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出镜演员:网红名模 狮 子</h3><h3> 影视演员穆建荣</h3><h3> 友情客串嘉天下</h3><h3> 友情客串 源 芳</h3><h3>故事框架:穆建荣</h3><h3>故事改编:嘉天下</h3><h3>拍摄 地点:天 津</h3><h3>拍摄|后期:嘉天下</h3><h3>参加活动人员:</h3><h3>中华摄影家协会北京分会成员</h3><h3>活动策划:</h3><h3>中华摄影家协会北京分会会长—晓烨</h3> <h3>题记</h3><h3>“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h3><h3><br></h3> <h3><br></h3><h3>野说.色戒</h3><h3><br></h3><h3>根据电影《色戒》改编拍摄。拍摄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高级特务,双方在政治、权谋、性之间尔虞我诈的故事。</h3><h3>《色戒》影射着人性的冷寂与淡漠,诡谲与变态。</h3><h3>对于《色戒》的最好诠释,请看原著或电影,请读张爱玲与胡兰成,郑苹如。</h3><h3><br></h3><h3>故事讲刺客爱上自己的猎物,在杀机与爱意的交锋中,一念之仁,放他逃生,留下她为自己幽暗、卑小、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动赔上性命,她的,还有别人的。</h3><h3>然而,这又纯然是一个女人的事,与家仇国恨没有关系。</h3><h3>对于女人,情爱才是如火如荼的战事,在其中有人引颈就戮,有人劫后余生,任何时代都是这样。</h3><h3>张爱玲的原作太好,好得让人简直不敢引用它。</h3><h3>倒是黄碧云《无爱纪》封面上那段话用在这里正合适,“人为什么要有感情,而感情又是那么的纠缠不清,在这无法解开的夹缠当中,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呵,真的,人为什么要有感情?</h3><h3>王佳芝与易先生这两个人,心为欲种,眼为情苗,饭局牌桌间勾搭上手。</h3><h3>起初都无非是对方的猎物,要为彼此不可告人的阴暗念头做牺牲的,哪晓得到最后,有人认了真。</h3><h3>原来眼角眉梢果然不是一场误会。</h3><h3>该是辜鸿铭说的吧,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h3><h3>张爱玲的原作里是断然没有王佳芝为易先生唱“天涯歌女”那一幕的,她比李安冷酷很多。</h3><h3>张爱玲的王佳芝也不吸烟。</h3><h3>但李安要她吸烟又有吸烟的用意,火光明灭之间不知有多少情绪都在里面了,什么话也不必说。</h3><h3>不可不提伟仔的表演,之前听闻他演易先生演到“上身”的地步,今次在银幕上一见就信了。</h3><h3>这样的角色,这样的演员,不上身都是不可能的,非上不可。</h3><h3>很为那一幕动容——</h3><h3>易先生逃走之后,王佳芝走出珠宝店,来到马路上,整个人惶惑得不得了。</h3><h3>上了一辆三轮车,那车夫很年轻也很伶俐,车把上插一只三色风车,在晚风里转呀转的,还问她“是回家吧?”</h3><h3>她很自然地便回答“嗳”,说时嘴角向上弯起,像是个笑容的样子。</h3><h3>李安总有这种阴柔的、隐而不发的绵劲,简直要令人受内伤。</h3><h3>有段日子说起《色戒》总有人提到《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我却是想起《沉香屑•第一炉香》要更多些。</h3><h3>那里面,薇龙对乔琪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h3><h3>王佳芝对易先生何尝不是如此,她的情重如山,与他何干?</h3><h3>张爱玲笔下从来不乏这样的男人,情爱都不值得他一顾,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h3><h3>但最后他也只好承受王佳芝的感情,而其实也不是承受,只不过是当他再想起她的时候有些酸痛有些安慰——曾有一个女人这样爱过他,而他几乎是亲手干掉了她。</h3><h3>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h3><h3>诗是很好,但当真践行了它的,不是诗作者汪精卫,也不是引用这句诗的邝裕民,而是小女子王佳芝。</h3><h3>好歹她豁出性命爱了一场,你知道,在那样贫病交加的乱世,她做了那样奢华的事。</h3> <h3>“王佳芝!”她在舞台中央,听到有人喊她,转过头,向二楼望去。那几张似笑非笑的面孔,是她的劫数,也是宿命。</h3><h3> </h3><h3>在爱情上,多数人会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一如爱本身就是自私的。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有时是希望通过爱找寻自己,有时是希望借助爱证明自己。