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一党政融合部“红烛先锋”</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党员示范课</h1> <h3>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将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由我校教科研中心和高二年级议事会牵头,在党员教师中开展“红烛先锋”示范课。本次“红烛先锋”示范课,主要通过党员教师的先锋引领,以课堂为阵地,在全校教师中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浓郁氛围,让教师立足本职岗位,牢记使命,以教育人的“初心”决战课堂,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红烛先锋”示范课,第一融合部共有7位同志参加展示,他们分别来自我校的语文学科部、数学学科部、英语学科部、理科综合学科部、文科综合学科部和信息与通用技术学科部,在他们的课堂上,充分展现了各科的核心素养,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动手动脑能力的课堂培养等。充分展现了我校老中青教师的精神风貌!</h3> <h3> 杨俊杰,中教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灵武一中“红烛先锋”党员示范课,首先由政治学科部杨俊杰老师在高二文科共青班(13)班开讲。杨俊杰老师的授课内容是《体味文化》。杨老师开场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话“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点题,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浓浓的时政味道,“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h3><h3> 杨老师接着用苏东坡“赴宴独战六举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力量的认同。杨老师引导学生前后桌讨论灵武一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现象,每小组推举中心发言人,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举出诸如“灵武一中禁毒长廊”、“灵武一中校刊学报”、“灵武一中读书节”等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现象以及自己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学生精彩的发言博得老师同学们的掌声和赞誉。杨俊杰老师从文化的含义、特点、作用等方面对广义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了阐述。本节课课堂容量大,时政性强,培养了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学科素养,讲练结合,特别是课堂最后用2019年暑期电影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为材料,原创一道论述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提升,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本课的结尾意味深长,激发了学生对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有很大的意义。</h3><h3> </h3> <h3> 郭兴林,中学高级教师,银川市骨干教师。郭老师教授的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此次讲课,他大胆尝试了“群文阅读”的方式。“群文阅读”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近些年来,人们对“群文阅读”及其教学实践的探索如火如荼。“群文阅读”满足了课标对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形式。郭老师运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模式,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为切入点,尝试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以期优化阅读教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本课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外两篇原文重点探讨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是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h3> <h3> 马彦,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电气工程学院物理教育专业。2018年12月,拿到宁夏大学物理电气工程学院物理教学论硕士学位。从教12年来,认真学习,认真教研,用尽快的速度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多次参加各项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并获得一二等奖。2019年,自治区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自治区 核心素养论文一等奖。</h3><h3> 物理是高中学生普遍感到很难的一门课。但是,马彦老师的课由浅入深,展现了青年教师思维的灵活性。这堂课的内容为: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三节电场强度。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马老师在本节课采用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交叉融合使用的模式。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完成预习填空,课堂上先通过知识回顾和练习达到复习旧识,并以练习的结果发问引入新课。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将每个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总结出知识概念。每得出一个结论就附带一两道针对练习进行当堂巩固理解。本节课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随教随练达到学生理解掌握的教学目的。<br></h3> <h3> 马再前,一级教师,银川市骨干教师。马老师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多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广大学生爱戴!</h3><h3> 马老师的这节课结合《等差数列》一张清逐步推进,教学层次分明,学生参与度高,将获得的新知识及时落实到问题的解决当中是本节课最大的特色!一张清是将日清、周清、月清落到实处的一个有效抓手!切实改变了学生上课不动手、动手少的局面。将学生学习中的动手过程完整的呈现在了教师面前,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效果,真正做到因疑施教!</h3> <h3> 马振涛,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学科,2004年参加工作,从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担任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和学校网络管理。2011年开始培训学生参加银川市,全区和全国的各类机器人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3年获全国二等奖;2014获全国一等奖;2015年获全国二等奖; 2016年至2019年均获得全区一等奖,并获同年全国三等奖。2016获全区信息技术优质课二等奖。2017年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部优课。</h3><h3> 马老师的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解的时候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自己的逻辑,力求从自己身边遇到的问题切入,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课之前,他深入地了解了相关知识,在上课时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教给学生,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他在上课之前准备了大量的实物,如:双绞线,同轴电缆,RJ45接头,BNC接头,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这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h3> <h3> 李怀,中学高级教师,灵武市骨干教师,毕业于北师大英语专业;参加工作30多年以来,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辅导教师”等称号,曾辅导学生--杨晓丹获得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有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学会和宁夏教育学会获奖,其中论文“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获得一等奖;多次承担学校“公开课”和“专题交流”获得满意的效果。教育格言:志存高远,潜心苦读。作为一名灵武一中的老教师,李老师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初心,他潇洒的上课风格,漂亮的英语板书赢得了所有学生的爱戴!</h3><h3> 李老师本次的授课内容是英语语法填空。语法填空这一题型是201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推出的一种替换单项选择的新题型。从高一几次考试卷面分析来看,学生见到试题无从下手,得分率低。李老师对这一题型做了详细研究,并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语法填空解题技巧。根据学生学情,李老师先从单句入手,挑选针对性强的句子帮学生分析,通过典型题目与学生互动,加深学生记忆。然后再根据语篇让学生罗列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李老师对语法考点提炼精准到位,学生认真聆听记录,与李老师配合默契。</h3> <h3> 杨丽,中学一级教师,银川市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从教十四年来,认真钻研业务,研究学生学情,力求打造学生充分言说的个性化课堂,多次参加“一师一优课”“银川市推变课”,2019年获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参评课“一等奖”。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中华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课本剧优秀指导教师”“中学生全国语文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个人全能标兵”等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灵武市银川市获奖。</h3><h3> 杨丽老师讲的是杜甫的《登高》,9月18日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课前,她为了让学生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让学生集体宣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想到:我是中国人,我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当我们听到嘹亮的国歌声时,铭记我是中学生,我要发奋图强,报效祖国;为了祖国,我们要做到: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之后,由诗题《登高》引入课文内容,通过让学生来谈古人的登高习俗和背诵古人的登高诗来总结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引出杜甫。在课堂上,她给了学生充分言说的自由,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去品味诗歌的语言,写景的特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课堂上,学生的诵读让听者闻之落泪,学生的赏析更是妙语连珠,充分的言说,学生话语权的自我掌控,让这堂课生气勃勃。最后,她将这堂课做了升华,以两句话“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结束了这堂课,这堂课除了让学生领略了文学的魅力外,更让学生看到了杜甫身上浓浓的家国情怀!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h3> <h3> 在此次示范课的展示中最感动的是我们的校领导班子和所有听课的教师,尤其让讲课老师感动的是校长张洪斌,书记马兴林,几乎每节课必到现场。并且,张洪斌校长还能在百忙之中,近距离与学生交流,与授课教师面对面说课,说学生,以自己教研员的眼光来审视课堂,帮助教师找到适应具体学情的教法。充分将“边学边改,边教边改”落实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我们的领导班子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灵武一中领导班子的集体风貌,正是有了领导班子的全程听课,才让我们教师决战课堂有了百倍的信心。也充分体现了灵武一中“管理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中人将会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为办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高中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