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h3> <h3> 2019年9月18日养成教育十二校联盟活动——低段数学课堂管理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安乐校区举行。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安乐、翠云、学府三个校区以及联盟校低学段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洛阳市数学教育专家杨建斌老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h3> <h3> 在安乐校区任小艳老师的主持下,本次教研活动有序开展。</h3> <h3> 第一时段是由郭亚楠老师展示的一年级上册《第几》的精彩课堂。</h3><h3> 郭老师以孩子们喜欢的汉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引出几和第几;接下来出示“买票”课件,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谁第一个进入动物园?谁最后一个进入动物园?小男孩排在第几个?这样将数学与生活情境密切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h3> <h3> 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实践活动,一道道简单的生活问题,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和参与意识,将本课慢慢引向高潮。</h3><h3><br></h3> <h3> 洛阳市教育专家杨建斌老师也被郭亚楠老师的精彩课堂所吸引,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h3> <h3> 第二时段,杨方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自己的经验分享:《躬身,呵护美丽的童真》。杨老师说:“身为低段老师应具备爱心、细心、耐心。”低段的老师很幸福,每一天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从站路队、上课举手发言等方面。杨老师还分享到,关于课前准备、课堂发言、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作业批改她的一些具体做法。让我感觉到非常有用。从情境中和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培养学生的静气,做一名沉着、冷静,条理清晰的数学老师,让我们的状态影响到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坐的住,安静下来,这样才能静心学习,安心读书,变得越来越优秀。</h3> <h3> 第三时段,杨建斌教授带来了题为:《要一辈子,学做老师》的专题讲座。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教学经验实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他的讲话中,我学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低年级老师,首先要训练自己的语言功底。自己要想的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的懂,说的出;其次,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最后要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才行,根基要深,问题要准。学生的行为规范就反映了老师的习惯,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提高自己,而后用自己的力量来包容。作为老师要不断的学习,因为学生在变,教材也在变。</h3><h3>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h3> <h3> 通过本次活动,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有所思有所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受:<br></h3> <h3>学做一年级的老师</h3><h3> ——9.18教研活动有感</h3><h3> 9月18日上午,到安乐校区参加了“养成教育联盟校”低年级段的教研活动,听了郭亚楠老师原汁原味的一年级课,听了杨方方老师真材实料的教学经验分享,还有杨建斌老师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收获多多。</h3><h3> 一直任教的是中、高年级,这次学习让我感受到了一年级的课堂竟然如此纯真,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庞,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可爱的神态,一个简单的教学内容“几和第几”,郭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吃汉堡”的故事开始,让孩子初步感受吃4个汉堡和只吃第4个汉堡的不同之处,然后从教材情境图“动物园排队购票”,让学生进一步感“几和第几”的不同。游戏“小动物排队”寓教于乐,充分利用孩子们爱游戏的天性;游戏“小手指指指”,既缓和了课堂的教学节奏,又让学生巩固了“左和右”的知识;课堂练习设计的“考考你”,注重培养孩子们读题、理解题意、抓重要信息的习惯。整节课感觉真实、充满童真童趣。郭老师非常注重对孩子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训练孩子完整地说一句话,训练孩子听他人说话,训练孩子读题、筛选信息,真正把养成教育落实在了课堂中。</h3><h3> 杨方方老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从教学的各个细节讲起,从课前准备、课堂发言、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作业批改到课堂语言的锤炼,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条理清晰,一一道来。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操作性强,学习后就可以应用的我们的教学中来,比如自创的数学加减手指操,比如数大米、凑钱数等操作性的数学作业。用心、专业,我们在教学上就能做得更好。</h3><h3> 杨建斌老师从理论上对“几和第几”这个教学内容进行了指导,自然数的学术形态有基数和序数两种,基数形态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也就是平常说的自然数,序数形态表示的是物体的次序和位置,任何次序或位置的物体个数都是1个。杨老师又谈到了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根基要深,问题要准;概念要清,联系要广;归纳要简,方法要切;操作要思,练习要活。</h3><h3> 一直在教学一线,一直在学做老师,这次的教研学习,让我躬身学做了一年级的老师,充满童真童趣的一年级课堂,真好!(张晓鸽)</h3> <h3>低年级数学培训有感</h3><h3> </h3><h3> 读了《心平气和一年级》,又聆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深刻地领会了一个道理:定能生慧,静纳百川。爱吵爱闹,意味着心门闭塞。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培养孩子的静气,是教师的责任,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制造噪音。以静传达静,以静滋养静,尽量平和地与孩子说话。</h3><h3>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恨不得一下子把自觉学习、认真听讲等我们认为好的学习习惯都建立起来。在开学初,我们可以持这样的态度:“一要责任明确,二要慢慢加任务。就像现在对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强调安静一条。等这一条入他们心,真正成为班规了,再提其他的。样样都抓,必定样样抓不起来。”多么平实的语句,却把教育的有序性、条理性讲得明明白白。</h3><h3> “心平气和”来源于她用平常心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顺其自然。或快或慢,或主动功需牵引,他们都在往前赶,我们班没有差生。”想想平时的我,常常抱怨孩子的笨,家长的懒,让我也心生烦恼。也许是我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希望孩子们的学习能像我预想的那样整齐划一。现在想想那不过是教育的神话罢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是有差别的,我们怎能要求每个孩子的发展的轨迹都一样呢?现在想来,我教的不过是些六七岁的小朋友,他们的学习之旅才开始,我这样做不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吗?看来,还是把心态放平和些,只要孩子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肯定,应该表扬,而不要把孩子和自己逼得太苦。</h3><h3> 除此之外,“ 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我们教师也要不停歇地充实自己,每天学习一小时,“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大量的阅读学习会让我们的教学有底气,让学生的学习有灵气。