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吴永鹄先生一直潜心修道与翰墨丹青,近年又喜欢上了丝竹管乐,练习不辍,未入其室,远闻其声,已入其室,则和乐融融。丝竹之韵,妙彩丹青。</h3><h3> 先生说:乐理通道理,更能通画理,阴阳虚实,相生相克相合相融。又,练乐更练气,气足而神完,是养生长着。而人在吹,心在画,艺事精进在丝竹之韵中,是画风大变的秘语。</h3><h3> 永鹄兄潇洒自在,已是云中白鹤,清迈高翔。</h3> <h3>洞萧长长,其韵如诉。</h3> <h3>各式胡芦丝。</h3> <h3>看看手臂上肌肉,精健着。</h3> <h3>兰草盆栽,青绿溢出。</h3> <h3>放在楼道阳台上的小盆裁,装点秋光无限。</h3> <h3>绿竹扶疏,紫薇盛开,小鸟畹町飞翔,室内笛声,世外高人一等。</h3> <h3>永鹄先生近来画作风格纯熟,作品用笔老辣,意境开阔,清气逸动,今有静谧,拙朴,恬淡的风。</h3> <h3> 吴永鹄先生是我市知名书画家,市老龄大学山水画教授。擅修道,懂中医。为人低调,不好名利,远离是非。现居于东山之隅,潜心书画,悠然见南山</h3><h3> 如果是公务员,那是党的儿子。我作为普通老百姓,那我只能是祖国的儿子,我不是拔高自己,实在是我内心的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我一生无为,无作为,无名无望,但我也无怨无悔。我从心灵深处要有民族感,自豪感,以及感恩的心态。我不能做大事,我只能免费带点学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对得起这个时代,因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几十年的安宁,农民养老,种地补贴,唐朝都没有这事,比唐朝都好。</h3><h3> 祖国的儿子,说得多么朴素,多么恰当,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子。</h3> <h3> 上图是前几年吴永鹄先生在衡阳市七中工作室所创作的丈二匹横幅大山水,气象万千,雄浑博大,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象。体现了他追求艺术之质朴,率真,厚重,与正大气象。是永鹄兄的心血凝成。</h3> <h3>写竹:</h3><h3>力发于干,声生于叶,求叶叶有声。不可遇于重外形似也,君子之气不可无,市井之气不可有。</h3><h3> 这是吴永鹄先生写竹的心得,更是他的心志。以心中之志写纸上之竹,然与之同化,故吴永鹄先生之竹,刚健,内敛,骨力,静安,高标。</h3> <h3>长沙吴氏宗亲活动中,美女夺宝后的娇滴滴</h3> <h3> 吴永鹄兄是我的良师益友,今天到他那访学,请益彼多。这是他为我示范他的画松技法:</h3><h3> 他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歌尽关山几重云。黮黮重云,辑辑和风。</h3><h3> 先生喜用大笔,一笔墨勾松干,前后左右出枝,出枝时有些离干远点,染后会拢的。侧卧笔略点松针,然后直接用墨侧点。写竖点松针,就在先前的卧笔擦点上。</h3><h3>“要敢于用墨,否则不能表现松的孤高凌云。”</h3> <h3> 这是今年夏天,吴永鹄先生为国术培训老师马镇国术馆特地创作的横式山水,画面构图紧凑,绝纱处在于类似阴阳鱼构图:大白与大黑,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物象简洁,意境开阔,深得圈内外人士赞叹。</h3> <h3> 这是吴永鹄先生工作室旁即衡阳市十七中的铁路旁边的一棵树,蜇伏在冬天里,默默地承受着天寒地冻,默默地积蓄着冲破束缚的元精,待到山花烂漫时,他会枝繁叶茂,连同树上我老藤,一起向荣欣,为祖国的文艺繁荣,添枝加叶,花放满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