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日本投降后的过渡阶段 (一)

陈晓洪

<p>十五、奉辞伐罪转战晋豫边区——陈康将军对日伪受降作战记&nbsp;</p><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马泽民<br>&nbsp; &nbsp;我中华民族遭侵略,而浴血抗战八年的黑暗日子已经到了尽头,曙光正在升起。日本国天皇乞降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我太岳军区第4军分区(辖晋豫边区11个县)机关、部队闻讯后,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一样,心潮澎湃,沸腾不已!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在分区陈康司令员的率领下,我分区部队即向敌占区实施迫降任务而开拔了。现今记述这段血与火的史实,以志对陈康老首长的怀念,并以史作鉴。<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司令员登门报喜讯<br>&nbsp; 1945年8月10日,我们分区政治部宣传队的男女同志们,同往日一样,于上午按计划排练文艺节目,午饭后照常地午休。当时,太岳第四军分区领导机关,驻防在山西省阳城县固隆村。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br>“老朱、老朱(即队长朱德忻)好消息: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接着响起“咚、咚、咚!”敲打我们宿舍门的声音。待我们打开房门时,陈康司令员的警卫员、我的豫北老乡王立方对我说:“司令来给你们报告好消息了,快喊同志们起床。”这时,朱队长和队的同志们睡眼朦胧、蹒蹒跚跚地先后走出了宿舍。因系突如其来的特大的喜讯,所以一时间难以相信。谁会料到我们司令员在此时此刻,亲自把喜讯传送到我们。当首长站在民宅的天井中央,大声讲道:“小鬼们,傻乎乎地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敲打起锣鼓到街上宣传去。”接着又讲,“延安中央广播电台已播送了日本政府乞降照会的消息,和朱总司令向我军发布的第一号对日、伪军的受降电令。现在首要的工作是把日宼投降的消息向人民群众做宣传,让民众都高兴起来!”司令员接着又讲道:“按照中央军委和军区命令,我们分区机关和部队就要向敌占区开进,去执行受降任务。”这时,政治部秘书史雅夫又 送来了油印的宣传品。内容是: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为日军投降事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的命令。<br>&nbsp; &nbsp;听了首长的一席话和看了宣传单后,如同阵阵春雷声,终于把我们从懵懂中唤醒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高喊狂吼、乱蹦乱跳起来!有些同志摘下军帽抛向高空;有几个男女队员竟不忌男女有别地拥抱在一起,含泪高喊着:“我们胜利了!”在同志们的情绪稍稍静下来后,朱队长即令全队同志敲打起锣鼓,高呼着口号,列队走向驻村的街巷,传播开胜利的喜讯。宣传科长张钧、政治部秘书史雅夫、组织干事袁烈等,拿着许多写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苏联对日宣战和出兵我国东三省、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对日迫降的命令等内容的油印传单,也加入到宣传队的行列里,散发传单,做演讲。固隆村的民众和村边的古驿道上的来往客商们,应着锣鼓、口号声纷纷赶来听喜讯,索取传单,一个个也乐呵呵地充当起义务宣传员来。这喜讯再由他们传向中条山区的四面八方的家家户户,让所有浴血抗战八年了的民众,共享到久旱逢降及时雨一般的欢乐!<br>&nbsp; 8月12日,陈康司令员、李哲人政委等专程到阳城县城,向晋豫边区第四专署和阳城县党政机关的领导同志,作了出征前的辞行会面。相见时,军分区的两位领导,向地方领导介绍了日本宣布投降、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军分区部队执行受降任务的行动方向等情况,并对晋豫边区党政军民在抗战中,对八路军的多方支援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等,给予赞扬和感谢!地方领导同志亦介绍了边区各县动员青年参军、抽调一大批地方干部到新解放区工作和组建民兵支前营和民工支前大队的情况。会见气氛,再次生动地体现出,我党政军民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地争取抗战彻底胜利的坚强意志和光荣传统。<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受降伐罪师出同蒲<br>&nbsp; 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后,我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为日寇投降一事向解放区武装部队,接连发布了 6道命令。随之,我太岳区司令部亦向辖区内的日、伪军和伪组织发出了通牒,令其立即停止抵抗,原地不动,听侯我军代表接洽受降事宜。如若拒降,即予歼灭!<br>&nbsp; &nbsp;奉辞伐罪,我陈康司令员指挥分区所属第17团、基干团、独立2团和各县独立营等分头向同蒲铁路西侧之曲翼绛地区和黄河北岸之垣曲、济源、孟县等县开进。<br>&nbsp; &nbsp;8月15日,17团和分区前指抵至绛县县境,欲对盘踞南樊镇之日军受降。行军途中,我陈司令员接到我地下党及团的侦察员报告:日军百余人,押着20 多辆载满物资的畜力大车,离开据点欲往绛县城去集结。司令员即令第17团派部队阻止敌行动,并就地缴收敌武器。<br>&nbsp; 尤太忠团长接到命令,即派团参谋长姜瑞元率领第1营先行执行&nbsp; 迫降任务。当我前卫的红1连进至兰峪村北侧之十字路口时,与日军车队相遇。我即喊话,令敌停止前进,就地缴械投降!日军不仅不予理睬,反而对我疯狂射击,一部分日军爬上路两侧高地,摆开阵势,边射击,边掩护其车队加速驶进。我姜参谋长即令红1连以火力阻击敌军的同时,以两个排的兵力上刺刀冲入敌车队,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不到20分钟,日军为免遭全歼厄运,丢弃辎重向绛县城逃窜。 第17团、基干2团实施追击。因汉奸陈子文部出城接救日军入城,我军遂包围了绛县城,并准备攻克该城。<br>&nbsp; 当我军正在积极进行攻坚作战准备工作时,太岳军区陈赓司令员电令第四分区部队暂停实施攻城计划。嗣后,陈康司令员在向部队干部报告,对日受降的斗争形势时,讲道:“日本宣布投降,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借着对日受降之机,正在挑动内战。‘老蒋’发给八路军的命令是‘原地驻防待命' 还不准我军向日、伪军收缴枪械。他发给国民党军的命令却是‘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一切按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同时,又令日伪军、汉奸‘维持治安’,还给伪军、伪组织授予‘国军’番号或‘国民党政府官员’种种头衔,用以对抗我军对敌受降行动。”司令员联系我当面敌情继续讲道:“绛县的汉奸县长与日合流,充当了‘晋南反共先遣军司令’,认贼作父、助纣为虐。现在已经被国民党阎锡山命名为‘山西省省防军’,干起拒绝向我缴械投降的罪恶勾当! 阎锡山命令他的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领一万七千多匪众,向我根据地的腹地长治地区实施偷袭。国民党的‘中央军’, 沿陇海、平汉铁路线向我解放民边沿开来,妄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党中央赋予我军的当前任务,就是积极作战,迫使日伪军彻底投降,制止内战爆发!”