而后去没有相应的谓语与之搭配,所以应该把这个短语改成一个主谓句。\"它可联想到……\"这个句子搭配不当,\"它\"在这里指的是\"烟\",显然,\"烟\"是不能联想的,它没有思维的能力,因而在\"可\"之后加\"使人\",句子就通顺了。
可改为:比如说\"烟\",它有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使人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编号:90
P45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标点错误,造成理解困难。
可改为:
方案一 《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方案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方案三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九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编号:91
P45—47
正文下方关于人物的简介中,一模一样的句式,\"[XXX]字XX\"后面用句号的有6处,用逗号的3处,不知其可。
标点符号的使用应规范。
P49
编号:92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搭配不当,人是不可能发生问题的,人自身只会出现问题。
可改为: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问这个问题。
编号:93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状语位置不当。
可改为:中国最好的戏剧诗,远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编号:94
P52
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
第一,\"型式\"错误,要么\"类型\",要么\"形式\",此处应为\"类型\",第二,\"在西洋诗\"应为\"在西洋诗里\"。
可改为:跟中国田园诗同一类型的作品,在西洋诗里自成风会。
编号:95
P55
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主语的不当结构造成主宾搭配不当或难辨主语。\"为\"字改成\"的\"字。
可改为: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编号:96
P56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
主宾搭配不当,主干为\"体系为方法\",不合逻辑。
可改为: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体系。
或:这个体系的主要结构为木材结构。
P57
编号:97
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除掉\"是动词,不能当作介词用,它不能跟\"之外\"组合搭配。
可改为: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非穹隆顶得到特别处理,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
编号:98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介宾短语结构错误,或介宾短语搭配不当。
可改为:在颜色的使用上(或在使用颜色方面),中国建筑是世界中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编号:99
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未能正确使用介词。
可改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建筑的\"文法\"。
编号:100
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
\"使\"字缺少宾语。
可改为: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它(或它们)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
编号:101
P60
[鳟(zun)鱼]一种背部淡青略带褐色、侧线下部银白色、全身有黑点的鱼。
P62
[鲱(fei)鱼]一种形体侧扁而长,背部灰黑色的鱼,生活在海洋中,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两段话相比较,后者\"一种形体侧扁而长\"后面的逗号应为顿号。
编号:102
P61
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
用词不当,\"构成\"指结果,改成\"构造\"指过程。
可改为: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造一片发育中的组织。
编号:103
P64
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致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用词错误。\"以致\"是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结果)。此处\"以致\"后的句子并不是不好的结果。
可改为: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神如此之感恩戴德,而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
编号:104
史蒂芬.霍金,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
本册书前言《致同学们》是编者2004年6月写的,《后记》是编者2007年1月写的,版权页表明\"2019年7月第1次印刷\",跨度15年,时效性差。
受时间的局限,关于霍金的介绍,只提到1942年出生。事实上,霍金已于2018年去世。课本中使用\"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极为不妥,肯定会给读者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应删掉。
教科书应根据学生使用时的时间(即现在进行时)做相应修订。
2020年再版时,可使用:史蒂芬.霍金(1942–2018)。
P65
编号:105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
缺少谓语,主语是\"你\",\"在实际上\"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不作主干成分,\"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是一个名词短语,\"不可能预言出来的\"作\"数字\"的定语,因而这个句子如果提主干的话,那就是\"你数字\",什么意思呢?所以有必要改一下,给句子弄一个谓语。
可改为: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数字。
编号:106
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
句式杂糅,\"更\"与\"得多\"不能放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
可改为:但是要做更长远的天气预报。或但是要做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
编号:107
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
主宾搭配不当。
可改为: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性。
编号:108
[威廉.米勒]美国纽约州农民,近代基督复临运动的创始人。从1831年起开始传道,根据《但以理书》的某些章节推算出基督将于1843年或1844年3月21日第二次降临,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预言虽然失败,但该派仍坚持教义,并于1863年成立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释文中的\"该派\"并未出现在前文中,是生词,况且此词条是解释[威廉.米勒]的,不应突然冒出一个\"该派\"(\"该派\"是威廉.米勒的代名词吗?\"该派\"是什么派?)。威廉.米勒已于1849年去世,1863年成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与威廉.米勒有何相干?