</h3><h3> </h3><h3>对她来说,爱从一开始就是缺失的,母亲早逝,父亲另娶,惟一朦胧喜欢上的男人,情感上仍是一介孩童。缺乏喋血街头,惊艳一枪的勇气,却以意中人的贞操为代价精心设局,做着无谓又可笑的努力。</h3><h3> </h3><h3>她最终答应与他们轰轰烈烈做一次,哪怕她内心并不明白行动的意义所在。若干年后,回想当时做选择的原因,她眼前交替出现的,可能是那个在银幕前哽咽抽泣的无助少女,可能是夕阳下那个眺望金戈铁马的少年,还可能是回荡在整个剧场内的“中国不能亡”。</h3><h3> </h3><h3>第一次努力,以易家搬离香港而告终。她对着话筒,浑身瘫软,语气绝望,一遍遍挽留与争取。如果真有机会机场相送,相信她宁愿化身女荆轲,否则,自己的失贞便变得全无意义。</h3><h3> </h3><h3>她离开,是因为对他,和他们的彻底失望。她一直是所有人中最清醒的一个,却不得不跟着装傻,相信一切是可行的,一切是有意义的,一切会终成正果的。</h3> <h3>四年后,上海。</h3><h3> </h3><h3>再度选择做,只是为了那个夜晚的“失”有意义,或许,还有忠诚。</h3><h3> </h3><h3>然而,她错了。她遇到了他,他没有让她找到自己,却让她迷失了自我。</h3> <h3>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不是欲望的简单堆积,而是两个无助者彼此找寻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忠诚是机械的,身体是缠绕的,心情是绝望的,她所能做的,只能是下沉,再下沉。</h3><h3> </h3><h3>做爱让她内心淤积的忧伤慢慢变得平凡,悄悄融化。做爱又让她的心思变得纠结,坚硬成茧。</h3><h3> </h3><h3>一个朋友曾问我:有时候,两个人可以通过做爱达到与世隔离的目的,你信不信?</h3><h3> </h3><h3>我说,我信。</h3><h3> </h3><h3>对她来说,扮演麦太是被迫的,扮演情妇是被迫的,扮演一个等待被爱的女人却是主动的。</h3><h3> </h3><h3>她开始抱怨,抱怨他来去不定,抱怨他让她在寒冷车内苦等。一个女人开始抱怨,说明她有期待。有期待,是因为她试图证明,证明对方爱自己,证明自己很重要。剥掉忠诚的外壳,没有了爱,没有了重视,自己这么不断伪装与付出的意义又是什么? </h3><h3> </h3><h3>她是聪明的女人,博闻强识,应变力强,如果由她组织、安排、协调整次行动,或许会比老吴更出色。可怕的是,她所能扮演的角色,只能是诱饵。而她的缺点恰恰是,精于细致,拙于布局。由此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细节周全,大局迷失。</h3> <h3>她最终证明了自己,不仅因那钻戒,而是他会在阳光烂漫的街头,轻轻揽着她走,不计较路人的目光,因为他会轻轻靠过来说:有我在你身边呢……</h3><h3><br></h3><h3> </h3><h3><br></h3><h3>证明自己的回报,是他的仓皇逃生。</h3><h3><br></h3><h3> </h3><h3><br></h3><h3>证明自己的代价,是她的饮弹身亡。</h3><h3><br></h3><h3> </h3><h3><br></h3><h3>她并非不知这些,但她试图再证明一次,在警戒线拉起,被捕已成定局时,她没有如约服毒。或许,她认为他会再来看自己一次,或许,有只有她自己方能明了的或许。</h3><h3><br></h3><h3> </h3><h3><br></h3><h3>有时候,追寻爱情的过程,如同一个宿命的循环,走到哪步,便算哪步:初识、假设、接近、求证、辗转、验证、得解、狂喜、幸福、平淡、猜测、求证、纠结、揣测、隐忍、爆发、反目、隔绝、思念、自省……那么,你正处于哪一步呢?</h3><h3><br></h3><h3> </h3><h3><br></h3><h3>我只知道,大幕落下时,她在舞台中央,听到有人喊她,转过头,向二楼望去。她眼里是空的,看不到下一秒。如果重来一次,她还会不会再说好?</h3> <h3>男人恋爱,一定是爱上了某个女人。女人恋爱,却可以只是爱上了恋爱本身,爱上那种被爱,或去爱的感觉。这时候,那个人是老是丑、是穷是富、是好是坏,都不再重要了。</h3> <h3>正因为,女人的爱与欲,是从来不可分割的。无论是身还是心先行一步,总有一天爱和欲会大一统,炽热地集中实现在同一个男人身上。</h3> <h3>【色.戒】</h3><h3><br></h3><h3><br></h3><h3>据蔡登山的材料印证,张爱玲写作《色·戒》耗费了整整25年。1978年4月11日,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发表。后来张爱玲在1988年皇冠出版的《续集》自序中说,《色·戒》是在1953年开始构思的。1983年,皇冠版《惘然记》推出,张爱玲又在序中谈到《色·戒》、《相见欢》和《浮花浪蕊》:“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