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564fa">浅秋的季节里,突然之间想去乌镇看看,近十年没去了,不知现在改造成啥样了,立马约了几个朋友自驾前往乌镇。</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走进水乡乌镇,犹如走进了千年历史。自古流到今的清水波澜不兴纵穿全镇,黑瓦白墙的老屋历经风雨依然挺立,古朴典雅的石桥飞跃东西连接南北,沉积了千年的故事源远流长经久不息,这些沾染了历史风尘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乌镇独一无二的风韵。 </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乌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越界吴疆,唐咸通年间始正式称镇,为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我最早是从矛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小说里知道乌镇的,对乌镇颇为向往,脑海中时常会产生一些古镇的画面,以此来推断乌镇的美丽。此次到乌镇一游,领略乌镇风光,感受乌镇风采,其展现出的古朴之美、清秀之美、恬淡之美、沧桑之美超过了我的想象</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如果将乌镇比作一个躺在锦绣江南大地上的巨人,那纵横交错无处不在的河网就是乌镇的血脉。它养育出一片葱茏,滋润出满目清秀,赋予古镇以灵动的生命。一条绿得象碧玉似的河水穿镇而过,静静流淌,水波不兴,倒影着两边的楼阁廊榭、花草树木。两岸的垂柳点缀河道,显得河水越发清澈碧绿。</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乌蓬船无声无息地穿梭于河中,划向水巷深处,划开几道波纹,划出悠然飘逸,划出水乡情趣,也划出游人的美好心情。 有水必有桥,桥就是乌镇连接古今、传承历史的纽带。乌镇的桥大大小小有三十多座,有百步一桥之说,有盖着屋顶的廊桥架,有弯月形的石拱桥,有平整的青石桥,有精致秀巧的砖桥,一座桥连着一座桥,层层叠叠,相互映衬。</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据说乌镇最古老的桥建于南宋时期,更多的桥建于明清年间,这些桥依地势所建,连路接巷,或拱,或平;或高,或低;或宽,或窄;或雕龙画凤,或古朴简洁,建筑特色不一而足,各具千秋。这些桥默默守望着漫长的岁月,迎来送往着熙熙攘攘的过客,见证着乌镇的繁荣。每走过一座桥,都能体会到桥与周围环境的融洽,感觉到岁月的沧桑。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一座桥就有一个传说,诉说着乌镇的往事,展现着乌镇的传奇。 </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最体现历史沧桑感的是粉墙黛瓦、宁静古朴的老屋,乌镇沿河成街,依河筑屋,这些古宅高低错落,连绵不绝,曲折有致,可谓是乌镇的骨骼。由于空间的狭窄,聪颖的乌镇人向河水要空间,在河中打下木桩,搁上木板,将房屋延展至河面,形成屋在水上漂、水从屋下流的独特景致,乌镇由此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这些徽式风格的房屋粉墙黛瓦,墙基为石料砌成,墙身为木板制成,骑马墙飞檐翘角,凌空振翅,门窗均为木质,一条条一块块的陆离斑驳木板拼成了乌镇最质朴的情调。一些清代的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门面虽小,进去以后却是别有洞天,房后有院,迂曲幽深。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这次乌镇游,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乌镇有太多值得欣赏地方,和朋友相约,来年一起再次踏上这里的青石板,择一小店茶楼坐下,茗茶谈古论今,再品古镇的韵味。</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