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绵绵秋雨日,浓浓家访情。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家访能让我们进入每个学生的家庭,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优点与缺点,真正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每个人背后的真正故事。</h3><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两个大计”的高度看教育,最首要、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继续把优先发展落下去、落到位、落到实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我县脱贫攻坚问题,彻查整改“清零”行动,按照县教育局关于“两走访、一确保”活动和“控辍保学”工作文件要求,2019年9月18日上午,根据学校整体安排部署,我校六年级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以“走进家庭,走进学生”为主题的家访活动。</h3><h3><br></h3> <h3> 六一班的刘博炫同学,在校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经常完不成作业,经家访得知,孩子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亲外出打工,由不大识字的母亲照管。通过这次家访孩子深切的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与期望!当即表示会努力学习,做一个让老师骄傲的好孩子。</h3> <h3> 六二班的杨春同学,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老师上门家访却让他感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他激动地说:“老师,我会好好学习,你看我以后的表现。”“真是个好孩子,我们对你很有信心!”汪老师高兴的回应着。</h3> <h3> 六三班的陈龙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其爷爷照看。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很多,经过家访我们了解到,爷爷对孩子比较娇惯,回家后任由其玩手机,我们耐心地给他讲了手机的利害,还有父母的辛苦,孩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来报答爸爸妈妈的。”</h3> <h3> 温柔漂亮的张老师正在耐心地给学生讲题目,张凯博同学听得津津有味,让我们为张老师点赞!</h3> <h3> 六四班的李欣欣同学,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勤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了解该生家庭状况后,原来该生家中弟妹较多,爷爷奶奶照看多个孩子,对她关注较少,老师适时送去了温暖。两位老人激动的说“好!好!有了老师的关心,我们一定好好教育孩子,让她早日成才。”</h3> <h3> 六五班的张瑞峰,一位调皮好动的男生,他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些欠缺:座位底下常常丢很多垃圾,学习习惯极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为此我经常私底下找他谈话,但还是没有明显的转变,这次我们来到了张瑞峰家,老师亲切地和家长交谈,仔细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提出了殷切希望,鼓励他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回报学校、父母和社会。他连连点头答应。</h3> <h3> 爱孩子,了解孩子。家校结合,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h3> <h3> 在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向家长介绍我校教育教学的情况,跟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老师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和其他方面的表现,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帮助。</h3> <h3>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用一颗心灵 去感动另一颗心灵。通过家访,老师真切的感受到家访的意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爱的灯盏,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让学生健康成长。</h3> <h3> 当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昏黄的路灯下,我们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们的内心却是充实的!</h3> <h3> 本次家访工作不仅获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支持和理解,还拉近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还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凝聚家校合力,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教育实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