<br>&nbsp; 8月26日,司令员命令基干第2团,对位于黄河渡口的垣曲县城实施攻击。该团虽系刚刚山地方独立团、营组建起的新部队,但是在以老红军、老八路为连以上干部的指挥员的率领下,并按照陈康司令员所作稳扎稳打、边打边总结经验教训的指示精神,首先一个个攻占了敌外围据点。于8月29日攻克了垣曲县城,歼敌伪城防司令以下700余人。此战,使这个新团队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攻坚作战锻炼,遂挥戈征战豫北地区。<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征战豫北 连克三城<br>&nbsp; 据太岳军区敌情通报报告:胡宗南两个军,经风陵渡北渡黄河, 侵占我第五军分区之运城地区;第十一战区孙连仲的三个军,经豫西向郑州、洛阳地区集中;第二战区阎锡山之第19军,侵占了我上党地区数个县城……鉴于时局发生了新变化,太岳军区首长命令陈康同志率部攻占豫北之济、孟、沁三县城,封闭住太岳、太行南之大门。8月29日,我前卫第17团即抵达济源境内。<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虎威惊敌<br>&nbsp; &nbsp; 济源县,北依中条、太行两大山脉,南扼滔滔奔流的黄河,东接广阔无际的翼鲁豫大平原,与古都洛阳隔河相望,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然而,这里也是那些附日降敌的国民党散兵游勇、土豪劣绅武装和伪军猖狂活动之所。“有枪便是草头王”,反动武装拉帮结伙达数十股之多。他们假日军之威,历年与我党我军捣乱作祟。在陈康同志任团长、分区司令员的数年中,曾两次率部对豫北济孟地区发动攻势,大股土匪相继被歼,县境大部解放。但是,当我军主力转移它区作战时,一些漏网土匪即收集残部,死灰复燃。乘日军投降、我军主力未来到之前, 伪顽武装王同玉、范登科、李丰太、李正德等,接受了蒋介石的加封,移帜改号,自称为国军接管大员,进入县城钻进日军修筑的工事里,继续鱼肉人民,与我为敌。由我党中央派遣南进豫西之第359旅(即第2支队)和陕甘宁边区警备旅(即第 3支队),奉命由豫西返回豫北执行受降任务,日伪军拒绝向我缴械,一时形成了相持局面。<br>&nbsp; 8月29日,陈康司令员率领被豫北人民誉称的“猛虎十七团”下山,同由延安途径豫北“南进”的警备旅会师于济源城下。当两支兄弟部队正在筹划攻城时,守城伪军为我虎威所惊,遂趁夜色弃城向孟县、沁阳逃窜。我军即分路追击。分区17团和基干2团尾追至孟县城郊,又同攻城未果的“南进支队”第359旅、孟县独立营、县大队等会师。<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鏖战孟县城<br>&nbsp; &nbsp;孟县(今为孟州),古称河阳。县城建于黄河之滨,和洛阳一水之隔,是“六 朝古都”洛阳北侧的一个重要屏障。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饮”之句。可见此地古往今来,即为兵家之必争。<br>&nbsp; 据守县城的敌酋张伯华,原为国民党的县长。1938年2月,日军侵占孟县城后,奉其主子之命与日军暗中勾结,不断向我寻衅,充当反共、反人民的急先锋。日军宣布投降,张即被国民党委任为新乡专署副专员、第22纵队司令员,并网罗汉奸、“皇协军”和土顽武装,成了堂堂乎乎的“国军”和“受降”大员。如今,他亲率第22纵队、“皇协军”李应宣部之第81团、伪军马保林的自卫团和济源窜来的伪军共约3000人之众,携步枪数千支、轻重机枪数十挺、迫击炮5门,扼城拒降。<br>在我军包围孟县城前后,孟县的我党地下组织曾向伪县长张伯华发出了通牒,其拒降,继与我为敌;我党地下组织为夺取县城作了大量工作。县委书记宋国藩,曾指示我安置在城内的眼线人员耿则新、马长经,绘制了敌城防设施要图,让地下党员乔凤玲及时地送给了陈康司令员。我分区前指又通过电话线窃听和逼近侦察,使我对敌的兵力部署、防御设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br>&nbsp; &nbsp;日军撤离前已把孟县城筑成了一个坚固堡垒。敌酋张伯华窃取该城后,又加修工事和增加了种种防御设施。城的四周,可作隐蔽的民房、院落被强行拆除,成熟的庄稼、果树和林木也被敌砍伐已尽。城墙高3丈、外壕宽、深各3丈余。 在长4华里的城墙上,筑有40个碉堡,其间,有交通沟相连。东、北、西、南 四个城门顶上,各筑有高约两层的炮楼。贯穿城内东、西、南、北大街上,设置了防御工事和障碍物。伪政府后院的“点将台”上,即原日军司令部所在地,建有坚固的核心防御阵地。城中央钟鼓楼筑成炮楼,可鸟瞰全城。张伯华吹嘘:孟县城防“固若金汤”。<br>&nbsp; &nbsp;多年来饱受日、伪军和伪组织蹂躏之苦的孟县人民群众,得知攻打孟县城的消息后,无不拍手称快,并积极献粮、献力,支援前线。县长席松涛和县领导张体道、孔再生等,组织成立了支前指挥部,率领着200多付担架,集结于城外待命。同时,动员城周围农村群众献木材,协助部队制作跳板、云梯等攻城器材。农户的老大娘、大嫂和姐妹们,自发地争先为部队蒸馍馍、烙油饼、煮面条、 烧茶水……慰问子弟兵。广大群众的参战、劳军热情,极大地鼓舞着我攻城部队。<br>&nbsp; &nbsp;8月30日,陈康司令员和第359旅刘转连旅长、张启龙政委于城西韩庄,共同召开了攻城部队的营以上干部作战会议。作战方案由第17团担任主攻,由城西、南两门登城,该团第3营为突击分队,第1、第2营为预备队。第359旅之第717团、分区基干团和县独立营分别于城的东、北、南三面实施佯攻,并负责监视、阻击可能由沁阳、洛阳两个方 向来援之敌。<br>&nbsp; &nbsp;9月1日夜,各攻城部队按计划进入阵地。2日凌晨1时,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城的四周同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炸药爆炸声和机步枪声。经过10分钟的火力急袭,我炮火向敌阵地纵深延伸,第17团第3营阵地上冲锋号声响起。团参谋长郭志伟、第3营长张方寅,一边指挥营和团的火力分队压制敌火,一边指挥红7连的突击分队搭跳板、竖云梯登城。第3营教导员梅路,不顾团政委张丕绪的阻拦,由营指挥所跃出,和连长肖立亭一起,率领红7连的勇士们,冒着弹雨,冲过鹿柴,首先指挥架跳板组搭起跳板,又同投弹组一起向城墙上投弹。尖刀排消灭了城墙脚下的敌人碉堡,沿着刚刚竖起的两副云梯迅速向城头上攀登。当守敌发觉城西门为我军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之后,便以5门迫击炮、多挺轻重机枪火力组成拦阻火墙,城头的守敌也以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不分个地方地向我竖起的云梯投掷。刹那间我登城地段即变成一片火海,云梯被炸断,攀 登在云梯上的勇士们跟随炸断的梯子倒了下来,干部战士伤亡20多名,第一次登城未果。<br>&nbsp; &nbsp;尤太忠团长和郭参谋长、张营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了部署,命令第9连同红7连并肩突击,如同第一波冲击一样,云梯被炸断,人员伤亡又有增加。坐阵在第17团指挥所的陈康司令员下令暂停攻击。<br>&nbsp; &nbsp;这时,曾经为日军豢养并接受长期训练的“81团”,见势在城上狂妄地叫嚣,说什么:“土八路,凭你们几支破枪,妄想攻进城来”。还说,“土八路,快滚蛋吧,不要再来送死了!国军,胡(宗南〉长官的大队人马已经从洛阳开来了,等着包你们的饺子吧!”敌人的狂吠,更激起我3营干部战士们的胸中怒火,纷纷要求再战,与顽敌决一雌雄。<br>&nbsp; &nbsp;陈康司令员这位久经沙场的战将,既不为暂时受挫而改变决心,也不因敌之挑衅而轻举妄动。他同第17团的军政领导同志分析了战况,决定第1营从西北角与停滞于城西门前的第3营同时发起攻击,争取突破一点,继之向城内扩张战果。<br>按照新的作战部署,于凌晨4时,向孟县城发起第三次攻击,各佯攻方向上也予以了积极配合。<br>&nbsp; &nbsp;如我陈康司令员所谋,当我发起新一波冲击时,敌酋赶忙向西城上增加了兵力,却疏于对城西北角地段的防御。