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玦以小型玦为主,且多成双成对地出土,其形制均作片状扁平体,中孔较小。多数玉玦有装饰纹样,素面玦较少。材质多为青玉,有少量黄玉,其质地细腻,半透明或微透明。工艺雕琢精细,做工十分精致,有的玦系旧玉改制而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尾龙纹玦一对</h5> 此外,虢国墓地玉玦位置多出土于墓主的脑后正中处、头部左耳处及胸部、右耳下颈部,其实只是一种耳饰或佩饰罢了,并非是“赐环则还,赐玦则绝”的意思。这种寓意可能是春秋晚期至战国以后人们根据玦的形状而衍生出来的,至少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墓地还未发现有此种寓义的迹象。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尾龙纹玦一对</h5> 鱼尾龙纹玦一对<br><br> 同出土于梁姬(虢季夫人)墓墓主的胸部。其一外径4.15、孔径1.5、厚0.3厘米。其二外径4、孔径1.45、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受沁处有少许黄色斑点。玉质温润光洁,透明。单面饰浅鱼尾龙纹,龙方口,有角,臣字目,单爪,鱼形尾,龙身满饰双排鳞纹。两枚玉玦玉质相同,纹饰相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纹及龙纹玦一对</h5> 人纹及龙纹玦一对<br><br> 其一出土于孟姬墓墓主的颈部左侧。外径4.8、内径1.8、 厚0.4厘米。青玉,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背面受沁有墨斑。玉质细腻,半透明。正面饰人纹,背面饰连体龙纹,龙身上饰有細丝纹。其二出土于孟姬墓墓主的颈部右侧。两枚玉玦大小、玉质及纹饰基本相同。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面纹玦</h5> 人面纹玦<br><br> 出土于丑姜墓墓主的头部左侧。外径3、孔径0.8、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成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系由旧玉改制而成,并保留了原器的部分纹样。正、背两面纹样相同,为阴线人面的主要部分,人的眼、眉、耳、发尚存,鼻因钻孔被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凤鸟纹玦</h5> 凤鸟纹玦<br><br> 出土于醜(读音:[chǒu])姜墓墓主的头部右侧。外径3、孔径0.9、厚0.3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成灰白色。玉质细腻,半透明。系由旧玉改制而成,并保留了原器的部分纹样。正面为高冠回首凤鸟纹的主要部分,背面为部分云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刻纹玦一对</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刻纹玦一对</h5> 刻纹玦一对<br><br> 其一出于孟姬墓墓主的颈部右侧。外径3.1、内径1、厚0.4厘米。青玉,深冰青色,大部受沁呈灰白色。玉质细腻,微透明。系用它玉改制而成,单面保留有原器的部分斜刻纹。其二出于孟姬墓墓主的颈部左侧,尺寸、玉质与前一枚相同,也是旧玉改制而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素面玦</h5> 素面玦<br><br> 出土于梁姬(虢季夫人)墓墓主的脑后正中处,可能为发饰中的组件。外径2.2、孔径0.7、厚0.2~0.4厘米。青玉,浅豆青色。质地温润细腻,半透明。正面外缘斜削,形成双台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素面玦一对</h5> 素面玦一对<br><br> 其一出土于大夫墓墓主的头部左侧。外径2.45、孔径1.05、厚0.5厘米。青玉,浅青灰色,因受沁呈黄白与灰白色。玉质较细,微透明。素面。其二出土于大夫墓墓主的头部右侧。外径2.45、孔径1.05、厚0.4厘米。玉质与前一枚相同,素面。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素面玦一对</h5> 玦是中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属于佩身玉器的一种。小型玉玦一般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而较大的玉玦则是佩戴的装饰品或用作符节器。玉玦流行的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期到汉代均有制作。新石器时期的玉玦,制作工艺简单古朴,光素无纹。商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玦,制作精细,突出美感,大多装饰有精美的纹饰。汉代以后慕古之风盛行,玉玦的制作主要以仿制前朝式样为主,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功用。明清至今,玉玦主要作为收藏品为人们所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