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唐朝的诗人层出不穷,特别是流芳千古、享誉中外的名人大家尤其多,王之涣便是其中较为特别的一位。</h3><h3>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终年55岁。其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居“四大边塞诗人”之首。</h3><h3> 王之涣出身望族,性情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留存给世人的诗作却仅有六首绝句。然而就是这寥寥几首诗,却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h3> <h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登鹳雀楼》是我们最早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全诗通俗易懂,字虽少却以千钧巨椽,绘出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象,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两句,常常被人们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这首五绝无疑是王之涣的不朽之作,也奠定了他在诗坛上不可替代的地位。</h3><h3> 相传,这首妇孺皆知的五绝就是在鹳雀楼上首秀的。当诗人激情澎湃地引吭高歌后,所有在鹳雀楼上题过诗或没题过诗的文人,便都偃旗息鼓、不再跃跃欲试了。这首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着实惊艳了世人、也惊艳了历代诗坛。</h3> <h3> 而另一首七绝《凉州词》同样可以作为王之涣的代表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表达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h3><h3> 本诗与前面的《登鹳雀楼》开篇相似,都是由近及远,并以极目远眺之景和尺幅千里之创作手法,描绘出黄河的蜿蜒壮阔。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此七绝重笔着墨在于塞上孤城和孤城里征夫心中的离愁,诗人用反衬的笔法,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关外却是杨柳不青,离别的人们无以为寄,听着羌笛所奏《折杨柳》之曲,心中更是孤苦寂寥。转句中的“怨”字用词精妙,深沉含蓄,把戍守者的怀乡之苦体现得淋漓尽致。</h3> <h3> 据说,这首《凉州词》不但为王之涣在诗友间斗诗拔得头筹,而且竟然还穿越千年,成就了乾隆与纪晓岚的一段佳话。有一次乾隆皇帝让纪晓岚给他的纸扇题字,纪晓岚就把这首《凉州词》给写了上去,谁料因一时疏忽竟然少写了个“间”字,乾隆接过扇子后勃然大怒,纪晓岚连忙上前查看,果真漏掉了“间”字,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并从容应答道:万岁,我这题的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根据他的诗另写的一首词——您看,去掉这个“间”字后,就变成“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不是也别有韵味呢?乾隆细品之下还真觉得不错,于是一场杀头风波转瞬成为一件文人雅兴轶事。</h3><h3> 这个传说一方面说明了纪晓岚的聪明巧智,另一方面也更加体现出这首诗的结构之精妙。</h3> <h3> 以上两首绝句都极负盛名,堪称精品中的精品,也为王之涣赢得了“绝句之最”的美誉。当然,王之涣留存下来的另外四首诗也非等闲之作,他的送别诗同样独具一格,令人拍案叫绝! </h3><h3> 王之涣的六首诗中,有三首是描写送别的。先来解读《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短短二十个字,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点明了时间(深春时节)、地点(长安青门),并用视觉之物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朋友们依依惜别之状。转句的“近来”,说明诗人近期一直持续的状态,这也给后面的“苦”和“多”做了很好的铺垫,更加让读者领悟到诗人的惆怅情怀。</h3> <h3> 在唐代,“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诗人们每每意寓离别,大多会以“杨柳”相衬。所以诗人的后两句借助杨柳,以抒情的方式,从侧面反应出送别的人多。“攀折苦”既可以说是攀折不便之苦,也可以理解为相别的离愁之苦。当然,还可以把杨柳拟人化、表现其被频频折枝的“苦不堪言”,反衬出友人间的深深不舍之情。结句的“应为别离多”恰如其分地与转句“近来攀折苦”相呼应,表达了近来的种种苦楚,皆与离别多息息相关。这后两句看似平淡,但仔细咀嚼却又意味深长,对于诗人来说,折与不折杨柳,内心的酸楚都已跃然纸上。纵观全诗,虽未提如何送别却又字字点题、动人心弦。</h3><h3> 王之涣这首送别诗,清新自然,对后人影响很大,就连比他小13岁的诗仙李白,都拿来化用了:“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h3> <h3> 再来解读《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所谓“宴词“,是指宴会上所作的诗。</h3><h3> 这首诗是描写王之涣与朋友散宴后的惜别之情,委婉含蓄,不流于俗地把离愁写出了新境界。