我第1营营长韩宪良、教导员孔庆俊不失时机,指挥第3连登上了城墙,并扩展开一段左右约300公尺、纵深约400公尺的大突破口。我红1、2连随之登城。红1连配合第3连冲至城内一片居民地,占领了四座院落(其中两座为酿酒作坊),同占领突破口之我红2连形成了城墙上下间互为犄角之势,有效地实施火力支援。于此,便于我后续部队向城内纵深投入。尤团长命令第3营教导员梅路同志率第8连登城,并沿城头向西城门楼攻击,以侧应第7、9连攻占城西门楼。在冲击中,梅教导员不幸中弹牺牲,第8连也被城门楼守敌之重机枪火力拦阻。这时,天己大亮,我后续部队受阻于城外。敌我双方形成对峙态势。<br>&nbsp; &nbsp;敌得知城垣已被攻破,便以强于我数倍的兵力轮番地向我反扑,妄图把我逐出城去。我以近百名干战鲜血和生命夺取的阵地必须坚守!这是我全团干战们的决心。韩营长命令登上城垣的各个连队和营的重机枪排,赶筑和改造工事,迎击敌人的反冲击。滞留于城外的第2、第3营和团炮兵连以火力掩护城垣上的连队抗击作战。陈康司令员一边下令南城门外的分区基干团积极佯攻;一边与第359旅刘转连旅长等通了电话,让友邻实施助攻部队加强攻势,牵制敌人兵力。<br>&nbsp; &nbsp;敌人的第一次反扑被我击退。<br>&nbsp; &nbsp;敌酋张伯华命令其第1大队全部和第2、3大队一部兵力数百人,分路对我实施第二次反扑。敌之冲锋号吹得贼响,敌兵在督战队的枪口威逼下向我固守的院落冲击。敌兵如群蜂似地涌出街道,成散兵队形,进入我阵地外南、北、东三面一片500多米长的开阔地段。我韩营长为节省弹药和有效地杀伤敌人,即命令部队待敌进至白米距离内再开火拦阻;敌溃退时,守院落连队实施小规模、短距离反突击,争取大量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抓到俘虏!<br>&nbsp; &nbsp;按照营长谋略,我各连相互支援,接连两次击退敌人,斩获甚大,阵地稳若泰山,矗立不动。<br>&nbsp; &nbsp;敌人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数次反扑都未能得手,便改变了其蜂拥而上的“赶羊战术”。伪第81团团长自持其部属经过日军“教师爷”的训练,即悍然请战,组成了“敢死队”,还把数条棉被浸了水,搭在侧放的方桌上,令人抬着当作土坦克,以掩护“敢死队”反扑。敌酋张伯华本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信条,宣布说:“冲锋陷阵,杀敌有功者,各赏银元100块、大烟10两!”那些亡命之徒一听,兽性打发,一个个脱去上衣,挥动着武器,开始新的一次反扑。我红1连和3连各组织了一支小的反突击队,在固守城头上的我红2连、第8连和营部重机枪排的火力支援下,待敌人的土坦克进至我固守的院落约四、五十公尺处,我两支反突击小分队,分两路成钳形,跃出阵地,绕到敌人土坦克的两侧,冲入土坦克后的敌群,展开白刃格斗。匪徒们大惊,阵势大乱,大部调头鼠窜。逃不及的成了我刀下之鬼。守敌发现其对我所占院落屡攻失败,即转为由西城门楼沿城头向我反扑。结果也被我城外和城头火力击退。鏖战延至正午。敌我双方战事稍缓,各自研究新的对策。<br>陈康司令员同刘转连旅长等,通过电话拟定了新的战斗方案,决定第17团第2、3营于午后对西城门守敌发起攻击。第359旅首长令其仅有三发炮弹的一门闩造小钢炮,运至城西关支援17团攻击。陈司令员又令第17团挖掘交通沟和利用绳索,向固守在突破口上的连队运送午饭和弹药。他还在尤团长陪同下离开设在桥洞里的团指挥所,运动到城脚下,直接向城头上的韩营长叮嘱道:“守敌的后劲不大了!我们对西城门再次发起突击后,敌人可能弃城逃跑。你要协同第2、3营展开巷战,对越城逃窜之敌要穷追猛打,力求全歼!”韩营长回答得十分干脆,他说:“请司令员放心,弹药补足,攻击一发起,我就里应外合,打它个歼灭战!”<br>&nbsp; &nbsp;午后,总攻击开始。我军的小钢炮连发两弹,西城门楼及守敌之三挺重机枪全被摧毁!我迫击炮连的火力向城内敌炮阵地延伸射击。我第7、第9连也登上了西城墙,打开了城门。第2营和基干团接踵冲入城内。与此同时,第359旅之第717团从北和东两门冲入。在我军多路分割合击下,敌人大部缴械投降,一部分弃城躲进民宅。张伯华仅带少数亲信,化装潜逃至化工镇,又偷渡黄河,逃至洛阳。孟县城宣告解放。<br>战后,我四分区部队和第359旅奉命配合太行第八军分区部队合攻沁阳县城。<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砸烂“铁核桃”<br>&nbsp; &nbsp;沁阳城,昔称怀庆,系周围八县的首府,城墙高3丈5尺、宽2丈。城上筑有6个炮台,36个警铺。围城河宽3丈6尺、深七八尺,易守难攻。相传:“长毛(太平天国军〉造反时,围攻半年,都没有把沁阳城拿下。”由此即有了“铁核桃”名称。<br>1938年2月,国民党军弃城逃跑,日军侵占沁阳后,纠集以李端章为首的汉奸、国民党的“曲线救国军”、地霸武装,组成一支数千之众的“皇协军”。又在城郊他的老家西王召村筑起炮楼、碉堡,挖掘了绕村一周的外壕。还把他老宅院修建成仿“皇宫”式的别墅,俨然成了怀庆地区的土皇帝,从此变成危害一方的大汉奸。<br>&nbsp; &nbsp;陈康司令员率部抵达沁阳城郊,分区前指驻防于城西之马坡村。他和分区政治部主任扬伯笙及时与先期到达的太行第八军分区黄新友司令员会见,并研究制定了两个分区部队合攻沁阳城的作战计划。随之分头开始进入攻城准备工作。<br>&nbsp; &nbsp; 忙里偷闲。一天中午,陈康司令员策马路过我们分区宣传队〔跟随前指行动的一部分)驻地。他下马看望我们。警卫员王立方告诉我们,说:“首长刚给部队作战前动员报告回来,想同宣传队的同志们聊一阵子。”乍一听,同志们即欢快雀跃起来,一边忙给司令员搬凳让坐,一边蜂拥般围拢上来。这是进入豫北地区作战以来,司令员第一次抽空闲时间到我们队里来。同志们有许多话想要向首长讲,也有许多问题想请首长解答。<br>&nbsp; &nbsp;当时,从上级通报得知:毛泽东主席身系国家和民族安危,以凛然无畏的英雄气慨和坦荡无私的博大胸怀,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又从缴获到的报纸上看到了载有国共开始和谈的消息和毛主席莅临重庆飞机场时的勃勃英姿。我们在欣喜感奋之余,虽然也萌过一些和平幻想,但是更首要的则是为毛主席的安危担心。<br>&nbsp; &nbsp;陈司令员看着围在他身边的同志们,似乎已看透了大家的心思,便乐呵呵地开口问道:“你们宣传队的同志们,是不是也在为毛主席到重庆与老蒋谈判的安全问题担心啊? ”<br>首长的话音刚落,大家便争先恐后地提问起来。<br>“老蒋为什么会请毛主席去和谈?”“毛主席带了多少部队到重庆?”“老蒋把毛主席扣在重庆怎么办?”“和谈开始了。眼下这仗还打不打?”<br>&nbsp; &nbsp;司令仍然乐呵呵地开始回答道:“你们所提问题,和我在17团、基干团听到的大同小异,现在我也给你们解一解思想疙塔:“蒋介石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段是一贯的。日本宣布投降后,由于我们党和广大中国人民反对老蒋打内战的阴谋,也由于美帝国主义还顾忌世界民主舆论,一致反对老蒋的内战政策,加上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军大部藏在大后方,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运到内战前线,在多方被迫之下,不得不玩弄出和谈这个缓兵计。”<br>&nbsp; &nbsp;司令继续讲道:“我们深知,经过八年浴血抗战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更知老蒋假和谈,真备战。为给人民争得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并揭露国民党的阴谋,毛主席就扛着和平、民主、团结三面大旗,代表全国亿万人民意志,深入虎穴,到重庆去谈判。这一正义之举,不仅有我解放区广大人民作后盾,还有全国人民的一致支持。老蒋是不敢动我们主席一根汗毛的!同志们尽 管放心。”司令接着讲道“和平局面是打出来的。毛主席指示:要以谈、打的革命两手,对付老蒋的假和谈、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针锋相对,以谈对谈,以打对打。