</h3><h3> 教书育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潜心修炼,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声音。(1.4 段小会)</h3><h3> </h3> <h3> 今天上午我有幸参加“低段数学课堂管理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让我收获很大。<br></h3><h3> 先是郭亚楠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第几》,让我领略了郭亚楠老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同样也见识了一实小学生的精彩表现。</h3><h3> 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这节课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郭老师设计的课前小故事,生动有趣,直接点题。</h3><h3>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有精美的游戏小道具,都非常富有创意,引人入胜,既形象又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郭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h3><h3> 第二时段,杨方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自己的经验分享:《躬身,呵护美丽的童真》。杨老师说:“身为低段老师应具备爱心、细心、耐心。”低段的老师很幸福,每一天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从站路队、上课举手发言等方面。杨老师还分享到,关于课前准备、课堂发言、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作业批改她的一些具体做法。让我感觉到非常有用。从情境中和活动中学习数学,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培养学生的静气,做一名沉着、冷静,条理清晰的数学老师,让我们的状态影响到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坐得住,安静下来,这样才能静心学习,安心读书,变得越来越优秀。</h3><h3> 第三时段,杨建斌教授带来了题为:《要一辈子,学做老师》的专题讲座。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教学经验实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老师应该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作为老师要不断的学习,因为学生在变,教材也在变。</h3><h3>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所欠缺的太多太多,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为教育事业而服务。(1.9 王丹璐)</h3><h3> </h3> <h3>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聆听小学数学低段课堂管理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对于初次接触一年级的数学的我无异于雪中送炭。</h3><h3> 第一时段我们聆听了郭亚楠老师的《第几》这一节课。这节课是第三单元的重点、难点,刚刚进入小学2个星期的一年级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怯场的表现与郭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本节课的设计是分不开的。郭老师把握一年级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都设计了小游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玩中学会了知识。郭老师在教学中细致、认真,不仅讲知识还教学生做题的方法,但是老师又不完全代劳,一步步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关键点。</h3><h3> 随后杨方方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低年级数学老师。杨老师告诉我们低年级的老师要具备爱心、细心、耐心。并且在课前准备、课堂发言、课后作业、作业批改等方面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做法。</h3><h3> 最后,杨建斌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要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讲座。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要做到:根基要"深",问题要"准",概念要"清",联系要"广",归纳要"简",方法要"切",操作要"思”、练习要"活"。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教学中要捋清教学内容中的来龙去脉,"走一步,看两步,想到第三步"。老师必须熟悉教材,对教材中间的知识了解透彻,这样才能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h3><h3> 低年级的孩子正是习惯养成和打基础的时候,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教育、引导他们。在学做教师的路上,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期待和孩子们共同成长。(1.10 王婷)</h3><h3> </h3> <h3>培训有感</h3><h3> 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学生,有点无从下手,跟同事学习的同时,感谢学校及时举行了低段老师的教学培训,让我能够有机会及时学习,从培训中找到方法,来解决自己现在所面临的问题。</h3><h3> 第一个老师讲了一节示范课,这节课上,老师用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小红花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课堂上教具也很吸引人,给学生们发教具,学生站起来演示,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能及时活跃的氛围。上课生动有趣,学生们很喜欢,上课的效果比较好。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但同时我也有一个困惑,低段学生,班级人数很多,课堂纪律方面管控的学习还是要多多加强。</h3><h3> 第二个杨老师《躬身,呵护美丽的童真》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要做有爱心,细心,耐心的好老师。细心:走进教室,先看看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否有不舒服的等;耐心:学生问N遍,要耐心解释N+1遍,下课前收拾东西,书包整理,培养好习惯。对于课堂提问,杨老师展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随机念号提问,提问没有举手的同学,找某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回答,增加条件回答问题等老师讲了一年级数学应该如何去教,如何用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教。她告诫老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知识板块要清晰。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需要老师的不断督促。所以除了给学生做好示范指导外,还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为了更好的落实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h3><h3> 第三个老师,从数学思想与理念,给老师们讲了很多的数学授课方法与知识。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品质。问题要准,概念要清,归纳要简,方法要切,练习要活,操作要思,操作服务于思维,要有知识功底,教学能力,态度,方法。杨老师用他丰富的教学经验给我们讲了很多实用的课堂方法和教学思路,受益颇多。也希望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学以致用,有所提升。</h3><h3>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爱心、细心、用心、耐心、恒心来陪他们一起成长的的同时,也多提升自己与低段学生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多花心思投身于教学工作。(1.13 闫雅珺)</h3>