开篇以宴会周边春景示人,描绘了一片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却没有心思欣赏美景,而是偏偏看到河水“悠悠”离去,缓缓汇入漳河,流向遥远的地方。“畎入漳河一道流”,寓情于景、以景抒情,对于诗人来说,眼前的景色激起了满腹的忧思:春水犹能与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无法和友人同往,怎不遗憾?又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于是,一种怅惘之情油然而生。</h3> <h3> 如果说前面这两句是以视觉将人带入,那么“莫听声声催去棹”便是转到了听觉的效果——添愁助恨的棹声似乎不懂人心、一直在紧催不已,“声声”这个复叠词形象地反映出“紧催”的节奏,提示着大家、话别的时间不多了,但是诗人断不忍就此别过,于是索性告诉友人“莫听”也罢,不然这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都上了船,船儿就会不堪重负、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了——“桃溪浅处不胜舟”,这是把诗的意境从听觉又转到了感觉上,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也是全诗的妙句点晴之笔!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用 “桃溪浅”反衬出离愁之深,读来令人唏嘘不已。</h3><h3> 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却让人充分领略了诗人的满腹愁绪和惜别情深。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层层递进,意境深邃、可谓匠心独运,开创了诗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到了宋代,李清照著名的《武陵春》一词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应该就是化用于此诗了。</h3> <h3> 第三首送别诗《九日送别》相比前两首,则稍显逊色一些了。“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这首诗采用了白描、反问、比喻、时空转移等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与老友上官致情在蓟县意外相逢、又匆匆离别的复杂情绪。诗中的“断蓬飞”借以比喻漂泊无定,也正反映了诗人辞官后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心境。</h3> <h3> 王之涣还有一首《凉州词》,其影响力虽不及前一首那么大,但它却用最直白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丰功伟绩。“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h3><h3> 这首诗以回忆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唐朝的强大和匈奴人的无奈进行了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曾经在国家还不够强大时,“和亲”便成了一种含蓄的妥协与求和,而今“天子”如此“神武”,敢于断然拒绝和亲,真是大快人心啊!对于富有家国情怀的诗人来说,他定然深以为傲。</h3> <h3> 以上就是王之涣给后世人留下来的全部诗作。</h3><h3> “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的王之涣,一生官场不顺,多因性情不羁、又遭人诽谤所致。据不完整资料显示,他所留存的六首诗,均为辞官闲赋家中的十五年期间所作(正值诗人38岁至53岁之时)。因此,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也许正是由于仕途坎坷,诗人空有一腔热血、满腹才学,却无以施展,所以才更能够体察世间的人情冷暖,也因此写出诸如《送别》《宴词》等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h3><h3> 尽管我们不清楚王之涣这位大诗人,为何没有留下更多的诗作,但谁也无法抹杀他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极为辉煌的一笔。有人说,他虽然只留下六首诗,但这其中就有唐诗里最好的五绝之一、最好的七绝之一、最好的送别诗之一,如果没有这几首诗,盛唐的天空都会塌了一角。这应该也是今人对王之涣最高的评价了。</h3><h3><br></h3><h3><font color="#808080">(注明:本文得益于徐冰云老师课堂所授,并结合网络资料和个人理解所成。)</font></h3><h3><font color="#808080">🌾🌾🌾🌾🌾🌾🌾🌾🌾🌾🌾🌾🌾🌾</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题王之涣</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陈志宏</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古流芳鹳雀楼,孤城羌笛未曾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辞官不羡朝廷泽,避客却怜边戍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碧野桃溪空寂寂,蓟庭菊酒怅悠悠。</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河杨柳不知苦,策马云霄遣九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