主席在赴重庆谈判前就指出: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我们的仗打得越好、越大,对谈判越有利;我党谈判代表就越安全!”最 后,司令告诉,“阎老西受老蒋唆使,派他的第19军军长史泽波率3万余兵力,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已侵占我解放区上党地区数个县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已命刘、邓首长开始实施上党战役了。同志们等着听胜利消息吧!”<br>&nbsp; &nbsp;首长的一席话使同志们听了心明眼亮起来。<br>&nbsp; &nbsp;嗣后两天,陈康司令员奉命率第17团第1、2营和基干团返冋山西参加上党战 役去了。由分区扬伯笙主任带领第17团第3营、独立团和分区前指一部,继续配合太行部队完成围攻沁阳任务。按照作战计划,我第3营顺利攻占了北关的洋楼(天主教堂),歼敌300余人,11月8日,我第3营含独立团第2连与太行部队并肩攻上城垣,解放了该城。最终完成了赴豫北、连克三城,对日、伪军的迫降任务。<br>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十六、司令员指挥我们受降作战&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耿全思<br>&nbsp;</p><p>&nbsp; &nbsp;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当天,延安总部朱德总司令为日寇投降事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出命令。13日,毛泽东主席在所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文中明确指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务,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我军务必坚决抵制蒋介石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伪军受降的错误指令,以迅猛坚决行动歼灭一切拒绝向我缴械投降的日伪军和日伪政权。<br>&nbsp; &nbsp; 遵照党中央军委的指示,太岳军区首长责成太岳第四军分区陈康司令员、李哲人政委率领分区所属第17团、阳城独立团和各县独立营以及民兵武装等,自晋南日伪占领区进军。陈司令员指挥第17团首先于绛县城至大交镇的大道上,与由大交据点向县城逃跑而拒降的日军相遇。我第17团的尖兵连同日军进行白刃格斗,歼敌并缴获许多物资,余敌逃进了绛县县城,并被国民党刚刚收编的汉奸陈子文部庇护起来。<br>&nbsp; &nbsp;此后,军区首长令陈康同志率分区部队,协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第17师第49团和第50团以及由延安出发经太岳区南下的第359旅及警备旅,分别收复位于黄河北岸的垣曲、济源、孟县、沁阳等县城,保障我军发动的上党战役顺利实施,并控制那里的黄 河渡口,准备阻击蒋军北渡黄河对解放区的进犯。陈康司令员决定由阳城独立团参加攻击垣曲县城的战斗。<br>1945年8月16日,即日本天皇颁布投降诏书的第二天,原驻垣曲县城日军,弃城逃往运城。该县伪县知事张静心收拾伪军残部及伪政府人员,接受蒋政府的招安封爵,与曾同日军暗地勾结的国民党锡山的垣曲县长侯中和会合,编为国民党条西游击纵队,侯、张 分别任正副司令,统辖“卫垣”、“保安”和“爱民”三个支队共千人,盘踞鸡笼山、寨里、峪子、允岭等地,不断向解放区的北原、东西河槽进犯,拒绝向我投降。<br>8月25日,陈康司令员、李哲人政委和第38军第17师的梁励生同志,共同指挥所属各部、对垣曲的伪顽所部发起攻击,清除了峪子、允岭、小赵等地之敌,对垣曲县城形成包围。参战的军分区和师的首长,在攻城作战筹划会议上区分了任务。28日,我阳城独立团攻占了寨里,第50团攻占洪庆关和鸡笼山。29日,发起总攻。<br>&nbsp; &nbsp;在总攻开始前,陈康司令员来到了独立团的指挥所,他听取了团长钟美科关于攻击准备的报告后,做指示道:“这次同兄弟部队并肩攻克垣曲城,是独立团新组建后半个多月来的第一仗,也是从游击战改为攻坚战的第一仗,首战必胜,要打它一个开门红;团里没 有重炮装备,可把追击炮改作平射用,还要发挥炸药包的爆破威力;各级指挥位置要靠前,以便掌握战况变化、实施正确指挥。”首长还在钟团长陪同下到了担负主攻任务第3营阵地,检查突击连的投弹、爆破、架梯各组和尖刀班等的攻击准备状况,视察了团的炮兵阵地。司令员亲临火线的消息在阵地上传开,干部战士们精神更加振奋,克敌制胜的信心倍增。<br>&nbsp; &nbsp;29日下午5时,独立团和友邻第49团分别从北、西两面发起 攻击,在炮火掩护下,先后攻入西门和北门,并把守敌压缩到南城 角处予以全歼,生俘侯中和、张静心和条西游击纵队官兵以及伪政府官员共计一千一百余人,缴获其武器装备和物资,垣曲县城和县 属各个黄河渡口终于回到人民手中。我阳城独立团组建后在陈司令员指挥下打的第一仗旗开得胜后,于当年11月,团又升级编入由陈康任旅长的第十三旅,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从太岳区起一直在老首长的培育和指挥下进军到云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 的创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p><p><br></p> 庆功大会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十七、强将手下无弱兵&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曹晔<br>&nbsp; &nbsp; &nbsp; &nbsp;</p><p>&nbsp; &nbsp; 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是一个过渡阶段。<br>&nbsp; &nbsp; &nbsp;在此期间,陈康将军先后担任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3旅旅长。他率部出击豫北,攻打曲沃,两出同蒲,“报复作战”,拔据点,歼顽敌,取得重大战果。陈康将军十分重视部队建设,利用整训时机,分批集训干部,使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克服和平幻想,激发高昂斗志,增强胜利信心;组织各级干部,通过解剖战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干部的战术思想和组织指挥能力;在部队中,开展苦练五大技术的练兵热潮。使部队战斗力大为提高,较快地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br>&nbsp; &nbsp;1945年8月得悉日本提出投降请求后,国民党军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极力从人民手中抢夺抗战胜利果实。8月11日,蒋介石命令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对日伪军“擅自行动”;命令日伪军为他“维护社会治安”;命令国民党军“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以受降为名,从大后方调运部队,并大量收编伪军,进逼解放区,内战危急严重。<br>1945年8月,日本刚刚投降,阎锡山出动1.7万余人,向我山西上党解放区大举进犯。至8月下旬,已占领我6座县城,并续增援兵2万余人。<br>&nbsp; &nbsp;我晋冀鲁豫军区奋起自卫,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主力和地方兵团,举行上党战役,歼灭来犯之敌。从9月10日至10 月12日,我共歼敌3.5万余人,上党战役胜利结束。