P66
编号:109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
搭配不当,\"事物\"是不能\"发生\"的,\"发生\"只能与\"事情\"相搭配,而\"事物\"与\"发现\"相搭配。
可改为: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根本不在乎。
编号:110
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
用词错误,\"变成\"改成\"变得\"。
可改为: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得混沌。
编号:111
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
重复。
可改为: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微弱得多。或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
编号:112
P67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介词误用,将\"从\"改为\"通过\"。
可改为: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
编号:113
P68
这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
宾语缺少中心语。
可改为:这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其中的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
编号:114
P80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
本册书卷首《致同学们》是编者于2004年6月写的,《后记》是编者于2007年1月写的。版权页标明,这是2006年11月第二版,2019年7月第一次印刷。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开幕式是2016年9月4日举行的,而此教科书是2007年1月编就的。那么,编辑是如何知道9年后的事情的?
编号:115
P85
《作文的三个阶段》中作者\"梁实秋\"在排版上应上提一行。
编号:116
P106
《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于1547年10月9日出生在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
这里,首先应介绍塞万提斯是哪个国家的人。需在\"马德里\"前加入\"西班牙\"。
"},{"text":"
下面集中梳理一下小学、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作者像的标注等问题。
编号:117
小学语文4–6册和初中语文上册中,凡第一次出现所选课文作者时,均标注有姓名,但无\"像\"字。
高中语文必修1、3、5中,表现形态杂乱。
高中语文必修1
P6戴望舒
P8徐志摩
P10艾青
P27鲁迅
P 32梁实秋
P 40夏衍
P 79孔子像
P 84查尔斯.狄更斯
此册书共选文章13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8篇,没有作者像的5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5处,标注\"XX像\"的2处,配像与作者不符的1处(梁实秋,配的是梁启超像)。
高中语文必修2
P3朱自清像
P7郁达夫像
P10陆蠡像
P 29王羲之
P32苏轼
P 35王安石
P 39蔡元培像
P 42恩格斯
P 76维克多.雨果
此册书共选文章14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9篇,没有作者像的5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4处,标注有\"XX像\"的4处,标注有姓名无\"像\"字的1处。
作者像中,王羲之(303–361,《兰亭集序》写于353年)、苏轼(1037–1101,《赤壁赋》写于1082年)、王安石(1021–1086,《游褒禅山记》写于1054年)的服饰、神态雷同,仅胡子、帽子略有异。王羲之与苏轼、王安石相隔700余年,但王安石、王羲之的画像,除了帽子样式不同,形象如同双胞胎;苏轼和王安石是同时代的人,帽子迥异,其他神似。
高中语文必修5
P9 契诃夫
P14沈从文
P25陶渊明画像[明]王仲玉绘
P33庄周
P40朱光潜像
P49青年钱钟书
P60刘易斯.托马斯
P64史蒂芬.霍金像 Pavid Montgomery摄
P106塞万提斯画像
此册书共选文章15篇。所选作品中,有作者像的9篇,没有作者像的6篇。作者像下未有任何标注的4处,其余5处标注形态各异,分别为:朱光潜像、陶渊明画像[明]王仲玉绘、青年钱钟书、史蒂芬.霍金像、塞万提斯画像。
为什么有的作者有照片有的没有,哪些作者需要标注或为什么不标注,为什么有的用青年时期的相片而不是中老年时期的,为什么有的标注有摄影师的名字而大多数没有,让人一头雾水。
编号:118
高中语文必修5
P14[老鹳河]一名鹳河......
