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民居:不一样的烟火

冯小山

<h1>  在遵义汉族聚居区,无论是集聚人数较多的寨子,还是散落在山野间的“三家村“,其民居风格辨识度很高,早就有人称这类建筑为“黔北民居“。</h1><h1> “黔北民居“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附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至今,“黔北民居“营造者自称鲁班的弟子,建造过程完全程式化,整个工程由“掌墨师“全程负责,砍伐第一根木头要焚香祈祷,建造中利用弹墨线对木头进截弯取直、标注挖卯做榫的位置,一切工序完全遵从“前传后之规“ 。待柱头、落延、挑穿、楼弧等所有的部件加工完毕,木匠师傅们就把做好的木料先在地面“斗“成排列,择吉日众人用简单的杠杠原理把房子抽立起来完成楼弧对接固定,做完“说福祇“、“洒抛梁粑“等上梁仪式后,“立房子“就完成了,当然,新房的骨架也就形成。</h1><h1> “黔北民居“柱“和“瓜“的多少决定空间大小,常见的为“五柱四瓜“两层,最小的是“三柱二瓜“,“七柱六瓜“的木屋是乡间最为恢宏的建筑了。“黔北民居“通常主屋为四列三间,有的建有厢房。主屋居中这一间为堂屋,堂屋正上方有“香火“,香火正中通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分列两边的有记录主家祖籍郡望堂属的文字。“黔北民居“虽为中轴对称,但房屋是传统中国社会尊卑有序的物化产品,左为大头,如果分家列户,父母或兄长住左边的房屋。“黔北民居“通常有厢房,厢房一般为厨房或杂物间,此外,还有配套的猪圈、牛圈。</h1><h1> “黔北民居“的外立面通常是黑、红、白三色,柱子等框架刷成黑色,板壁刷成红色,窗户用石灰刷成白色,这个黑红白三色组合构成乡村喜悦、吉祥的底色。</h1><h1> 遵义市概括出黔北民居的七大特点:小青瓦、坡屋顶、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三合院、白粉墙,并将这些特点抽象、融入新的砖混结构的新式建筑,这个推陈出新已在“四在农家“建设中开花结果。</h1><h1>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虽然乐见乡亲们居住条件的改善,但真不希望把美好的传统通通“代谢“掉,如图中这些凤冈农村的民舍,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可选择一些有保存价值的老屋尽量保护下来。</h1><h1> 每一栋老屋都承载了先辈的梦想,都是贵州山区开发史的实物见证。“黔北民居“,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我们心中永远的“家“!</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3>在各种房屋中,总是多看你一眼</h3> <h3>这是单边厢房。村民称双边厢房为“撮箕口“</h3> <h3>百年老房的“吞构“上方通常书写“福禄寿“、“积善堂“等字样</h3> <h3>这个随着于主屋的小厢房为厨房</h3> <h3>厢房也有造得精致的</h3> <h3>这个是后人刻意保护后,老屋焕发新生</h3> <h3>堂屋中的“香火“部分,上面通常记载了家族的堂属郡望</h3> <h3>部分老屋绘有吉祥图案</h3> <p class="ql-block">这家住在森林中</p> <h3>这是厨房里的老式土灶</h3> <p class="ql-block">木屋每根柱子都有柱础,我老家叫“磉礅“,此外,堂屋大门两边有“骑门磉“,图中这骑门磉为我父亲壮年时候打制,上面的“野鹿含花“图案为本人少年时所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