<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出击豫北,保障上党我军侧翼安全<br><br></p><p>&nbsp; &nbsp; &nbsp;为配合上党战役,1945年8月,时任太岳第四分区司令员的陈康同志,奉命率第17团和分区基干团等地方部队,控制豫北,保障上党我军的侧翼安全。陈康司令员遂兵出豫北,连克济源、 孟县两座县城,并将沁阳县城团团包围。<br>9月,为监视进抵晋南的胡宗南匪部并牵制上党之敌,陈康同志又奉命,除留第17团第3营和部分地方武装,继续围困沁阳县城外,亲率第17团(欠第3营〕,4分区基干团、阳城独立团及5分区之第45团,北返晋南,西出同蒲路,破击了襄汾至闻喜间的铁路,切断了胡匪部北犯的通道,又乘势包围了绛县城西之敌军据点乔寺镇。<br>&nbsp; &nbsp; 陈康司令员决心拔除这颗钉子。命第17团主攻,第四分区基干团配合。9月29日发起攻击,30日战斗结束,歼敌近千人,敌保安团长王万顺被俘。缴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10余挺,长短枪800余支。<br>&nbsp; &nbsp;攻克乔寺后,陈康同志又挥师横扫绛县、曲沃、候马等县的敌伪区、乡政权及反动武装,打掉胡匪部北犯的社会基础。<br>10月11日,太岳纵队陈赓司令员,命陈康同志率所部,进至沁水、翼城两县交界的东、西坞岭和佛爷山一带,堵歼从上党地区逃窜之敌。<br>&nbsp; &nbsp;部队连夜疾进70华里,抵达东、西坞岭地区。12日11时,敌第69师师部和两个团及保安团等残部蜂涌而至,以猛烈炮火向我轰击,企图打开逃跑的道路。陈康同志指挥若定,团营首长果断机智,参战部队英勇顽强。敌虽以整营整团集团冲锋, 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战至黄昏,除敌师部首脑率百余人乘夜 暗逃跑外,其2300余人被我全歼。<br>&nbsp; &nbsp;陈康同志所属第17团第3营与独立二团,沁河支队、沁阳独立营等部,对坚固设防沁阳城采取长围久困。至9月下旬,扫除了敌部分外围工事。随后太行新1旅老2团、决7团、第45团等部在收复修武、焦作两城后,也赶来沁阳参战。于 11月8日发起总攻,砸烂了这个被敌傲称“铁核桃”的沁阳城,缴获各种火炮10多门、各种枪2183支、汽车25辆、造枪机械3台及大批军用物资。<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两出同蒲 阻敌北进<br>&nbsp; &nbsp;&nbsp;</p><p>&nbsp; &nbsp;1945年10月下旬,太岳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辖第10、第11、第13旅。陈康同志调任第13旅旅长,下辖第37团(原4分区17团)、第38团(原3分区57团)、第39团(原4分区基干第2团)。<br>&nbsp; &nbsp;由于国民党军加紧进攻解放区,准备挑起全面内战。阎锡山也企图控制同蒲铁路,向我太岳区进犯。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太岳区主力西出同蒲,控制铁路一段,阻滞国民党军沿同蒲路北上,以配合晋冀鲁豫军区主力在平汉路的作战。我第4纵队首长决心在赵城、霍县等重要据点打击阎军,截断同蒲路南段,阻止敌军北上。<br>&nbsp; &nbsp;第13旅的任务是以第37团攻占霍县以东之南堡,第38、第39团为纵队预备队。<br>&nbsp; &nbsp; 陈康旅长和旅参谋处长郭志伟,同第37团团长黄祖华、政委张丕绪一起,抵近敌据点观察,现场研究作战方案。纵队陈赓司令员亲临第37团检查指导,并调第11旅1门山炮前来支援。<br>南堡镇是我纵队挺进同蒲线必经之地,日伪时期筑有坚固碉堡和暗道。守敌是山西警备旅第三大队,是阎锡山刚刚收编的汉奸队伍。<br>&nbsp; &nbsp;陈康旅长决定10月26日晚23时发起攻击。当夜,我第37团隐蔽进入南堡,迅即包围了敌之据点。山炮架在了距敌碉数米处。炮手是上党战役刚刚解放,对山炮距敌如此之近,感到害怕。陈旅长、廖冠贤政委、黎锡福副旅长到炮阵地检查准备情况,鼓励炮手在实战中勇于锻炼,经受考验,早日成为优秀的人民战士。<br>&nbsp; &nbsp;总攻开始后,山炮首发命中敌碉,第二、第三发钻入敌碉,中心开花。全团迫击炮、重机枪同时向敌轰击,突击队迅速突入。经30分钟激战,全歼敌大队长李丙臣以下500余人。攻克南堡,为纵队主力开辟了挺进同蒲的通道后,陈旅长又率部破击铁路,横扫石止、乌牧、公孙、赵家堡等地的阎顽地方政权和反动武装。我旅又担任堵击及配合第10旅攻占赵城的作战。<br>至此,一出同蒲的作战任务胜利完成。<br>&nbsp; &nbsp;12月中旬,阎锡山令其第13集团军司令王靖国率四万余人,从临汾北上,企图恢复同蒲铁路交通,又令其第73师由洪洞、赵城东犯,以作策应。<br>根据纵队部署,陈康旅长命第37团于虎头山,第39团于窑子镇,阻击敌第73师。<br>&nbsp; &nbsp;虎头山位于洪洞县城东10余里处,地形易攻难守。第37团决定加大防御纵深,兵力梯次配置,留足充分的预备队。以第3营担任正面防御,仅以红7连在前第1、2营为预备队,在山头反斜面隐蔽待机。<br>&nbsp; &nbsp;敌第73师到达虎头山后,在猛烈炮火掩护下以两个连,向我发起攻击。红7连待敌炮击之后,步兵冲到我射程之内时,以密集火力予以杀伤。敌成片倒下,调头逃回。如此激战三个回合,敌无法前进一步,遂以整营兵力集团冲锋,也遭我痛击败退。在敌准备撤退时,红7连则跃出阵地,杀向敌群。此战,我俘敌600余人,缴获重机枪3挺,步枪300余支。我39团在窑子镇,也成功地阻击了敌人。<br>&nbsp; &nbsp;虎头山和窑子镇之战,重创了敌73师。又在行进中歼灭了道街镇、塔头峰之敌一部。<br><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露顶山之战,全歼敌省防第12师<br>&nbsp;</p><p>&nbsp; &nbsp; 1946年1月13日后,我军严守停战协定,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则积极调动部队,不断对我解放区实施突袭和蚕食。<br>&nbsp; &nbsp; 1月19日,阎锡山令其第34军军长高卓支率3个师,由临汾出动,沿同蒲路南犯。21日,侵占我候马之东、西高村和马庄等地,我多次警告无效。<br>&nbsp; &nbsp;根据纵队部署,我第13旅于23日奋起反击,第37团于高武方向,击退了进犯之敌。<br>&nbsp; &nbsp;第39团向侵占蒙城车站之敌省防第12师发起反击。敌遭打击后,立即就地抢占了制高点露顶山。因地形不利,我连续攻击未果,与敌形成对峙。<br>&nbsp; &nbsp; 陈旅长果断决定,以待命的第38团,于23日夜通过第39团队形,攻歼露顶山之敌。<br>&nbsp; &nbsp; 露顶山地形,易守难攻。敌以主峰为依托,左山梁配置一个团,右山梁配置一个营,两山梁之间配置两个营,师部位于主峰北侧。<br>&nbsp; &nbsp; 第38团受领任务后,立即召开党委会,研究了敌情、地形和打法。决定利用夜暗,多路多梯队发起攻击,迅速迂回包围,近战歼敌。以第3营为右梯队,沿右山梁猛插主峰,直捣敌师指挥所;以一营为左梯队,攻敌左山梁,断敌退路;第2营为预备队。<br>&nbsp; &nbsp; 23日黄昏,第38团于赵村出发,22时进抵新城里村。24 日4时许发起攻击。经半小时激战,我占领主峰,捣毁敌师指挥所,歼敌大部,敌师长率残部向山下逃窜。<br>左梯队第1营,扫清敌警戒阵地后,连续攻占642、716.7、 835等高地,此时恰遇逃窜之敌师长所率残部。在与第7、第9连夹击下,将敌全歼,生俘敌师长陈子谦。余敌见师长被俘,主力被歼,突围无望,遂缴械投降。战斗于24日7时结束,共歼敌千余人。<br>&nbsp; &nbsp; 我第39团围堵捕歼敌960余人。至此,敌省防第12师被全部歼灭。<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攻克绛县,奔袭禅曲<br>&nbsp;</p><p>&nbsp; &nbsp; 1946年1至6月,国民党军加紧对我各解放区的蚕食和进攻。仅据我太岳区的不完全统计,其向我进犯即达674 次,出动兵力为178650人次,占领我村镇153处,杀害我军民2592人。<br>我党中央于6月2日,发布了进行“报复作战,寸土必争,制止与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指示。