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跟着科学家去旅行(5)

LHQ

<h3>2019年8月27日,清晨到酒店附近的美食街和市民广场走走,迎面而立是高山,极目之处遍草原,风和日丽,神清气爽,原来昨夜潜入的城市是天山脚下一仙乡。</h3> <h3>“门前一道弯弯水,屋后千重叠叠山”,巴里坤名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h3> <h3>巴里坤历史悠久,在清代更是举足轻重的边疆重镇。清代古城墙保存完好,和天山交相辉映,更显古朴巍然。</h3> <h3>非常幸运请到巴里坤文物局蒋局长亲自给我们介绍巴里坤历史和名胜古迹。蒋局长幽默风趣,妙语连珠,整个参观过程笑声不断、互动积极,高超的文化造诣、精妙的讲解艺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巴里坤遍植小麦、油菜、豌豆、土豆等农作物,历史上屯田时间长、规模大,清代在古城修建粮仓8座,保留至今。</h3> <h3>粮仓为土木结构,仓顶设有通风楼,墙壁极厚,地面铺设松木板,龙骨高20厘米,隔热防潮,总库容量近30万公斤。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巴里坤作为后方根据地,为前方将士提供军马粮草支持。</h3> <h3>巴里坤农业种植发达,一直是全疆的大粮仓。50年代修建的苏式粮仓,现在改建为巴里坤群众书画馆。</h3> <h3>在重建的松峰书院前大合影。</h3> <h3>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地藏寺和仙姑庙,近几年经过修缮,再现新姿。“白云时掠地藏寺,明月常悬仙姑庙”的古老景致可以世代相传。</h3> <h3>仙姑庙清代影壁和它后面的金瓜吊桥,影壁正面二龙戏珠浮雕残缺不全但它的替代品就立在不远处,修缮一新的金瓜中独留一个旧的格外醒目。管理者特别聪明,用这样的方式提示大家关注文物的传承和保护。</h3> <h3>告别巴里坤,驱车3个多小时,又穿过一片大戈壁,掠过一座座钻井机,来到伊吾县淖毛湖镇,吃饭休整。</h3> <h3>下午4点吃午饭,特别丰盛。我们每餐都如此,即使是在戈壁露营,师傅们也在集装箱改造的流动厨房里为我们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我们品尝到了许多地方美味,顿顿都有哈密瓜,汁液黏手,不能多吃。牛羊肉满盘满钵,圆白菜特别甜、土豆特别面、馒头特别香。</h3> <h3>昨晚在哈萨克族毡包举行长桌宴。</h3> <h3>虽然最美的季节还没到来,但当我们看到这片壮观的胡杨林时还是大声惊呼。伊吾胡杨林是世界上仅存的三片胡杨林之一,面积达47.6万亩,是中国境内分布最为集中的胡杨林。</h3> <h3>胡杨林是大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在荒漠中顽强生长,抗风沙,耐旱瘠。一棵树上叶片的形状各不相同,下面叶子像柳树,上方叶子是榆树,根系发达,深入地下吸收水份,枯枝又能发新芽。</h3> <h3>不死,不倒,不朽,书写千年传奇。</h3> <h3>荒漠中又见芦苇,更加矮小,和骆驼刺抱团取水,共同生长。</h3> <h3>沙土中发现这种漏斗状小洞洞,请教王岑老师,它们是蚁狮的陷阱,用来诱捕猎物。蚁狮成虫叫蚁蛉,分类上属节肢动物的昆虫纲。</h3> <h3>“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她在大自然中生活”——爱默生</h3> <h3>傍晚离开胡杨林,在崇山峻岭中跋涉2个多小时,伊吾县城就在前方灯火通明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