P29\"豫章\",一作\"南昌\"。
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
P34朝菌,一名大芝,朝生,见日则死。
P36李密,一名虔,字令伯,晋犍为武阳人。
P47[司空曙]字文明,一说字文初。
这里,编者在对尚有异议、有争议,并存两说,或不确定的事物或人物的表述时,先后使用了\"一名\"\"一说\"\"一作\"等,显得凌乱。
什么语境下用哪个词应严密。
编号:119
高中语文必修5
P43[端木]即子贡(前520?),孔子弟子。
P45[王褒(约513?)]字子渊,北朝诗人。
[沈佺期(约656-约714)]字云卿。初唐诗人。
P47[司空曙(720?790?)]字文明,一说字文初。
P59[李明仲(?-1110)]即李诚,字明仲,郑州人。
上述关于人物的生卒年,有5种不同形式,应规范。尤其是生卒年不祥的,是用\"约xx\"还是\"xx?\",须明确,不能混乱。
编号:120
各册
我们与收入本书的作品(包括照片、画作)的作者进行了广泛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但仍有部分作者,未能联系上。烦请作者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教材中的课文应该是摘选自已经公开发表和出版的作品。从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角度考虑,理应首先获得作者或知识产权拥有者的许可才能选用该文章。
按照编者的声明,本套教科书编选的部分作品,却是在未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被动入选的。编者只在结尾\"敬告作者\",让作者如果发现了其作品选入教科书当作商品出售,再行与出版社联系。这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极易误导读者:凡被选入教科书的作品,作者知晓与否无关紧要。
另外,教科书里的课文一选好几年,怎么会来不及联系作者?今年来不及,第二年还来不及,几年都没找到作者,这作者怎么这么鬼鬼祟祟?这样没有知名度的作者,他的文章是怎么入选的?那文章来源于哪里?在街上捡的吗?文章的质量可信吗?
编号:121
各册
现行语文教科书字体选用不当,宋体、国标楷体混用,且各字体功能未进行标识。
传统的印刷用宋体和国标楷体两种字体,笔画间连接有很大差异。以\"口、田、日、月、用\"为例,宋体字\"日、月\"的横画与两边笔画是相连的,而国标楷体里横画与右边笔画都不相连。
这样的做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书写判断。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人生学习写字最重要的阶段,但是孩子们的课本里,同一个字却采用了两种差别很大的写法,学生究竟应该仿照哪一种字体来书写,没有作任何的标注与提示,致使孩子们书写陷入诸多误区。
国家标准总局颁布的字体标准只有两个,一个是仿宋_GB2312(用于印刷),另一个则是楷体_GB2312(用于手写)。这也就是说,依照法律,课本使用的字体只能是国标仿宋和楷体。故现行教科书使用的传统的印刷用宋体,应当废止,改为国标仿宋体。
"},{"img_height":1100,"img_url":"https://ss-mpvolc.meipian.me/users/25824112/921ed75988744dd0bf5f95a57e9fc07d__jpg.heic","img_width":708}],"mark":0,"gift":{"icon":"https://ss2.meipian.me/app/article_gift_flower_icon_v2.png","amount":0,"mix_icon":"","mix_persent":0,"display":1},"topic":{"has_vote":0,"vote_rank":0,"vote_count":0},"visitor":{"is_share":false,"visitor_id":0,"visitor_user_id":null,"from":null,"channel":null,"theme":null,"in_app":false,"from_web":false,"self_view":false,"timestamp":null,"sign":null,"is_from_app_launch":null,"show_praise":null,"praised":null,"wechat_sign":null,"token":null,"password_v2":null,"visitor_open_id":null,"share_depth":"","visitor_union_id":null,"ua_source":"web","mpuuid":"","isFan":0,"relation_type":0,"member_status":0,"member_img":"","head_attach_img":"","headwear":null,"request":{"attributes":{},"request":{},"query":{},"server":{},"files":{},"cookies":{},"headers":{}},"is_new_guest":0,"first_share_uid":0,"risk_cheat_info":"","is_cheat_risk":false,"page_visit_id":"PC_67120531267f6d9b91f2080.41550351","is_good":null,"auth_url":null,"from_auth_callback":0},"watermark":"?watermark/3/image/aHR0cDovL3N0YXRpYzItc3JjLml2d2VuLmNvbS9sb2dvd2F0ZXIucG5n/dy/50/text/QCDnlJzonJzonJw=/fontsize/320/dx/10/dy/30/fill/I0ZGRkZGRg==/text/576O56-H5Y-377yaMjU4MjQxMTI=/fontsize/320/dx/10/dy/10/fill/I0ZGRkZGRg=="};
var detail = ARTICLE_DETAIL;
window.model = { detail: ARTICLE_DET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