纵队首长据此发布作战命令,令第13旅攻占绛县县城。<br>&nbsp; &nbsp; &nbsp; 绛县守敌系刚被阎锡山收编的伪军陈子文部。陈子文在抗战中投降日军,是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汉奸、卖国贼。日本投降后,摇身一变成了阎锡山的山西省防军。在我追歼拒不缴枪的日军残部时,他竟大开城门,放日军入城,加以庇护。他还率部袭扰我解放区,捕杀群众和我党政军零星人员。其仗恃城墙高厚,工事坚固,气焰嚣张。<br>&nbsp; &nbsp; &nbsp;陈旅长决心以第37团主攻,第38、第39团佯攻并打援。战斗于6月7日22时打响,至6月8日夜,我已完成了扫除敌外围工事的任务,旅首长决定11日攻城。<br>此时,突然获悉敌第39师第2团(系由阎锡山警备旅改编)进占绛县以西之禅曲镇,准备向我进攻,图解绛县之围。<br>根据纵队首长指示,陈康旅长果断调整部署,以第37、第39团继续围困绛县县城,以第38团奔袭禅曲之敌。<br>&nbsp; &nbsp; 第38团刘增业副团长当即率各营营长及侦察分队,先期侦察敌情、地形。部队于11日出发,12日20时进至禅曲东北侧。经周密部署,于13日2时,第3营第7连首先向玉皇庙之敌发起攻击。第9连攻占镇西北角敌之营部,俘敌营长,歼敌一个连。接着,第7、第9连合力突入镇内,连克3个大院,俘敌一部。 三官庙之敌被我第8连全歼。与此同时,第2营从东门攻入镇内。 13日5时,敌团部被我包围,敌团长李凯鹏率残部窜逃,被我第1营第3连截歼,李凯鹏被击毙。<br>&nbsp; &nbsp; 此战,敌第39师第第2团被全歼,计毙伤敌300余人,俘敌近千人,缴获山炮1门,各种枪1500余件。<br>在第38团奔袭禅曲期间,我第37、第39团对绛县县城严密监视,围而不攻。进行土工作业,挖壕迫近城垣,同时大力开展政治攻势,使敌军心涣散。<br>&nbsp; &nbsp; 在第38团返回绛县城下后,旅决定20日19时向绛县县城发起总攻。第37团红1连首先登上城头。守敌见援兵无望,大势已去,即纷纷跳下城墙逃跑。第2营随即由佯攻转为追歼。敌慌不择路,死伤无数。匪首陈子文被我击毙。<br>&nbsp; &nbsp; 攻克绛县,共歼守敌1300余人,缴获其全部装备。拔除了敌在我解放区的一颗钉子,也沉重打击了蒋阎匪部的气焰。<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重视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br><br></p><p>&nbsp; &nbsp; 1946年1月下旬,部队转入整训,进行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组织调整,准备应付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13旅三个团均编制三个营,并充实了人员,全旅约6000人。部队在整训期间,旅党委决定分期分批集训干部,组织学习毛主席《关于重庆谈判》等文件,第一讲就是“严重的形势,严重的斗争”。 经旅首长的讲解和面临的实际形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所谓停战,只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纷纷表示,一定要擦亮眼睛,丢掉和平幻想, 提高革命警惕,做好一切准备,坚决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br>&nbsp; &nbsp; &nbsp; 同时,结合地方上正在开展的减租减息、清奸反霸、诉苦复仇运动,在部队中进行时事政策学习和阶级教育。使部队认清当前形势,并组织干部战士倒苦水、挖苦根。陈康旅长和雷荣天政委还亲自参加旅政治部等单位的诉苦大会。通过教育,大大地激发了部队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仇恨,坚定了革命意志,增强了胜利信心。纷纷向党支部表决心,制订杀敌建功计划。<br>&nbsp; &nbsp; &nbsp; 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陈旅长带领司令部,集训了部分营、连、排干部,通过解剖战例,总结经验教训,进行了登城和村落战的演练。大大提高了干部的战术思想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br>&nbsp; &nbsp; &nbsp; 在部队中,开展了勤学苦练、互教互学的群众性练兵热潮。练射击、练投弹、练刺杀、练土工作业和爆破。工兵、炮兵等分队也结合专业,苦练过硬功夫。同时还进行了登城和村落战斗的近战、夜战训练,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br>在旅党委、陈康旅长和雷荣天政委等旅首长的坚强领导和精心组织下,整训取得了显著成效,部队战斗力明显提高。使组建不久的第13旅较快地实现了由分散到集中,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转变。<br><br></p><p><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十八、我心目中的陈康将军&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杨隆昌<br>&nbsp;</p><p>&nbsp; &nbsp;革命战争年代,我曾在陈康将军率领的第13旅政治部宣传队任宣传员和部队的基层干部,受到了许多教益。1945年8月10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央军委毛主席为了适应新的斗争形势需要,决定对解放区人民武装进行整编。我太岳纵队之第17团改称第37团;第57团改称第38团,基干第2团改称第39团,并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3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第38师的前身)太岳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陈康荣任旅长。1945年11月,我们第13旅的成立大会在山西省屯留县鲍店镇举行。大会上,旅长陈康、政委廖冠贤、副旅长黎锡福、副政委张明四位首长先后讲话。当大会主持人介绍陈康时,我才注意到这位久经沙场的红军老战士、为我仰慕已久 的战将是个中等身材,脸上的皮肤黝黑,和许多战士一样,镌刻着长期风餐路宿的印记。他两眼炯炯有神,流露着聪颖与刚毅交织在一起的神韵,无论是看人还是视物,都能集思凝神,似乎都能洞察其本质。他身着一套合身的棉军装,头戴枣红色的飞行员式的皮帽子,或坐或站都是标准式的军人姿态。步履矫健,俨如争分夺秒。如果说他与其他三位首长有什么不同的话,除了形象仪表特征之外,那就是操着一口湖北口音,讲得简明扼要,极富政治鼓动性。他当时讲:“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和抗日人民支援下,我们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还必须作好迎击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的准备,作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今天,由第37团、第38团、第39团组成了第13旅这一个战斗集体。我们这三个兄弟团队,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先后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发展壮大起来,又在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开辟太行太岳、岳南和中条山等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协同作战、相互支援,结下了血肉相连、手足相帮的兄弟情谊,为人民立下不朽功勋。