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乐》《镢把戏》审核现场

渑曲胡红波

<h1><font color="#1564fa"><b> 2019年9月19号今天敲檐小雨下个不停,一丝丝凉意萦绕仰韶大地!我们渑池县曲剧团,在建国70周年的节日里,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37万父老乡亲的关怀下,像个素净温婉的女子,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缝隙,一次又一次的晕染了梨园绣阁!</b><br></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 就在今天下午我们渑池曲剧团全体演职员工,在刘团的带领下以最热烈的掌声迎来了、中央电视台7频道“农民丰收节”栏目的张导前来审核,2019年9月23号在仰韶博物馆直播演出节目:</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1、《韶乐》</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2、《撅把戏》</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 在我们全体演职员紧张的表演过后,张导对我们的表演、节目内容、编排层次、服装造型等等,都做出了肯定和鼓励,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 我们全体演职员工认真听取张导的建议后,刘团长要求我们晚上加班排练,再进一步的提高加工,以最能展现具有仰韶历史文化意义、地域风情独特的一面,利用网络平台亮相于全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渑池县的仰韶历史文化是多么的悠久丰厚,地域风情是多么的博大精深!</b></font></h1><h3><font color="#1564fa"><b> </b></font></h3><h3><font color="#1564fa"><b> </b></font></h3><h1><font color="#1564fa"><b> 一、 《韶乐》</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韶乐《渑池之韵》: </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韶乐为舜帝命质修订,其精神核心为:“德为先、仁为怀、重教化。”(见《吕氏春秋》)。相传,舜帝曾在渑池韶山演练韶乐,韶山因之而得名。自周朝以来,韶乐被定为宫廷雅乐。孔子在齐国闻韶乐曰“三月不知肉味”。由于战争韶乐失传,历代乐人相继整理,于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相继出现了不同的韶乐。</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韶乐《仰韶之韵》,源自《史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作品分《远古回声》《箫韶引凤》《陶韵深情》《仰韶之韵》等五个乐章。2007年由仰韶乐人衡声晨,根据湖南作曲家谭长庚先生创作的《再度南风》,结合《渑池县志》的记载和民间传说,以历代韶乐的文史资料,以及仰韶地区的古老民谣为背景,吸收了历代承袭韶乐和清代中和韶乐的精华,几经挖掘、整理、改编而成。歌颂了舜帝德为先、仁为怀、重教化的思想,再现了4500年前韶乐的神奇和瑰丽。该曲目2009年由渑池县曲剧团排出第一乐章《仰韶之韵》,先后于三门峡市黄河旅游节、渑池县春晚以及各大文艺活动中上演。</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本次演奏的第五乐章《仰韶之韵》。创意内容为:舜帝带着韶乐陶韵,带着“以乐致和天下”的构想,毅然从北方的韶山走到南方的韶山。虽然走上了人生不归路,但却留下来传世《南风歌》。淳朴的仰韶先民,崇仰韶乐,高歌南风。献韶酒,祭先祖于天坛;乘南风,立庙堂于韶峰。南风和煦,韶乐铿锵,舜帝德为先、仁为怀、重教化的和谐文化思想,永远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该节目时长9分钟,节目形式为器乐演奏。参与人数25人。分拉弦、弹拨、吹管、打击乐,分声部演奏。乐队着周朝服饰。道具有石磬架、木鼓、大鼓架等。</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 二、《镢把戏》</b></font></h1><h3></h3><h1><font color="#1564fa"><b>.鐝把戏《南村人》</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南村镢把戏的起源,当追溯于黄河漕运时期的船工号子。其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始出于船工敲击船梆或木鼓,纤夫和节拉纤的一种吼唱音乐。当地人民沿袭上千年的拉纤生活方式,虽然逐渐为农耕生产生活所取代,但是这种水上劳作的号子音乐,已深深扎根人民心中。南村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汲取地方戏曲音乐精华,他们在田间地头劳作小憩时,常就地取材,以鐝把击节,即兴演唱,因之故名。约在清末民初,怀梆传入渑池南村。艺人们索性在鐝把戏中揉进了怀梆的声腔元素和节奏特色。南村地处黄河南岸,豫晋交界,又是古老的黄河漕运和阳壶古道的水陆交通枢纽,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得鐝把戏兼收并蓄,同时融合了豫西、山西等地方戏的音乐元素。南村鐝把戏于2007年6月,被列入三门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鐝把戏的形成与发展,是以黄河号子为根基,以南村方言为母语,以怀梆声腔为基调,它是一种带有曲艺性质、近似于锣鼓说唱音乐的独特演唱形式。演唱时,多用大本腔。演员及伴唱者常手持鐝把击节表演。其声腔特色粗狂豪放、淳朴率直。文场的主奏乐器为板胡,常用乐器还有二胡、月琴、笛、大胡、唢呐、笙等;武场以板鼓领奏,还有战鼓、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南村过去在农闲和节庆时演唱一些传统老曲目。如今,老一代民间艺人多已过世,鐝把戏濒临失传,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16年11月,在渑池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和南村乡政府的支持下,杨拴超、衡声晨等人组织有关老艺人,进一步进行挖掘、整理、排练,使这一古老的乡土艺术得以传承和保护。</b></font></h1><h1><font color="#1564fa"><b>鐝把戏《南村人》,是2016年4月,衡声晨以当地的流行民谣、风物人情和悠久历史为素材,以鐝把戏的声腔音乐为基调,重新整合、编排的一段完整唱段。热烈欢快、粗犷豪爽,充分展现了南村鐝把戏浓郁的乡土本色。2017年10月,《南村人》应邀在南村利津民俗文化园演出,后又于渑池天池、中涧等地农民秋收的田间地头及乡村舞台上多次上演;同年,央视四台《印象方志》栏目、央视二台《美丽乡村》栏目及河南电视台等栏目,均以全程录像。</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