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方法,新征程——那吉屯第二小学开展统编教材课例研讨活动

蝶晓花韵

<h3>  一岁一季,待秋风又起,待秋菊遍地,待果实飘香,在这个充满收获的时节,那吉屯第二小学开展了统编教材课例研讨活动。</h3> <h3>  从2016年一年级开始启用统编教材到今年秋季的全面铺开,任课教师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有思考,有欣喜、有困惑 ,如“低年级拼音教学的继承与创新”“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新教材下阅读策略单元的把握”等。</h3><h3> 基于以上原因,从校长到主任开始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思路、领会教材的教学思想,组织了有针对性的课例研讨。尝试探索许多新课型、新版块的教学模式。</h3> <h3>  本周课例研讨活动围绕“低段拼音教学”和“中高段阅读策略教学”这一主题展开,一年级老师就拼音教学、四年级和六年级老师分别就“提问”和“有目的地阅读”进行课例实践。</h3> 拼音教学课例研讨 <h3>  拼音的学习要以趣为先,以读为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在图画中自主发现拼音的音、形元素,以帮助学习。马喆老师还根据图画创编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字母的学习注意了结合游戏和活动,老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编的手指操,顺口溜,儿歌等,强化识记。</h3> <h3>  老师们在教音节的拼读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使音节拼读练习和具体的人、事、物,进行意义对接。</h3> <h3>  拼音的书写要重点指导学生对照四线格的位置进行书写,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h3> <h3>生字词语的教学借助图画展开,注意音义,结合。本单元的生字词,只需会读,会认即可,不需要会写,也不需要进行具体的字形分析。儿歌的教学旨在巩固拼音和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学时授课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朗读。</h3> 策略教学课例研讨 <h3>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这一结论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加强阅读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使学生不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文章,而且能在读懂文章的同时,知道“如何读懂文章”,进而学会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实现独立阅读。</h3> <h3>  四年级阅读策略——提问。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前两篇课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第一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导学生从局部、全文的角度提出问题;第二篇《蝙蝠和雷达》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和获得的启示三个角度提出问题。</h3> <h3>  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理解课文。第四篇课文《蝴蝶的家》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提问策略进行阅读。</h3> <h3>六年级“阅读策略”一一有目的地阅读。《竹节人》引导学生找相关内容——有选择性读和速读,圈画批注把握重点词句一一品读,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中心内容一精读。</h3><h3><br></h3><h3></h3> <h3>《宇宙生命之谜》引导学生找出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划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进行有目的地阅读。</h3> 动手制作 寓学于乐 反思研讨 明确方向 <h3>  课后,授课教师结合研究主题及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从教材解读、课堂模式、教法学法、小组合作、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h3> <h3>研讨中杨校长提到,教研是教师最基本的行走方式,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历练与成长。无论什么学科都不能偏离学科本质,注意“抓住学科本质,体现育人价值。”</h3><h3><br></h3> <h3><br></h3><h3>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用好统编教材,贯彻立德树人任务,优化语用实践,落实核心素养,携手共进。让我们带着对语文教育的执着追求,怀揣教育理想,一路欢歌,共同成长,走向语文教学新境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