今天,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我们又奉命合编成一支战斗的劲旅。我坚信咱们上有党中央毛主席的坚强领导,又有刘伯承、邓小平和纵队诸位首长的正确指挥,我们第13旅一定能够不断的打胜仗,越打越强大……”他仅仅十分钟的讲话,却成为部队一股强劲的动力。当时我忖度着:有这样一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抗日战争磨练而成长起来的战将来领导我们第13旅,部队将会更加成为一支所向无敌的人民武装,在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中,将详载着将军及其所部的丰功伟绩。<br>&nbsp; &nbsp; &nbsp;我忆记起他亲率参加闻夏战役所作贡献。1946年6月26日,蒋军胡宗南部于7月3日开始由晋南之运城地区大举北犯。陈康旅长率部在纵队编成内,参加闻夏战役。先后与友邻部队并肩首战夏县朱村、胡张镇,歼灭了敌第31旅旅部及其第91团大部。战役发起的第二天,上级通知我到司令部作战科学做参谋工作。当时,我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不懂参谋业务,每到一地,就在陈彪科长指挥下,挂图、标图,为旅首长设置指挥场所。工作中,首先让我感到困难的是听不懂陈旅长的湖北话。“兵贵神速”,作战中要求办事快速、准确。他要的地图我都不能立即找出来。他要我讲出敌我在图上位置,距离或交通状况,我因欠缺识图能力,一时讲不出来。常常受到他的训斥。我思想上很苦恼,时刻想返回宣传队去。陈科长不断做我的思想工作,要我安下心来,不断教我识图, 让我尽快熟悉业务,还教给我许多在首长身边的工作方法。其间,我目睹到了旅长在瞬息万变的战局进程中,指挥若定、应对自如、从容不迫的战将风采,和他被枪炮声激发起昼夜不眠的亢奋情绪、积极求战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仰!战后,十分遗憾的是,由于我难以较快地适应参谋工作要求,只好又返回宣传队。<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陈旅长亲察敌情<br>&nbsp; &nbsp;1947年8月23日,我陈谢集团军强渡黄河成功。陈康旅长亲率第13旅,一周时间分别攻克了新安、宜阳、绳池三个县城。此时,本集团左右路部队已控制了黄河南岸150公里的地段,腰斩了陇海铁路,威逼古都洛阳城。为了更有力地配合我陕北和大别山主力作战,中央军委毛主席指示我集团主力西进威逼潼关、西安。集团军的首长令我旅和第11旅先行,绕道陕州城攻克灵宝县城再克陕州城。<br>&nbsp; &nbsp; 攻克灵宝县城必先扫除城外围敌南营据点。战前,陈康旅长在38团刘增业团长陪同下,亲率部分参谋和警卫人员来到我们连的阵地上。他通过望远镜看到村内出来四五个穿黑色便服的人(当地农民穿的秋服多系土白色)他仔细观察思索后,即对身边随员讲道:“这些人还背着冲锋枪哩!看模样像敌人便衣队。”接着他又仔细观察南营寨及寨子南门外的无名高地之后对刘团长讲道:“敌人已有防御,你团按计划打吧!”陈旅长亲自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定下决心的行动,鼓舞了全团干部战士的克敌制胜斗志,使我们团一举攻占南营,为我军攻占灵宝城扫除障碍。决定了此战全胜。<br><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陈康旅长披麻戴孝祭英灵<br><br>&nbsp; &nbsp;1947年2月,我们第13旅在4纵队编成内,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胜利地完成了吕梁、汾孝两大战役后,返回到太岳区,驻防在安泽县和川镇地区休整。先召开了庆功大会,我们旅百多名战斗英雄分别受到了纵队、旅以及团党委的表彰、嘉奖。接着又召开追悼大会祭奠安葬烈士。其中有第38团高志和团长、赵有才营长、马其俊和韩起昌副营长等三位老红军、一位老八路战士。追悼大会开得隆重、肃穆、庄严。会中,旅首长追述了烈士们生前的功绩。出殡时各团首长抬灵柩、陈康旅长和雷荣天政委、黎锡福副旅长、南静之主任及太岳区第三专署史怀壁专员在前边拉灵。领导同志每人穿一身雪白的孝袍子,外罩麻布,头顶着白色孝帽。我和李祥林同志胸前挂着白色致哀纸花,各骑一匹高头大马在灵前开路引幡。出殡的队伍和着司号员们吹奏着哀乐的节拍在和川大街上游行,缓迟沉闷的锣鼓声、鞭炮声齐鸣。和川镇的男女老幼含着眼泪,举着白色哀花排列在大街两旁,许多户居民自动在家门前摆上贡品设祭。在我们送殡行列中,连续传来陈旅长的悲哀呼唤:“高志和同志,你和烈士们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高志和同志……”深受全旅干部战士们敬爱的陈旅长,一位驰骋沙场多年的战将陈康同志,此时此刻却以如此悲痛的心绪眷恋着战友,赞誉着烈士们的显赫的光彩夺目的伟大生平!他激发着人们的斗志、鼓励着人们走向新的征程。<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宽宏大度对友邻<br>&nbsp;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陈康旅长非常注重弘扬部队的团结友爱精神。他经常对干部战士们讲:“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武装,都是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求解放,打江山走到一起来的。同志们个个政治觉悟高,杀敌立功争当英雄模范的斗志强,既能够积极求战、英勇善战,又能够多杀敌、多捉俘虏、多缴获枪炮。但是兄弟部队协调作战时,要讲团结互助,绝不争功诿过”。虽然陈旅长如此训导了,但是在战役、战斗中,兄弟部队之间争俘虏、争枪炮现象时有发生。陈旅长对友邻部队总是宽宏大度相待。<br>&nbsp; &nbsp;1946年7月中旬,我旅在闻夏战役中,与兄弟旅协同作战。两支英雄部队同时攻入一个敌占村庄,我38团7连与友邻部队先后占领敌炮阵地。当友邻部队欲将几门山炮推走时,我38团7连战士却挡道阻拦,双方争吵很激烈。 陈康旅长适时抵至现场,在察明争峙原由后,以十分和蔼的口气劝解道:“同志们不要争吵了。我们是兄弟部队共同打了胜仗,不论哪支部队先占领炮阵地,这些大炮不姓蒋,已经姓共了。今后我第13旅作战需要炮火支援时,陈赓司令员一声令下,老大哥的炮兵一定会赶来参战的,到那时我陈康还要备酒招待同志们。”接着陈旅长又以命令口吻讲道:“13旅的同志赶快撤离现场,接受新的战斗任务。”陈旅长就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圆满解决了争炮这一件事。<br>&nbsp; &nbsp; 1946年12月31日,在山西蒲县井沟地区歼灭国民党胡宗南部第67旅。我第13旅奉命阻击,待主力赶来全歼敌军。战斗中,我旅第39团1连一个班缴获山炮12门而无力运走。我军主力在合歼敌军时,兄弟旅两个连把12门山炮强行推走。我第39团这个班共11人,无力阻止推炮行动,班长只好命令班的战士们每人骑到一门山炮上,兄弟部队把这个班推到住地后热情招待。纵队首长闻讯后由谢富治政委召集发生争炮纠纷的两个旅的旅长一起协商,其间双方战士们仍在争论。陈康旅长在一边静静思考没有发言。最后谢政委争取他的意见。他说:“咱们都是党的军队,都是一家人,没有争论炮是哪个部队缴获的必要,这炮虽然是第39团首先攻占敌人炮兵阵地,若没有老大哥第24旅和第10旅及时赶来合歼敌军,我们一个旅也吃不掉这块大肥肉。这些炮是三个旅的部队共同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后我们还要在一起共同战斗,团结友爱比炮重要的多。我建议纵队组建一个炮兵团,这些炮全由纵队统一调配使用……”陈康同志的一席话,博得当事双方人员同声称赞。据传,吕梁、汾孝两大战役胜利后,第4纵队在返回太岳区之前,陈赓司令员和纵队首长决定把4纵队缴获的重炮、汽车和一些美式武器等赠送给晋绥军区部队,以便于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作战使用,此一举受到毛主席的称赞。<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p>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刚正不阿的好同志<br>&nbsp; &nbsp; 我曾经从第13旅原政治委员雷荣天谈话中得知,关于他对我的老旅长陈康将军为人做事,从不随波逐流,很善于用脑子,从深层次思考问题,从不在原则问题上左右摇摆投机取巧,是个正正派派的厚道人等等品性的评价。<br>&nbsp; &nbsp; 1975年我因公务到北京出差。挤出时间到国家二机部去看望我久别而常常思念的老首长雷荣天政委。见面后,他首先告诉我说:“陈康同志来看我,刚走。” 这句话即成了我们交谈中一个着重的话题。雷政委虽已年高,但仍然很健谈。他从在第13旅任职时遇到的带有争论的几件事谈起。他说:“陈康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同志。他处事待人很有主见、有骨气、诚实坦白、有胆有识、敢说真话。往年,组织发动批判彭德怀同志时他思想不通,还坚持说彭总是好领导。雷政委还告诉我:1948年1月在河南襄城县纵队召开前委会议,讨论学习华野的“三查三整”运动经验时,其中有关“贫雇农当家”这一作法的讨论。陈康同志好几天沉默不语。与会不少同志表态支持贫雇农当家,他一直不说话。纵队政治部刘有光主任催他发言,他说要再想一想。会后,我问他为什么几天都不发言?他说贫雇农当家作主了,还要党支部和我们这些人干什么?连队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营、团、旅、纵队要不要建立这样的委员会?他提出这个问题谁也答复不了。当时,纵队陈赓司令员对此一问题质疑,并发电报请示了党中央。毛主席复电指出贫雇农当家的作法是错误的。证明陈赓和陈康同志是正确的。我们多数人错了。雷政委说:“刚刚打过黄河后,我们陈(赓)谢(富治)集团,搬来外地区经验,搞走马点火——分地主、富农的浮财,我和陈旅长曾商讨过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他说他不懂土改政策,还是向上级请示看怎样做为好吧。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不懂的事就说不懂,决不装懂。”陈旅长和旅的前后三任政治委员关系都很融洽,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相互取长补短,终于把第13旅带成很强的部队。雷政委如同总结历史经验似的讲道:“我们军队每一级的领导班子中,军政两个第一把手的团结、支持对部队的训练作战很重要。”从雷荣天同志对陈康同志的这一席评价中可以看出他们结下的战友情谊,印证了陈康同志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同志、好领导。<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重视政治宣传鼓动工作<br>&nbsp; &nbsp; &nbsp;&nbsp;</p><p>&nbsp; &nbsp; 1946年6月,蒋介石挑起了全面内战。在晋南地区我陈赓司令员,胜利地组织了闻夏、临浮两个战役,先后歼灭了国民党胡宗南部之第31旅和敌人自称的“天下第一旅”以后,我们第13旅驻防在山西浮山县韩村庄地区。一天,陈康旅长指示宣传队写了一首歌,题名为《蒋介石是一个运输大队长》。请旅的廖冠贤政委修改后,由宣传队的音乐、戏剧教员宗绍庆同志谱一个曲子,教部队唱起来。这支歌曲经过宣传队长朱德忻、指导员耿先果共同作了修饰,我旅为保卫延安由太岳区向吕梁区开进的路上边走边给部队教唱,一路风尘一路歌。陈旅长对宣传员们教唱这支歌曲评价为:“教唱一次如同给部队上了一堂政治课。”到吕梁地区后,新华社记者穆欣等同志来采访新闻,得知陈旅长指示创作歌曲一事,颇为关注,特向解放日报社作了报道。<br>&nbsp; &nbsp;陈康旅长和旅党委十分重视报纸报道的宣传教育作用。1945年11月,第13旅编成后就责成旅政治部编辑出版了油印的《战旗报》。旅政宣传队除完成文艺演出和担负战勤工作外,还担任报纸的写搞、组稿任务。1946年11月,我旅在纵队编成内进至吕梁区,攻打了蒲县之北盘底和南盘底以后,宣传队员田有和我等人在部队行军路上被陈康旅长和雷荣天政委看到。旅长特意告诉我们说,“南盘底的敌人遭我们打击,逃跑得很慌张。我第37团一连的炊事员举着锅铲子就俘虏敌人一个班。可见战士们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打起仗来是多么的机智勇敢!你们这些笔杆子要赶快到部队访一访,在《战旗报》上宣扬一番,给部队再鼓一鼓劲头。”话毕,首长们策马前行。在我旅第39团于北盘底全歼了胡宗南部自我吹嘘的“常胜营”后的第三天,我旅在第37团王长有团长和 张丕绪政委的指挥下,于蒲县至午城公路的井沟地段,伏击并全歼了胡宗南部之一个运输大队。当天,我第37团第1营和38团第2营,于薛关村全歼了敌运输大队的护送营。12月30日,我旅在友邻协同下,继续在井沟地区合歼了胡部之第67旅……在吕梁、汾孝两战役胜利传来后,陈旅长和旅党委决定,编辑出版了《吕梁三捷》一书,记载宣扬旅的英雄模范事迹。<br>&nbsp; &nbsp;陈康旅长和旅的诸首长关于部队建设方面,十分重视发现先进典型,树立旗帜,在全旅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br>&nbsp; &nbsp;1947年4月,陈赓、王新亭两位司令员率领第4纵队和太岳区主力部队,对晋南三角地带发动了内线反攻作战。我第13旅和军区第23旅奉命合攻晋南三大军事要塞之一的曲沃县城。当时,我军因缺少重武器,实施数波攻击都未破城。攻城部队在暂停攻击调整部署过程中,我旅37团9连之王安国班长发现北城门被敌堵塞的沙袋已被我爆破开一个小洞。王班长率领全班钻入城内,并由城内攻占了城门楼,掩护团的后续部队突入城内,全歼了守敌。王安国班在战斗中实现了战前所订的“战斗好、纪律好、团结互助好”(简称三好)立功计划。旅的庆功会上,陈旅长给王安国亲自受奖。(现存有受奖照片一幅〉王安国及他的班被旅党委作为一面学习旗帜在旅里树立起来了。庆功会后,陈旅长授意给政治部并派宣传队员马泽民常住王安国班,对该班的先进事迹作连续报道。<br>&nbsp; &nbsp;1947年6月,在群众性开展创造“三好运动”中,王安国同志本着学人之长的精神,根据全班每人所具备的一技之长,把12名战士分成了 3个组,提倡人人当先生,人人当学生,互教互,共同进步。选出军事技术好的同志任训练组长,负责军事训练;选政治觉悟高的同志担任思想互助组长,负责政治教育、谈心活动;选文化水平高的同志,负责文化教育。这作法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提高了班的军政素质。王安国同志在部队管理工作上的新创造、新经验,由常住班里的马泽民同志写了报道在《战士报》上介绍后,得到陈旅长、雷政委的关注。嗣后,旅在绮氏县驻防时召开了全旅连以上政工干部参加的政工会议。马泽民代表王安国介绍了该班的这一先进经验。与会同志特别是各团首长的发言,一致对王安国班这种进行经常性的和群众性的管理教育工作方法作了肯定。陈旅长最后作指示时讲道:“我们小马同志帮助王安国班总结的经验很有价值。它表明翻身农民入伍的或解放入伍的战士们都把解放军当作了自己家,以主人翁的态度建设部队。这是培养文武双全人民战士的一条新路子,是一面个个战士当政治指导员的旗帜。我们把这面旗帜树起来,千面旗子跟着就举起来了。到那个时候,全旅的军政素质将会大大提高,战斗力将大大增强和战无不胜的!”接着,旅长又讲了旅政治部民运科长的先进事迹并加以表扬。他说:“赵培宪同志带一部分战士到临晋县动员群众的大车运盐,偶然碰到敌保安团一个连。他巧用计谋,指挥着少数战士,一枪不发把敌人一个连的枪支全部缴了,避免了一场流血战斗。我们的政治干部具有了这种临危不惧、机智指挥、克敌制胜的优良素质,应以宣扬。”会后,按照旅长指示精神,我曾写了一篇通讯报道在旅的《战旗报》上发表。旅长看了后特赞赏。<br>&nbsp; &nbsp; &nbsp;事后,我从陈康旅长如此重视政治宣传鼓动工作的行动中,认识到他是位军政双全的战将,并让我永远敬仰。<br><br></p><p><br></p> 左起:黎锡福,廖冠贤,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